“双减”下小学阶段分数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2-03-07 00:08:51阳爱兰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分数小学

阳爱兰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比较抽象,再加上分数具有多重意义,而且在读写的特征、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等方面与整数不同,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就较为困难。因此,分数的教学也随之变得困难。因此,文章着重探讨“双减”下小学阶段分数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分数;策略

前言

基于双减政策下,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主动革新教育理念,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分数的教学,教师需要依托于分数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保证分数数学目标在快速实现的同时,教学效果也能不断增强。

一、依托生活,理解分数概念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更容易被接受,而且与实际生活中的管理较为密切,许多数学概念在生活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关联,所以数学教学就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在双减政策下,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连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负担,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较为生硬的数学概念。作为当代数学老师,就应当积极探究如何讲解数学概念,通过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每一项数学技能,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认识了数学概念,从而帮助学生更轻松的把握不同数学知识内容。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则更能清晰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性质及基本概念,实现知识的有效延伸。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比如,认清单位“1”是可变的,虽然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方面分数单位比单位“1”重要,但是单位“1”在分数解决问题中却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一再强调但学生理解的还是不透彻,应用的时候还是不够灵活。所以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指向未来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原有知识水平之上的新知识。这种新知识应该是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中所没有的,但又必须与原来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联系,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和矛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数学概念与学生的部分日常概念相矛盾,日常概念要被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就需要依赖数学概念,通过这两种概念的冲突和矛盾消除错误的日常概念,并使日常概念统一于数学概念之中。在分数概念的教学中,由于有些老师举的例子过于老套、单一,所以造成很多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不透彻、很死板,从而造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灵活应用单位“1”。而事实上单位“1”是一个可以变化的量,是我们根据需要选的一个参照量一个标准量。在教学时,教师应多举些多元化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单位“1”是可以根据需要而变的。

二、转变教学思路,以引导学生转化迁移

教师的引导,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务必要提高小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实效性,才会让小学生在课后减轻学习压力。以往,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教师主导教学,让小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去学习和接受数学知识。小学生不仅注意力容易分散,还有一些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比较低落。基于此,教师必须要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其主动深入思考,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对此,教师可以考虑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小学生来扮演“教师”,带领其他同学去学习。

在小学阶段分数除法是很难理解的。在教学中,除了可以利用数形结合,实际操作以及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知识外,也可以用转化和知识迁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在教学分数除法时可以利用商的不变性,把除数转化成1,再利用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它本身就可以求出结果了。而要想把分数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化成1,只需要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除数的倒数即可,这样就可以把难理解的分数除法转化成相对简单的分数乘法了。例如:

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除以一个非零的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由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与整数和小数的相同,所以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主要利用迁移法。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有效迁移。除了帮助学生有效完成知识的迁移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运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结构特点看能不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如果能又该选用什么运算定律。

三、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过往的教学当中,学生课堂上并不会有表达疑问的机会,或很少,不过,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将自己的疑问在课堂结束之前就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积极讨论的学习习惯;另外,课堂上即表达和解决的疑问,也能够避免在课后完成作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存在疏漏,此时再面对大量的习题、补习活动的时候会更加一头雾水,不利于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提升。分数解决问题除了一般的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的题型,还有一些典型的特殊题型。在教学这些特殊的分数问题时,作为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相应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比如特殊值法、转化法、逆向思维的还原法等等。

例如:已知甲、乙、丙三个数均不为0,而且满足,比较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

在解决类似的分数问题时,一般就利用倒数的意义,采取赋于特殊值的方法。

这种题型还有其它的解法,由于倒数问题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所以该题用此解法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之下,小学数学老师很有必要轉变教学理念,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培育其学习思维能力,加强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在概念的理解基础上,逐步开拓学生思维,开展知识的转化迁移,以此实现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彩云.浅谈小学数学百分数的教学策略[J].南北桥,2020(10):42.

[2]达扎.浅谈小学数学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6):12.

猜你喜欢
双减分数小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可怕的分数
趣味(数学)(2019年12期)2019-04-13 00:29:08
算分数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