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民族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2022-03-05 00:55段志荣云南省寻甸民族中学6552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件民族

段志荣(云南省寻甸民族中学 655200)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进入大变革时代,高考制度迎来了全新的调整,在高考历史中加强了对学生多维能力和历史素养的考查。民族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以往灌输式教学正逐步退出教育大舞台,代之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型教育模式,以适应国家培养创新建设人才的迫切需要。在民族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各学校管理决策与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任重道远。应将现状中存在的难关一一攻克,依据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积极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与素养的形成。

一、当下民族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现状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分析

在当下各个地区的民族高中里,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对于整个高中历史的知识感知,要相对弱于汉族学生。同时,在当下的民族高中历史教学中,主要还存在着几类常见的问题。首先是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较为单一,不能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内容。除此以外,许多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形式主义较为严重等。

1.课程设置僵化,模式单一

多年来,为了便于教学任务的统一协调与稳定进行,民族高中历史教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中趋于单一。而正是这一情况,成了应对新高考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一大阻力。在这种体系下,教师自身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空间狭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下,将机械学习作为学习高中历史的主要方式,极难形成独立思考的优良习惯,这种教学方式和新高考对学生多维能力的考查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2.过分依赖课件,缺乏情景设计

科学技术引领教育进入新的航道不断前行,为民族高中的教学带去了极大的便利,但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利用这一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部分教师为了减轻工作量,将教学活动尽可能地简化,过分依赖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缺乏传统教学方式的熏陶,也忽视了与学生间的对话等直接的交流和互动环节,让多媒体反其道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大“祸害”。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和发散性的历史思维。除此以外,许多民族高中的历史教师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将学生带入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中,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教师制作的PPT 内容中,不利于学生开发大脑思维进行知识间的串联和应用。

二、新高考背景下民族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优化举措分析

1.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讲解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中,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观点,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解放学生的思维和思考的时间、空间。在民族普通高中的历史课堂中,许多历史教师为了赶进度,在学生自我思考和能力突破方面预留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难以深入感受和探讨历史知识的内在含义和联系,进而难以养成良好的历史素养。在新高考的历史学科改革背景下,需要注重对学生多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中感受历史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知识间的联系由浅入深地展现出来。

例如,在对《辛亥革命》这一节进行讲解时,需要在背景和影响多维度分析的环节给学生的思考留足时间和空间。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让学生首先观察各个历史事件的前后时间轴,进行充分的感受和分析,并从其他事件的影响和原因分析中获得启示。接着,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辛亥革命会发生,以及辛亥革命带来了什么,可以让学生充分联系前后的历史事件进行时空维度的思考,进而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最后,教师再把辛亥革命的整体状况向学生介绍,并结合整个过程,让学生将辛亥革命和前后的事件充分结合。

2.构建知识体系,绘制思维导图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理念中提出,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将知识进行整合和创造,通过不同知识间的联系实现能力的提升。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对不同事件间关联的考查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在这方面加以重视。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前后知识衔接非常密切,甚至跨章节出现知识的迁移运用,更有与初中历史相挂钩的升级版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师传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注重对前后知识的连贯整理,而绘制思维导图便是构建更为详细的知识体系的好方法。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必修三《新文化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布置学生整理必修一必修二同时代的所有相关事件和关键性的考点,同时整理初中教材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知识点,并通过一定的逻辑框架将这些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有序地拼接在一张精美完整、直观清晰的思维导图中。让学生在整理和对比的过程中,找到新文化运动的来龙去脉和必然性,便于学生在后续高中历史的深入学习中更好地迁移运用旧知。

3.课件与交流讨论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教学合一,教师要充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创造和求真的精神,实现教学相长。在新媒体时代,许多教师过分利用新媒体,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致使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族高中的历史教师应合理平衡课件应用与交流互动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毛泽东思想》这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毛泽东的生平实例和整个革命过程中的思想转变。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对毛泽东思想的整体感知与感受向学生分享自己对毛泽东思想的看法,并让学生间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分享,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也让课堂活起来,弥补课件和多媒体的不足。

三、结语

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民族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更为有效地在课堂中吸收知识,形成独特的历史思维和知识体系。但在目前的历史教师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教师过分注重讲授的过程,学生缺乏自主独立思考的空间。除此以外,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形式主义居于上风,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中,训练的力度还不够,训练内容不够丰富。为了改善教学状况,民族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利用相关措施进行改善。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课件民族
我们的民族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