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贤
(定西市陇西县西铝学校 甘肃 陇西 748112)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国内的全阶段教育工作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包含学生主体在内的多方主题对象对于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德育教育要求。而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育工作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可以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使得中学学生在写作、阅读的过程中都能够实现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因此,在本文中首先阐述和分析中学语文与德育的契合性,后续分析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对中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引导作用。
无论是中学时期的语文教育还是德育教育,其本质上都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更加全面、健全的人。从教育目标上来看,中学语文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二者具有较强契合性是一个重要的必然结果。综合来看,中学语文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契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对于中学语文课程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中学语文教育“发挥出自身的重要育人功能”,另外,还明确提出:中学语文课程需要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得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中学学生重要的良性、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从中不难看出,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语文提出了的崭新、明确要求,与当下国内强调的德育教育工作内容是一致的[1],同时这也表明,在中学时期的语文教育工作中,其自身就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和属性特征,因此,在后续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德育工作渗透,培养中学学生对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养,这一点对于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自我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事实上,在国内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德育工作已经持续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不仅占据了一定的教育时间,同时也未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学时期的语文教育缺少很好的载体,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处于一种“脱离”状态,不利于中学生产生深刻的理解。而在中学语文教育进行德育渗透之后,不仅能够使得两项教育工作同时得到丰富,还可以使得中学时期的德育工作具备一个很好的载体,从而使得中学生对思想道德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德育效果会得到比较大的提升[2]。
例如,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和《过秦论》等等都具备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教师可以在这些教学资源中进行灵活发挥,丰富中学语文教育的同时,促使德育渗透其中、融入其中,从而促进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进行推进。
虽然中学语文教育与德育之间具有很强的契合性,但是从本质角度上来说,二者分属不同类型的教育,完成德育于中学语文中的教学渗透需要慎之又慎,确保不影响中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同时,完成德育渗透。目前来看,部分学校在这一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众所周知,国内教育事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沿用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中学语文教育亦是如此。而且中学学生面对着即将到来的中考和高考,在这种情况下,中学学校和语文教师都倾向于将精力和资源放到语文教育之上,德育的渗透开始遭到忽视[3]。
譬如,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内容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是单一的、枯燥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说教,而对于中学学生来说,其在应试教育制度下的中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已经比较繁忙、紧张,面对教师的抽象道德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势必难以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并且久而久之会出现明显的无用心理和敷衍心理。简单来说,就是在应试教育影响之下,中学学生容易以一种“应付”的状态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教师所引入的一系列道德理论教学并未起到实质上的作用和效果。
从德育教育工作的角度上来说,其内容、要求其实是在“相对理想”的状态下应运而生的,而在当下的互联网覆盖程度逐渐提升、自媒体平台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使得初中生对于社会现实与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希望之间的偏差现象知之甚深,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一系列德育内容就会显得比较单一和枯燥,这也是中学生对于思想道德内容学习兴趣相对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另外,部分中学生自身的意志薄弱[4],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低,对于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妥善地进行处理和应对,在德育渗透教学说服力不强的现象影响之下,中学生自身德育学习和成长会受到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后续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过程中,增强教学内容说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和方向。
在教育事业不断蓬勃向上发展的背景下,时代发展和社会大众对于中学生的德育素养也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重视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促进中学学生成长为一个人格更加健全、道德素质更高的人才,这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5]。具体的渗透策略如下所示:
中学时期的语文课堂教育工作是师生共同的心灵栖息地,其教学意义和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灌输相关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此,在进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以此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确立以生命体验为目的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得渗透的德育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久而久之,最终还可以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此时中学学生的德育素养会得到比较大的提升。
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具有诸多的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内容,教师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确定和落实生命体验,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作品的过程中,体验鲁迅先生的生命体验,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6],为学生播放当时历史时期背景等等内容,德育渗透的过程中确保学生具备很好的情感经历、体验,从而对渗透的德育内容就可以产生深刻的理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保持很好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导致课堂教学相对枯燥和无聊,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学生也没有很好的学习兴趣,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和作用。
因此,在后续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这一阅读学习过程,并且积极渗透德育内容。例如中学语文课本当中具有较多的抒情为主的课文,包含《济南的冬天》、《安塞腰鼓》等等[7],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中学生进行具有情感的阅读,必要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入济南冬天的图片、视频等等,从而使得学生感受到作者老舍对于济南冬季、济南城市的热爱,后续就能够逐渐养成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生情怀,思想道德素养由此就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
但凡是教育性质的工作,教师在其中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处于非常重要的主导位置,因此,在后续的渗透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中学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方面,学校需要组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保障中学语文教师的德育素养始终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在德育渗透教学过程中发挥好“以身作则”的重要效果;
另一方面,综合条件适宜的学校,可以积极主动从外界引入专业师资力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保持择优录取的基本原则[8],促使更多、更加专业、道德修养更高的人才进入到学校当中,这也是保障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之一。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对于中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至关重要。然而,受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中学学校需要重视自身语文教育渗透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使得二者得到融会贯通,这一点对于中学语文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都会形成比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