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相龙
关于隐身,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传说,比如中国民间故事里的遁术,比如西方魔法故事里的隐身斗篷。那么,所谓的隐身真的存在吗?当今的前沿新材料带来了一些答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隐身的研究逐渐深入,正在朝着“四项全能”——让你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呼吸、感受不到温度的方向发展。这种由新材料带来的神奇的超级隐身能力,会让人质疑“我存在还是不存在”。
实现这4种隐身功能,靠的是一类21世纪才出现的前沿新材料——超材料(Metamaterial)。什么是超材料?这来自超材料的英文metamaterial 中的拉丁语词根“meta-”,表示“超出、另类”等含义。2006年,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metamaterial这个单词,2008年,有了“超材料”这个中文词汇。
超材料具备天然材料不具备的特殊性质,这些超常的特殊性质主要来自人工设计的特殊结构。因此,超材料是一类具有人工设计的结构,并呈现出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复合型功能材料。其实,超材料的物质成分并不特殊,它们的超常特性源于其精密的人工设计的几何结构和尺寸大小——如果这些微结构的尺度小于作用于它的波长,就可以对电磁波产生特定的响应,从而产生诸如负折射、隐身等效果。
以往,人类的创新是根据自然界有什么材料,就制作什么样的产品,如今,超材料完全使用逆向思维,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制造具备特定性能的材料,真正做到“按需定制”。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4种典型的超材料,即光学超材料、力学超材料、声学超材料和热学超材料,以及它们实现的隐身功能吧。
光学隐身涉及初中物理知识光的折射。
当一束光通过不同介质界面时就会发生折射。比如在一只装了一半透明液体的透明玻璃杯中斜放入一支筷子,当折射率等于1.3时,折射光会沿着筷子的方向向内靠拢,筷子在液体中的部分看上去就像向内折断了一样;当折射率等于1时,光通过空气与通过液体一样,没有变化,筷子在液体平面以上和以下都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当折射率等于-1.3时,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难得一见的,筷子被液体平面截成了两半,液体中的那一半甚至看上去是从相反方向斜放进来的,而且筷子还发生了弯曲。
可见,不同的折射率足以改变我们看到的事实。那么,这样操纵光的折射跟隐身有关系吗?回答是肯定的。第一项隐身超能力“看不见”,就是操纵光线。
古代所谓的遁术,是用亮闪闪的金属反射光线快速晃人的眼睛,让人眼看不见光。如果我们能用特殊的技术,让光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是不是就可以任意操纵光线,随心所欲地拿捏各个维度空间了呢?
我们可见的这些光,其实就是一类电磁波。科学家操纵光,就是操纵电磁波。电影里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其实就是操纵光线,让光线“绕行”,不再沿着直线传播,这样就看不见站在斗篷中的人了。科学家为了制造这个隐身斗篷,开始像拼积木似的,将经过特殊设计的不同的人工结构搭建在一起,得到了一种新的超材料。
这种操纵光线的超材料,被称为光学超材料,穿上这种材料制作的隐身衣,别人就看不见你了。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网络上说的隐身衣,其实都不是真的。真正的可见光波段的隐身衣科学家还没有制造出来呢,或者已经制造出来了,但还处在保密阶段。
说实在的,看不见的光学隐身都快研究了20年了,科学家天天摆弄电磁波,却还没有制造出隐身衣,真是让人气馁。后来科学家只好想别的办法,开始操纵弹性波。
来看看初中物理讲的力是怎么传递的。我们小时候都玩过这样的小把戏,把一张纸折叠几次,它的承重能力就变强了。正是这种折叠的结构让柔软的纸张变得强壮。这其实就是在无意中借鉴了超材料的设计理念。想想看,当重力压在柔软的经过折叠的纸上,力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科学家做完游戏,突发灵感,于是用各种不同材料、不同结构和不同外形的微小物体块搭建在一起,得到了更多样化的、让你触摸不到的力学超材料。目前,触感隐身是最常见的力学超材料的一类应用。力学超材料能够将目标物体“隐藏”起来,让我们的触摸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
力学超材料的研究刚刚开始,就出现了很多种类似无触感的隐身技术,比如负泊松比、负弹性、负刚度、负可压缩性等超常力学性能。这些科技名词可能到大学的课程里才会学到。打个比方,好比我们拔河时常感觉绳子就要被拉细拉断了,可是如果这根绳子是力学超材料制成的,我们越用力拉,绳子可能反而越粗。再比如,当我们使劲踹泥土地时,一般会踹出一个坑,但如果这泥土是力学超材料的,我们越用力踹,材料就可能越膨胀。如果用力学超材料做个足球,就不用打气了,因为越踢足球,里面的气反而越多。按这个思路脑洞大开地想下去,你就会知道,力学超材料可应用的领域绝不只是无触感隐身。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我们真的隐身了,人们看不见、触摸不到,可若是我们打了个喷嚏,或是大喘气一下,肯定又会被发现了。于是,怎么让呼吸的气息也消失,让人感觉不到呢?
想想看,当我们开口说话和呼吸时,是不是与声带有关?那就让科学家试着操纵声波,也就是弹性波吧。这种操纵声波的超材料就是声学超材料,也是用各种各样不同材料、不同结构和不同外形的微小物体块搭建在一起得到的。如果用这种声学超材料制成传感器,声波会在传感器处消失,经过声学超材料后,再大的声音人们也听不见。所以当你戴上用这种声学超材料做的口罩,你呼吸、打喷嚏或大喊大叫时,没人会听得见。只是,声学超材料的研究也是从最近几年才开始的,科学家还在通过实验来模拟和验证这种声学超材料口罩的功能。
有了前面3种超材料,我们已经接近完美隐身了,人们看不见、触摸不到,也听不到呼吸,可我们的身体还在向空气辐射热量,如果用检测温度的红外仪器一照,还是会原形毕露。怎么办?于是科学家开始研究热学隐身,让人体的温度也不存在。
大家都知道,热流是从高温向低温流动的。比如手握一块冰,手上的热量就会传导给冰,于是冰就融化了。如果手握一块冰而不让冰融化,该怎么办呢?有人说戴上厚厚的手套就可以了。是的,手套挡住了热流向外扩散。如果有这样一种热学超材料,能够阻挡人体散发出的高温热流,那红外仪器就检测不到人体的热量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让热流反转,使其不像往常那样从高温流向低温,而是从低温流向高温。也就是说,如果戴上这种热学超材料编织的手套握着冰,手也会变成冰,而冰并不会融化。如此一来,穿上这种热学超材料的衣服,红外仪器也是无法检测到我们存在的。
如今,世界上的研究机构、院校、尖端装备企业等,都开始针对超材料技术进行各个领域的研究。超材料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等尖端产品的设计、制造与交付。在如今人类的尖端装备领域,超材料已经成为主流技术之一。
本文内容摘编自《走近前沿新材料(1)》一书,韩雅芳、潘复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