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05 00:11李思琦
今天 2022年5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数学

李思琦

(龙岩市连城县实验小学 福建 连城 366299)

引言

数学是一门极具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只要找到方法,学生就能提升在学科上的学习兴趣。但是,小学的学科知识门槛较低,也就意味着在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能力有强弱。加之学生心理上的不自信,导致数学课程开展变得异常艰难。因此教师要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首要便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逐步延伸到基础能力应用,逐渐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传统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引导式的带入课程。但是也就存在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方式枯燥、按部就班,学生的探讨、思维、交流并没有得到培养。利用多媒体教学,是以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为主,学生为主要参与者,教师引导探讨、交流、互动,从而形成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在重难点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图像展示,让学生理解的更透彻。因此,多媒体教学将成为一种教学的大趋势,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具体实施的细节,才能创造一个以多媒体为主的高效课堂。

1.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

1.1 可以激起学生热情

数学教学课堂的特性之一就是内容抽象,导致很多学生感觉到乏味与枯燥,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进程中产生了畏惧以及抵触的心理。因此,考量到怎样在讲授知识的进程中实现生动明快,是数学教师需要探索与研究的问题。俗话说:优良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就为教师提供了攻克过去教学中不足与缺陷的全新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开始初期,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图文并茂特点,可以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进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激起学生浓厚学习热情,对于一节数学课的成功与失败发挥着关键意义与作用。传统教学直白地提问复习引进新课,平常无奇,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构建情景,实现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新知识环境中,提升学习成效[1]。

1.2 可以展开复杂画图与计算

考虑到小学学生的基础薄弱,因此教学开展更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能以最直观和容易理解的方式去学习。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形象的分析概念、定义。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的图像展示功能。首先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空间图形,然后通过信息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引出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空间结构以及构造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对图形进行充分的展示,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如此一来,学生的数学思维将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1.3 掌握重点难点和知识点总结

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对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搭建思维导图,对课堂中的难点、重点进行知识归纳。通过多媒体展示每一个框架中的知识点,再引出课堂中学习的应用提升(包括例题、应用的定义和概念),再建立易错点、混淆点分析(例题)。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利用多媒体先梳理导图,再展示细节的填充,让学生一目了然。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知识巩固,还让学生的总结能力得以提升[2]。

2.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1 微课技术的运用

(1)网络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微课的形成,使得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可以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全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习变得更加的有趣,所以微课的出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小学教材中几何图形的教学为例,微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提前搜集与常见几何图形的模型制作、演示等有关的微课视频,然后从中选择质量、清晰度较高且能够为圆周率教学提供支持的优质微课视频;随后,按照课程进度安排播放相应的视频,让学生对各类几何图形的模型以及典型实物等有明确的、直观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客观角度出发,微课视频的引入,为数学课堂提供了实践网络教学的机会,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改善等皆有积极作用。

(2)简短教学模式,提升注意力

通常来讲一节课的时间为四十分钟,这四十分钟之内学生要巩固旧的知识点,并解决家庭作业中形成的新的问题,在讲解新的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从而解决学生形成的诸多问题,甚至要抽出时间来维护课堂秩序。课堂时间相对较短,形成的任务相对较多,学生在课堂听课中,老师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很多学生一旦走神就会错过老师讲解的主要内容,学生来不及回忆,就跟着老师开展下一项内容的学习[2]。学生的注意力是反馈教学质量以及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的重要参考因素,为此,教师在利用微课授课时,需要提前对本章节的概念性知识进行分解,而后与微课教学相匹配,以简短化的教学内容组建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呈现相应的教学内容,必要时可鼓励学生反复观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处于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当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教师就需要考虑更换教学方式或者调整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发挥教学内容简短化的优势。

(3)重点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质量

传统的课堂教学,很时容易受到时间的限制,老师在课堂上要不断的进行讲解,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多学生无法分辨老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并且无法全面记录老师讲解的相关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后复习阶段没有有效回顾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微课采用了重点化的教学方法,每一个视频内容都有知识点的讲解,并对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知识体系构建提供助力。以微课教学为核心,积极构建重点教学模式,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复习,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其学习成绩。此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视频查漏补缺,对课堂学习的疑惑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解答,避免影响后续的学习进度。

2.2 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教学情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授课的方式都是教师主导,教师通过口述,言传身教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教学方式会因人而异,产生出不同的教学氛围。部分教师课堂严肃,互动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兴趣不高。而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结合声音、视频、图片,这些极容易抓住学生眼球和兴趣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感受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以学生角度感兴趣的视频来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进课堂环境之中,提升教学成效,确保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圆柱与圆锥》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圆柱与圆锥,学生可能会对此十分困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圆柱与圆锥的整体空间构图,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在结合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圆柱与圆锥之间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在哪里?”“在这两种形状中,你们能够发现圆柱和圆锥中的特点是什么?”使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独立性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3 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在过去的教学进程之中,教师在课堂中具备绝对的主体地位,其决定着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学生只能被动服从,只能被迫背诵教师所灌输给自己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中不具备自主能动性。但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推进,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来进行授课,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这一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预先将想让学生学习的内容制作成为一个PPT课件让学生观看,学生依据教师PPT上的内容梗概来进行学习,在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优先选择与周围学生进行相互讨论,而不是死板等待教师给自己答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制作出教学要点,让学生进行观看并自主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热情,顺应生本理念,为高质量课堂奠定基础[3]。

2.4 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复习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教师并不关注重视学生复习工作的进行,复习课也只是随意让学生自主翻阅课本或者笔记,或者将教师自认为的重点再讲授一遍,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切实重视到学生对于复习课的需要,也不利于复习工作的进行。但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可以有效补足这一缺陷,也可以让教师不再专门开设复习课来进行复习工作。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需要教师预先去制作好教学PPT或者视频,这种PPT或者视频是永久性的,学生在复习时如若遇到什么问题或者不解之处,都可以实现情景再现,或者在课堂完毕以后直接让学生把教学PPT复制下来,从而让学生在课堂结束之后进行随时随地复习。这样一来不单单有效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可以高效进行了教学工作,让学生可以有所收获,确保教学实效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复习工作。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关于等差和等比例数列求和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高效进行复习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视频或者PPT来授课,在课堂结束之前,可以让学生将课件复制到自己的U盘之中,在回到家以后就可以自主进行随时随地的观看与复习了,这样一种复习方式有效节省了学习时间,也最大程度探索提升了学生自主能动性[5]。

2.5 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形象地将知识内容进行展现。心理学家表明,人们对于文字性的叙述仅能记得其中的15%,但是通过图片、动画以及音频等信息可以将这些记忆达到65%。因此,在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如果仅是呆板地进行讲述,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十分地不利。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一些逼真的动画形式,化繁为简,将数学知识直白的展现到学生的面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信息化教学中的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查阅,选用适合本节课程的图片信息和视频内容。

2.6 展示动态教学资源,培养小学数学多维思想

在开展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改变静态的教学形式,采用动态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小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小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数学几何的基本特征,掌握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深刻感受各种几何图形的美,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对几何数学基本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他们良好的几何数学思想。在这种相对动态的数学模式中,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的数学思维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找出小细节,形成正确的动态数学思想。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图形的运动状态、几何形成等的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图形的整体形成以及规律有一定的认知,这对于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4]。

2.7 确定适合的目标主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传统形式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环节中,教师上课一般均采用单向灌输式单一教学模式,这种单一与枯燥、死板的课程教学环节,既不利于真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还不能切实满足于当前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甚至最终还会直接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可利用资源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发展和学习。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不断地利用以及不断地分享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化,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了解新的数学方面的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明确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什么,确定目标,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图形的运动,并对两者形成正确的认知。而后,教师可以举例子,例如桌子、长方形等,并将桌子平移或者旋转,向学生询问,这样是否是图形的运动,你认为的图形运动还有哪些?而后,学生能够在这样复杂的教学情境氛围中,能够很快形成较清楚准确的逻辑认知,这也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上的能力提高有了一定大的积极帮助,且对学生本身的数学发散思维又得到了相对较好程度的锻炼。

2.8 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情境创设

传统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是过于单纯,注重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论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上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尤其应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学习问题,解决教学问题等主人翁意识。问题情境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在每个学生的生活周围,很多常见的生活现象都能和数学知识紧密相关,如果上课时教师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好具体生活现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探索欲望,增强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知识体系涵盖了数学多学科层次的所有主要内容,知识量较大。然而,人们常用的现代数学思维方法只有几十种,如基本方程和初等函数、数学模型、分类与积分、数的形式及其组合。如果一个学生真的能熟练地运用和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则完全能够真正在其穷尽一生后的学习成长以及发展生活中受益。可见,教师还应该善于将这些数学思想理念和解题方法知识充分归纳融入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各个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通过在课堂归纳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从而更加能够形成融会与贯通,推动促进学生自身健康全面成长及发展[5]。

3.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数学教学最为关键的是教师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练习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不能将全部的教学重点放在信息技术上,不能照本宣科,应该明确主要与次要,这样可以有效规避教师完全依据PPT内容进行讲授,同时也可以规避学生对于PPT、视频等技术的过分依赖,教师在备课方案中,就要将课程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引入,第二个阶段是基础讲解,第三个阶段是应用能力,第四个阶段是互动交流,第五个阶段是思维拓展,第六个阶段是总结。在每一个阶段中的多媒体应用,要考虑实际情况,加之引导[6]。

结语

信息时代,教师一定要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潮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理念,充分把握了解自己所在地区小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更好地投入和开展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