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下前置性学习研究

2022-03-03 01:42赵玮曼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生本课堂自主学习

赵玮曼

[摘 要]前置性学习是将学生课堂上需要学习的部分内容设计在教学活动前面,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和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变的前置性学习形式,为生本课堂提供更多机遇。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生本课堂;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35-0027-03

前置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课堂上需要学习的部分内容设计在教学活动的前面,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前置性学习不同于课前预习,它的立足点是“学习”,而不是单纯为了“预备”。教师在设计前置性学习时,不是完全照搬教材中的材料,而要对素材进行筛选,设置适合的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

一、以生为本的前置性学习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活动应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教学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前置性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点,以学定教,在课前让学生脑中有想法。

开展前置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让学生在课前就做好准备。前置性学习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把握学情,设置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二、前置性学习的培养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天生就有对新鲜事物、未知事物进行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难度的任务,给学生一个“扶手”,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造出发挥其潜能的空间。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时间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在课堂上给同样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就会出现“高个子”拖着“矮个子”往前走的现象。设置前置性学习可以打破这样的“困局”。教师设计适当的自主学习内容和情境,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去学习。充分的学习时间,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同一“起跑线”!

2.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什么是深度學习?一些人会认为学习难的、不易理解的知识就是深度学习,其实这样理解是狭隘和片面的。美国休利特基金会从6个维度界定了深度学习,分别是掌握核心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效沟通、合作、自我导向学习、学术思维。落实到数学教学上,深度学习的标准为: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核心概念和学习的基本方法策略;学生是否能够利用所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是否真实发生;学生是否学会用正确、完整的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理解的课程内容。如果想在完成课程目标的情况下达到以上的学习效果,仅依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有难度的。合作交流和书面(或语言)表达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体验和实践过程,前置性学习可以给这个过程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在授课的前一天(或几天)把任务布置下去,给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待学生回到课堂上,自然就会想说、能说和会说。

3.孕育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6大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些重要的数学品质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每一次的教学之中。前置性学习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种教学形式,以其灵活多变的形式承载更多的素材,帮助学生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和运用数学语言去记录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灵活多变的前置性学习形式

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辅助完成,这个媒介除了教师的口述,还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前置性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形式和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知识内容的变化来灵活设计前置性学习的形式。

1.课堂操作活动前置

很多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时,或因时间关系仓促结束,或是沦为部分学生和教师的联合表演。活动进行得不充分、动手时间不充裕,学生就无法把体验上升到经验,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其实,有一部分教学活动是可以前置的。

例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圆”这一单元中“认识圆周率”一课,教材的教学顺序是先观察3个车轮,然后提出问题:比较3个车轮的直径和周长,你有什么发现?接着通过例题让学生经历猜想和实验验证的过程,最后计算发现圆周率。

教材的编排非常符合观察—猜想—验证的认知发展规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中例题的观察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过于直观,不足以唤起学生对课堂的热情,例题中的猜想虽然含有一定的推理性,但是给出的线索太突出,降低了猜想的挑战性。验证环节其实是课堂上最耗费时间的部分,那么,是否可以把测量计算的环节放在课堂之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动手体验?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前置性学习单。

活动:同学们几人一组,寻找周围3个大小不同的圆,想办法测量出它们的周长,再计算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猜想写下来。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将获得的信息填写在黑板上,并介绍“本小组测量的物品是什么?如何测量出它们的直径和周长?大家得出的商差别大吗?通过直径、周长的变化及所对应的商值,你有什么猜想?”整个课堂围绕在学生阐述、解释并且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将活动前置,每个学生有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在课堂上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场景,这样,学生对π的理解会更深入,还培养了学生科学实验的观念。

2.陈述型知识前置

在教学中,像概念介绍或是定义说明等都属于陈述性知识。当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陈述性知识就可以前置,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将课堂时间放在公式推导和概念变式的教学上。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第一课时为“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材上的设计是让学生先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再研究其面、棱、顶点的特征。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完全有能力自学教材中关于面、棱、顶点的概念,这是非常好的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前置,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进行充分解读、观察和感受。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前置性学习单。

(1)准备一个长方体盒子,认识它的“面”“棱”和“顶点”:

(2)仔细观察(数一数,测一测,比一比……),一个完整的长方体,它的“面”“棱”和“顶点”分别有什么特征,把你的发现记录在下表中:

这份前置性学习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观察面、棱、顶点的位置,没有直接给出教材上的文字性定义,也是为了让学生对面、棱、顶点有更加直观的理解。关于文字定义部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一起解读,当学生有了直观感受后,再来体味文字描述的定义,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第二部分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通过观察完成表格。

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已经完成了前置性学习单,所以教师就可以直奔主题——让学生交流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学生的互动是有准备的,而且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他们的交流是不断深入的。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你是如何数出来的?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你在观察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找到正方形的面?”“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如果没有前置性学习,大部分学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去思考这些具有深度的问题。

3.储备型知识前置

数学知识是按照螺旋上升式的结构发展的,从严格意义上说,数学中没有绝对的“新授课”,大部分课程均属于“复习课”。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弄清楚本节课学生的知识起点在哪里,学生需要的知识储备是什么。考虑到不是每节课都有时间去回顾和复习,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将这项工作前置。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时,教材的教学思路是先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再根据计数器感受数位之间的关系,最后认识万级上的数就表示有多少个万。这样的教学顺序符合由生活进入数学,由浅层认识进入深层认知的学习顺序。

如果換个角度看,就会发现本课的知识生长点其实是二年级下册的“认识万以内的数”,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从而让学生可以掌握多位数的意义和进率呢?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前置性学习单。

(1)①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②4687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③七千六百零八写作(      ),它是由(    )个千、(    )个百和(   )个一组成的,也可以看作是由(     )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表示下面各数,再写出这个数。

[万千百十个][一万三千二百                                    三十万] [万千百十个]

写作(               )                写作(              )

本次前置性学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万以内数的意义及读写进行回顾和复习。第二部分要求学生思考在数位不够的前提下表示三十万,学生会出现很多不同结果,有的学生会在万位上画30颗算珠,有的学生会在万位的左边加一个数位“十万”……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的猜想,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学生对不同的表示方式进行讨论和研究。

四、前置性学习制订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教学中,前置性学习的使用范围和方式都比较灵活,但是在前置性学习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问题数量宜少不宜多。因为前置性学习利用的是学生的课余时间,所以问题的数量不宜太多或者太复杂,一般设计1至2个主要问题即可,避免加重学生负担,导致学生不愿意去好好思考,从而使前置性学习流于形式。

第二,探究空间宜大不宜小。前置性学习应当尽量设置开放性、探究性比较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最大程度地发动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确保每个学生都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并且能够提高每个学生参与课堂研究的积极性。

第三,适应面宜广不宜窄。教师日常设计的前置性学习,面向的是全班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的,不能让课堂最终又成为几个优等生的探究课堂。我们的宗旨是真正的、有意义的生生课堂。

第四,思维性宜深不宜浅。虽然学习内容尽量不要复杂,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思维要求。前置性学习的要求是“简约但不简单”,提高思维含量,促使学生思考数学最本质的东西,这样的深度学习才是课堂表达的坚实基础。

我们所倡导的前置性学习不是为了前置而前置,其前置的目标是更好地为课堂生本教学提供机遇,为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发展提供渠道,为促进深度学习提供可能。陶行知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前置性学习的设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最终是学生的,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我风采!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前置性学习生本课堂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