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毛母细胞瘤1 例及皮肤镜表现

2022-03-04 09:06曹晓佳尹萌萌葛芸刘建军吕世超
关键词:母细胞镜检查皮脂腺

曹晓佳,尹萌萌,葛芸,刘建军,吕世超

(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050;2.北京市战略支援部特色医学中心,北京 10010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1 岁。主因左面部褐色丘疹3 年余于2019 年7 月1 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 年前发现左面部淡褐色丘疹,黄豆大小,无明显自觉症状,2 年前曾行刮除治疗,未彻底根治,后复发逐渐增大。既往身体一般情况良好。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查体:左侧面部可见1 个0.5 cm×0.5 cm 大小淡褐色丘疹,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破溃,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触之质韧,无压痛,见图1。

图1 左侧面部皮疹

皮肤镜检查:淡紫色均质背景,可见蓝灰色小球、线状血管、粟粒样囊肿,见图2。

图2 皮肤镜检查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肿瘤位于真皮,肿瘤由基底样细胞组成,呈团块状,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瘤团周围可见透明膜,瘤团间有纤维基质分隔,未见收缩间隙,可见嗜酸性角化物质,见图3。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血糖、血脂、梅毒特异性抗体、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艾滋病毒抗体、丙型肝炎抗体、乙肝表面抗原、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

图3 皮损病理组织图片

诊断:毛母细胞瘤。

治疗:患者要求暂不治疗,随访。

2 讨论

毛母细胞瘤的皮肤镜表现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共识。有些学者报道了面部及其他部位的毛母细胞瘤的皮肤镜表现,见表1。Picard 等[1]认为毛母细胞瘤树枝状血管的皮肤镜表现可能会误导医生诊断基底细胞癌,同时也推测毛母细胞瘤可能是原始的或复杂的皮脂腺痣的演变而来的。Pitarch 等[2]认为尽管经皮镜检查发现细小且几乎没有分支的毛细血管扩张不是毛母细胞瘤的特异性诊断,但这些特征可能与结节性基底细胞癌相鉴别。Kitamura等[3]报道的毛母细胞瘤是和基底细胞癌同时发生在同一右肩部皮脂腺痣中,皮肤镜检查显示基底细胞癌病变呈“多”黑色结构,毛母细胞瘤病变呈“单一”黑色结构且无明显的树枝状血管,研究者推测这种差异是区分皮脂腺痣中毛母细胞瘤和基底细胞癌的一个特殊线索。Ghigliotti 等[4]则认为毛母细胞瘤和基底细胞癌之间最显著的皮肤镜差异是是否存在蓝灰色卵球形窝和蓝灰色球,这些表现在基底细胞癌中出现的更频繁。Keigo 等[5]认为应该注意毛母细胞瘤在皮肤镜检查中可能呈现出黄白色的均匀结构。

表1 6 例毛母细胞瘤的临床及皮肤镜特点

本例毛母细胞瘤的皮肤镜表现和以往学者们的报道类似,也可以看出,毛母细胞瘤的皮肤镜下表现各异,虽有特点但无特异性,所以需注意与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痣等鉴别。毛母细胞瘤一般为单个结节,皮肤镜下常表现为珍珠白色背景,白色条纹或粟粒样囊肿,短而细小的分枝状毛细血管,不规则的白色或黄色结构[6]。皮脂腺痣可为黄色或橘色的蜡样光泽的斑片、丘疹、斑块,皮肤镜下表现为淡黄色、淡红色、橘色背景下淡黄色或淡红色卵圆形、球形、分叶状结构,可有分枝状血管[7]。基底细胞癌临床可表现为表面光亮、有珍珠样隆起边缘的圆形斑片,也可表现为淡红色珍珠样丘疹、结节、斑块,皮肤镜下不含色素网,可出现蓝灰色卵圆巢、小球,枫叶样、辐轮状区域,溃疡,树枝样血管等[8]。

毛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毛源性肿瘤,好发于50~70 岁成人,男女发病率约相等,临床表现为质地坚实的单个皮内或皮下结节,生长缓慢,主要位于头颈部,尤其是头皮,也可见于除肢端以外的体表部位,偶尔皮损呈浸润性斑块,斑块皮损多见于女性,皮损可长至较大体积,直径3 cm 或者更大,完全切除治疗[9]。目前毛母细胞瘤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其肿瘤细胞由大小不一、类似基底细胞癌的上皮细胞巢组成,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小叶周围间质致密,人工收缩间隙不明显[10]。

猜你喜欢
母细胞镜检查皮脂腺
软骨母细胞瘤样骨肉瘤穿刺标本免疫组化H3F3B、IMP3、Clusterin 联合H3F3B 基因突变检测的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睑板腺囊肿常发作 须警惕皮脂腺癌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胶质母细胞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长了粉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
胃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