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内容和形式创新的几点思考

2022-03-05 06:09:51董立彬张志勇付丽耿崇焕
职业时空 2022年1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职业教育

董立彬 张志勇 付丽 耿崇焕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对口升学日渐发展。对口升学考试不仅是中职学生步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职教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推力,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和长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口升学试题不仅需要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美感,提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本文从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入手,针对性分析了试题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对命题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对口语文试题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好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

关键词:对口升学;职业教育;语文试题;考试改革

一、政策依据

国家历年来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重大论断。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两类教育。职业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并有效分流高考升学的压力,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为深化教育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2020年10月份,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进一步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任务。对口升学针对职业学校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招生形式,属于职业教育中重要一环,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职业学校学生升入高等学校深造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河北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出:继续完善从初中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及对口升学等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构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相互銜接、融会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促进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北省对口升学蓬勃发展,近几年,对口升学考生人数每年都达到6万左右。河北省建立了对口升学考试与普通高考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的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各类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制度,打通了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到应用型高等职业学校深造的通道。

二、中职对口升学考试的试题特点

河北省高考主要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中,全国统考试卷(语文、数学、外语)由教育部统一命题,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政治)由省级自主命题。对口升学与高考统考不同,主要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招生,由省级统一命题,以文化知识考试和专业技能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文化考试满分360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各120分,职业技能考试主要是实际操作考察专业能力为主,共390分。对口升学促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丰富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有力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其培养目标是社会上急需的各种高级实用型人才,更加强调考察职业性。由于对口招生的生源特点和专业方向的差异,与普通高考相比,对口升学的文化课考试具有整体难度低、职业性强、注重应用性、考生人数特殊等特点。对口升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起通往高等学府的立交桥,正日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三、中职对口升学语文试题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和建议

根据大纲要求,对口升学语文试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积累,形成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学会整合材料,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中国语言文字进行写作和沟通的能力。结合近五年(2016-2020)河北省对口升学语文试题的研究和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考试范围方面

大纲要求考试内容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为主要参考教材。从近五年的对口语文试题来看,约有15%的内容出自教材有关文章,见下表1。

综合表1信息可以看出,河北省对口升学语文试题中的文学常识选择题比例相对适当,能够考察考生的必备知识。同时,也不难发现,23道题填空题,其中有19道出自基础模块,4道出自拓展模块,而且像《琵琶行》《国殇》《雨霖铃》等诗歌连续三四年都有涉及,由此可见古诗文考查范围相对集中在基础模块,且个别重点诗篇多年连续考察。古代诗歌鉴赏和文言文阅读是分开考查的,基础模块上册和下册的文言文共有5篇,拓展模块的文言文有8篇。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对口语文教材的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共为考查内容,虽然高考命题只是内容抽样,受试卷题量限制,不可能用一张试卷覆盖到全部知识点,但纵向分析,应尽量涵盖应知应会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知识。另外,从2017年起,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教材已经有了新版本,相应课文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古诗词积累,在教学中已经在使用,考试大纲也应进行相应调整和修改,试题中也要有所体现。建议对口语文试题根据最新教学教情,更加科学合理安排考查范围,科学设计试题内容,力争在命题中使文本内容的考查更加科学、全面、完善。

(二)试卷结构方面

一方面,要科学设置主观、客观题的数量。从近几年对口语文试题分析,试卷内容比例、题型比例和难易比例按大纲要求设置,能够考察考生必备知识。受大纲要求限制,试题题型结构客观题数量占比较大,对于全面考察学生个性和能力方面仍有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近五年的对口升学语文试题中,选择题占了33%,其中,古诗阅读、文言文阅读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以真正考察考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如果以分析、简答或其它解题形式,学生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构建起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在答题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无疑既考查了学生平时的积累,又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建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口升学语文题型,适当丰富主观性的试题,使考生能够将阅读试题中获得的信息与旧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加工形成成知识网络,完成解题思维过程,充分显示考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要增强试题新颖性和开放性。“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面,我省对口升学语文试题,更多注重对基础知识方面,通过考生对试题的解答来考查考生对语文学科基本常识的掌握情况。在“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方面,情境的设置让考生在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加工信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发现问题、组织问题、解决问题,考查了考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建议试题中传统内容的考查设计要进一步推陈出新,能够设计出更加新颖别致的试题,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活動过程与结果更具有开放性,特别是文学鉴赏题和文言文阅读题,应有部分题型设计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鉴赏,感受文言文和古诗词的美感和深度,从而激发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

既要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也要注重试题综合性和职业能力的考查。通常一套试卷并不一定每道题都具有很高的区分度,难易度系数分布要均衡适当。但对于一些需要考量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等高层次思维活动的题目时,应当要有一些高区分度,适当增加试题难度,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给考生留有较大的发挥余地,使优秀考生得以脱颖而出,各种水平的考生也能得到相应的分数,以此来拉开考生档次。从近五年的对口语文试题来看,各种题型难易度设置比较合理,区分度也适宜。但选择题部分有个别题目难度偏低,区分度不高。例如2019年单项选择第3题正确使用词语题“①孩子有缺点,还是得耐心____;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正在走上___;③小张一时___惹出了个大麻烦。A.开导 正轨 失言 B.开道 正轨 失言C.开导 正规 食言 D.开道 正规 食言”虽然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这种考查仍不失为容易题范围。建议进一步科学设置试题难度,以利于更深入考察考生的各项能力。根据大纲要求,对口升学是“以基础本位,以能力立意”为命题原则的,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能力的考查。大纲明确规定,语文阅读能力方面要考察“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含文言文)”“作文”三个部分,重点测试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对口语文试题,在基础知识考查方面比较全面具体,而在考查能力立意方面则稍显不足,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综合能力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建议对口语文试题适当增加能力型和创新性的试题,考察学生更多的专业能力和学科素养,充分发挥升学考试的人才选拔功能。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口升学作为贯通中职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重要桥梁,已成为高职院校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口升学的试题命制主要依据是中职学校教学大纲、教材和考试大纲,建议从国家和省级层面,相关主管部门能够根据最新职教改革精神和方向,不断改革和完善中职学校教学教材及对口升学考试大纲,为对口升学命题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撑,充分发挥对口高考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促进职业教育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大赫.谈深入考试招生制度中高考试题设计的创新[C].2016.1.

[2]  河北省高考改革方案[S].高考政策,2017.11.

[3]  对口高考语文考试大纲[S].语文复习指南,2018.1.

[4]  刘智运.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从统一走向多样化[J].湖北招生考试,2005(01):59-61.

收稿日期:2021-11-23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2020 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招生考试专项)年度基金项目(KSZX202003)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董立彬(1969- ),男,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招生考试管理;

张志勇(1971- ),男,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职业教育
非艺术类高校音乐欣赏课考试改革初探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0:05:20
《PLC技术及应用》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0:55:19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37:14
创新教育模式下的视听语言考试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8:03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略
一张动物学试卷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26:16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