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甄锦珠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尽量运用自己的语言理解原文的含义,进而完善英语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更是学生学习英语、扩大词汇量、了解西方文化、获取外来信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的一种主要途径。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快速提高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高中英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实际,敢于创新,改变墨守成规的老旧方法,打造高效、快速、愉快的高效阅读课堂教学。
对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中生而言,掌握的词汇量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阅读的能力也不会太差,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的阅读成绩往往还是上不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要想流利地阅读,就必须有丰富的词汇量作为基础,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量和短语量是阅读的前提,学生储备的词汇越多,阅读水平将会越高,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远远超过大纲要求的3500 4000个单词,但由于他们所识记的词汇都是由课本后面的词汇表和课文注释得来的,而这些词汇都是源于教材中的课文,它们都是为相应的课文而服务的,教师在授课期间即使有所拓展,也离不开与课文相关的实例,好让学生容易理解识记。在阅读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导致好多词汇受限,有时经常还会碰到一些生词,表面看起来也只不过是一些熟悉的词派生变化而来,但实质上,它是作者为上下文专门设置的,在此处有它独特的含义,而这个特定的含义我们往往从字典上是查不到的,这导致了学生识记词汇的弊端——太过机械化而不会融汇变通。有时,在一个段落里甚至会遇到好多个类似这样由一个词根派生而来的新词,导致学生的阅读出现困难,更谈不上理解文意,因此阅读题还是拿不了高分。我们常说熟能生巧,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积累中多读多练,在熟悉了解已知词汇用意的基础上巧辨新生词的具体含义和特定用法。
现阶段英语阅读在英语试题中所占比例不言而喻,而多数应试者在备考阶段仅从英语教材、报纸、新闻、杂志等途径获取阅读材料,所读范围、文献极其有限,只是片面地为应试而读,甚至大多数学生只是抱着课本和复习资料研究,或者拿着往年真题反复琢磨。当然,这是备考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他们接触到的文章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想在英语阅读中得到高分,这其实和语文阅读是一样的,还是需要多方面收集材料,就文章体裁而言,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诗歌等,而且题材必须广泛,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学、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还应该考虑到平时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图标、图表、广告、节目单、购物单、火车票、各种比例图等,积累知识经验,扩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在阅读中积累词汇,在词汇的奠基下增加阅读,提高质量。在如此大量的强化训练下,学生见多识广,这样在应试中面对各种题型都能镇定自若,坦然应对,同时还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成绩。
阅读理解教学重在方法的指导,错误的阅读方法会使阅读成效大打折扣。在考试中,阅读速度相当重要,学生通常使用诵读(出声阅读)、心读(心里默默在读)、指读(手指点击读)、重读(回过头重新去读前面已经读过的内容),甚至摇头晃脑地读等各种阅读方法,殊不知,这些方法严重影响到阅读的速度,也不利于正确理解文意。举例而言,表面看起来,重读能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意,还能再次推敲刚刚读过而没理解的词句,但长此以往,会使大脑信息混乱,大大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及成效,得不偿失,同样,其它几种错误方法也各有欠缺,均不可取。当然还有其他的不良习惯,如“边读边查字典”“思想开小差”“过多地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等,有时学生还会边读边划,反复翻页,到处寻找相关线索,一旦平时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而循环下去,终将导致应考中时间严重不够用,根本没办法在给定的时间内读完相关内容,也就谈不上去理解文意,做题一塌糊涂。
一篇文章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都有它特有的写作背景,这就要求读者边读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然而学生在阅读时并没有把文章内容放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或者说在读文章时根本不了解该篇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识,这限制了学生对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的理解,对题目的要求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通常情况下,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它特定的用意,不由读者任意发挥想象,必须注意细节和衔接点,找准关键点,联系实际,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前提下猜测作者的真实意图,还要注意文章开头的点题和结尾的总结,同时也要关注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句,对文中偶尔可见的一些亮点词汇多加留意,仔细琢磨。同时,在平时学生学习积累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其语感和悟性,使其熟练掌握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文章所涉及的人文环境、历史背景,从而思路清晰地在特定的环境下理解文章并完成阅读要求。
英语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要攻下英语这项难关,必须先要过了阅读这一关,培养一定的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事半功倍。从词汇入手,频繁记忆,灵活解读词意,尽量正确地识别生僻词的词根,拓展词汇,延伸词义,注意一词多义。另外,利用构词的规则,积累词汇,比如,名词后缀-ment、-tion,-sion等,形容词后缀-able、-ful、-tive、-sive等,否定前缀dis-、un-、in-等,副词后缀-ly等,通过这些构词法扩大词汇量,力图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还是要联系上下文,在特定的环境下理解词意;改正错误的阅读方法,尝试使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在练中学,在学中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多练,熟练运用各种快速高效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地排除各种阅读障碍,克服阅读困难,注意精读泛读相结合,找准主题句、过渡句和概括总结句,提高阅读效率。
英语阅读理解题量大、内容广,而且时间也很有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拿出最佳的精神状态和最高的阅读本领去攻下这个难题,因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尤为重要了。一般来说,高考阅读理解题中的一篇文章,要求在七分钟内读完并能准确地回答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先题后文。也就是说,拿到一篇文章,先快速浏览文后给出的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从文章里找关键点,划定区域范围,再在这一范围内精读上下文,理解题意,寻找信息词,找准主题句,把握文章脉络,并标出关键词。此外,还要特别注意and、or等并列连词,but、however、though等转折连词以及sothat、so、therefore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在文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切入,找出突破点,正确作答。当然,对那些与题目没有直接联系的词句也并非不闻不问,只是需要学生一目几行地泛泛而读,做到精读——深入探讨,泛读——泛泛而谈,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理解文章的大意即可。因此,英语阅读一定要掌握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阅读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先引导他们从阅读最简单的英文绘本开始,严格遵守阅读规则,按要求完成读后任务,逐渐提高难度,遵循他们的阅读喜好,在喜欢阅读的基础上步步加深。同时,每天固定时间坚持阅读,把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出现的生词整理成册,随身携带,随时识记,需要时查找相关的阅读指导资料,精雕细琢,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培养英语思维,熟悉阅读步骤,灵活运用阅读技巧,巧解文后习题,把阅读这一环节看成是英语学习中的“重头戏”,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下大功夫,加大强度。在学生掌握大量词汇,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技巧的基础上,引导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培养其主动探究的习惯,探究知识结构,探究逻辑关系,深入浅出,归纳总结,探究阅读材料的解题思路,重点关注开头句和结尾句,对不认识的词,要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探究其来源。例如,“Forexample:From thispassage,we caninferthattheword‘vegetarians’…”显然,要想弄清楚“vegetarians”的准确含义,就要精读该词所在的上下文内容,从而推测词义。另外,还可以利用上下逻辑关系猜词义,如表因果关系的therefore、表递进关系的besides、表转折关系的conversely、表并列关系的while等。例如,“Inthepast,theworldseemedtoruninan orderlyway.Now,however,everythingseemstobeina stateofturmoil.”看到这个题目,让我们猜turmoil的意思,这就要在关键词now和however上下功夫,主动探究,提高阅读能力。
英语素养是英语能力和英语品质的综合体现,有了良好的英语素养,学生才可以获得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传递能力。
针对英语阅读,我们通常倡导先题后文的阅读方法,带着文章所给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在讨论互动中猜测词义,在学中用、用中学,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Reading部分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问题:“Whatisthecorrectordertodescribe followingtext?”或“Whatisthemainideaofthistext?”这就需要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归纳总结,交流探讨,在全面理解文意的情况下作出解答。
英语阅读不能局限于课堂内的几篇文章,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多阅读外国文学,了解中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例如,在中国,red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每逢过年过节,国庆、开业或者婚庆典礼等重要节日,人们总会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然而在西方国家,red则极具血性、暴力倾向,带有“血战到底的决心”。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阅读不光是读文章、了解大意、完成习题这么简单的过程,更需要透过表面了解深层的含义,这就需要阅读者对文章进行分类总结,融会贯通,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分层阅读、合理概括、逐层深入,有效训练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高中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量的阅读,灵活的方法,活跃的思维,必将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果,提升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努力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改进阅读方法,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扩大词汇量,丰富阅读内容和题材,深度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提升英语素养,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英语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