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摘要聚焦美国服务性学习开展的相关经验,可为我国中小学校优化相关主题课程、完善课后服务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视角。美国中小学服务性学习的课程统整机制包括促成学习和服务的有机衔接、从社区获取更为丰富的资源、注重反思评价;其外部支持系统包括多方协作机制、教育能力建设机制、社会治理机制等。
關键词 服务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后服务;美国中小学;“双减”政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1-0050-03
随着志愿服务、社会大课堂、职业体验等活动课程在中小学校的深入开展,服务性学习也慢慢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如何更好地提升课程质量,让学生在此类课程中不只获得真实体验,更能实现素养提升,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学管理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系统落实“双减”相关政策的大背景下,聚焦美国开展服务性学习的相关经验,可为我国中小学校优化相关主题课程、完善课后服务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视角。
服务性学习(Service Learning)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提出,指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计社区服务课程,使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社区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将知识内化与实践运用有效结合,同时促进学生公民素养、道德品质的培养。服务性学习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其一,课程类型属于综合经验课程。服务性学习集德育、知识学习、综合素养培养等多方面内容于一体,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个性化学习设计占比更多。
其二,课程目标强调多重目标的达成。服务性学习能够促成学科学习与社区服务的有效连接。学生在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提升沟通、合作、创新等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水平,并在服务他人、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发展道德素养。服务性学习至少包含知识运用、素养提升和道德培养三方面的课程目标。
其三,课程内容注重静态知识与动态体验的互动与关照。服务性学习既涉及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与运用,又包括为特定人群或机构提供具体服务的真实活动体验,学生对服务质量、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综合素养发展的反思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服务性学习的服务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种,直接服务指学生直接与服务对象接触并提供必要的服务活动,如关怀空巢老人、为幼童讲故事、为病人表演歌舞等;间接服务通常包括协助社会福利机构义卖、募款、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等。
其四,课程组织中为学生打造了闭环学习过程。服务性学习通常有课程方案,因此避免了服务过于随意、流于形式且与校内课程关系不大等问题。服务性学习将课程目标渗透在准备、服务、反思、庆祝等过程之中,并通过学生的全程反思深化学科与德育目标。
美国学校与社区合作设计的服务性学习课程方案,体现出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经验的统整、知识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品德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以及校内课程与社区资源的整合。具体而言,美国中小学服务性学习的统整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目标联结:促成学习和服务的有机衔接
服务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社区服务与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统整,强调在发展学生公民素养的同时使学生达成认知目标。在美国中小学服务性学习课程方案中,课程目标通常分成学业、服务、个人成长三个部分。[1]学业目标方面,学生要识记和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并懂得如何运用。服务目标主要指学生圆满完成服务任务。个人成长目标主要包括学生个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意识和社区责任。如美国俄勒冈州的一家非营利性组织SOLV与波特兰公园携手,对捡垃圾、清理落叶等公园的定期基本维护活动进行改造,增设相关学术目标,合作开发出“APark”服务性学习计划,如请学生帮助公园确定各个区域的水文需求,有效提升了周边学校对于公园公益活动的参与率。[2]
2. 融入环境:从社区获取更为丰富的资源
服务性学习使学生得以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和周边社区环境资源,通过参与环境的建构来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随着经费减少和成本增加等情况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美国中小学校选择将周边社区环境作为重要教育资源。学校与社会组织共同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例如为想要恢复周边生态环境的学生提供种子和树苗,为修建临时用房的学生提供木材和硬件,为创作壁画的学生提供油漆和刷子。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帮助学生意识到这些资源不是免费的,而是他们在社区服务中的回报。
3. 反思评价:以系统回顾确保学习效果
服务性学习十分注重课程反思,要求教师提前设计结构化的反思过程,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这些反思落到实处,从而保证学习效果。反思包括对服务准备、服务过程和服务成果的全程思考,通常有书写类(个人总结、日志、信件文章及研究报告)、讲述类(小组讨论、课堂口头报告)、活动类(角色扮演、访谈同学)、多媒体类(录像录音回顾、照片展览档案、美术拼贴)等形式。教师会与学生共同讨论服务的过程或评价,要求学生书写服务的感想,与学生共同举行成果发表会分享学习的成果并邀请社区或被服务者出席。
美国中小学服务性学习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校、家长、社区、志愿组织、政府等多方面协作,也离不开相关人员的能力建设和治理体系构建等外部支持机制的保障。
1. 相关机构的多方协作机制
服务性学习的协作机制包括网络交流式合作(学校选择以共享相关课程资源的方式与社区合作)、协助配合式合作(学校邀请机构在一学年的不同时间教授同一个单元的内容)、协调行动式合作(学校、志愿机构、社区组织等共同推进服务性学习的开展,并根据师生反馈校正彼此行为)。[3]同时,服务性学习的有效开展要求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各个课程实施阶段能够充分参与。
方案制订阶段,教师要充分调研学生兴趣和社区需求并将这些与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充分结合,从学生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如何学、怎样评价学习结果等四方面着手设计方案。准备阶段,学校教师与社区、志愿机构专业人员组成合作团队,机构人员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服务训练,将相关资源带入课堂;教师在进行相关学科教学时适度融入服务性学习的主题;社区人员能够提供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场景。服务阶段,按照课程方案推进相关流程。
以美国俄勒冈州海狸市山谷中学的自然资源课为例,学校的学科教师沃尔什确定学习目标和课程,区域协调员陶斯则帮助学生构筑沿海森林生态学的专业知识。教学活动主要由沃尔什负责,随着课程的推进,陶斯逐渐增加与学生的有针对性的对话,并最终在现场开展“真正的教学”。[4]
2. 相关人员的教育能力建设机制
不同机构之间要实现全面合作,不仅需要交换信息、协调行动、共享资源,还需帮助对方参与服务性学习的相关人员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建设。除了实践者自身,美国的很多非政府组织在服务性学习相关人员的能力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美国州际新教师评估和支持联盟把服务性学习整合进教师教育项目中,颁布了十项教学准则来帮助未来教师达到相关要求。这十项标准分别是:[5](1)教师了解其所教学科的中心概念、调查工具和学科结构,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使传授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2)教师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和发展的,能提供支持他们智力、社会和个人等方面发展的学习机会;(3)教师理解学生选择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能运用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4)教师理解和运用一系列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展现自我的能力;(5)教师基于对动机和行为理论的理解去创设一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交往、主动学习和自我激励的学习环境;(6)教师使用有效的语言交流技巧、非语言交流技巧和媒体交流技巧等激发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探究、合作和交往的行为;(7)教师安排教学时要以学科内容、学生、社区和课程目标等为基础;(8)教师理解和使用正式的、非正式的评估策略评价学生,确保学生获得持续的智力、社会和身体各方面的发展;(9)教师是一个反思实践者,需要不断评估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对他人(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的影响,要积极寻找机会获得专业成长;(10)教师培养与学校同事、家长及更大社区里的各机构的友好关系以助益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3. 多中心的社会治理机制
服务性学习涉及社区、志愿机构、学校、家长和学生多个利益相关群体,需要引入多中心的社会治理结构。美国国家青年领导委员会确定了“五类要素”,[6]通过这些要素,服务性学习的目标被整合到学校使命、社会机构运营和教师专业发展之中。对学校而言,有效的服务性学习要能够与学区的使命息息相关;有学校和地区政策支持;有兼容的结构元素和所需的资源支持;为教师提供服务性学习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為教师提供与校外人员的联系机制、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持续机会。对社区伙伴组织而言,有效的服务性学习包含“组织的使命”“组织战略目标”“员工时间和资源”“作为学习者的学生”“组织与学校合作的意愿和能力”五类要素。
参考文献:
[1] 陈志辉.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的实施与评价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2][4][6] Abravane S A. Building community through service-learning:the role of community partner[J]. Civic Engagement and ServiceLearning,2003(4).
[3] 赵立芹.从做中学:美国服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 崔随庆.美国教师教育中的服务性学习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编辑 杨晓梦)
注释:①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2021年一般项目“中小学推进五育并举的服务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1JYB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