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科学小品 发展言语思维
——以《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为例

2022-11-01 01:59曹斯旻
语文天地 2022年11期
关键词:物候说明文逻辑

曹斯旻

彭华生说:“思维的(物质)外壳是语言,思维依靠语言来进行,思维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也通过语言固定下来。”而说明文这一文体,更是将作者们清晰的逻辑思维展露无遗。尤其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四篇文章,主要谈的是物候学、地理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的问题。作者们综合地阐明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周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本单元的课文是一篇篇优美的“科学小品”,不仅是优秀的说明文,也有散文之美。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说明文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体会文章是如何把科学事实和科学道理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获得美感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写法,从而更好地发展言语思维能力。

但是,有的老师在教授《大自然的语言》这课时,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分析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忽视了事理说明文所具备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其中所蕴含的逻辑链条,没有引导学生去锻炼这种严谨的思维能力,也忽视了科学小品所具备的科普性和通俗性,教授时更是枯燥乏味。学生学完本课后,只是记得一些皮毛,对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

因此,笔者尝试以《大自然的语言》这篇科学小品为例,聚焦作者写作逻辑思路,来为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一、标题变化中的“读者意识”

竺可桢的这篇《大自然的语言》原名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关于为什么要改名,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笔者设计了下面这个环节,以下是课堂实录。

师:其实这篇文章的原名不是《大自然的语言》,大家可以看到注释一,它的原名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两个名字各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个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比较喜欢《大自然的语言》这个标题,因为比较吸引人,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比较生动,《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比较严谨,比较乏味,对此兴趣不太浓。

生2:《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直观展现文章的说明对象,并直接说明物候学的研究意义,所以我更喜欢这个标题。

看来学生对于文章的不同取名是持不一样的看法。但是为什么到教材中要改名,确实要好好探讨一番。所以我告诉同学们,题目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和受众面有关,原题是发表在《科学大众》刊物上的,受众面更多的是一些专业人士以及对此标题感兴趣的读者,而今天我们的这个标题面向的是我们初二的学生,也许生动性更加重要。

就像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谈话中的“合作原则”。格莱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就像作家写文章,尽管不是和读者进行实时对话,但也要考虑到读者的认知程度。所以,文章拟题要考虑到受众者为何人,即我们写文章要具备“读者意识”。

二、生动表达中的“递进思维”

科学小品是一篇严谨的说明文,但同时语言风格也较一般的说明文不同,科学小品的语言风格更加通俗生动。尤其是《大自然的语言》的开篇两段,语言之优美,学生深有体会。

第1段,“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呼应了“苏醒”二字,“次第”二字典雅,更能体现出时间的推进和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逻辑思维。“燕子翩然归来”更是将小燕子可爱活泼的形象凸显无疑。“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簌簌”二字值得学生体会,有的学生能回答出“叠词”,有的学生说形容掉落的叶子之多,但很少有人回答出“簌簌”是一个拟声词,正是这个拟声词,将画面增加了许多趣味和动态感,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

第2段,“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四个小短句,将大自然写活了,让人感觉就在读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学生也陶醉其中。尤其是“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这里的“传语”“暗示”“唱歌”将“杏花”“桃花”“布谷鸟”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学生被竺可桢先生一步步带入这个神奇的大自然中,带入物候学的大门里。

但是这两段的内容与之后的语言风格大相径庭,这两段放在此处有何作用呢?学生能理解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吗?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环节,下面是课堂实录。

师: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可作者却在第三段才提到。那一二两段要不要写?写与不写哪个好?

生:从大自然的语言来引入,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学生的回答仅限于此,很少有同学能够说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逻辑顺序。在说明文中,用来说明事物的概念,既包括概念的内涵又涉及概念的外延,作者通过“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现象来说明物候,是从物候现象涉及的对象和范围来说明的,运用的是概念的外延来揭示物候,若是用概念的内涵来说明物候则是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与季节气候之间的关系,后者是从物候的本身属性来说明的,前者较之后者来说,既点明了文章题旨,又使说明对象通俗易懂。

然而学生并不懂得何谓“外延”。其实这就是彭华生先生所言的“递进思维”。顾名思义,递进思维属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辩证思维。即我们所说的逻辑顺序中的“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概括,由浅入深”的顺序。

三、关联词语中的“逻辑方法”

说明文中除了有以上所说的由表及里等内容外,肯定还有与之不太相同的由主到次的思维方式,在弄清问题的主次顺序之前,我们还要学会掌握“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方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文章中有两个部分,一个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为总领的6~10段,一个是关于“物候学研究的意义”,即11段。这两个段落体现的就是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方法。为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设计了如下环节,以下是课堂实录。

师:研究物候学能让农业丰产的原因有哪些?请你逐条概括。

生: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时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然后是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然后是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然后是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师:你是用然后、然后、然后来阐述的,你所概括的和作者所阐述的相比,哪个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作者分析得很有逻辑性,用了“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这样的连接词将这一问题分析得很全面。

师:这些连接词体现出作者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大家以后也要试着使用连接词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条理。

当学生明确在分析阐述问题时要用连接词来串联之后,笔者担心学生只会千篇一律的机械性复述,所以又设计了下一个环节,以下是课堂实录。

师: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文章原句投影。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概括。

生:首先是纬度,其次是经度,再次是高下,最后是古今。

师:作者的表述和我们概括的表述,哪个更好。

生:作者的表述更加灵活。

师:对呀,作者的句式更加多变,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灵活性。那么在不改变原文中“首先”“第二”“第三”“此外”这些词的前提下,把纬度、经度、高下、古今进行交换,可以吗?请同学们思考。

生:不可以,因为这里面是有因素大小关系的,作者在解释物候现象来临因素的时候用到了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让这个问题解释得更有逻辑性。

由此可见,基于作者所使用的连接词,我们可以很快地明确作者的逻辑思维,也能为今后的言谈写作提供逻辑方法的指导。

四、思维导图中的“行文思路”

以上环节都是基于文章的一小部分进行分析归纳的,从整体来看,作者的思路完全是基于正确科学的思想方法。我们通过下列思维导图来分析整篇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这篇科学小品,属于事理说明文。作者用的是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方法,逻辑结构是“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即我们常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

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有这个疑问,“文章中间第4~5段也是在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的意义,为何不放在最后一部分呢?”其实中间4~5段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的,“活生生的生物”就是第一部分所提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之类的物候现象,而物候观测因为对农业有重要意义,所以即使观测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又不得不观测。为什么观测很复杂呢?主要是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才引出了下文的“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的问题。

学生只有弄清楚了这一层逻辑,才能真正看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当然,笔者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并没有将第二部分“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和第四部分“物候学的研究意义”完全割裂开来,而是结合着来讲,也方便学生厘清思路,锻炼思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四篇文章,均为阐释事理的说明文,课本要求“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厘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题,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在分析文章前后的标题变化上、在文章生动的语言表达里、在文章严谨的关联词语间、在文章清晰的行文思路中,基本达到了单元目标,也掌握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方法,发展了一定的言语思维能力。笔者也在努力引导学生将这些能力运用到今后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物候说明文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基于植被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提取方法研究——以长三角湿地为例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