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历史转折的三大战役

2022-03-03 01:32张大可
关键词:汉王韩信秦国

张大可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形式。大战役是战争中的一种形式,它是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最激烈的政治斗争。国家是政治斗争的平台。从战争的视角看,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黄帝草创国家,靠战争起家①。国家的发展、壮大,依靠战争护航。《史记》所写“十二本纪”,3 000年的王朝更替,无论是夏、商、周三代因积德累善而得天下,还是秦汉大一统以力取天下,均以战争为先导。尤其是历史的大变局,大战役必将伴随历史转折而发生,也可以说大战役催生历史转折。战国后期的长平之战、秦汉之际的楚汉相争、西汉盛世的汉匈大决战,是司马迁所写古代3 000年历史长河中催生历史转折的三大战役,精彩淋漓。三大战役为何发生?司马迁怎样写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积淀的历史思考有何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发人深思,值得探讨。

一、战国后期的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这是秦、赵两国拼尽全力的大战役,秦胜赵败,赵卒被斩杀活埋达45万人,赵国元气大伤,从此衰败。自此,东方六国再没有一国有能力单独对抗秦国,秦并六国的形势不可逆转。因此,长平之战成了历史转折的大战役。从表面上看,这场大战役是秦、赵两国大决战,其实质是战国时代合纵与连横两大战略的大决战,卷入战争的共有五国,韩与赵是盟国,楚、魏救赵,也就是秦国为一方,韩、赵、楚、魏为一方,是连横与合纵的对决,历时8年整。长平之战只是决战的高峰,此役起于公元前264年白起攻韩,止于公元前257年秦兵解围邯郸。

1.长平之战的背景

长平之战是千年历史大变局时期历史转折的关键之战。千年大变局,就是秦汉大一统政治将取代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分封建藩列国并立的旧制度。秦国统一六国,连横代表新生的大一统政治;赵国救韩,以合纵对抗连横,代表列国分治,是延续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建藩旧制。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强势崛起,称雄天下,志在一统六国。苏秦为六国的生存谋长远提出合纵抗秦的策略,公元前334年说燕,拜六国相印;张仪为秦国谋统一提出连横瓦解合纵的策略,公元前328年相秦。合纵与连横的博弈,到长平之战的公元前260年,已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连横逐渐占上风。连横策略是军事、外交两手并用,用当下的说法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合纵策略必须有一个挑头的国家,然而连横的大棒就先打这个出头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都,迫使楚国东迁到陈,夺取了楚国大片地方。公元前274年秦攻魏都大梁,斩杀魏兵4万;公元前273年秦将白起打败赵、魏联军,杀魏卒13万,俘获赵兵2万,全部沉入黄河。楚、魏遭受深重打击,已无单独抗击秦国的实力。然后,秦国迫使被打击的国家与秦订立双边和约,退还一些侵占的土地,这就是胡萝卜。燕、齐两国,一个在北,一个在东,远离秦国,秦施连横手段,迫使两国中立。东方韩、赵两国唇齿相依,又有深厚的世代情谊,韩厥救赵孤,两国王室世代联姻。韩国小弱又紧邻秦国,韩国能长期对抗秦国,靠的就是赵国为后盾。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大以后,在战国中后期是六国的中流砥柱,具有单独抗击秦国的实力。公元前270年秦将胡阳攻韩阏於,赵救韩,大败秦军。秦国经过6年的蓄力,在公元前264年派出白起攻韩,目的是腰斩韩国,夺取韩国黄河以北的上党地区,打开进攻赵国的通道。秦军攻韩的前一年,即公元前265年,趁赵孝成王新立,秦军攻赵,夺取3城,警告赵国不要救韩。公元前264年秦将白起攻韩,夺取韩国陉邑(在今山西曲沃境)5城,杀韩卒5万,秦军在汾水旁筑汾城,建立大本营,决心长期攻韩。公元前263年另一支秦军夺取了韩国的南阳(今河南济源)。公元前262年秦军又取韩10城,攻下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太行道。韩国与秦苦战3年,赵畏秦未出兵救韩。韩力不支,割上党郡17城与秦臣服。上党郡守冯亭不降秦而投赵,其目的是引赵为援,韩、赵共同抗秦。

赵王面对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的归附,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赵王室贵戚有两派意见。一派是平阳君赵豹,反对受地,认为秦攻韩3年,眼看口中食为赵所取,秦当然不答应,秦、赵之间一定要发生战争。赵豹说:无故贪利是大祸。一派是赵国相平原君,认为动员百万大军,经年累月攻不下一座城,一下能得17座城,这是大利,机不可失。赵王说,得17座城,增强赵国力量,不惜与秦一战。

赵王接受上党之地,是必然的形势,有三个原因。其一,从地理态势上可以增强邯郸西部的防务,上党入秦,邯郸门户洞开。此所谓唇亡齿寒,赵不可不保。其二,秦兵东进,意在并吞各国,东方各国都清楚。与其坐等秦国各个击破,不如联合一拼,但谁也不想出头,遭秦进攻,只好无奈观望。如今秦兵到了家门口,韩国又入地又助力,入地增赵形胜,于是不惜一战受韩地。其三,赵有与秦一战的实力,8年前的阏於之战,赵救韩,大败秦军。有以上三个理由,平原君主张接纳冯亭是正确的决策。但司马迁批评平原君“利令智昏”,是警告人们,不要无故受益,天上不会掉馅饼。赵王、平原君既受地于韩,却又没有下定决心与秦一拼到底的思想准备,心存侥幸,这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司马迁的批评也是正确的。

2.长平之战的历程

公元前262年赵王受地后,双方都积极地做大战的准备,双方都做了全国总动员。赵国动员在第一线的军队达45万,又在上党地区北沿修建100里石长城的防线。秦国动员更彻底,年15岁的男子都动员起来。原来是23岁为戍卒,一下子降低8岁。秦国男子,扫境以赴前线,形成优势兵力,总兵力应多于赵军,第一线的兵力至少在50万以上。秦国后勤,关中运粮,把灌农田的水调入渠道运军粮。决战时刻,秦昭王从首都咸阳赶到前线坐镇河内,鼓舞士气。对参战的士兵赐民爵一级。

公元前261年战场沉寂一年多,双方展开了外交战与间谍战。赵国副相虞卿建言赵王,与秦国断交,专注与楚、魏、齐联合,尤其是争取齐国的援助,把赵王准备献给秦国的6座城邑献给齐国。赵王不听,派重臣入秦和谈,还要献地与秦王,秦王高调宣扬秦、赵和谈,以最高的礼节迎接赵使,用以迷惑楚、魏、齐各国,他们都不敢救援赵国,秦国达到了孤立赵国的目的,赵国外交战失败。秦国又施反间计,在公元前260年的决战高峰时,赵王临阵易将,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犯兵家大忌,赵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又失一着。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赵两军主力对峙长平,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秦军前线统帅王龁,赵军统帅廉颇,从四月到六月两军展开阵地战,秦强赵弱,赵军连折数阵,损失了几位尉官,丢了几个阵地。廉颇改变策略,避其锋芒,坚壁不出,秦军挑战,赵军岿然不动,秦军无可奈何。此时秦军反间计得逞,七月赵王任命赵括替代廉颇,秦军白起秘密赶赴前线任统帅,对外仍称王龁为统帅,麻痹赵括。赵王换将,意味着改变廉颇坚壁挫敌的战略,而是攻坚退敌,也就是以短击长。秦军善于野战。蔺相如看到这一点,他上书赵王说:赵括徒有虚名,他只会读兵书,不懂得临阵变化,打仗按书本,好比弹奏琴瑟,用胶把柱子粘牢,只能弹出一个声音,不成乐曲②。赵王不听。这时赵括母亲也出来上奏说:赵括从小读兵书,喜欢夸夸其谈;赵括的父亲说:我这儿子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会打仗,他若为将,兵败国亡之祸就要发生。赵王仍然不听。

赵括至军,果然全线出击,中了白起诱敌深入之计,等到赵军进入秦军的口袋后,秦军事先埋伏的2.5万骑兵从两侧同时冲击,把赵军拦腰切断,一分为二,团团包围赵军。从七月到九月,赵军断粮46日,杀战马为食,战马吃光了,就把生病瘦弱的军人杀了来充饥。赵军山穷水尽,赵括把全军分为4队轮番冲击秦军突围,赵括冲锋在前,不幸战死。赵军主将战死,军无斗志,全军投降。

秦将白起活埋了投降的赵军,前后斩杀与活埋赵军45万。只选了240个青年士兵回国报信,赵国全国震动。秦军50余万也战死了20多万。双方总计死亡近70万,在中国战争史上骇人听闻。由此可见,两国生死存亡决战之残酷。

公元前260年九月,长平之战主力决战刚结束,白起立即兵分三路扩大战果。白起率主力夺取上党全境,司马梗率军北定太原,王龁攻韩皮牢(在今山西省河津市境)。经过十月、十一月、十二月3个月的激战,秦军全部拿下这些地区,相当于现今山西省全境,赵、韩丧失大片国土。白起正要合军进攻邯郸一举灭赵,突然被命令退军回国。原来长平战败,韩国震恐,连忙请出苏代带了重金到秦国游说范雎,避免白起灭赵。由于白起功大居范雎之右,引起范雎不安,他以秦国军困兵乏需休整为由,说秦昭王召回白起,换将攻赵。公元前259年九月,秦军主帅王陵大举攻赵围邯郸。赵经过9个月的休整,加固邯郸,秦军经过4个月苦战,兵败邯郸城下,丧师5校。秦昭王强令白起出征,白起认为此时赵不可破,称病不出,被罢为士伍。

秦将王陵无功,换将王龁,兵围邯郸3年不拔。公元前257年楚、魏来救,三国之军大败秦军,秦将郑安平率部2万秦军降赵。白起被赐死,范雎因所荐郑安平降赵受牵累,也失去了权势,不久被蔡泽所取代。秦国所侵之地被赵、韩重新夺回,还损失了良将白起和名相范雎。秦国是赢了还是输了呢?下文评说。

3.如何评价长平之战

从战争进程来看,长平之战并不是秦、赵两国事先谋划的一场大战,而是秦国统一战争必然要发生的一场大决战,是形势的发展使然。公元前264年秦攻韩陉城,拔5城,斩首5万,是秦、韩两国的一场大战。公元前262年白起断韩太行道。公元前261年又攻拔野王,上党危急。韩上党太守冯亭对官民说:上党与韩国都城的联系已经断绝,韩国保不住上党了。秦兵天天进逼,韩国无力反击,我们不如投降赵国。赵国如果接纳了上党,秦国必然大怒,一定攻赵。赵国遭到攻击,一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为一,那就可以抵挡秦国了③。赵国接受了上党,局势果然按照冯亭的预想发展,秦、韩之战演变成了韩、赵联合抗秦的大战。秦国不惜倾全国之兵,连续3年攻韩,其战略目标是一定要拿下上党,上党入秦,不仅韩国遭到极大地削弱,而且赵国的门户洞开,邯郸就暴露在秦军的视野之下。赵国接纳上党,也是为邯郸的安全保有一道屏障。赵王与平原君当然知道冯亭的打算,也明白接纳上党必然受祸。如果不愿坐以待毙,眼看被秦国各个击破,赵国必须冒险一战,这样既得上党又可与韩国结盟。赵国不接纳上党,可以免去长平之祸,眼前得到安宁,但秦国缓过劲来,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攻打赵国。形势逼使韩、赵联合,长平之战势不可免。秦攻韩之战,与秦围邯郸之战,都可视为长平之战的组成部分,前后8年。一场持续8年的大战,绝不是偶然的。在这一背景上评价长平之战,有如下几个意义。

其一,长平之战是秦国统一战争中划时代的一场大战役,它既是秦、赵之间的一场主力决战,也是秦国与东方诸侯各国之间的一场主力大决战。东方诸侯韩、赵、魏、楚四国参战,秦国为一方,五国决战,历经8年。在战役上,东方诸侯列国最终胜利,赶走了秦兵,韩国也收回了上党;在战略上,秦国大胜,韩、赵被彻底削弱,赵国损失巨大,从此韩、赵两国一蹶不振。

其二,长平之战,赵国倾全力而失败,说明东方列国单独一国不能抗秦。邯郸之战的胜利,说明秦国不能战胜东方列国的合纵。这场大战生动地证明:合纵存,则东方列国存;合纵亡,则东方列国亡。秦要统一,必须打破合纵,各个击破才可能统一。苏秦合纵、张仪连横是在长平之战半个世纪之前,秦国力量还不十分强大,东方列国单个可以对阵秦国,所以合纵不坚,被秦国连横打破。长平之战形势明朗,秦国野心暴露无遗,单个国家无力对抗秦国,因此长平之战后,东方列国没有形式上的合纵,而互相依存的实际合纵更加坚定。公元前247年和公元前232年,魏、楚、燕、韩、赵五国两次联合打败秦兵就是明证。齐国彻底守中立。秦始皇亲政后,采纳尉缭的建议,用重金和间谍战破坏合纵,还假东方列国昏庸国君之手自毁长城,屠杀良将。因此,秦始皇只用10年功夫就灭了六国,统一天下。长平之战为双方提供了经验,最终秦国取得了胜利。

其三,长平之战从秦伐韩起,其后赵国卷入,再后楚、魏卷入,愈来愈失控,没完没了拖了8年,因此绝不是“利令智昏”几个字就可以总结的。赵国接收上党也只是一个导火索,秦、赵决战,秦与东方诸侯的大决战迟早要发生。公元前270年的阏於之战,也是赵救韩。秦欲吞上党,打开攻赵的门户,早就虎视眈眈。赵王救韩,保守门户,并上党无疑是正确的。但“利令智昏”的批评,也有道理,赵国不纳上党,可以暂时免祸。从这一角度讲,不要贪无妄之财,也有警示意义。

其四,战争最终是国力、军力、财力、政治力的综合较量。当时在三晋的韩、赵、魏三国土地近一半已丧失给秦国,三国的地盘加起来也只有秦国的一半,三国力量的总和也只能与秦国打个平手。秦国动员15岁以上男子出征,可以说是扫境以战,才勉强赢得胜利。长平之战,如果齐国加盟,用粮食支援赵兵,秦军就有可能失败。赵国救韩,秦国使者四出,警告列国不要参战,而赵国是在长平战败后才紧急求救。赵国长平之战,来得突然,准备不足,不但是军力失败,也是外交失败,后了秦国一步,付出了沉重代价。

其五,秦国杀降、报复平民的野蛮战法,也增加了统一进程的难度。东方之民不愿为秦民。上党地区民众自救,秦国在长平之战后又经过了10年,直到公元前247年才彻底平定上党的反抗,再次从韩国手中夺回,就是生动的明证。公元前227年秦始皇破赵邯郸,赵公子嘉在代地一弹丸之地抗秦,经过了5年,到公元前222年才最终灭亡,也是生动的明证。但秦军彻底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在军事角逐上也有一定意义。

长平之战诞生了许多故事,留下了许多成语,如利令智昏、纸上谈兵、窃符救赵、脱颖而出、一言九鼎等,深深地启迪着后世人们。

二、秦汉之际的楚汉相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两人争夺天下,司马迁称其为平乱诛暴的统一战争,史称楚汉相争。楚强汉弱,项羽凭的是力,善于征战;刘邦凭的是智,用谋略取胜。

公元前207年十二月,刘邦与项羽在鸿门会盟,史称鸿门宴,表面上是刘、项和解,实质是刘、项矛盾公开化的一次外交调解,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由于楚强汉弱,刘邦要取胜项羽,必须用智,而刘邦手下恰恰有一大帮谋士,张良、陈平、郦食其、随何都是奇士。韩信不但善用兵,而且善用计,战略决策不在张良、陈平之下。项羽手下也有一个奇士范增,由于项羽“奋其私智”,“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所以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楚汉相争必然成了智与力的决斗,楚亡汉兴也成了历史上人谋取天下的经典战例。双方谋略是本题评说的主线,而战争过程和结局只做略说。

1.汉王刘邦的灭楚战略

汉王刘邦的灭楚大计,由两场军事会议、两次对话提出,分述如下。

其一,对策汉中,刘邦东出。汉元年(前206)五月,汉王在南郑的练兵场上筑坛举行了隆重的拜将礼。这是汉王进入汉中举办的第一件大事。拜将大礼成了激励士气的一项盛典。汉王部属日夜思归。汉王举行拜将大礼,表示整军讲武,是东出的前奏,全军有了盼头,人人欢欣鼓舞。萧何做了认真的准备。午时正刻,汉王登上祭坛,由萧何主司仪。先由汉王祭拜天地,再祭拜祖宗,接着举行拜将大礼。全军注视接印大将何许人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来接印大将竟是新来的治粟都尉韩信,全军皆惊。中国历史上一颗杰出的将星,就这样在汉王建筑的拜将坛上冉冉升起。开汉家400年基业的军事家韩信,此刻正式登上了安邦定国的历史舞台。

拜将礼毕,汉王推韩信坐上座。汉王向韩信咨问天下大计,韩信有条不紊地一吐胸中韬略,提出了楚汉相争的纲领,韩信对策考虑周全。韩信认为,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153孟子分析历史变局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最重要,因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153。楚汉相争,论天时,由于项羽背义帝之约,分宰天下不平,诸侯叛之,借众力以斗项羽,项羽虽强,独木难支,趁乱东出,此其时也。论地利,项羽不居关中形胜,又封秦民所怨三秦王,只要汉王东出,“三秦可传檄而定”,岂非天意以三秦资汉王者乎?论人和,汉王更胜项王一筹。“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而汉王是“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这是说,百姓亲附汉王,汉王东出,“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汉王部属是山东人,高举义旗,打回老家,全军拥护,所向无敌,战士亲附汉王。项羽虽仁爱,“言语呕呕”,婆婆妈妈,妇人之仁,只能博得那些好面子、多礼仪的书呆子们拥护;而汉王慢易,说话粗鲁,但胸怀大度,有功重奖,“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那些攻城夺地的勇士们都归到汉王旗下,这是说将相人才亲附汉王。单打力斗,逞匹夫之勇,汉王不如项王,而纵观天下大势,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汉王远胜项王,楚汉相争,必然是刘胜项败。韩信分析得清楚明白。如何东出,有步骤、有方略。这第一步就是不失时机,还定三秦,长远方略则是收民心,智胜项王。

韩信说完,汉王心悦诚服,非常高兴,“自以为得信晚”。于是汉王全面采纳韩信计谋,部署诸将日夜操练,做好战备,听从韩信调遣。

韩信五月拜将,八月就兵出秦川。“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取得突然袭击效果,一举拿下陈仓,获得大量军实。韩信初战得手,乘胜扩大战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般推进,分兵四路攻击三秦王。仅用一个月时间,韩信就打通了八百里秦川。汉元年八月(前206)雍王章邯被围困于废丘,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望风而降。章邯弟章平与原秦将赵贲等退守陇西北地,负隅顽抗,为章邯外援,等待项羽驰援。

汉将韩信充分利用秦民拥戴汉王的政治优势,趁项羽伐齐无暇西顾这一战机,大胆地置关中残敌于不顾,与汉王亲率主力,于汉二年十月(前205)东出函谷关,驻兵于陕县(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此时,张良以及赵王张耳前来归汉。

汉二年十月项羽举大兵东击齐,欲先安定后方,再率兵西向。韩信东向出关至陕,则是尽力向中原推进,确保关中,扩大领地。这是一着妙棋,在政治和军事上至少有三方面的收获:第一,阻断章邯与项羽的交通,汉军在关中对章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章邯只能坐以待毙;第二,汉王大张声势,与诸侯交通,安抚关外父老;第三,韩信出关,趁新韩王郑昌立足未稳,夺取韩地。十一月河南王申阳降,汉立河南郡。韩信击破韩王郑昌,汉更立韩太尉韩信为韩王,为汉南翼屏障。至是,汉王帐下两韩信:一是大将淮阴人韩信,一是韩王韩太尉韩信。

刘邦的这一着棋影响极大,汉军成了正义之师。强大的政治攻势迎得了诸侯归心,他们纷纷派兵讨伐项羽,到了汉二年春正月,刘邦东出3个月后会合五诸侯之兵达56万之众,这时连项羽的心腹大将九江王黥布也不服从项羽的调遣,坐山观虎斗。韩信率领的汉军只有3万人,自汉元年八月出兵,到汉二年四月兵进彭城,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由西向东横扫了大半个中国,从还定三秦到攻略韩地,一路凯歌高奏,直捣楚都彭城,端了项羽的老窝,兵众从3万发展到56万,几乎扩大了20倍。如此大军,韩信运筹调度有条不紊,他自称领兵“多多益善”,初露头角。萧何称赞韩信是“国士无双”。

其二,下邑划策,峰回路转。汉二年四月汉军攻占彭城,项羽陷入齐地,汉军若乘胜追击,联合齐军在山东围歼项羽,楚汉战争可提前3年结束。由于汉兵一路顺风,没有阻拦地进入了彭城,汉王志骄意得,以为天下已定,收取楚宫室美人宝藏,日置酒高会,丧失了一举灭楚的最佳时机。

项羽听说都城已破,赶忙从齐地回救。项羽精选3万骑兵,日夜兼程,绕到彭城之西,从萧县发起进攻,在黎明前的夜幕下由西向东向彭城推进。刘邦占领彭城以后,把大军布防在彭城以东、以南,阻挡项羽回救,防堵黥布北上,汉军没有意料项羽用轻骑兵从西边的空虚之处杀来。在彭城东面和南面用重兵布防的汉兵未见楚军一兵一卒,而后方阵地已乱了套,在混乱中汉兵不知楚军虚实,开始了一场混战,汉兵自相残杀,十几万人被推压到睢水中,睢水为之不流。汉兵溃散,刘邦突围时,正值大风沙,迎面不见人,才得以逃脱。项羽用3万精兵打败刘邦的56万大军,获得了彭城大捷。这一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范增的杰作。它把项羽的军事生涯推向了顶峰。

由于楚军大获全胜,诸侯倒戈,齐、赵与楚交和,魏豹反叛汉王,彭越丧失城邑,汉王处于孤立境地,项王恢复了盛强。

楚军彭城大捷,项羽进入彭城收拾残局,他没有乘胜追歼刘邦,让刘邦脱逃,这是项羽的失策。也就是说,彭城大战之前与之后,刘、项两人各丧失了一次追击穷寇而获全胜的时机。在天时的利用上,刘、项两人打了个平手。

汉军彭城溃败,引起了汉王与策士张良的深思,意识到楚汉相争将是一场持久的较量,如何夺取胜利,需要认真总结失败原因,分析整个战局形势,筹划全盘战略方案,要周密地规划作战,再不能犯骄傲、被动作战的错误。

刘邦退逃到下邑(秦县名,在今安徽砀山),召开了紧急的军事会议。这里是汉王反秦时的基地,群众基础好。吕后兄吕泽在汉王东进时起兵于下邑,下邑兵虽人数不多,却都是可靠的家乡子弟兵。汉王与张良等在西逃中前往下邑,靠拢吕泽,收聚散卒,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汉王刚刚摆脱了险境,来不及休息,就急切地问计于张良,张良于是规划了楚汉持久的战争方略,这就是“下邑划策”。张良说:“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二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2]1587-1588

这就是张良下邑划策的总体方略,其核心是调动韩信、彭越、黥布三方力量与汉王亲率的汉兵四方配合作战,打一场持久战来蚕食项羽,并最终消灭项羽。这一战略包括了对敌、我、友三方的历史与现实格局的分析,还运用了间敌与统战的策略,有四大战略要点和三个实施步骤,试分析如下。

先说四大战略要点。

一是瓦解项氏集团,建立汉兵南翼战线。项羽伐齐,九江王黥布称病不出,彭城大战决定项王生死命运,黥布坐山观虎斗,张良从中看出了黥布与项王已产生了裂痕。于是向汉王分析形势,认为黥布是项王手下第一枭将,如果黥布反楚归汉,不仅削弱了项氏集团,而且在政治上、心理上对项王将是沉重打击。黥布所处地理位置是楚国的大后方,又是汉兵的南翼,只要黥布按兵不动,项王就要分力,尤其是当前汉兵溃败,只要黥布拖住项王几个月时间,汉王就可重组力量。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着,是成败的关键。汉王称是。他立即考虑派出最能干的使者去完成重任。汉王退逃至虞城(在下邑西,今河南虞城北),对谒者随何说:“公能说九江王布使举兵畔楚,项王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3]37随何往说黥布,黥布果然叛楚。

二是争取中间力量,乱楚后方。彭越是朝秦暮楚的中间力量,是汉军灭楚建立统一战线的首选人物。第一,彭越是一员勇将,可独当一面;第二,彭越恨项羽最深,项羽不仅没有分封彭越,反而夺取他的梁地;第三,彭越的基础在梁地,这是项羽的心脏地区,彭越反楚如同一把尖刀插在楚军的心脏上,乱其后方,断其粮道,破坏楚军的供应,项羽就不能孤军深入,而且腹背受敌。成皋对峙,项羽疲于奔命,顾了前方顾不了后方。

三是放手韩信,开辟北翼第二战场。韩信有独当一面之才,放手让其发挥才能建立奇功。韩信如果待在汉王手下做参谋,无法尽其才能,还要重蹈彭城之败的覆辙,甚而背汉也未可知。韩信在汉中对策中对刘邦说:“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韩信要功名,后来他的悲剧就因于此。汉王正当用人之际,不能不放手使用韩信,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若不放手韩信去开辟北方战场,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只在正面与项羽作战,楚汉两军势必只能硬拼,楚强汉弱,对汉不利。张良反问汉王:你不是要分封土地与功臣吗?那就分封给韩信、彭越、黥布三人好了,那么楚国是一定可以打破的。韩信能为汉王打下半壁江山,多亏了张良的力谏与下邑划策方略。

四是汉王正面拒敌,牵制项王。张良在回答中没有谈到汉王,因为韩信、彭越、黥布三人都能独当一面,正面拒敌者当然是汉王。汉王扼守荥阳、成皋,正面吸引项王,守险不战,消耗楚军,以待侧翼发展,积小胜为大胜,转弱为强。

以上是张良下邑划策的四大战略要点,它是放眼全局的一个总体作战方略,四个方面军全部发动起来,项羽将陷于前后左右四面受敌之中。汉王在正面,黥布在南翼,韩信在北方,彭越在项羽背后。要实现四个方面军的全面联动并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需要时间,所以这个战略是一场人谋规划的持久战。

执行下邑划策的当务之急,是要打一场胜仗,阻止项羽西进,使汉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站稳脚跟,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汉王守险拒敌,全面实施下邑划策,乘势转入相持,吸引项羽于坚城之下。第三步四个方面军全面联动合围之日,就是楚汉相争结束持久战之时。最后总攻,歼灭项羽。

下邑划策的提出是在汉二年四月汉军溃逃途中。有了正确的战略决策,汉军士气振作起来,峰回路转。汉王君臣、全军上下,全力投入对项羽的阻击作战,争取第一步的胜利。汉二年六月汉军在京索阻击成功,楚汉对峙成皋,直到汉四年(前203)九月对峙结束,前后共29个月,史称成皋之战。接着垓下会战,一举歼灭项羽,战争进程完全按下邑划策预计的计划进行,充分显示了这一策略的正确性。

韩信汉中对策与张良下邑划策,共同构建了楚汉战争的人谋规划,早于诸葛亮隆中对策人谋规划三分天下400余年。张良规划全国大统一,诸葛亮规划局部统一。历史条件不同,成功大小有异,而人谋规划历史转折与前途是他们的共同之点,非命世之才不能有此杰作。陈寿评诸葛亮称其为“良平之亚”,极为中肯。良平者,张良、陈平也。陈平归汉与张良同在汉王军中为划策臣。汉二年三月汉王东进击降殷王司马卬时,陈平渡河归汉,随同进军彭城。下邑划策亦当有陈平参与。

2.项王亚父范增奇计

范增是秦末乱世涌现出的一个大谋士。他是秦居鄛县(今安徽桐城南)人。范增善奇计,投靠项梁为谋士。项梁死后,范增随项羽北上救赵,项羽尊为“亚父”。项羽心胸狭窄,有妇人之仁,用人唯亲,信人不专,当范增之计与项羽亲叔父项伯相左时,项羽不辨是非,总是倒在项伯一边。鸿门宴放走刘邦,是项伯破了范增之计,此时项伯不自觉成了项王的内奸,以后一步步堕落成了自觉的内奸。项羽分封十八王,原本分封汉王刘邦的土地只有巴蜀,这是范增之计。张良运动项伯加封汉王刘邦汉中地,在军事态势上就有了还定三秦的前沿阵地。项羽分封三个秦朝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为三秦王,其实是构筑了封锁刘邦东出的一道防线。又是张良用计,让刘邦入汉中明修栈道,麻痹项羽,韩信暗度陈仓,灭了三秦王,打破了项羽的封锁。张良配合韩信还定三秦,致书项王说,汉王只是欲得关中而已,又一次麻痹项羽,诱使项王东征齐王田荣,丧失了西向救援三秦王的战机。

汉王兵破楚都彭城,把重兵布置在彭城的东面和南面。东面防守项羽回军,南面防守黥布北上。范增用奇计,使项羽率领3万轻骑兵绕到彭城之西,凌晨在萧县从背后发起对汉军的进攻,楚兵3万破汉兵56万,取得大胜,汉王败逃,诸侯转向,又回到了楚强汉弱的态势。项羽擅长攻坚、突击,以骑兵为军魂。范增奇计是充分发挥项羽用兵的特点,制定快速决战与奇袭的方略,打破汉王的持久战略。彭城大战后,楚汉对峙成皋,进入相持,范增制汉策略,要点也有四项:第一,拒绝汉王提出的割荥阳以西归汉的要求和建议,加紧进攻,争取速决。第二,派人前往淮南说服九江王黥布出兵武关,西击关中。第三,联合齐、赵,阻击汉韩信军,共同打击汉王。第四,由项羽亲率大军攻击荥阳,切断汉军运输粮道,再进取成皋,西入函谷关,与黥布会师关中。

双方战略的主战场在今河南省,刘邦与项羽直接对决。刘邦依托荥阳、成皋的丘陵地带,坚固防守,御敌项羽于洛阳之东。项羽攻坚,突破汉王的荥阳、成皋防线,长驱直入关中。双方都需要侧翼的配合。汉王派韩信在河北(今河北、山东一带)开辟第二战场,派随何出使淮南说降黥布归汉,迟滞了项羽的进攻,打破了范增的战略。更为严重的是,项羽用人不专,唯亲是从,范增奇计不仅受到项伯干扰,而且项羽中了汉王的反间计,在成皋之战进入难分难解的关键时刻,赶走了范增,范增气愤疮发背而死。范增走后,项羽处处被动挨打,走了下坡路,灭亡的命运不可避免。刘邦说他手下有张良、萧何、韩信三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4]262。刘邦帐下何止三杰,可以说是智士如云,猛将如雨。刘邦集众智,项羽崇武单打独斗,逞匹夫之勇以对众智,哪有不败的道理。项羽帐下第一勇将黥布,也被刘邦挖了墙角。忠心耿耿的钟离眜等大将被猜疑,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项羽信用的诸项亲戚子弟都是饭桶。一个像样的叔父项伯,项羽言听计从,而项伯在鸿门宴上拉开楚汉相争的序幕之时就被汉王刘邦诱骗,两人拜为把兄弟,又结为儿女亲家,就沦落为内奸。一个缺乏阅历的青年项羽,命运着实可悲。

3.悲剧英雄项羽落幕

楚汉相争的相持阶段,即成皋对峙,通称成皋之战,此是楚汉相争的主战场和正面战场,汉王刘邦与楚王项羽在此直接对抗。刘邦一方用智,项羽一方用力,是典型的智与力的决战。前文指出,此役起于汉二年六月,讫于汉四年(前203)九月,历时2年5个月(加1个闰月)。双方动员参战的兵力达百余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长平之战后又一次投入兵力最多、历时最长的大战役。作战进程分为三个阶段。汉二年六月至九月为成皋序战,是第一阶段,凡4个月,以黥布反于淮南为临界标识。汉二年十月至汉三年九月(前204年,汉承秦历,十月为岁首,故十月至次年九月为1年)为荥阳、成皋攻防大战,是第二阶段,凡12个月,此阶段是楚汉双方争夺最激烈的阶段,也是楚军范增谋略用力的时期,汉军两度陷入危境,而最终以汉王的谋略居上,用反间计假项王之手逐除范增,双方强弱开始转换。汉三年十月至汉四年九月(前203)双方对峙广武,为第三阶段,凡12个月。由于韩信、彭越观战,刘邦、项羽智力俱困,相持不决。最后刘邦采用张良计,与项羽以鸿沟为界媾和,中分天下,诱项羽东归,然后顺势追击,才打破均势,转入战略反攻。汉五年十二月即公元前202年元月,汉王刘邦会合韩信、彭越、黥布、刘贾等,五路汉军50万众,项羽之军只有10万,楚汉强弱易势,汉军处于绝对优势,项羽败走乌江自刎,悲剧英雄落幕。汉五年正月即公元前202年二月,汉王即皇帝位,楚亡汉兴。

项羽失败有多种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兵法不精,以力斗智;其二,用人唯亲,贤才遭忌;其三,残暴不仁,失去民心;其四,政治幼稚,封王失计,这一原因是致命的。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论赞中归纳为五个原因。第一,分裂天下,引起争斗;第二,背关怀楚,失去地利;第三,放逐义帝,诸侯叛乱;第四,自矜功伐,不行仁政;第五,专恃武力,失去民心。司马迁的批评,无疑是切合实际的,五条中多了一条失去关中地利,两者精神是一致的。在项羽失败的多种原因中,为什么分封十八王是最致命的?项羽把亲信将领封王善地,以为这样就可控制局面,殊不知诸将得地称王,就不听他的号令了,黥布封淮南王以后不听调遣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将三秦将章邯、董翳、司马欣封为三秦王来拒塞刘邦,实际上等于拱手将关中送与刘邦。一是关中三分而势弱;二是因项羽在新安坑杀了秦降卒20余万,关中秦民恨透了三秦王。又,项羽封王,主观武断,未能处置好一些拥有实力的中间军事集团。山东田荣、河南彭越、河北陈余皆被排斥在封王之外。所以项羽回彭城,还没来得及坐下来休息,这几个军事巨头就联合起来反抗项羽。刘邦趁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占了关中,杀出函谷,直捣彭城,端了项羽的老窝,幸亏项羽及时回救,在彭城打了一个大胜仗,才避免了过早的覆亡。

项羽封王争论最大,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论者或曰,项羽分封代表旧贵族的割据势力,开历史的倒车,必然失败。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天下,巡行江南,当时项梁、项羽叔侄随众观看,项羽情不自禁地说:“彼可取而代也。”可见他不是不想当皇帝,不是一心想分封。其二,项羽迫于各路诸侯都要称王的形势,那就更不符实际。巨鹿之战,诸侯折服,强捷有力者皆归项羽旗下,成了他的部将。最大的异己刘邦,欲与项羽争衡,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像踩钢丝一样,冒死入虎穴乞和。当时,谁敢和项羽对抗?迫于形势之说也不成立。

那么,项羽为何分封十八王?追本溯源应是范增劝项梁立楚怀王这一政治失策,给入世未久的项羽套上了绳索。范增在秦末诸侯并起之时,建言立楚王后,以利号召民众。本来秦并六国,政治一统,废除分封,用郡县制取代了侯王林立,消除了兼并战乱,民众“莫不虚心而仰上”[5]。可是由于秦施暴政,二世而亡,由于历史的局限,当时多数民众把大一统的集权政治与暴政二者等同起来,对秦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惶惑,六国遗民纷纷乘势而起,分封制度的沉渣泛起,只不过是回光返照。项羽分封十八王,不自觉地走了回头路,并不是代表旧贵族势力开历史倒车。范增劝项羽急击刘邦,可见也是要争天下的。但刘、项两人封王,形似而内核实质不同。刘邦封王只是政治策略,刘邦是在被动局面下利用封王的策略树项羽之敌,壮大自己争取主动;而项羽封王,恰恰是在主动的鼎盛局面下,为了一个“如约”而封王,给自己树敌,显然是政治失策。刘邦集团的谋臣郦食其也曾献策立六国后,被张良建言制止了。最后为了合击项羽,同一个张良建议刘邦封韩信、彭越为王,为了策反黥布也封了王。张良看清了历史大势,只把分封作为策略运用,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了。范增识见不远,逊于张良,他建言项梁立楚后在当时还有一些积极意义,而建言项羽封十八王则是误导,逆历史潮流而动,失败是必然的。于是,又有一种观点认为,范增非善谋之士,他对项羽的失败应负主要责任,这也是不妥当的。范增只是一个谋臣,听不听还在项羽,何况智者千虑一失并不足以导致项羽的失败。分封固然是馊主意,但设计鸿门除害、王刘巴蜀,这些主意并不坏。问题是,范增的馊主意,项羽采纳了;范增的好主意,项羽拒绝了,最后把范增赶走了,重瞳子以亲疏划界,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怎么不亡!而那个改姓刘的项伯,却是项羽言听计从的一个笨伯和内奸!

项羽的致命弱点是政治幼稚。由于他少年逃难,在叔父项梁保护下成长,所以任人唯亲。设宴鸿门时的项羽,当年才是一个27岁的马背上的将军,他还不懂得用阴谋手段诛除异己,而且以形势论,项羽并不需要搞阴谋手段。本来项羽用范增的计谋,封刘邦为蜀王,想把他困在巴蜀,又是张良运动项伯说情,改封刘邦为汉中王。项羽这一改动,既负背约之名,而又实授关中之实,为一大失策。他在鸿门宴上即便杀了刘邦,也担当不起靖乱安邦的历史重任。而刘邦多次出入险地,九死一生却安然无恙。在鸿门宴上,项伯保了他;彭城战败了,丁公释放了他;荥阳出逃,有纪信替死;成皋逃出,项羽不察。这一切仿佛暗中有神灵保佑似的。怪不得司马迁发出了“岂非天哉,岂非天哉”[6]597的慨叹。以今天的观点来看,这“天”就是历史必然之中的偶然取得了胜利,实质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中年人战胜了一个鲁莽天真的青年人,刘邦的胜利是必然的,项羽的失败是值得同情的。

三、汉匈大决战

汉匈大决战,起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设谋马邑,拉开了汉匈大决战的序幕,到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呼韩邪单于入朝臣服汉朝止,前后历时81年,差不多可以称为世纪之战。汉匈大决战最精彩的段落是汉武帝伐匈奴,从元光二年到汉武帝征和三年下轮台诏休战止,即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90年,前后44年是最为激烈的战争状态,可分为三个阶段。三段时间大体各为15年,前后两段均为汉匈大决战,中间一段是间隙备战。第一段从元光二年设谋马邑到元狩四年漠北大战,即公元前133到公元前119年,这15年是汉匈大决战最激烈的时期,结局汉胜匈败,漠南无王庭。从元狩五年到元封六年,即公元前118年到公元前105年,其间14年,双方休息备战,匈奴不臣服,仍时常犯边。从太初元年到征和二年李广利兵败降匈奴、征和三年汉武帝下轮台诏宣布休战止,即公元前104年到公元前90年,其间15年是汉匈第二阶段大决战,西汉扩张,断匈奴右臂,置河西四郡,切断羌胡交通,汉通西域。张骞凿空,开辟了丝绸之路。西汉获得完胜,匈奴远遁,衰落分裂,但仍未臣服,汉朝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昭宣中兴,西汉达于鼎盛,匈奴衰败分裂,呼韩邪单于来朝,汉匈大决战画上句号。汉武帝时期的30年大决战,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彻底打败了匈奴,这是汉匈大决战的闪光点。

将近一个世纪的汉匈大决战为何发生?汉朝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如何评价其性质和意义?前人的论说多是负面的,认为汉武帝穷兵黩武,汉朝付出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7]233的代价,得不偿失,特别是李广利两次兵征大宛,天下骚动,汉军损失数十万,只获得3 000匹汗血马,很不值当。有人还说司马迁是反战的,对汉武帝是批判的,汉武帝晚年,民不堪重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已出现秦末的衰败征兆。如何看待昔贤的评说?本题循着司马迁记载的史实,从人类社会发展文明冲突的视角予以评说,抛砖引玉,以待贤者。

1.汉匈大决战的背景

汉匈战争为何发生?在本质上是一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亚洲北方气候寒冷,是大牧场,自然发展的是游牧文化。汉民族从宜于农耕的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与长江流域的江汉平原发祥成长,发展农耕文化也是自然的。两种文明的冲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从秦穆公的并国十二、辟地千里,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是两种文明冲突的战争。万里长城的修筑,亦是两种文明冲突的标志,一道万里长城,说明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处于守势,付出的代价也十分高昂。

当历史指针指向秦汉之际,亚洲南方农耕民族以最先进文明的华夏民族统一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国土面积大约400万平方公里。北方匈奴游牧民族出了一个英武的冒顿单于,他把许多不统属的氏族、部落都统一起来,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单于国,其地东起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到长城,东西万里,国土面积大约1 000万平方公里以上,两倍于西汉的国土,是北方的超级大国。两个超级大国的碰撞,战争就要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两种文明的冲突,可以说是古代的一场世界大战,由于势均力敌,所以旷日持久。汉初汉匈两国发生的平城之战可以说就是大决战的一场预演。公元前200年匈奴冒顿单于统领40万骑兵,大败汉高祖率领的32万步骑,一次战役,双方动员用于一线的兵力就达70万以上,在当时可以说是双方倾全国之力的一场大决战。双方都是从长期的统一战争中走过来,双方兵强马壮,但都是国家初建、经济匮乏,不利于持久战争,又势均力敌,以和亲罢战收场,其实是双方的一种休养备战。

到了汉武帝登场,西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文景时代养马备战,储粮于边,汉朝的人口与财富是匈奴本部人口与财富的10倍,这就是汉武帝敢于亮剑的资本。

2.汉匈大决战的代价和结局

汉匈大决战是一场世纪大战,汉武帝伐匈奴的决胜阶段历时30年,故战役过程不必细说。只需说一说汉匈大决战的规模和双方付出的沉重代价,就足以透视这场大决战为何不可避免以及惨烈景象了。汉武帝时的汉匈大决战,匈奴本部人口500余万,加上兼并的各游牧部众,估计人口在1 000万左右;汉朝人口约4000万,4倍于匈奴人口,10倍于匈奴本部人口。古代无战乱的承平时期,大约100年间人口增长翻1倍。汉武帝时期是西汉中期,汉匈大决战前承平70余年,大决战后到汉末战乱承平80余年,刚好两者在承平时期相当,人口增约1倍。汉初人口依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8]18,以战国时人口5人1兵计,秦统一六国,全国人口2 000余万,到西汉汉武帝发动汉匈大决战时人口增至约4 000万,即汉匈大决战,西汉人口减三分之一,损失一千二三百万。匈奴本部人口,以5人1兵计,平城之战一次投入骑兵40万,人口则有200多万,到汉匈大决战时匈奴本部人口500余万,损失200万。汉匈大决战,双方损失人口总计一千四五百万,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人口之半,毫无疑问这是古代的一场世界大战。这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两种文明发展到不可并存时必然要发生的大决战,也是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古代空前的历史大变局。何为决战?决战就是双方交战必须分出胜负,一方彻底打败另一方,不达目的,双方战斗决不会停止。从这个意义上,汉武帝是非常之人,他带领卫青、霍去病、张骞、李广等时代英雄建立了非常之功,是值得肯定的。汉匈大决战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欧亚大陆板块,农耕民族由守势转入攻势,并战胜了游牧民族,先进文化得以传承。假如匈奴胜利、汉朝溃败,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此中断,则历史不知道要倒退多少年。东汉又一次打击匈奴,迫使其西迁,而在西晋末尚有五胡入主中原的动乱,这是北方游牧残余导致的变局,由此反推,汉匈大决战中西汉的胜利,即使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因为这一代价的付出保卫了农耕文化。

3.张骞凿空建言断匈奴右臂,英雄创造时势

张骞,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县)人,约生于公元前159年,卒于公元前114年,享年46岁,不仅是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和大探险家,而且是一位大政治家和战略家。

准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全面掌握人物的活动事迹。公元前139年张骞21岁出仕为郎,到公元前114年死于大行令,任职26年。其中两次出使西域17年,在宫廷为官9年,历郎官、太中大夫、卫尉、大行令,带兵出征为校尉、将军。郎官为皇帝侍从;太中大夫参决谋议,高级顾问;卫尉、大行令位列九卿,卫尉警卫宫殿;大行令,秦官为典客,掌蛮夷归义,相当于外交部部长,西汉大行兼理诸侯王事务,相当于内政部长。张骞的任职,表明了他是汉武帝的亲信大臣,处于决策中枢,参与军国大政谋议。

张骞出使西域,他的使命是联结大月氏抗击匈奴。由于大月氏在中亚已安居乐业,不想报复匈奴,张骞的使命未能完成,但他从西域的考察中提出了更高的战略。《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回答汉武帝的询问,可称为“西域对”。前文楚汉相争已述及韩信在汉中拜将,回答汉高祖询问,可称为“汉中对”。《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三顾茅庐,咨问天下大计,诸葛亮答以“隆中对”。这“三大对”都是当世历史转折的英雄规划历史变局的谋略。“汉中对”规划了楚汉相争,以弱胜强的谋略;“隆中对”规划了三分天下,为刘备割据一方提出了胜利的人谋;“西域对”提升了汉武帝反击匈奴要放眼世界、开拓进取、断匈奴右臂的谋略。“三大对”标志张骞站到了韩信、诸葛亮的行列,可以说是一代人杰。

“西域对”影响汉匈大决战主要有三项决策。其一,提出断匈奴右臂,通使联结中亚的乌孙;其二,建言取大宛汗血马,改良中国马种,组建高质量骑兵部队,如同当今的现代化国防建设;其三,倡言通身毒国而重开经营西南夷。断匈奴右臂的胆识,只有张骞身临西域,了解大世界,才有头脑提出。以上几项都是根本性的国策。张骞死后,西汉王朝继续执行这几项基本国策,平西南夷设郡县,兵征大宛,和亲乌孙,置河西四郡,既通西域又切断羌胡交通,为日后青藏高原地区的各部族的归附奠立了基础。直到宣帝之世,全部实现了张骞的战略构想。从决策角度考察,张骞不只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他还是一个胆识过人的政治家和战略决策人物。他对于历史的贡献和对西汉政治的影响,应当给予崇高的评价。

张骞出使西域,不是掠夺、占领,他没有带庞大武装,而是传播忠诚信义,带去东方的物产,以和平为宗旨交结朋友,这是更值得永远发扬光大的精神。特别是第二次出使乌孙,当时匈奴势力已被逐出西域,东、西交通畅通,张骞携带丝、缯、帛、金钱等前往。张骞在西域活动,始终贯彻“以义属之”的和平外交路线,寻求友谊与合作。乌孙王昆弥倨傲无礼,张骞责以大义,讲求忠诚与信誉,受到西域各国的热情欢迎和接待。甚至在张骞死后,汉使都要打张骞博望侯的旗号,才能赢得西域各国人民的信任。张骞结盟大月氏夹击匈奴以及招大月氏重回故地,这一具体目标因客观原因没有实现,但不是外交的失败。张骞从长远战略目标出发,以和平友好使者身份传达友谊,沟通中、西文化交流,从此中、西使者、商队络绎不绝,获得了外交的极大成功。在公元前一二世纪东、西方文化各自达到了古代文明的高峰,西方有希腊、罗马文化,东方南亚有印度文化、东亚有中国秦汉文化。张骞通西域,在三大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张骞无疑是一位世界文化名人,他的名字与丝绸之路是不可分割的。他是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使者,有别于中世纪和近代那些以掠夺为目的的探险者、淘金者,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张骞通西域,《史记》《汉书》均称为“凿空”。苏林注:“凿,开也。空,通也。骞始开通西域道也。”颜师古注:“空,孔也。犹言始凿其空穴也。故此下言‘当空道’,而《西域传》谓‘孔道’也。”[9]2693对阻路的大山,开凿通道,就叫凿空。张骞备受艰难险阻,首次由汉直通西域,故形象比喻为凿空,匈奴是阻挡汉朝走向世界的大山,打开这座大山,突围向前,“凿空”二字比喻极为形象生动,也是对张骞备尝艰险的描述与赞评。古代没有人工开凿的穿山通道,司马迁创立“凿空”这一词,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司马迁慧眼识英雄,把张骞的通使行迹上升到放眼看世界的高度,中国的发展要走向世界,内涵极为丰富。张骞凿空,汉通西域,汉武帝移70万民众于河西走廊,这是地域政治的凿空,屏断羌胡交通,迫使匈奴远遁并臣服,为日后青藏高原纳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这是张骞始料所及的又一贡献,也是汉匈大决战影响历史深远意义的外延,值得大书一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司马迁所写中国古代历史转折的长平之战、楚汉相争、汉匈大决战三大战役,给人类文明提供了厚重的历史思考,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所谓历史思考,就是以往历史留给人们的经验、教训和借鉴。

三大战役留下的历史借鉴,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大战役必将伴随历史转折而发生。长平之战转折了千年历史之变,楚汉相争转折产生了新王朝,汉匈大决战转折了处于守势的先进农耕文化战胜游牧文化。其二,历史转折的大战役,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也就是大战役不可避免。战争来临,要迎难而上,奉陪到底。长平之战,赵王意志不坚,心存侥幸,把一副合纵好牌打烂了,教训是深刻的。其三,历史转折大战役,必须决出输赢,双方都要拼尽全力,所以时间长、规模大,双方都是全民总动员,使出浑身解数。其四,大战役取胜既是力敌,更要智取,往往是新生方以弱胜强,表现为智胜力。用智就要分清敌、我、友,孤立敌人、瓦解敌人;自我团结,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争取中间,广交朋友。楚汉相争,刘邦做得最好,以弱胜强。汉匈大决战,张骞凿空通西域,也是争取中间。任何强势一方,单打独斗,终将失败离场。长平之战,强势秦军不敌韩、赵、楚、魏联军,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试看今日之域,百年大变局,已见历史端倪,就要丢掉幻想,做大做强自己,准备战斗,迎难而上,敢战才能止战,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注释:

①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载,黄帝“修德振兵”,阪泉之战灭炎帝,涿鹿之战杀蚩尤,于是“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② 引文见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此为译意。下引赵括母语,亦为该传的译意。

③ 此据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冯亭投赵之辞撮述其意。

猜你喜欢
汉王韩信秦国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五张羊皮
秦国的“拐点”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瞒天过海
追韩信
移动互联新探索
准确 高效
汉王科技的变革
汉王的退路已被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