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STEAM理念下小学课程融合的教学设计探究与实践

2022-03-03 01:01:34魏乐华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理念学科

魏乐华

(民勤县北街小学 甘肃 武威 733000)

STEAM理念主要是借助于跨学科来开展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模式下,学校、教师意识到了学科孤立化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在学科教育工作中融入STEAM理念,对传统教学进行完善和突破,充分解决学科孤立化问题,实现学科教育的整合、融合发展,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有着较大的帮助。同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基础教育目标需要实现课程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性,保证课程结构的完善化、均衡化,而STEAM理念下的课程融合较为符合基础教育的目标导向,通过整合艺术、数学、工程、技术、科学,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与交叉,让学生在跨学科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性解决问题,成为社会将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STEAM 理念下小学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

在STEAM理念下实现小学课程的融合,属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在小学科学、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学科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学科知识,激发其创新意识与创造力,而学科之间的融合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意识到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其知识探究欲望,逐渐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十九大报告表明,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而科技创新也得到国家、社会的关注,国家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工程、科技人才,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能够让学生在探究和知识整合中,感知到科技的重要性,由单科发展过渡为多科发展,在亲身体验中,激发自我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

(二)实现知识体系的逻辑化与条理化

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能够实现知识体系的逻辑化与条理化。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体系中,主要是把学科内容划分开来,让学生全部吸收学科知识,但是这样的课程体系会让学科之间相互分离与彼此孤立,缺乏一定的横向联系和协调关系,不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由部分过渡到整体的把握与理解,让教育活动和真实世界缺乏联系。而在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能够意识到生活中学科问题的不可控性和复杂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感知到学习的快乐,改变以往单科成绩培养的现状,进而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真正实现知识体系的逻辑化与条理性。

(三)实现课程学习的项目化、重构化

STEAM理念下的课程融合,能够实现课程学习的项目化、重构化。课程融合主要是把构建主义学习理念作为核心的导向,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实践型学习方式、探究型学习方式,让学生去探究真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STEAM理念下的课程融合,能够让学生借助于多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让课程学习过程更加完整化,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对比,把抽象的学科知识更为直观化、形象化的展示出来,把工程制作、概念模型、信息收集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观察、实践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二、STEAM 理念下小学课程融合的原则

(一)情境化的教学原则

基于STEAM理念下,在小学课程融合工作中,一定要遵循情境化的教学原则,围绕实际生活元素、素材来开展课程融合活动,这样小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解、认知,取得理想化的课程融合效果。小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比较少,教师只有融合情境来开展课程融合活动,才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分析,全面体现STEAM理念的教育优势,促使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同时,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之中,教师在整合课程内容过程中,只有体现情境化的教学原则,才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知到课程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

(二)综合性的教学原则

基于STEAM理念下,在小学课程融合工作中,教师一定要遵循综合性的教学原则,实现课程知识之间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全面落实STEAM理念,引领学生去自主发现、自主实践。教师要改变以往逐门讲解知识,之后再整合知识的现状,而是要在传授新课程知识过程中,有计划性、目的性来融合课程知识,比如,实现信息技术学科、美术学科、科学学科的整合,让学生从中收获丰富的收获、体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量力性的教学原则

基于STEAM理念下,在小学课程融合工作中,教师一定要遵循量力性的教学原则,以此来展示出课程整合的教育作用、优势。教师一定要提出高于学生发展水平的问题,但是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从中掌握更多新的学习经验、生活技能。同时,教师在整合课程知识期间,需要用心、详细策划方案,提前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实际学情,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方面的困难,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水平。

(四)开放性的教学原则

基于STEAM理念下,在小学课程融合工作中,教师要遵循开放性的教学原则,改变以往内容局限、形式局限的现状,而是要设定开放性的课程整合方案,用学生能够接受、感兴趣的形式来整合课程知识,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知识引用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五)合作性的教学原则

基于STEAM理念下,在小学课程融合工作中,教师要遵循合作性的教学原则,改变以往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教育现状,而是要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共同探索、合作之下,强化对课程知识的记忆,通过课程融合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课程问题,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为之后参与学习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全面落实STEAM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责任心,培育学生学科综合素质。

三、STEAM 理念下小学课程融合的教学设计探究与实践

(一)引入顶层设计,构建课程融合整体框架

基于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需要引入顶层设计,构建STEAM理念的整体框架,学校设定相应的制度、规则,把STEAM理念下的课程融合作为学校的特色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小学科学、小学数学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活动中,一定要设定相应的课程融合指标,把STEAM理念作为转化学生学习模式、课程融合的重要导向,合理规划STEAM理念下的课程融合运行机制、工作愿景、师资培训。同时,基于STEAM理念导向下,要构建校长牵头、教导处与科研处执行的课程整合模式,设定专门的STEMA项目负责人,对于小学科学、数学等课程融合活动给予相应的支持,让课程融合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下去,严格审核STEAM理念下课程融合的要素、执行质量,做到合理分配与统筹规划,基于教育协同、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来设定课程融合框架。在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过程中,要注重教育资源建设工作,在硬件设施、空间资源、课程资源方面,要为落实STEAM教育理念提供一定的保障。教师要多多学习STEAM理念实践理论知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等资源,展现出教育协调效应,提升STEAM课程理念的深度实施。除此之外,在STEAM理念下的课程融合,需要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融入,把问题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再融入一些具备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服务于社会,利用所学课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合理规划STEAM理念下的课程时间

在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课程时间,设定专门的STEAM课程,STEAM课程更为关注教育过程的实践性,由此,STEAM课程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限制,把项目式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善方案、构思设计、课程反馈,一周可以安排2课时作为STEAM课程时间,实现学科内容的衔接、拓展、融合,构建高效化、理想化的STEAM课程。基于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些特色化的STEAM项目活动,实行教学走班制,让每一个学段的小学生都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这也是融合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把课程融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专门设定一些STEAM互动活动,设定特色化的课程创造竞赛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STEAM课程活动中去,在相互协调与合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充分利用课程时间,提高STEAM课程教育质量,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要想合理规划STEAM理念下的课程时间,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全面、综合的了解,从中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进度、知识水平,以此来科学安排学生参与课程整合的时间,这样既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课业压力,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以最放松的状态投入到课程整合活动中,全面落实STEAM理念。

(三)转变教学模式,完善教育策略

基于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完善教育策略,对原有的教育体系进行革新,由之前的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充分转化为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学科素养、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程融合教育活动中真正有所成长与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教师要展现出STEAM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特征,构建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教学体系、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让STEAM课程顺利开展下去。教师可以通过推测与提问来实现课程知识的融合,让学生在探究与讨论过程中整合课程知识,借助于动手操作、教具来进行实践,增强STEAM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合作机会,学会利用多门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学科思维能力,构建有效的STEAM课程活动。在STEAM课程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项目来开展学习活动,在跨学科学习中来获得知识,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要学会利用智能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也要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技术来解决问题,实现创造性、探究性学习,把实际生活和智能技术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在STEAM课程活动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之间分享学习方案与策略,把模型、技术、概念作为学习工具,围绕STEAM内容来构建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STEAM技能。

(四)营造“创”和“玩”的教育氛围

基于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活动,教师需要营造“创”和“玩”的教育氛围,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与兴趣爱好,科学规划创造、探究、娱乐的时间,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学科知识、融合学习知识,把所学课程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媒介,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无论是在科学课程活动中,还是其它课程活动,教师都要把知识的探究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操作,在多种尝试中体验成功与失败,总结相应的学习经验,培养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基于STEAM理念的引导之下,在小学课程融合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围绕现有学科知识展开拓展与延伸,而是要围绕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征,为学生营造“创”和“玩”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趣味探究中,深化对学科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且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利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参与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化成长、发展。除此之外,基于STEAM理念引导之下,教师一定要多和学生沟通、互动,以此来消除学生内心的抗拒、抵触心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整合学科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搜集资料习惯,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

结语

总之,在STEAM理念下的小学课程融合活动中,教师要保证课程活动的实践性与综合性,把知识探究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融合学科知识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提高STEAM课程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在小学课程融合活动中,教师要合理规划课程时间与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认知能力,构建多元化、趣味化的创造性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理念学科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参花(上)(2023年2期)2023-03-06 03:54:09
【学科新书导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品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中国德育(2017年17期)2017-09-15 22:00:23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