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欢 郭维易
2021年11月16日,沐浴着初冬的暖阳,记者一行从太原市区出发前往娄烦采访。到达目的地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汽车不仅要通过长长短短的隧道,与呼啸的重型卡车擦肩而过,还多次遇到极陡的山坡,连汽车都需要费力地前行。交通的不便在无形中拉长了娄烦与太原市区的地理距离,也成了娄烦人民追求优质教育的一道鸿沟。
“我们这里的孩子太需要好學校了,这些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长们也逐渐意识到只有接受好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命运。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增加了,许多家庭宁愿再次背上巨大的经济负担也要让孩子外出上学。所以,提高县域教育水平就变得迫在眉睫。”一位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在谈到近些年娄烦凸显出来的教育供需矛盾时感慨颇多。
不能让教育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绊脚石,一定要让山里的娃娃们不用翻山越岭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本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娄烦教育人上下求索,为了寻找娄烦教育发展的破题之策不懈努力。与太原市实验小学合作办学,从运城人民路小学“取经”阅读方法,向太原市小店区大营盘小学学习家校共育……看似“各自为政”的忙碌,其实是一场乡村教育振兴改革在娄烦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对学生而言,阅读不仅是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积累的有效手段,更是滋润心灵和升华灵魂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阅读也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要方式,一个有阅读氛围的家庭,不管是身处其中的家长,还是在这个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一定会有更多亲密的同频共振。
娄烦县实验小学在多年前就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今已渐成规模。学校通过自主钻研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组织学校教师共同研讨,一方面引进运城市人民路小学的阅读方法,逐渐形成了“六个一”阅读体系,即每月共读一本书、每月编制一册读书记录卡和读书心得合集、每周一卡做积累、每日一诵成常态、每学期一次阅读成果展。阅读让孩子在书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素养。学校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记录孩子的成长足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校负责阅读工作的张晓丽老师向记者展示了5年来该校部分学生的读书手册,从2016年只写着阅读内容、巴掌大小的“读书卡”,到如今与A4纸同等尺寸,写满了读书感悟和收获的“海量阅读成果集”,这些都是学校全面开展阅读工作的最好见证。5年的岁月沉淀,阅读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校的阅读工作在最开始也遇到过阻力。学校安排了每天早晨课前十分钟每班整齐诵读周卡,内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读本,但是很多教师却表示,明明课文还没有背熟,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地开展诵读活动,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这段时间背课文。家长们也纷纷表示不理解,认为还是应该让学生把时间用在课本上。为此,学校专门组织所有教师开会,邀请专业教师给大家讲解诵读的意义,并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扭转思想。一段时间后,老师和家长都发现,学生真的会在日常生活中随口背诵诵读过的内容了,在言谈举止中也更加大方、得体。如今,学校的晨诵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学校低年级的教室一角,记者看到了一个摆满了绘本的书架。一问才知道,书架上的绘本是学校为低年级学生“绘本漂流”活动准备的。一年级的学生入学后不久,班主任便会将书单下发给家长,班里的学生每人负责购买一本,学生阅读课上自行阅读绘本。阅读课结束后交给后排的同学,每天依次轮换。大约两个月后,全班就可以完成一次全部轮换。然后由老师安排进行班级之间的交换。学校老师告诉记者:“这个活动开始的时候其实挺难的,家长们不太理解,毕竟绘本的价格也并不便宜。但是学校还是力排众议地将活动开展起来,绘本一进入学校就特别受欢迎,家长发现孩子喜欢看,也从学校不断的宣传和引导下了解了绘本对学生的好处。现在,学校开展‘绘本漂流’工作已经非常顺畅了。”
记者看到,一名一年级的小女孩正拿着一本《生命的故事》绘本进行阅读,便问道“:你知道这本书里画的是什么吗?”小女孩有些羞涩地回答道“:是人,我们就是这样从妈妈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的。”在小小的绘本中,学生认识到了生命的美妙与神奇。
娄烦县第四实验小学以“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为阅读主题,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全校师生人手一本《国学》特色校本教材,在阅读中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通过举办“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包括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读书笔记展览等,在全校掀起读书热。同时,学校要求孩子回家之后也要带动家长阅读,营造书香家庭的氛围,在无形中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阅读活动,却饱含着娄烦教育人的付出。无论是教师的不理解,还是家长的不认同,都没有让他们退缩。从绘本书单的选择,到阅读手卡的制作,他们一点点摸索着适合学校自身的阅读方式,并最终改变了娄烦县孩子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影响了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如今,阅读正在逐渐成为娄烦每个中小学生及其家庭的自觉行动,更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力量。
当前,贫困的代际传递很多是因为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收入拮据等多重因素累积造成的,其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课外教育的投入或投资难以保证。为了更好地解决外出务工的家长无法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问题,娄烦县多所小学积极组织开展家校共育工作,通过创建家校共育平台等形式,使家长能随时随地了解子女的受教育情况,认识到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加大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娄烦县第四实验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成立于2015年,大多数学生是搬迁至此的移民,许多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代为照顾。学校创办初期就从学生现状出发,积极探索家校共育的模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共同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时任第四小学校长的王毅多次外出学习,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用了太原市小店区大营盘小学原校长王金华的研究成果《金桥家校联系册》。该手册对学生在家时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规范,要求家长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完成后在表格对应处打分并评价,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家校互助的育人目的。
作为娄烦县家校共育试点校,娄烦县第四实验小学紧紧围绕山西省“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认真细致地学习大营盘小学家校联系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召开培训会、家长经验交流会、家长会,积极探索家校联系新模式,努力与家长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学校多次邀请王金华校长来学校作专题讲座,为学生家长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方式,让家校共育的理念深入到家长心中。2020年3月,学校曾组织一年级的学生代表和家长共同聆听讲座。会上,王金华校长与大家共读了“《金桥共育》扬长奖励制度”,并通过“《金桥共育》教育七部曲”指导家长如何实际操作《家校联系册》,告诉家长如何由过去的说教式改变为鼓励式、沟通式、管理式教育。同时,王校长还提醒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说一套做一套”,并通过知识问答和小游戏让家长感受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最后,王金华校长还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签署了《家庭教育协议及规则》,并告诉孩子们说到就要做到。短短两个小时,就让初入小学的家长和学生了解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学校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认真翻看了学校的家校联系册,发现有部分联系册上只有简单的符号,问及原因,校长王秀丽说:“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家里的老人文化程度低,写不出情况说明,学校就让老人用简单的符号和图画进行表示,或者老人口述、孩子代笔来完成。总而言之,学校就是一定要让家校共育工作落实到每个家庭。”
校长王秀丽同时告诉记者,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面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要让家长转变观念,孩子的力量不可小觑。学校的校门口道路狭窄,每天上下学时间,家长的汽车、电动车全部挤到校门口,很容易造成拥堵。所以,学校便让班主任在班会时间给学生讲解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告诉家长要在学校安排的接送点接送孩子。这样,每天到了接送点,孩子就会着急地对家长说:“好了,我要在这里下车了。”久而久之,学校门口的交通变得井然有序。
2021年9月,王毅来到娄烦实验小学担任校长,学校的家校共育工作也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班主任、语文教师席佳向记者展示着班里学生的家校联系手册,手册上有学生在家行为习惯培养必修作业,包括能做到回家后先写作业再玩耍、自主整理书包、握笔及写字姿势正确、主动读课外书、主动帮父母做家务以及自己安排小任务等六项,学生较好地完成后,家长在表格对应位置打钩或者贴小红花,并给孩子的表现打上相应分数。在手册的家校沟通留言处,学生家长也详细地记录下了孩子在家的表现,比如“孩子回家后没有玩手机,而是自己画了一幅画”“会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写成小日记并与家长分享,值得表扬和鼓励”“孩子爸爸近期身体不适,孩子懂事了很多,会自己收拾床铺,自己的事情也不用家长提醒就会完成”等。席佳对记者说:“学生家长每天都会很认真地写篇‘小作文’,透过这一段段文字,我仿佛看到了班里学生在家时的可爱模样,也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力量。”
教师与校长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优质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和高水平校长来实现。娄烦县以“立师德、铸师魂、强本领”为目标,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提升教师待遇,强化队伍管理,着力打造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同时,秉持着“尊重每一名教师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多元成长”的教育理念,为每位教师打造成长的舞台。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娄烦县实验小学大力开展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通过师徒互相听课、新教师课内评比展示课、教师素养大赛、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等形式,加快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优秀课例展示”教学研讨活动,让更多教师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年轻教师通过“拜师学艺”得以历练和成长。
学校致力于推动教师在研究状态中实施教育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定期开展各学科集体教研活动,教学研究的主体思路辐射到全校各学科、各教研组、各学科课堂。引导教师在施教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2021年,在太原市第七届“三优工程”评选中,学校教师郝变莉、范园园、姚丽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学校的语文教研团队获一等奖。在太原市标兵大赛中,张晓丽、崔艳青分别获得语文、数学标兵。太原市教育科学“十四五”一般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小学书写教学中‘互联网+’运用的策略研究”“讲算理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顺利立项,并通过了开题论证会,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
娄烦县第二实验小学多次外派教师学习,邀请专家、名师来学校进行帮扶培训,拓展网络平台的研学培训,特别是加强教师的“五项管理”及“双减”政策的专题培训学习。同时,学校通过打造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引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使教师队伍凝聚力不断加强,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娄烦县第四实验小学坚持以课题带队伍、以教研促发展,领导班子全员参与教科研活动,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带领教师从案例和小课题入手,实现“人人有课题,人人搞教研”。如今,学校已经有十几位教师投入到课题的研究工作中。与此同时,学校包括校长王秀丽在内的所有校领导、教师全部都在教学一线带课,只为打造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体系。
由于学校生源复杂、留守儿童比重大,娄烦县第四实验小学非常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沙盘游戏,也可以向学校的心理教师面对面咨询。学校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教师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020年11月,学校邀请山西省心理专家王晓光对全校教师开展了“心理学应用于学生心理健康之个案操作”培训。培训会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深入浅出地指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简单的实操、鲜活的案例,形象地向大家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标准,从认知到情感、从理论到实践,对师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校的英语教师李永峰兼任心理教师,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学校有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大面积烧伤,导致从小性格自卑、害羞,来到学校后也几乎不和同学交流,学校便为他安排了专门的心理老师,定期对他进行心理辅导。校长王秀丽说,“我们并不去打扰他们的小世界,那是属于这个孩子和心理教师的专属空间。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六年级了,虽然性格依旧腼腆,但是已经比刚来学校时好了很多。前不久,这个孩子因为取得好成绩,笑得特别开心,那是我看到的最美的笑容。”
教育扶貧,是从根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在娄烦县这片并不富裕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娄烦教育人默默耕耘的艰辛与汗水,也感受到了他们的脚踏实地与自强不息。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他们只是平凡的一员,但是每一个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答卷的书写者。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才让中国的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