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角下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价值思考

2022-03-04 21:00徐茂春
教育观察 2022年9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境界哲学

徐茂春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河南开封, 475000)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之一,其经历了长期的文化历史沉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人们的生活逐渐形成,并以承袭文化内涵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理念、符号与记忆等形式为表现特点。[1]传统节日蕴含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人们对理想的美好追求。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传统教育的启蒙与发展有应承担的责任。

一、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的

内涵及通俗教育价值

(一)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内涵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表现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2]对于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与侧重点进行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张雪门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幼儿在幼儿园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与行为;陶行知认为,幼儿的课程应分为健康、社会、语文、艺术和科学五类活动;[3]虞永平认为,幼儿园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除可塑造儿童以外,其最核心的价值是发展儿童健全的精神、人格和体魄,完善下一代的整个人生。[4]

综合上述,本文将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定义为:为传承民族文化和促进儿童发展,教育者依据儿童特有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传统节日,以儿童喜爱的方式开展的课程。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的通俗教育价值

第一,传统节日活动具有智育的价值。传统节庆生活中的祭祖、清明踏青、登高辞青、除夕守岁等活动,均是少长咸集,共同参与其中,如此,儿童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节庆文化的洗礼和教育。[5]传统节日活动对幼儿的伦理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的养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传统节日中蕴含着广博精深的民族文化,有利于让儿童感受到各个民族独特的个性文化价值。传统节日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资源,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儿童的教育之中。

第二,传统节日活动具有德育的价值。这些节日自古以来蕴含的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人通过合理引导,可以使儿童在长幼互动、同伴互动的过程中逐渐习得谦和友善、敦亲睦邻、楚囊之情等美好的品质。传统节日作为生活伦理道德中的一部分,有其固有的、本质的道德要求,具有特殊的道德感召力与传承性。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批判性继承与发展,使教育内容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理念相契合。

第三,传统节日活动具有美育的价值。艺术感觉能力的形成应该在自由、自主,没有强迫和限制的前提下形成。[6]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可以感触的教育资源,能够为幼儿提供天然的环境,使其在环境中发现、欣赏、表达与创造美。例如,中秋节、春节蕴含的团圆与祝福、美好与陪伴等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让幼儿在传统节日中感受到美,还有利于其将观测到的行为内化于心,看到世界的美好。

第四,传统节日活动具有体育的价值。传统节日中具有大量的体育活动内容,是民间、民族体育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7]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儿童体育竞技的精神,培养儿童勇往直前、不惧险阻的精神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以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的哲学价值透视

抽象与严肃是哲学的代表性定义。质朴纯真、天真无邪是人们对儿童的首要印象。儿童与哲学,儿童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双方从表面上看似乎毫无关联,究其本质,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因而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哲学。[8]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儿童哲学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哲学本能。中国传统哲学中所体现的永恒理念与儿童哲学具有内在联系。首先,中国传统哲学家与儿童哲学家都讲智慧,追求真理;其次,中国传统哲学崇尚仁德,儿童先天自有仁德;最后,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理念、对生死观的探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和儿童哲学的朴素浪漫主义情怀、自然纯真理念、自由创造的性质息息相通、血脉相连。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挖掘节日背后的内在哲学价值,拓宽培养儿童哲学素养的新途径,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一)爱智——源于天性使然

哲学的本质在于对真理的探讨,哲学意味着追求。求知是人类的天性,从根本上说,儿童的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哲学家,从认识角度说,他们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说,他们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9]可见,儿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哲学家,并且是天生的哲学家。儿童好奇、好问、好思,总是处于积极认识和探索外部世界的环境中,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困惑。而这些好奇与困惑实际上就是一种追求智慧、“爱智慧”的意向性过程。爱智,要求个人以充沛的激情保持对人生的长久探索。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儿童常以专注的态度、求知的精神去探索、领悟。例如:在清明踏青时,儿童常问“什么是踏青”“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下雨”等问题;当幼儿园教师讲述重阳节的庆祝方式时,儿童会问“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什么是‘茱萸’”等问题;在端午节时,儿童会问“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为什么要把艾草挂在门口”。诸如此类的问题数不胜数,幼儿园教师往往只会对儿童的问题进行表面的解读,却较少探寻问题背后的本质。事实上,儿童的一次次发问,反映的正是其对了解外部世界的渴求。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10]儿童常常惊讶于世间的种种现象,带着疑惑去获取知识,渴望成为社会文化中的一分子。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儿童社会化的实质是其文化内化的过程。儿童对所属文化产生认同与归依感的同时,也是其踏上哲学的追寻之路,认识自我与探索世界的开始。

(二)尚德——仁的实践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谈道:“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他认为,婴儿的纯真状态具有永恒的德行,永恒的德行满足了,是因为回复到真朴的状态,做到返璞归真。“复归于婴儿”从本质上表明了儿童具有先天的“仁德”之心、“善良”之情,这种先验的“仁善”是儿童的天性使然。儒家认为,人顺其本性,自然就能养成仁的品德。[9]儿童哲学强调天性是文化的根基和尺度,是人成长的内部依据,天赋的人性是本,儿童出生之后产生的是末。[11]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与本能,尊重儿童的生命需要。儿童的“尚德”教育不只依赖于儿童的先天性情。因为,只有“先天”基础,没有后天教育,容易陷入“内发论”的陷阱。适宜的环境与后天的教育会在儿童保全天性和尚德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甚至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但又符合儿童生命本性和生活本质的可能生活。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仅用贫乏苍白的语言引导儿童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其效果远不如利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导儿童树立正向的价值观。传统节日活动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故事,故事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12]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传统故事起着“文化基因”的作用,文明在其基础上不断进行“模板复制”,从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从共时性的角度看,故事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结构性”的支持和凝聚作用,使人产生意义感和归属感。[13]传统节日中的英雄人物具有隐性的教育价值,能带给儿童多方面的德育启蒙。例如,屈原投江的故事,儿童能逐渐理解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惊叹于他无畏、勇敢的投江故事。在清明扫墓的活动中,教师适时地讲述革命英雄人物保家卫国,抗击外敌的故事能更好地调动儿童的爱国之心,培养儿童“先大家,后小家”的家国情怀。此外,传统哲学理念中的“仁”,不仅特指一种品德,还泛指所有美好的德行,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如孝、悌、忠、信、礼仪、仁爱与和平等。因此,幼儿园在传统节日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帮助儿童内化这些美好品质。

(三)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

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史的“真精神”就是境界,并将境界由低到高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8]天地境界体现的中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观念的现实基础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也蕴含个体对群体的适应。[14]从当代教育的角度而言,“天人合一”的思想意味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启蒙教育也应从某些角度来培养儿童的“和谐”意识。老子在《道德经》中谈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存在是取法自然的。[11]同样,儿童作为自然之子,保存着天赋的与鸟儿“对话”,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的能力。[11]基于此,教育者可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通过重阳登高、中秋望月等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人们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可以得到充分释放。幼儿园可以抓住时机,如在春节之际,通过讲故事比赛或者绘画展览等形式,让儿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自己和亲人朋友间发生的趣事或是让儿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使他们体会人伦与人际和谐。传统节日营造出的温暖舒适的氛围,有助于儿童在文化环境的渲染下习得恭谨谦让的人格品质、养成与人交往的礼仪习惯、获得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性发展。

(四)生命探寻——敬畏与坦然的表现

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生死观的探讨百家争鸣。庄子在其外篇《至乐》中借髑髅之口谈道:“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他认为,死是对人生在世种种枷锁的解脱。庄子的生死观固然有浪漫主义色彩,但多少带有消极主义情调。在《论语·卫灵公》一文中,孔子提到“杀身成仁”,而孟轲在《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里,又谈到“舍身取义” 。他们的生死观体现了对生命的肯定,赋予了生命崇高的使命和极大的价值。冯友兰在人生四境界观点中提出:“就人的境界说,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不知怕死。在功利境界中的人,怕死。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怕死。在天地境界中的人,无所谓怕死不怕死。”[15]儿童尚处于自然境界。他们的生死观正在逐渐长成,对生与死的探讨、生命的珍贵与死亡的内涵尚处于积极求知的阶段。教育者应该让儿童理解死亡的正面意义,形成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坦然接受时间的流逝。儿童的生命是主动的、向善的、向真的、向美的。儿童哲学鼓励幼儿充分发现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感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幼儿园在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节日里蕴含的价值追求以及体育竞技的精神。例如,春节的舞龙、舞狮表演,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等,都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养生理念,提倡人们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体验自然、珍惜生活、热爱生命。教师需要抓住教育契机,向儿童传达乐观向上的精神,培养儿童热爱生活、生命的良好态度。例如,在清明扫墓之际,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与亡者的特殊“对话”,使儿童学会珍爱眼前人,关心亲人和朋友,坦然面对死亡。儿童对死亡的理解与自身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扫墓”仪式可以使儿童接触到这一概念。这提供了“儿童的视角”,让儿童自己去体会、发现,帮助其在成长的过程中以敬畏的态度面对生活与生命,以间接的方式领悟“死亡”的内涵。

(五)美好向往 ——“中和”的追求

王生平认为,在文化长期演变的过程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不仅指代人与自然,其主导精神是由“中和”即和谐、圆满、诗化等因素作为主导、一以贯之的。[16]“中和”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内在理念,其意味着调适与生机,是一切事物生成、转化与发展的基本条件。[17]“中”“和”的本义体现了人们对事物适中、和谐的存在状态的经验观察所进行的理性概括。[18]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我们更加强调“中和”的和谐观、圆满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美学观。“中和”因素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理念的追求中。中国传统节日大多寄托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如阖家团圆、健康平安、事业有成、五谷丰登等,朴素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家庭美满、国家昌盛的期望,显露出尚美的人文情怀。儿童哲学具有纯朴、浪漫幻想、受情绪影响、自由创造的性质。[19]在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儿童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追求独特的思想艺术、审美和情怀。传统哲学文化中的“中和”在儿童的身上得以再生,在社会发展中得以薪火相传。由此,对美好的向往在过去进行,在当代发展,在未来绵延更新。传统节日文化蕴含丰富悠久的民间艺术与地方文化资源,如皮影戏、捏面人等。幼儿在观看或者共同参与这些活动时,能够得到美学的陶冶,在佳节与亲朋好友团聚时,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辉煌灿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结语

传统节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其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儿童了解与认识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传统节日课程活动中蕴含的丰富哲学价值,如 “爱智”“尚德”“天人合一”“中和”等思想不仅丰富了传统节日课程隐性教育的价值,而且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拓展了培养儿童哲学素养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境界哲学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菱的哲学
品“境界”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慎独的境界
“人师”的境界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