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格之死:人机混合的边界在哪里

2022-03-06 20:37陈根
飞碟探索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机博格外骨骼

文|陈根

人机混合承载了一个关乎“人”的神话,而这也关乎技术需求的边界和技术逻辑的极限。

2017年,英国机器人科学家彼得·斯科特·摩根确诊渐冻症,医生告知他只剩下6 个月寿命。不愿放弃的彼得决定借助科技的力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赛博格”:一种半人半机械的肌体状态。2022年6月,在患上渐冻症5年之后,彼得过世——6月15日,彼得的家人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作为世界上第一位赛博格,彼得的离世,也将赛博格这个看起来相当科幻的概念,再度带入人们的视野。从彼得1.0 到彼得2.0,彼得展现出了科技时代下人机混合的新可能,也带着随之而现的科技伦理问题,为未来的人机混合打开了一扇风光与风险并存的大门。

成为赛博格

赛博格是一个相当科幻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两位科学家曼弗雷德·克林斯和内森·克林在对宇宙旅行的研究中首次提出Cyborg(赛博格)的概念。

Cyborg 一词由控制论(Cybernetic)和有机体(Organism)拼接而成,简单来说,就是人和机械系统的相互嵌合。其思想源于美国应用数学家诺伯特·维纳提出的控制论,即认为人的身体可以基于控制与反馈的原则,如同机械一样运作,因此具有与机器相嵌合、构成自我调节的人机系统的可能性。跟机器人不一样,赛博格强调由人脑进行思考,并通过机械配件带来能力增强。

一直以来,人们对赛博格都还只是停留在想象阶段,毕竟,在智能技术不够完备的年代,与机器结合更像是一种异想天开。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赛博格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彼得则在其中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2017年之前,彼得是小有成就的机器人科学家,拥有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出版过8本相关书籍,在全球开展了10 0 0多场演讲。2017年,彼得确诊渐冻症,医生判断他只剩下6个月寿命。要知道,渐冻症是一种比癌症还要残忍的绝症,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大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会逐渐退化,造成肌肉萎缩,最终,身体会像“被冻住”一样无法动弹、说话或进食,甚至无法呼吸。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就因为这种病大半辈子困在轮椅之上。

于是,不愿认命的彼得通过多次手术,将自己改造为赛博格,并在眼动追踪、语音合成、虚拟化身等技术的帮助下,“进化”成“彼得2.0”。

首先,彼得需要的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为此,他向医生提出了“三重造口术”的要求:胃造口术、结肠造口术和膀胱造口术,通过手术分别将管道直接插入他的胃、结肠和膀胱,以摄取足够多的营养,同时减少护理需求。但这一计划由于过于激进,遭到了许多医生的反对,人们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伤害自己的健康器官;同时,因为手术麻醉可能带来呼吸阻碍、病情加重等风险,医生纷纷拒绝为他进行手术。

最终,经过层层劝说,彼得对生活的渴望和他表现出的热情、坦率,让医生动摇了。2018年7月,经过3小时40分钟的手术时间,彼得拥有了一个维持生命的外接系统。这台前所未有的三合一手术,也颠覆了医学界对渐冻症的治疗思路,带来了新的思考。

术后,彼得仅在ICU 住了1天就转回普通病房。术后15天,彼得出院回家。英国电视台Channel 4的纪录片《彼得:人类赛博格的诞生》,拍摄了彼得手术前后的真实状态。这台手术也被写成医学论文,于2019年发表在《牛津医学病例报告》杂志。

完成了身体的“输入输出”工程,接下来,彼得还需要一套设备,来完成他精神上的“输入输出”。

2018年,彼得找到语音技术研发专家马修·艾利特博士和他任职的全球领先的音频技术公司Cere Proc,想要开发一套语音合成系统——比起霍金使用的那种听起来相对生硬的、来自1986年的语音合成技术,彼得更想留住自己的声音。此外,由于彼得的面部肌肉也会渐渐萎缩继而让他失去表情,他便提前联系了人工智能公司Embody Digital,对自己进行面部动作捕捉,制作自己的3D 虚拟化身。

整个项目前后花了1年多的时间。“虚拟化身”制作完成时,彼得说话已经有些艰难,此时距离他接受全喉切除手术还有3个月。但好在努力有了结果——合成音的效果相当不错,甚至能唱出和彼得音色相仿的Pure Imagination。

最后,彼得还需要一个能让他表达想法的“桥梁”。一开始,他想过脑机接口,但脑机接口的效率太低,于是他选择了霍金的解决方案:眼动追踪。彼得找到了曾开发出语音系统ACAT(即辅助上下文感知工具包,Assistive Context-Aware Toolkit,简写为ACAT)、为霍金升级了语音合成系统的英特尔预期计算实验室主管拉马·纳克曼。ACAT 能够从霍金的表述中进行学习,使他只要输入20%的字母,系统就能快速预测出他的用词,这大大提高了霍金的沟通效率,自然也能辅助彼得和世界沟通。

手术完成1个月后,彼得在社交网络上宣布“彼得2.0已上线”。有各种AI 加持,彼得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赛博格,他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赛博格。

这是我作为彼得1.0 的最后一篇文章。我即将变成“彼得2.0”——我指的是“电子人”,是138 亿年(宇宙大爆炸)以来创造的最先进的人类控制有机体。我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电子人。

——2019年10月10日,彼得因喉部肌肉失能、出现唾液呛噎等,接受了全喉切除手术。这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渐冻症患者进行选择性喉切除。同日,彼得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这段文字

赛博格不再遥远?

虽然彼得的赛博格改造独一无二也惊世骇俗,但实际上,赛博格如今离我们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毕竟,从赛博格的定义来看,任何嵌合人体与无机体的自循环系统都是赛博格。基于此,当前更加普遍、实际应用的赛博格——即便是局部的——就至少包括外骨骼、人工耳蜗、心脏起搏器等。

尤其是外骨骼,作为一种可穿戴的机械装置,外骨骼能够辅助人体四肢运动,就像钢铁侠的战甲一样,还能提供超人的力量。机械外骨骼的运作多基于对肌肉神经电信号的拾取——人在运动的过程中,由脑部发出指令,通过躯干神经向相应部位的肌肉发出信号,机械外骨骼可以通过附着于皮肤的表面肌电传感器检测相应信号,并通过机械外骨骼协同使用者完成动作。不过,目前的外骨骼还普遍面临能耗问题,大多数外骨骼维持超能力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两个小时,这一缺陷使得外骨骼如今只在医疗康复、劳工支持等有限领域进行商用,距离广泛增强人体能力还遥遥无期。

人工耳蜗则是一种植入式听觉辅助设备,其工作原理不是放大声音,而是将声音转换为电刺激,由体内植入的电极刺激听觉神经,从而使患者“听到”声音。人工耳蜗的设计使得人体与机械装置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协同运转的系统。

当然,更遥远的赛博格,则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脑机接口。脑机接口作为一种不依赖外周神经和肌肉正常传出路径的通信控制系统,可以采集并分析大脑生物电信号,并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与大脑之间构建交流与控制的直接路径。如今,脑机接口也进入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迈进阶段。

2006年,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团队完成首个大脑运动皮层脑机接口设备植入手术,但只能简单控制鼠标。2012年,脑机接口设备已能够胜任更复杂和广泛的操作,得以让瘫痪病人对机械臂进行操控,自己喝水、吃饭、通过打字与人交流。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高位截瘫的青年朱利亚诺·平托在脑机接口与人工外骨骼技术的帮助下开出一球;2016年,内森·科普兰用意念控制机械手臂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握手。2017年,来自布朗大学的脑门(Brain Gate)团队实现了通过植入式脑机接口控制植入性功能性电刺激装置,相当于在原本神经回路的断口处利用外接计算机进行修复连接,使得脊髓损伤病人可以通过大脑活动控制自己的手臂,自主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同年,埃隆·马斯克成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更为脑机接口的发展添了一把火。

2019年,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 团队发布了其首款产品,即“脑后插管”新技术——通过一台神经手术机器人,像微创眼科手术一样安全无痛地在脑袋上穿孔,向大脑内快速植入芯片,然后通过USB-C 接口直接读取大脑信号,并可以用iPhone 控制。2020年,马斯克又在发布会上展示了关于脑机接口的新成果,其中包括简化后硬币大小的Neuralink 植入物和进行设备植入的手术机器人。Neuralink推出的新设备被命名为the Link v 0.9版,较之初代设备,植入步骤并没有相差很大,但升级版的脑机接口尺寸更小、性能更好,和Apple Watch等智能手表一样能够待机一整天,可以在睡觉的时候无线充电。目前,NeuraLink正在积极寻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进行人体实验。

不论是外骨骼、人工耳蜗、心脏起搏器等,还是脑机接口,赛博格都已经离我们不再遥遥无期——赛博格正在从科幻想象落地为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大大小小的突破正在勾勒一个可以预见的人机混合的未来。

技术的边界

然而,在高歌猛进的赛博格技术之外,依然存在“隐秘的角落”。这也是科技时代突出的特征——任何关键技术的诞生,都伴随着对人类思维方式乃至伦理规范的颠覆,赛博格技术尤其如此。

“忒修斯之船”是西方哲学中最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船上每一块坏掉或腐烂了的木板被不断替换,直到这艘船所有的部件都不再是最初的那一个。哲学家由此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最后的这艘船仍然是原来的那艘船吗?还是已经成为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这一问题同样可以引申到对赛博格的讨论中——如果全身都被替换,只剩下大脑中的神经元,那我们还是我们吗?或者,虽然在现代科学的加持下,科技使人类拥有了曾经无法想象的惊人力量,但在我们接受并适应这些惊人力量的同时,我们又变成了什么?

要知道,当我们选择改造自己,用整齐的机械部件替换掉与自己相依的肉体时,或许会获得超人的能力,但同时,我们也将不可避免地永远失去自己的一部分存在。当人被无限还原,最终成为神经系统中流淌的信号时,人类的精神也将随之流散。

具身性(embodiment)是一个“认知哲学”(用现代科学的方式与途径研究思维、意识等)领域的术语,源自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是西方哲学中对身心关系的一种认识。具身性可定义为:人类认知的诸多特征在诸多方面是由人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组织”塑造的,而非某种与身体绝缘的笛卡尔式的精神实体的衍生物。

在传统西方哲学中,身体一直处在观念的边缘地带,典型代表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宣称“我思故我在”的身心二元论。梅洛-庞蒂打破了这一认识,他认为身体并不是由所谓的心灵实体或灵魂指使的机器,而是直接进行知觉和理解活动的主体。“具身性”至少包括两重内涵:其一,认知依赖于经验,而经验来自拥有不同感觉和运动能力的身体;其二,个体的感觉和运动能力与广泛的生物学、心理学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第一重内涵旨在破除身心二元论,第二重内涵则是让身体成为活的经验结构。

20世纪后半叶起,西方学术界的很多学科和领域兴起了“具身转向”。“具身性”作为一种不同于西方认知传统的全新的思维方式,是对西方建立在身体-心灵、主体-客体、物质-意识、感性-理性等一系列二元对立基础上的西方近代认识论的反思与逆转,因而自带一种解构精神。现已成为认知科学所有领域,包括哲学、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人类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的重要概念。

纵观整个文明史,从到泥板上的汉穆拉比法典到如今的人工智能,再到未来的人机混合,人类一直在尽一切努力去超越人体的束缚。而到最终,无非是人类越来越离不开机器,这个由机器运作的世界也越来越适合机器本身生存,而这样一个人类和机器混合的世界又是由人类亲手创造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我们与机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当我们把道路的记忆交给导航,把知识的记忆交给芯片,甚至把对爱和陪伴的渴望也交给计算机软件,这种看似不断前进、更为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背后,身为人类的独特性正在机器的辅助下不可逆转地退化。我们借助科技能做的事情越多,也就意味着在失去科技之后能做的事情越少。

人类个体机械化的目标并不难理解——超越自然的束缚,规避死亡的宿命,实现人类的“下一次进化”。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人类这种生物对自然存在的背离。矛盾的是,人类在恐惧着植入机械将自己物化的同时,却在根本上忘记了物化与不朽本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生命本身的珍贵,或许正在于它的速朽。在拒绝死亡的同时,我们也拒绝了生命的价值;在拥抱信息化改造、实现肉体进化的同时,人类的独特性也随着生物属性的剥离而被冲淡。

从应用或特殊场景的角度出发,人机混合无疑显示出一种实用的希望和巨大的社会价值,这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更多的技术支撑。但同时,人机混合也承载了一个关乎“人”的神话,这关乎技术需求的边界和技术逻辑的极限。

对技术的热切期盼,其最终的奥义在于,如何使用一种越来越“具身性”的技术。这也涉及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到底想要多大的控制范围?或者,为了放弃控制,我们是否已经做了什么准备?

本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陈述根本”,ID:caijinggenben

猜你喜欢
脑机博格外骨骼
创造“不可能”的博格斯
基于ssVEP与眼动追踪的混合型并行脑机接口研究
昆虫的外骨骼
脑机结合的未来
一种可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械手结构设计
埃隆·马斯克的新型脑机接口为何人开发?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博格华纳向集成化转型
阿博格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继续前行
智能助力外骨骼使人举重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