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孙霞飞
(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浙江杭州,310004)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全面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要求。[1]2021年10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又提出了“双增”政策,即增加学生的艺术、体育劳动及户外运动时间,增加学生音体美等非学科类培训的时间。[2]教育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全力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我国课后服务政策的发展经历了需求导向的初创阶段、地方先行的发展阶段和政策统合的繁荣阶段,展现了从“管控”到“引导”的转型与深入,体现了政策导向下课后服务发展在行政职能、实施对象、服务内容、经费保障、人员推进五个维度的嬗变与完善。[3]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秉承“减负不减质”原则,破解“5+2”课后延时服务后学校面临的师资力量不足等困境,创新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构建新建学校未来精品课程雏形,积极探索与实践“X+1”课程新模式,进一步提升课后托管服务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从顶层设计、管理评价机制创新两个方面切入,介绍我校课后托管服务“X+1”课程取得的成效,为其他学校引入社会有效资源、丰富课后托管服务内容和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供经验借鉴。
为做好“X+1”课程课后托管服务的顶层设计,精准开发课后托管服务课程,转变单纯解决双职工家庭接送困难的课程开发思维,我校在开学之初便紧紧围绕“健康尚美、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育人目标,构建“双圈六群”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X+1”课程的“X”是指启智、多元、创生拓展性课程,“1”则是指基础性晚托。在“启智·多元·创生”课程体系引领下,“X+1”课程遵循课程开发的“六个坚持”原则,充分发挥校内教师兴趣特长,积极引入社会优质师资,采取社会师资“持证”入校、本校加强“巡课+管理”等措施,创新“X+1”课程2.0版本(表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职能的服务形式,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其在服务理念、服务角色、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人员、服务过程、服务功能、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自身的一些特点。[4]为做好课后托管服务顶层设计,“X+1”课程遵循以下“六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用财政经费予以保障;二是坚持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全覆盖,有意愿参加的学生全覆盖;三是坚持鼓励校内教师参与并合理取酬;四是坚持教育行政部门有效统筹、精准指导;五是坚持合理定位,安全第一、作业优先、兴趣为本、活动育人;六是坚持自愿原则,尊重学生意愿、家长意愿、教师意愿。[5]
表1 “双圈六群”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表2 “X+1”课程2.0版本具体内容
虽然我校是一所开办才一年多的新学校,但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我校“X+1” 课程课后托管服务得到有效细化和落实,为促进学生多维成长打造了广阔的空间。每学年末,我校根据学生和学校后期发展需求,提前制订新一年的课程名录,与校内申请开课的教师、校外优秀师资对接,对“X+1”课程进行论证。“X+1”课程教师不仅要具备岗位要求的硬件条件,而且要经过层层考核,确保基本素质、教学能力、对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构想等符合课程开设要求。
1.发挥校内师资特长,提升校内教师出彩度
我校校内师资力量可观,一是教师平均年龄33岁,二是有跳跳操世界冠军、省羽毛球冠军、青年画家、非遗传人等身怀绝技的教师。在开设“X+1”课程时,我校教师利用自身优势,申报跨学科的有特色的“X”课程。为引导有专长的教师运用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方法,提升校内教师出彩度,我校采取以下措施严把教学关。第一,落实每学期的备课检查。每学期,教学处负责查收集各课程的教案、课件等资料,严格把关教学内容,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真正让“X+1”课程助推学生成长。第二,小学部全体教职员工参与上课或巡课管理。第三,注重梯度培养。我校以区级以上(含)科体艺类赛事为契机,积极推选优秀学生和作品参与比赛。
2.挖掘校外优质资源,提高外聘教师准入要求
在校外师资挖掘方面,我校整合多方资源,以丰富“X+1”课程内容。例如,位于我校旁的加拿大国宝级演艺天团太阳马戏,是与美国迪士尼相媲美的世界级文化品牌。其国际大秀“X绮幻之境秀”,通过震撼的杂技表演、惊艳的剧场设计和舞台效果,引领观众走进一个个令人目眩神迷的传说。在几次交流互访后,我校邀请到课程研发团队进校园,开辟了“探秘马戏”课程。授课教师来自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等一流大学,在服装、化妆、索具、道具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外聘的教师以浅显易懂、动手动脑、边玩边学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世界级艺术瑰宝,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此外,我校还挖掘摇滚乐队、编程、壁球、线描画、微观世界等领域的优秀师资,充盈课后托管服务师资建设内容。
在确保“X+1”课程质量方面,我校提高外聘教师准入要求,通过资质及课程准入考核、制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签订《课后托管“X+1”课程外聘教师廉政安全责任书》等举措,加强层层管理。第一,资质及课程准入考核。和校内师资相比,校外师资的专业性更强,掌握前沿知识更多。在引进校外师资时,我校会对外聘教师进行“随堂考”,委派相应学科的校内教师进行管理和巡课。第二,制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为规范外聘教师“X+1”课程教学,我校从聘任条例、工作职责、考核及奖惩三方面制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确保外聘教师课程教学能有效推动学生多元发展。第三,签订《课后托管“X+1”课程外聘教师廉政安全责任书》。本着“清廉从教,安全第一”的原则,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课后托管“X+1”课程外聘教师的师德廉政建设,我校制订并与外聘教师签订《课后托管“X+1”课程外聘教师廉政安全责任书》,切实维护好育人环境和安全秩序。外聘教师每个学期需签订责任书,明确两个“雷区”不可触碰,提高责任心和廉洁意识。一是师德师风问题(严格禁止体罚和侮辱学生、发表不当言论、性骚扰等有违师德甚至法律的行为);二是安全责任事故,特别是体育类课程,任何活动都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为前提。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课程中心每天都会检查外聘教师入校上课钉钉群签到扫码情况及健康码、行程码,确保外聘教师不迟到,教室不空岗。
为保障“X+1”课程课后托管服务的顺利推进,做到保质保量开展,确保实施过程有序安全,我校实施三级管理模式:一是值周领导负责总巡视;二是值日行政负责二级巡视;三是上课教师、管理教师、校医、保安等负责三级巡视。课程管理总表设置后,每周安排一名校级领导巡视全校,落实校级值周职责:检查各课程是否有序开展、各岗位是否按时到岗,处理应急事件。每天安排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巡视,落实中层值日职责:提前检查当天课程所用教室,负责教室开门和卫生检查,核对各课程上课人数,检查上课教师或管理教师是否到岗,记录并处理应急事件,维持放学秩序。上课教师负责巡视备课、上课情况,管理教师负责巡视上课教师、管理学生,落实教师巡课职责:监督外聘教师是否安全而优质地开展教学活动,协助管理学生考勤、教室卫生、放学安全、突发事件处理等。 校医、保安负责意外保障和放学安全,落实校医和保安协助管理职责:校医处理应急伤害事故,放学后检查各课程教室的卫生、电源;保安在学生放学期间做好安全保障及待接学生的管理。
1.借力学校“数智”评价体系
通过“数智”化评价方式的运用,我校“X+1”课程融合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评价方式,积极探索构建“五藤树”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五藤树”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为“润德、启智、强体、臻美、创劳”,旨在培养学生自律自信、重德守纪、质疑批评、反思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对应“五藤树”评价体系,我校借助“班级优化大师”等数字化评价平台,使评价结果具象化呈现。如图2所示,学生登录“班级优化大师”即可看到自己的“五藤树”生长阶段。通过参与“X+1”课程的学习,学生用平时的作品和期末的表演参评获奖,可获得不同赋分。
图1 “五藤树”评价体系
图2 “班级优化大师”评价界面
2.完善“X+1”课程的双向评价
教师评价方面,我校在每学期结束前成立考核小组,根据“X+1”课程的评价指标评选出优秀、合格、不合格课程。“X+1”课程的评价指标包括安全、卫生、有序、成果丰富(作品展示或节目展演)、学生和家长满意等。优秀课程可获得开课优先权,不合格课程将被永久停报。学生方面,结合教师的评价积累,我校将在期末评选出15%—30%的优秀学员直接晋级下一学年的“X+1”课程。
课后托管服务不仅具有解决小学“三点半难题”的本体价值,而且具有预防校园欺凌、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育公平的育人价值,以及增加人民幸福感、缓解社会矛盾的发展价值。[6]我校“X+1”课程模式不仅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而且收获了上级领导部门和校内外教师“点赞”的口碑。在此背景下,我校仍将继续探索让“X+1”课程走向3.0版本的路径,继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校内课程资源。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我校小学段仅有一到四年级15个班,共566名学生,但我校课后托管服务开设了64门“X+1”课程。其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特长水平,有8门“X+1”课程还设置了A、B班,给家长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根据报名统计情况,每周参加“X”课程的总人数达1640人次,每周纯托管“1”的总人数仅154人。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喜欢参加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课后托管服务,课后托管服务不仅能愉悦学生身心,而且能发展其个性;家长对“X+1”课程的设置和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地给予高度评价。由此可见,“X+1”课程有效解决了家长的接送烦恼,家长对“X+1”课程课后托管服务充满期待。此外,“X+1”课程还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认可,以及各级媒体的报道。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承担提供课后托管服务的责任,课后托管服务既需要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也需要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资源,构建新的制度体系。[7]因此,重视发挥学校在课后托管服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需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遵循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对亟需服务群体给予优先保障,在严格教育目标取向的同时不断丰富课后托管服务内容与形式。[6]如何让“X+1”课程在未来校园、“数智”赋能、交互空间等理念的指引下走向3.0版本,将是我校课后托管服务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我校“X+1”课程在遵循课程开发的“六个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好课程开发顶层设计,加强课程开发师资建设,以优质的课后托管内容服务学生和家长,收获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及上级领导部门的认可。未来,我校将继续完善“X+1”课程体系,提升办学品位,开发更多与学校和学生未来发展相接轨的拓展性课程,打造精品课程,使学校发展更具教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