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稳山
(泰州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江苏泰州,225300)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性是指高校针对大学生所开设的各类心理健康课程能够对大学生发展发挥修正认知、调节情绪情感、增强意志品质、重塑人格、预防和矫正各种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作用,达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人格臻于完善的目标。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对该课程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层和授课教师的重视。然而,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性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对该类课程有效性进行评价的科学体系。而科学的课程有效性评价体系应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本课题组从课程有效性的标准和课程有效性的判定两个维度切入,将课程要素中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模式、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七个要素按照三个层次建构出金字塔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性评价体系。
课程要素是课程组织的基本脉络,包括历时态课程要素和共时态课程要素。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要素中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属于历时态课程要素,而课程主体等则属于共时态课程要素。这七个要素可以用金字塔形结构来描述:一是处于金字塔塔底即最低层次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模式,它们是课程的基本要素;二是处于金字塔塔尖即最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它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三是处于金字塔中部即中间层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它是课程的人物要素。一般情况下,课程的实施者为授课教师和管理者,实施对象为学生,但有时学生也会成为实施者。
在金字塔形结构中,心理健康课程各要素间存在如下相互关系:首先,处于塔尖的核心要素(课程目标)对其他要素发挥着统领、支配、调节和制约作用,是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起点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点,一方面决定塔底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模式的设置,另一方面规范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其次,位于塔底的基本要素(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模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在课程目标的统筹下规范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实现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最后,位于塔中的人物要素(管理者、教师与学生)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一方面要精心构建心理健康课程结构,科学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宗旨和目标,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心理健康课程模式,开展实践活动,实现不同时段的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心理健康课程七要素所形成的金字塔形关系结构,为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性评价体系提供了运行实施的载体。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目标是指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处于金字塔塔尖,是确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模式的基础和前提,是指导整个心理健康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居于绝对的支配和监控地位,具有课程体系建设的统领作用。[1]
课程目标的有效性一般包括课程目标编制的有效性和课程目标实施的有效性。
1.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编制的有效性
第一,管理者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与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确保这些关系在各环节得到体现。第二,管理者和教师要在深入研究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及心理学学科自身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与自然的环境变化,科学设定课程目标。
2.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实施的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的实际结果和预期课程目标的吻合程度是衡量课程目标实施有效性的标准。这一标准既是课程实施效果优劣的标志,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中发挥监控、调节与指导作用。课程目标实施有效性的衡量应以学生的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可以观察与测量的显著改变为标准。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认知方面的改变,包括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心理异常的表现,了解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全面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二是技能方面的改变,包括掌握自我探索技能,掌握心理调适技能,掌握心理发展技能。三是行为方面的改变,包括遇到一般心理问题时学会自助,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能及时求助,别人发生心理问题时能提供援助。四是状态方面的改变,包括具有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应激能力增强,情绪稳定,心境良好,人际关系良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且能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标有效性的判定是指心理健康课程开始实施后,在某一时间点,管理者和教师对大学生个体或群体行为表现和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的过程。课程目标的有效性应该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
1.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是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开始实施后,管理者和教师在不同时间节点检测有效性水平。这些时间节点既可以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某一时间,也可以是课程实施结束后的某一时间;既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既可以是毕业之前,也可以是毕业之后。
2.空间维度
空间维度是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开始实施后,管理者和教师在不同空间节点检测有效性水平。这些空间节点既可以是大学生学习的教室、休息的宿舍,也可以是生源的居住地;既可以是校园内的场所,也可以是实习或就业的单位。
课程目标的有效性最终要通过大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变化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改变体现出来。只有让学生经历一定的内在心路历程并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心理健康课程才能发挥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的作用,才是有价值的课程。[2]无论是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课程目标有效性水平检测均可以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定性判定
一般可以运用直接观察、观看视频、非结构式访问、分析会谈记录脚本和录音等非量化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实施心理健康课程前后的质性变化进行定性判定,从而获得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实施有效性水平的结果。
2.定量评估
在实施心理健康课程前后,可以使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量的比对,从而获得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有效性水平的定量评估结果。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包括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自评指由大学生自己做出回答,他评则是由心理健康教师根据自己或其他知情人(家长、班主任、辅导员、同伴、朋友、医生等)观察到的大学生态度、行为与情绪等方面的结果进行评定。常用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包括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情绪状态评定量表,自我认知状况评定量表,人际交往状态评定量表,生活、学习适应状态评定量表。心理健康教师和管理者可以结合大学生与学校的客观条件,选择多种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进行测试与比对工作,评估课程目标实施有效性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要实现既定的课程目标,必须依赖于主动、积极且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设计、管理、施教与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等活动。[3]
管理者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施过程的非教学人员,他们直接或间接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实施、管理与考核,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评估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务人员及教学督导能否根据国家要求和各专业培养方案,指导、核查、监督、调整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结构、内容、模式,以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员能否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协助授课教师开展心理测试、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三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能否在辅导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品德时,协助授课教师对学生行为举止进行观察、记录,并对部分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四是与学生接触较频繁的后勤服务人员能否通过服务活动发挥对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性的放大效应。
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活动,真正发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作用。心理健康教师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判定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教案分析,即评估心理健康教师教案与课程教学大纲的吻合程度;二是听课观察,即进入教学现场,观察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情绪、教学技巧和教学氛围;三是视频观察,即通过视频录像等资料,观察、分析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态度、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四是学生评教,即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风格等做出评价。当然,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需要心理健康教师尽职尽责,而且需要其他非心理健康教师的直接参与。因此,其他课程能否渗透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也是衡量全校教师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依据之一。
在心理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学生既是课程实施主体,也是课程服务对象。他们一方面需要获得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大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过程,配合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各种教学与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认真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反馈,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学生学习活动有效性的判定一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自评,即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性格、自我意识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二是教师评价,即心理健康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对学生的认知、行为、态度及情绪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三是听课观察,即管理者直接参与心理健康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下观察学生的态度、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四是视频观察,即管理者通过视频等影像资料,观察、分析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状况及与心理健康教师的互动状况;五是主动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了解申请心理咨询、接受心理辅导和寻求心理帮助的学生人数变化。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结构的有效性是指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占比、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能够体现出矫正、预防与发展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如何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结构的有效性,一直是学界不断探究的课题。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结构的有效性可以归纳出以下四点判定依据:一是课程结构能否适应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变通性;二是课程结构能否适应不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体现一定的选择性;三是课程结构能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和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四是课程体系在整体联系上能否达到最适宜的有序状态,并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
课程内容一般指特定形态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方法、态度及价值观念等。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回答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是对“学什么”的规定。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的首要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内容选择必须依照目标,让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即有什么目标便有什么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有三种基本考虑,即心理健康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体经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性必须通过课程内容选择的有效性来体现,只有选择的课程内容是有效的,课程设置的目标才能实现。课程内容选择的有效性评估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即选择的内容是否重要、是否实用、是否正确等;二是课程内容能否适应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的需求;三是课程内容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兴趣、身心发展;四是课程内容的更新是否处于一个逐步积累和推进的过程,是否与课程结构的优化相互配合、互相补充。
课程模式是指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手段,以及制订教学评价原则,是在分析各地的经济、文化环境和办学条件后构建起来的课程范式。已有的课程模式可分为三种:一是植根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目标模式;二是以结构主义哲学和认知派心理学为方法论基础的过程模式;三是以文化分析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学校课程现行结构的环境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式的有效性评估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能否以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课程结构和特定的心理健康课程功能为主要内容,指导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能否作为基本框架完成一定课程的基本结构的顺利转换;能否综合运用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环境模式,规定心理健康课程的内部构成并建立起较为合理的相互关系;能否兼顾心理健康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特点,促进所有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人格重塑[4];能否随着学校外在环境和内在情境的变化,逐渐催生新的心理健康课程类型,形成新的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范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性评价是对心理健康课程各要素有效性的评价,评价结果能够指导高校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学校的办学资源及学生的身心状态,科学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并高效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