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天
(宁夏大学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宁夏银川,750000)
高校突发事件频发会对新时代高校校园安全与稳定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这会打乱原有的教学和科研秩序,另一方面,也会辐射到校园的周边环境,引发社会矛盾。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辅导员拥有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在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健康生活、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工作职责,其中,预防和处置校园危机事件,不仅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责,也是学校考核辅导员职业能力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1]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预防和处置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养,对高校校园的安全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突发性、危害性是校园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但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矛盾具有两面性,因此,突发事件也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2]突发事件并不是不可预测的,而是可以通过研究相关突发事件的规律,掌握突发事件发生的思想动机和苗头,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制订突发事件的预防策略,将突发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主题班会有着高效的育人功能,不仅是高校辅导员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而且是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3]高校辅导员开好主题班会,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和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也有利于辅导员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有利于降低学生心理异常的发生率。特别是当前高校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思想活跃,爱好自由和平等,批判精神显著。因此,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及他们的成长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主题班会育人功能,开展系列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班会活动,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为应对突发事件夯实思想根基。
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体力量是高校学生干部。作为紧密联系辅导员和普通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干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校改革,维护校园稳定和正常教学秩序,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与服务,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4]因此,辅导员要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培养,特别要对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干部引领身边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感染和带动身边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也有利于校园和谐稳定工作的有序开展,更有利于辅导员准确掌握学生群体中一些潜在的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从而降低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近年来,因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同时,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也日渐增多。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5]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要不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定期参加心理学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对不同心理困惑的学生,辅导员要坚持育心和育德相统一,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研判,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乐观开朗、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此外,辅导员还应实施双保险心理预警防御机制,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对班级学生的异常情况进行监督,并为班级心理障碍学生提供跟踪服务,做到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帮助心理异常的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保证心理干预落到实处。同时,对突发事件中的当事人和因突发事件受影响的学生,辅导员要通过谈心谈话做好心理疏导,及时将情况严重的学生转入专业心理机构处理,并且疏导学生的情绪,减少因突发事件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高校辅导员要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好新生入学教育,特别要注重对新生开展安全和法纪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养成遵法守纪的良好习惯。第一,辅导员要以宿舍为单位设立安全信息员。辅导员要定期指导信息员收集和甄别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信息畅通准确。这一方面有助于辅导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能够为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提供参考,从而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第二,要与校保卫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定期开展大学生安全知识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安全自救演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题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第三,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纪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法纪修养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履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的义务,发挥优秀大学生的模范作用。第四,辅导员要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建立专门应对预案。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参照预案判断突发事件严重等级并依据应对预案快速处置突发事件,事后还要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总结,以便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第五,辅导员要将危机意识贯穿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始终。例如,辅导员可以通过将真实的突发事件拍摄成视频的方式,定期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类似突发事件的成因、性质及后果,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第六,辅导员要强化“三全育人”功能。除了学生和学校职能部门,辅导员还要跟任课教师保持沟通交流,将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落到实处,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教育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之中,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辅导员要根据突发事件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辅导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事件的起因、性质,根据突发事件的属性因事制宜。
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果断采取“赴”“救”“传”“安”等措施积极处理。第一,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尽快确认现场及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安抚当事人情绪。第二,辅导员要迅速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判断突发事件的性质,并采取危机预案介入科学处置,防范事件的扩散和蔓延。同时,要将掌握的相关情况及时向学院主管领导和学校有关部门汇报。处理危机事件时,辅导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秉承生命至上的原则,保护救助学生的生命安全,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三,启动家校联动机制,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需要的应联系家长到校协助处理。第四,辅导员在整个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要与校保卫处、学生处、宣传部等学校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请求协助。第五,辅导员要做好突发事件处置的资料汇总、经验总结和与之相关的主题班会开展工作,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在高校校园内,盗窃、电信诈骗、宿舍矛盾、失恋争吵等日常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此类日常事件看似事小,不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但会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价值观等基本素养的塑造。如果此类事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是处理不恰当,就可能会升级成大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建章立制,做好安全预警,保持危机意识,强调危机管理,做到事无巨细,及时就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答疑解惑。特别是“三困生”,辅导员要密切关注,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这样才能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准确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基本情况,从而及时处置,减少甚至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00”后学生一般主体意识比较强烈,其更关注自身情绪体验,会因为某种诉求得不到及时满足而采取较为过激的行为,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甚至造成网络舆情,给学校的名誉造成恶劣的影响。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辅导员要坚守底线思维,秉持原则和大局观,发挥“镇静剂”的作用。在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第一时间赶往事发地,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并将掌握的信息及时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同时,辅导员要安抚学生的情绪,了解学生的诉求,合理疏散聚集人群,避免事件扩大化。此外,辅导员还要联合校保卫处等部门查明事件起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防止事件的再次发生,并且对事件主要发起者进行说服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纪违规人员给予处分。
注重突发事件后的反思、总结和效果评估,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处置完一件突发事件,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处置结束。辅导员要对整个事件的处置情况进行反思、总结和评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开展的成效,总结方法和经验,分析不足,吸取教训。第一,辅导员要对处置后的突发事件进行定性和分类,分析事件的起因,总结处置的策略,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第二,辅导员要判断突发事件对当事人及周边学生的影响程度,及时有效地构建心理调适机制,及时对受到影响的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和疏导,化解突发事件对他们造成的负面影响。第三,辅导员要研究相似案例,提炼自己处置的成功做法,改变不合理的处置策略。第四,辅导员要对比吸收相关案例的成功策略及经验,总结规律,优化理念,创新机制,调整方法,完善事前预警机制、事中应对机制和事后处置机制,进一步修订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策略,以指导今后的实践,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策略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辅导员肩负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因此,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过程中,要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加强政治领导、思想引导,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6],自觉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传播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人生目标。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教育者,也是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要具备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宽口径知识储备。[1]在工作过程中,辅导员一是要不断地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拓宽与学生工作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视野,灵活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时常用“真善美”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提升自我理论修养和道德品质。辅导员要始终以优秀的道德素养和扎实的理论素养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始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负责的工作作风教导学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科学做好人生规划,以顺利走向社会。三是要不断了解和学习国家出台的与学生工作相关的政策,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政治敏锐度,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校学生的学习、交流、生活等与互联网密不可分。辅导员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响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三微一端”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加强与学生实时实地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多样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有效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辅导员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效地进行干预和舆论引导,丰富网络教育内容,提升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在网络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从而预防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
辅导员应对学生突发事件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知识与技能。一方面,高水平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保证辅导员在处理紧急突发事件时从容、稳妥,而且能够安抚学生的恐慌心理,避免学生因心理恐慌而引发二次伤害。[7]因此,辅导员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拓宽心理知识结构,提升心理调节能力。另一方面,掌握恰当有效的应急技能也能够帮助辅导员正确处置突发事件。因此,辅导员应积极学习与应对突发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了解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性质,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技能,提高自身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校辅导员在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的选拔任用机制,引导辅导员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业务技能,强化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特别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学生突发事件中的导向功能,从而为师生的健康和校园的安全与和谐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