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峰
孙绍振教授在其《名作细读·自序》中指出,中学语文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要避免出现此现象,他指出文本需细读,于细微处见精神。笔者认为,文本细读需立足文本,从文本言语形式入手,达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观照。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言语形式入手细读《项脊轩志》,以求读懂、读透和读深这篇被誉为“明文第一”的佳作。
海德格尔有一个著名的命题:“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人居住在语言的寓所中。”他的命题指出,直面语言文字就是直面心灵与生命。任何离开文本语言的分析都不是真分析,细读文本从细读词语开始。《项脊轩志》乃归有光的名篇,被编入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体味语言感受作者悲情,走进作者心灵。
1.品味动词
归有光善于选取生活细节来描写人物,《项脊轩志》中记叙了作者的母亲、祖母和妻子的生活细节。师生通过生活细节品味词语,特别是品味动词,感受作者悲情。如描写母亲的那段文字,“娘以指叩门扉”,叩,敲的意思。一个轻轻的动作,传递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也表达了作者早年失母的忧伤,“余泣,妪亦泣”。在描写祖母的文字中,最动人的细节应是祖母“持一象笏至”。“持”的常用义,表示手往上托、向上提。《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献亚父。”刘邦自知力量不如项羽,所以表面上装着臣服恭敬的样子。“持”在此处是“奉”的意思。“祖母持一象笏至”,“持”字也有“奉”的意思,即双手捧着。祖母“持”着象笏,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祖母当时庄重的动作,双手捧来了象征着显贵和荣耀的象笏,交给归有光,更重要的是交付了一份责任和重担,期盼他振兴家族,光耀门楣。归有光回忆祖母时,这一幕就像发生在昨天,眼前呈现的是祖母虔诚的动作和期盼的眼神,让其悲痛不已,“长号不自禁”。回忆妻子时,“从余问古事,凭几学书”,一“问”一“凭”,写出妻子好学而乖巧的形象。两人在书斋中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而如今,斯人已去,伤感不已。
2.品味名词
文中描写家道中落的景象时,勾勒出一个没落家族的江河日下。“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从“篱”到“墙”的变化,一开始或许还是碍于情面,后来人情便逐渐淡薄,隔阂深了。归有光的家族原先是一个大家族,“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从“篱” 到“墙”这一细节的变化,传递出家族衰落的现状,所以他伤感、惆怅。
3.品味虚词
《项脊轩志》中最感人的句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亭亭如盖,枝叶繁茂,可心爱的妻子却永远离开了他。作者睹物思人,情何以堪。这个句子中的几个虚词值得仔细品味,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虚词所表达的情感。“也”字表示判断语气,判断句在此处有强调的意味,强调这棵枇杷树是我的妻子亲自种植的,无限伤感涌上心头,并且是去世那年亲自种植的,有一种今昔沧桑之感。
“已”,已经的意思,传达出岁月流逝的伤感。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这样表述“矣”字,在一般情况下,“矣”字总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矣”字在此处传达出枇杷树亭亭如盖的现状,相对比的是作者的妻子已逝,作者功业无成、处境尴尬的现状。文章结尾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悲无穷,凄婉怅惘,余音袅袅。如此动人的句子,少不了虚词的助力。细读文言文文本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言虚词表情达意的作用,虚词可以让文本言语的表达变得意蕴丰富而含蓄。
《项脊轩志》是篇“志”体文章,志是中国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读词语,体会归有光的情感,其实是抓住了“志”体文章的内核。师生通过品读词语,体会文本具体细微的语言,落实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观照。细读词语也可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细读《项脊轩志》时,文中有一处省略号,“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文言文中很少用省略号,此处的省略号有何用意呢?笔者将教材中的文本和袁世硕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文章进行比对,发现《项脊轩志》入选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教材的编者删除了“项脊生曰”这一段,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异!” 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此处标点,讨论“项脊生曰”这段文字是删好还是不删好,最终得出以下看法:作者此处引用“蜀清守丹穴”“诸葛孔明起陇中”,而自己却怀才不遇。此时的归有光失去了母爱,仕途上又没有发迹,怎不让人悲痛,恰恰有了这段文字,情感深化了。从情感角度分析,这段文字应该保留。
从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历史来看,记叙文无疑渊源于史传文学。《明史》中记载,“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看到“项脊生曰”,我们应该会联想到“太史公曰”,这正是“好太史公书”的归有光模仿《史记》的地方。与此处结构相同的,《史记》中也有记载。《史记·田单列传》中“太史公曰”以后又添出一段关于王躅的记载。其实这种章法是有渊源的,吴小如先生称《项脊轩志》结构“似奇而实正”。也恰恰有了这段文字,这种“似奇而实正”的结构才得以保存,这其实是原文很特别的地方。可惜的是,苏教版和人教版的教材都将其删去。教学中还原文本,师生探究此处标点,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凭此,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文章“似奇而实正”的结构,并探讨文本的章法。
要读懂、读好文言文,必须重视文言文的行文章法。文言文的章法其实就是行文结构、选材剪裁之类。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文本,也不可忽视标点符号,一个小小的标点,有时别有洞天。
细读文本时,读者会发现《项脊轩志》的句式以短句式为主。文章开篇叙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风貌,多用四字句。特别是描写修葺后的书斋美景,用了一些四字短句“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在回忆母亲和祖母的文字,文本仍以短句式为主。“余既为此志”之后的文字,是归有光十三之后补续的。在补续部分,作者多用否定的短句式。“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不修”“无聊”“不常居”,两个“不”字,一个“无”字似乎只是淡淡的交代,但否定的短句式表达了不可言说的深沉悲情。
句式和语言风格是有关联的,《项脊轩志》中出现大量的短句,是归有光朴素自然、不事雕琢的语言风格的典型展示。
师生通过细读《项脊轩志》的言语形式,达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观照,从而真正地读懂、读透和读深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