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缺视角下英汉语言差异

2022-03-03 01:01:34孙文婧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汉语言译文汉语

孙文婧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 050061)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依靠语言,而语言的表达受到文化的影响。在国际交流中,语言表达也因此难免受到中西文化渊源与文明历史的差异性的影响,出现文化空缺的现象。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过程中,仅依靠正确的发音、精准的语法以及大量丰富的词汇积累,可能并不能够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这种文化空缺现象在英汉互译及跨文化交际中都有所体现。因此,为提高交流有效性,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文化间的不同点,并结合文化空缺影响下的语言、文化及思维因素,提高自身翻译及交流的能力。

一、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文明的不断进步,语言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语言的重要应用价值在方方面面获得体现,成为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能力。作为重要的思维工具及交际工具,语言与思维和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民族风俗、民族信仰与民族价值观的集合体。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Sapir曾对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作了如下说明:“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对语言行为的影响来自于方方面面,这是因为文化体现民族信仰模式、地区历史背景、环境风俗习惯,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映射。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二者纵横交叉,密不可分。

(二)语言与思维

语言在思维模式形成和对客观事物认知的过程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从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 determinism)和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两个不同角度对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解释。该假说指出,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对思维产生影响,没有制约或主导作用。不同语言的人,思维也会有所不同。思维是语言存在的基础,语言借助思维实现发源与发展,而思维也通过语言表达完成记录和运用。由此可见语言与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文化空缺的含义与分类

(一)文化空缺含义

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random holes in patterns(偶然的缺口),空缺现象由此为学者所发现。80年代末,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论述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vacancy theory(空缺理论)。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在对比不同语言词汇时,采用了“无等值词汇”的术语。文化空缺是两种文化在沟通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地域、社会发展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文化意识,是各个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的体现。英语和汉语分别代表和反映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文化空缺的典型来源。

文化空缺词的重点在于文化。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与文化背景,形成了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汉语中特有的一些词汇具有特殊的中国文化内涵,可能在其他语言中并不存在,而外语使用者往往也无法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总而言之,一个国家的文化词汇在另一国家里是空缺的,这种词汇称为文化空缺词。

(二)文化空缺词分类

由词语对应细分,文化空缺词主要由完全空缺词与部分空缺词构成,分别体现如翻译等语言应用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下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对这两类文化空缺词汇展开解释说明。

完全空缺词是指在两种语言中不存在相对应的词汇。这类词汇不仅没有对应词汇,甚至也不存在含义相似的词汇,即使从内涵上也无法完成匹配。例如,在汉语中方位不仅指代方向,更寄托了中国人对方位位置的一种信仰。很多人会在房屋装饰方面挖空心思,试图通过在特定位置摆放特定物品取得一定的效果,由此,便出现了“风水”一词。“风水”在英语中并没有能够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也没有能够意思相近,内涵相似的替代词。再比如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阴阳”、“八卦”、“太极”等等,都属于没有对应的完全空缺词。

部分空缺词是指在两种语言中不存在相对应的词汇,却可以找到与之内涵相同或相似的词语。例如,中国人在称呼亲人时,会根据年长顺序及亲属关系演变出多种称呼:“舅舅”、“叔叔”、“姑姑”等等,这是由于中国文化中严谨的家族辈分制度以及长期的父权家庭模式。父系与母系亲属的称谓不同,年长者与年幼者的亲属称谓不同;而西方人的亲属称谓则较简单,仅依据称谓及位次判断称呼词,统一用一类词取代,也就是我们熟知的“uncle”和“aunt”。

三、文化空缺角度下英汉语言差异的表现

文化空缺是英汉语言差异的主要表现,也是探究英汉语言对比的主要切入点。因文化和思维密切影响语言,下文分别从文化空缺角度下的中西文化差异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切入,探讨了文化空缺角度下英汉两种语言的具体差异。

(一)文化空缺角度下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历史长河赋予了中西方文化不同的特点与内涵,也为英汉民族带来了不同的历史进程、历史人物和文化背景。在中西文化差异中,文化空缺是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两种文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下文从民族性格、礼仪禁忌、典籍与典故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1.民族性格的差异

文化中蕴含着本民族的性格与情感,同时也能够反映该民族的传统与习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和”为贵,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惊艳世界的“和”文化表演,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烟花绽放的“迎客松”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的追求。而受其历史发展过程影响,西方文化极具“海洋”特质,其民族性格张扬外向,追求浪漫主义色彩。他们崇尚自由,不相信命运的主宰,正如西方文化中一句妇孺皆知的谚语所描述的那样:“Everyone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

2.礼仪禁忌的差异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礼仪与文化禁忌方面同样有所体现,而这种习俗的差异也是文化空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汉语中经常以“老”为尊,“某老”是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老人家”是对年纪较长的人的礼貌称谓。“老”在汉语中意味着“智慧”、“经验丰富”、“值得尊敬”,也因此,尊老爱幼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但是,在西方文化中,“old”却表达出相反的含义。Old White在英语中却不讨White先生喜欢,这是由于old一词在形容人时往往意味着年老无用,为人遗忘。因此,西方文化往往使用senior citizen(年长的公民)或golden age(黄金年代)代替old(老)使用。再如,汉语中经常使用一些非常谦虚礼貌的应答方式表达自己对旁人的感谢,而在英语中的含义同样大相径庭。同样是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情况下,汉语中的“今天真是麻烦您了”、“劳您受累了”等等表达,体现了受助人对他人的感谢,而如果带入英语文化中,“Thank you.You have helped me a lot.You must have been very tired today.”,对 方 可能会认为这是在吐槽自己不尽力,很快就劳累了。这种表达方式不适合英语的文化背景,是交际中的文化空缺,所以显得唐突、不得体。

3.典籍及典故

典籍与典故是文化与历史的体现,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翻译中的大多数文化误解与历史典故有关,是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如汉语中“空城计”、“完璧归赵”、“游园惊梦”、“庄周梦蝶”等等,皆出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及著名历史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传播,家喻户晓。同样,西方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也为英语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如The Merchant of Venice(威尼斯商人)中的Shylock代指“冷酷无情的放高利贷者”;著名悲剧Othello(奥赛罗)中的Green-eyed Monster(绿眼恶魔)代指“妒嫉成性之人”;在Uncle Tom’s Cabin(汤姆叔叔的小屋)中,Uncle Tom因主人公人物性格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代名词。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具有引申含义的词语,如Oedipus Complex(恋母情 结)、Trojan Horse(木马计;暗藏的危险)、The Sword of Damocles(时刻存在的危险)等。这些词语都带有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在语言交流中往往需要加以背景介绍或内涵解释,是典型的文化空缺体现。

(二)文化空缺角度下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

思维的形成与文化有密切联系。不同地区因其本地历史、思想、词汇使用的不同而在语言表达方式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由此也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不同促进了语言的多样性发展,从而也形成了文化空缺现象。下文从两个角度举例验证:

1.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只是就整体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因受传统文化影响,形成了侧重于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尚象”:“象形”文字是汉字发展的基础,具有深远的传统与渊源;“天象”是旧时人们判断吉凶变化的重要依据。而古希腊罗马传统思想则促使西方民族发展形成了偏于抽象的思维方式——“尚思”:对客观世界的探究分析;对客观事物的抽象概括。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汉语中多使用具有实指意义的具体名词,而英语中多使用抽象名词。

原文:画龙点睛

译文:make the finishing point

“画龙点睛”原指画家作画的神妙,后比喻文章与讲话内容关键处添加的十分精辟精准的内容,从而使内容更加深刻。在汉语成语中,“龙”和“睛”都指具体事物,而在翻译时采取了较抽象的方式进行意译。

2.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受各自文化影响,中国“人本”观念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而西方“客体性”思维的追求形成了以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的思维模式。因此,汉语表达常用有生命的事物做主语,常用主动语态,而英语中常用没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呈现被动语态。

原文:Priority will be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dairy and soybean products and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food quality for the entire Chinese people.

译文:我国将优先发展乳制品、豆制品和食品加工业,以进一步提高全体中国人民的食品质量。

四、英汉语言差异与翻译腔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第一次创新地写出翻译腔的英语“translationese”。他认为“翻译腔”又称“翻译体”,是指译者在翻译时将原文本的语言形式、表达逻辑、句法结构生搬硬套得到译文,导致译文内容与译入语表达习惯相悖。“翻译腔”对翻译质量影响极大,主要表现为只顾在形式上逐词逐句地紧扣原文,忽略译语语言结构的特点和习惯表达方式,译文生硬牵强,文笔拙劣,可接受性差。一般认为,翻译过程包括两个阶段:正确理解和充分表达。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结果。而导致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或不当,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英汉语言汉语化及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

(一)文化方面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转换与沟通。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诸多文化差异,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原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及文化背景,那么便无法做到准确直接地传递文本,从而也会导致“翻译腔”问题的出现。

原文: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

译文1:周五到了,他们要出去买醉。

译文2:周五发工资,那天他们会出去大喝一通。

英语中“Friday”意为“星期五”,这一含义为大家所熟知,因此出现了译文1的直译。这样的翻译方式看似忠于原文,但是“翻译腔”十分明显,并让人无法理解句子实际含义。其实,“Friday”在英国还可表示发放一周薪水的日子,并在此处引申为拿到薪水开心消费的含义。译文2巧妙地将“Friday”内含的文化信息译出,避免了“翻译腔”的干扰,也避免了句意错译的出现。

(二)思维

就英汉思维模式而言,汉语思维倾向于首先对表达进行铺垫,即描述外部环境,之后再描述中心事件。而英语思维恰恰相反,英语思维习惯于首先表达中心事件,其次再描述外部环境。这也就是英语句子先总后分,而汉语句子先分后总的原因。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句子结构的不同,是翻译中“翻译腔”出现的另一重要因素。

原文:It was natural that now the conversation turned to events that had infected you.

译文1:这再正常不过,我们现在说一下之前影响你的那件事吧。

译文2:现在一起聊一聊之前影响你的事情,这再正常不过。

英语表达首先应用形容词进行描述总结,之后再对事件进行解释说明,而汉语则采取了相反的表达顺序。因此,采用英语表达顺序的译文1“翻译腔”现象浓重,而译文2则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更加通顺流畅。

五、总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价值观念及传统内涵的折射;翻译是创造性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文化空缺是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无论是对交际还是对翻译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在文化空缺角度下分析英汉语言差异,了解英汉语言在文化及思维方面的具体差异体现,加深对中西语言异同的认识,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减少在翻译过程的盲目性及“翻译腔”的出现。

猜你喜欢
汉语言译文汉语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译文摘要
水利经济(2020年3期)2020-02-22 11:38:33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I Like Thinking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语言与翻译(2015年2期)2015-07-18 11: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