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励
摘要: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经多年一线语文教学实践证明,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的知识学习具有显著效果。笔者建议在运用群文阅读方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对此方法进行持续完善和创新,方可找到具有实用性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俗语有言,得语文者得天下。而如何才能得语文呢?古往今来,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大量的阅读,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是提升文学素养和提高内涵的有效方式。从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来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群文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大量阅读,把语文课本读厚、读深。
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一)阅读量不足
当前小学十二册的语文课本中,每册课本中有28—32篇课文,这样的阅读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需求。如果仅传授课文的语文知识,对于需要牢牢打下语文基础的小学语文教育而言,未免显得力度不够,也弱化了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
(二)学习方式单一
从低年级开始,老师就会不断地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老师大概每两天会讲一篇新的课文,以六年级为例,一篇课文在500-1000字左右,每堂课为40分钟。而课堂中老师反复地提问、学生回答、小组互学等方式,让学生会觉得厌烦。
(三)课外阅读主题分散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回家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强调的是“多”,意为只要多阅读就能提高语文能力。但是多阅读和精阅读、有指引性的阅读是有本质区别的。大量且随意的阅读,教师无法控制学生阅读的主线,就没有办法围绕主线为学生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引和反馈,从而容易导致阅读效率低下。
二、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重中之重
近年出现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目的就是改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弊端。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一天的时间把课文内容讲通讲透,把重点、难点讲明白之后,在第二天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要求来进行群文阅读:阅读积累比较多、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多阅读几篇自己喜欢的同类文章,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确定自己阅读的篇数;阶段阅读结束后,学生之间可以再进行交流、研讨,以相互促进。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深深感觉到,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按照自己的水平进行有效和自觉的学习,才能让他们真正全心全意投入到阅读中去,把阅读当成有趣的事情、可以自主掌控的事情,从而延伸阅读的内容和既定的知识点,充分体现语文课文的深度和厚度。
(二)传授阅读方法是关键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爆发的时代。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群文阅读实践,提供基础性、指引性阅读材料,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学生们则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增删、筛选,从而汲取阅读材料中的养分。在重复训练、不断操作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掌握快速过滤、筛选、信息的方法,提高了阅读的水平。
(三)鼓励多写多积累
以往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经常运用续写、增补、填空、词语积累等教学手段开展阅读教学。而在采用群文阅读方法的课堂中,上述教学手段依旧可以灵活运用。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能力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学会在文章中写批注,并运用摘抄、补白等手段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三、群文阅读方法的应用实例
语文课堂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课文的类型、课程的安排等多个要素,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应用实操。笔者将典型而有效的教学实例归纳如下:
(一)从篇章走向文本
《卡罗纳》是四年级的课文,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的一篇小短文;《窃读记》则是五年级的课文,选自林海音《城南旧事》。这两篇课文的原文都特别适合学生们共同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先带领学生们精读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读懂课本的选篇内容,最后引导学生在家把书本读全、读深,并根据学习能力,围绕相关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拓展阅读,要求学生们隔周在班级的阅读会上进行阅读分享。
(二)从单元走向作者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的选篇以作家鲁迅的作品为主。在学习前,笔者带领学生观看纪录片《走近鲁迅》。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中,融入书籍《故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们了解中年闰土的变化。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學中,笔者增加了鲁迅逝世前后的课外知识,加入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与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相关知识点。在《一面》的教学中,加入了《毁灭》一书部分选段和《鲁迅和内山先生两三事》。在现代诗《有的人》的教学中,补充了鲁迅名言警句的知识教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四篇鲁迅的作品,而且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到与鲁迅相关的作品。在该单元学习收尾阶段的汇报交流会中,学生们进行了深刻的交流,有的汇报了鲁迅的生平,有的汇报了鲁迅的其他作品,有的还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孔乙己的语言风格。
群文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2022年1月中第2期(总第102期)(三)从情感走向多篇
《穷人》是六年级的课文,讲述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出沙俄时期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伟大品质。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先细细品读课文,让他们感受桑娜的心理变化,再通过对省略号代表的内容进行大胆补白,体会到主人翁的善良,最后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发掘可拓展的群文作品。学生们带来了描写关于舍己为人的《丰碑》,带来了心理活动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带来了罗伯特·希克利的《捕鱼季节》……学生们已经充分理解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及文章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并能够根据限定的主题,自主进行拓展文章的选择和阅读,并将自己的收获与他人交流、分享,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从用眼阅读到用笔写作
一切的阅读都是为了写作服务,只有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才可以提升写作的高度。学生们通过群文阅读,能够了解写作的习惯、方式、技巧及要领,从而融会贯通到作文当中去。四年级下册《颐和园》,就是运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了颐和园的景色,展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和颐和园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重点解读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引入几篇相同类型的文章,反复强调这种写作手法,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细致分解,帮助学生们意识到这种写作手法的窍门。其次,给学生们布置对应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们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进行写作。最后,教师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示范写作部分句段和尝试续接学生们写不下去的句子。
总之,群文阅读方法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种易用并适用的新型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围绕相关主题开展课外知识拓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主旨文章,并能够理解更多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地串接相关的知识要素。
参考文献:
\[1\]曹文兵.“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群文阅读实践\[J\].人民教育,2018(23).
\[2\]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3\]倪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哈姆莱特》整书项目化阅读课型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8(7).
\[4\]陈元芝.把名著阅读引向深处——以《朝花夕拾》为例\[J\].语文建设,2018(4).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