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与物称:中、美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句子主语的差异研究
——以我国高考试卷中的一道英语写作题为例

2022-03-05 03:43:14李建平张英华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称母语主语

李建平 张英华

李建平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济南 250011)

张英华 / 济宁市实验中学教师。

主语在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中都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但是在主语的使用上两种语言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语的基本句型相对较少,句子结构严谨、规范、缺乏弹性,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大多数句子都有主语,且主语一般不能省略。汉语的句型比英语要复杂得多,汉语的句子根据语境可以没有主语,也可以省略主语,还可以变换主语或予以隐含。

在主语的选择上,有研究者认为,受西方人客体意识的影响,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思维习惯重“事在人为”,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主语。[1]例如:

汉:我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英:Not a sound reached our ears.

汉:我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英:A good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既然汉语和英语在主语的选择上有这么大的差异,那么我国中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时,在句子的主语选择上有何表现?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人称主语还是物称主语?会不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到目前为止,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仍然很少,客观、定量的研究和分析更少。

本研究拟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以我国高考英语试卷中的某一道写作题为例,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句子主语的使用差异,分析我国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本研究使用类比语料进行研究,中国中学生的语料为我国高考考生作文,能反映我国中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美国中学生的语料与我国中学生的语料基于同一作文题目,两个语料库话题相同,更具可比性。使用语料库研究的相关工具进行量化统计,使得研究的结果更具说服力。

一、研究设计

1.语料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为作者自建语料库。研究者从我国高考英语作文中选取低分段、中间分段和高分段作文各100 篇,建立中国中学生英语写作语料库(EWC_C),该语料库包含3 个子库:低分库(EWC_L)、中间分库(EWC_M)和高分库(EWC_H)。300 篇作文均根据同一作文题目完成。研究者组织60 名美国中学生根据相同的高考作文题目和要求写了60 篇英语作文,并借此建立了美国中学生英语写作语料库(EWC_F),作为EWC_C 的对比库使用。表1 呈现了EWC_C和EWC_F 两个语料库的基本情况。

表1 本研究所使用语料库的基本情况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为了对比分析中、美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语选择上的差异,研究者采用人工标注的方法,分别给中国中学生英语写作语料库的3 个子库和美国中学生英语写作语料库中的文章加上标注。人称主语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分别标注为;物称主语分为名词做主语、动名词做主语、动词不定式做主语、从句做主语、非人称代词做主语、it 做主语,分别标注为。it 虽为代词,但是鉴于其形式主语等特殊用法,故而单独列出,如果it 为普通代词做主语,则标注为,如果it 为形式主语,则标记为。如:

(1)I’m so glad that you are coming to our school.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spending the year with you.I know it’s kind of scary at first,but once you get used to our school,it’s pretty awesome!—EWC_F

(2)Another way to make friends is to join after-school programs or clubs,like sports teams.Working together with people seems to be a good way to get to know them.—EWC_F(3)I find the reason why you can’t get used to our class is that you are new here.—EWC_M

(4)I know you are a new student from other school.And you feet upset because you don’t have some friends and you feel that you can’t become a part of the new class.—EWC_H

为了保持标注的规则一致且便于统计,本研究采用英语5 种基本句式的分类[2],标注各语料库中使用5 种基本句型的句子(包括从句,但不包括there be 句型和祈使句等特殊句式)的主语。为了确保标注的准确性,先由一人对语料库中所有的文章进行手工标注,然后由另一人进行校对。标注完毕后,使用相关软件对语料库进行检索,并计算各语料库中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所占的比重,对比发现中国中学生随着成绩的变化在主语使用上的不同表现。最后将EWC_C 与EWC_F进行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中学生在主语使用上的差异,并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3.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主要有两个,分别为AntConc 3.5.8 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其中AntConc 3.5.8 用于检索标注后的语料库,统计不同标注的数量以及检索相关词汇或短语的使用情况;Excel 2016 用来统计相关数据并制作图表。

二、结果与讨论

1.中、美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句子主语选择的差异

通过使用AntConc 3.5.8 检索标注后的语料库,研究者统计出各语料库中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的数量以及各语料库中人称主语与物称主语的比例,表2 为统计结果。

表2 各语料库中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的数量

使用AntConc 3.5.8 检索的数量,并计算出不同人称主语占该库所有人称主语的比重,结果见表3。为方便观察,研究者根据表3 数据制成图1。

表3 各语料库中不同类型人称主语的分布情况

图1 各语料库中不同类型人称主语的分布情况

物称主语可分为很多种类型,通过使用AntConc 3.5.8 检索各语料库可见,本研究的中、美两国中学生使用的物称主语主要分为以下4类:(1)名词或者代词做主语;(2)动名词做主语;(3)从句做主语;(4)it 做主语。

研究者统计上述4 类物称主语的数量,计算它们占本语料库中所有物称主语的比重(见表4),再根据表4 的数据制成柱状图,如图2 所示。

图2 各语料库中不同类型物称主语的分布情况

表4 各语料库中不同类型物称主语的分布情况

2.我国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句子主语选择存在的问题

(1)物称主语使用数量过少

从表2 和表3 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中学生英语写作中使用人称主语的比重远大于物称主语。随着成绩的提高,我国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物称主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人称主语与物称主语之比从12.23∶1(EWC_L)上升到6.64∶1(EWC_H)。高分段考生使用物称主语的数量约为低分段考生的两倍,越来越接近美国中学生的使用趋势。

与我国中学生相比,美国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物称主语的数量远高于我国中学生。美国中学生英语写作中人称主语与物称主语的比为3.27 ∶1,即使是我国高分段考生,其使用物称主语的数量也仅为美国中学生的一半左右。

(2)不同类型人称主语比例不合理

从图1 可以看出,我国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第一人称主语占人称主语总量的比重与美国中学生差异不大,但是第二人称主语比重过高,第三人称比重过低。尤其是第三人称做主语的情况,美国中学生使用比例约为我国中学生的3 倍。

(3)不同类型物称主语比例不合理

通过图2 可以看出,我国中学生在选择物称主语时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第一,使用名词或代词做主语的比重高于美国中学生;第二,用动名词做主语以及使用it 做主语的比重均低于美国中学生。

3.中、美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句子主语选择存在差异的原因

(1)母语对我国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干扰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母语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会产生干扰,继而造成负迁移或回避,这种影响对于母语为不同语系的学习者来说表现更为明显。关于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干扰现象,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3][4][5]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从词汇的语用、搭配、句式结构到语篇组织模式都带有明显的汉语行文特征。在本研究中,母语对我国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干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我国中学生多用人称主语,少用物称主语。连淑能教授认为,受思维方式影响,英美人更常用非人称主语,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中国人则较常用人称主语,往往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1]受此影响,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往往呈现多用人称主语、少用物称主语的现象。通过以下选自本研究所用语料库的两段话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倾向:

From your letter I know you are worried about your condition.I think the reason why you cannot get well along with your classmates is that you are new there,and you can’t forget your old friends.—EWC_H

Being the new kid is hard,but don’t worry,there are plenty of people in our class who are willing to make friends.It’s going to take some time to get used to the schedule and the classes.A couple suggestions for you are always have a friend with you.—EWC_F

上面两段话能明显地体现出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两段话表达的意思类似,都是在帮助朋友分析刚转学到新学校面临困难的原因。第一段话来自我国中学生英语作文,文中共出现7个主语,物称主语仅使用1 次;第二段话来自美国中学生英语作文,文中共出现4 个主语,物称主语用了3 次。第一段话人称主语多,表达的意思多为“我认为……”“你不能……”等,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第二段话物称主语多,表达的意思多为“……很困难”“……会很耗时间”“给你的建议为……”等,作者更多地是从客观的角度陈述问题。

第二,我国中学生使用第二人称的比重大于其他人称。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中的文章均依据同一个高考英语作文题而写,该题要求作者给同学提建议。在汉语中给别人提建议时,经常会使用“你应该……”“你可以……”等表达方式,受其影响,我国中学生在用英语提建议时大量使用“you should…”“you can…”等表达方式(见表5),他们使用第二人称主语的频率远高于美国中学生。

表5 各语料库中几种表达方式的使用频次

有研究者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与澳大利亚学生的书面语后发现,中国学生在向他人提出建议时,更倾向于使用should,must 等语气较强烈的情态动词。[6]连淑能认为,受母语思维方式和当代文风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写作时措辞和语气较富主观意向性,行文中常用“you must…”“you should…”之类的语句,这在英美人看来是作者的主观态度,有点强加于人的口气而不能真正说服人。[1]同样,本研究也发现我国中学生过多地使用“you should…”“you must…”等表达形式,该发现支持上述观点。

第三,我国中学生使用动名词做主语的频率低于美国中学生。本研究中使用动名词做主语的情况如下:低分段考生100 篇文章出现2 次,中间分段考生100 篇文章出现6 次,高分段考生100 篇文章出现7 次,而美国中学生60 篇文章用了27 次。笔者认为,本研究中我国中学生用动名词做主语的频率低于美国中学生,也是受到了母语的干扰。

动名词做主语是英语和汉语的差异之一。英语词汇的形态变化多,从词的形态可以判别它的词类、在句中的作用、与其他词的关系等,因而语序比汉语灵活。例如:

英:Being the new kid at a school can be hard,but don’t worry.—EWC_F

汉:(你)刚来到一个(新)学校,可能有困难,但是不要担心。

例句中being the new kid 是动名词短语,在句中做主语。在英语中,be 可以通过词形变化变为动名词being 做主语。而汉语不存在这种情况,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只能靠改变语序、隐含意义和虚词等其他办法表达意义。受此影响,我国中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忽略该用法,在动名词做主语的用法上出现少用甚至误用的情况。

第四,我国中学生对功能词的掌握和使用不理想。在英语中,it 除了可以作为普通的代词做主语,还可以作为形式主语使用。表6 列出了各语料库中普通代词it 做主语和形式主语it 的使用频率。

表6 不同用法的it 在各语料库中做主语的使用情况

从表6 可以看出,不管是将普通代词it 做主语还是用it 做形式主语,美国中学生的使用频率都远远高于我国中学生。即使是我国高分段的中学生,其使用it 做主语的数量也不及美国中学生的一半。连淑能认为,非人称代词it 做主语会使句子出现物称倾向,汉语没有这类用法的非人称代词,因而常用人称,或省略人称,或采用无主句形式。[1]笔者认为,本研究中我国中学生在it的使用上与美国中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也是受此影响。

与前文提到的should,can 等一样,it 也属于功能词。我国中学生在这些词汇使用上的表现,反映出他们还不能合理、灵活地运用这些功能词。英语中的功能词比汉语多,在英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Kennedy 统计了容量为两千万词的Birmingham Corpus 发现,该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0 个词,除said 以外其他词均为功能词。[7]汉语中功能词远远少于英语,以介词为例,英语中各类介词(短语)共约286 个,而汉语中只有约35 个,而且大多是从动词虚化而“借”来的,或兼做动词。[1]受此影响,我国中学生在功能词的使用上往往出现多用、少用或者误用的情况。表7 列出了本研究中我国中学生与美国中学生在部分常见的功能词上的数量差异,可以发现我国中学生在功能词的使用上与美国中学生仍有很大差距。

表7 各语料库中部分功能词占总词数的比重

(2)中学阶段缺乏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系统训练

针对我国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既要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词汇,又要传授他们语法知识,还要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我国中学生需要了解,英语写作不是简单的翻译,更不是简单的堆砌词汇。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中学生将英语写作过程视作母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在用英语写作时,他们脑子里首先出现的是母语,然后再将其翻译成英语,带有很明显的翻译色彩,体现出鲜明的母语化特征。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英语教师将大量的精力用于讲解单词的意思以及对语法项目的简单训练,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比较少。在应对英语写作测试时,很多教师教学生通过使用一些“高级”词汇、照搬一些固定短语、套用一些复杂句式来提高成绩。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看似有效,但是很难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本研究中我国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如过多使用人称主语、功能词使用数量低等,都反映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不足。

三、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建议

1.培养学生的英汉差异意识

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区别,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是一个“动词化”的语言,而英语是一个“名词化”的语言;汉语中的功能词比英语少;英语中的物称主语比汉语多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在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认识英语语法在哪些主要方面不同于汉语语法”[8]。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往往更多地将重点放在词汇的训练和语法项目的讲解上,忽略了对汉语和英语之间差异的讲授。笔者建议,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的差异,特别应该注意英语中存在而汉语中没有的语言现象。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母语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使他们的英语表达尽量避免母语的干扰,从而更有英语语感和“洋味”。

2.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写作与翻译的差异。我国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基本上是将汉语翻译成英语,而实际上,英语写作是一个根据需要表达的意义,选择合适的句式和词汇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不能根据脑中的汉语逐词翻译,更不能依据汉语的语法规则来遣词造句、组织语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尝试多角度培养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第一,指导学生加大英语输入强度。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多阅读适合他们年龄段和社会阅历的英语读物,通过多听多读培养语感,让学生逐渐分辨什么样的表达更加地道、规范,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

第二,改进词汇教学。英语教师对英语单词的讲解不能仅限于让学生记住汉语意思,而应该通过多阅读、多查词典等方法,引导学生将词汇学习与具体语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单词的含义、掌握单词的用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本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在提建议时过多使用should,而美国中学生几乎没有使用该词。其实,should 在英语中表示“建议”的情况并不常见,我国中学生过多使用该词显然是受到了母语的影响,并不合理。因此,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掌握词汇的使用情况。

第三,改进语法教学。英语教学不能忽视语法,但是英语的语法教学并不是机械地教授学生死记语法规则,而应该将语法规则的教学融入真实语境。首先,英语教师要分专题给学生讲授不同语法现象,然后在真实的写作任务中让学生体会如何运用语法规则组织语言。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汉差异意识,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句子结构、合理选择主语、正确使用功能词、恰当使用被动语态等。例如,针对本研究中发现的我国中学生使用人称主语过多、物称主语较少的问题,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在主语上的差异,并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再如,本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对功能词的使用不理想,这提示英语教师应该从英语和汉语的差异着手,注意针对各功能词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功能词的能力。

第四,分话题训练学生掌握多样的表达方式。英语教师应训练学生针对同一个话题采取不同表达方式的能力,如使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式表示抱怨、道歉、建议、感谢等。以表达“建议”为例,我国中学生在给他人提供建议时,经常使用“You should…”“You can…”“I think you’d better…”等表达方式,而英语母语者在表达建议时更常用的是“It is a great way(idea)to…”“doing…is also helpful.”“My advice is…”等。这种差异既体现了我国中学生表达方式的单一,也能体现出母语对我国中学生英语表达的负面影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四、结语

本研究的发现反映出我国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在主语的选择上与美国中学生差距明显,过多使用人称主语,较少使用物称主语;在人称主语的使用上,我国中学生过多使用第二人称,过少使用第三人称,在物称主语的使用上,过多使用名词和代词做主语,较少使用动名词和it 做主语。导致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是母语的干扰、学生对英汉之间的差异缺乏了解以及对功能词的掌握不足等。中学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评价新理念,完成了基于这一理念的“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的构建,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高考的核心功能。[9]本研究通过对高中学生英语高考写作能力水平进行分析,探讨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可以视为对高考“引导教学”功能的探索和尝试。

猜你喜欢
人称母语主语
谈谈引导主语从句的连接词的用法
巧用无灵主语,让续写更灵动
拼图
母语
草原歌声(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2
母语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7
阳高方言的人称代词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
盘点高考中的特殊句式(二)
青苹果(2014年2期)2014-04-29 20:31:27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