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2-03-03 00:43郭爱华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写作技巧课外阅读

郭爱华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明达街小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引言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习语文不仅是为了掌握词汇和句式,还要有一定的文字理解和鉴赏能力,并能够独立自主地去创作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由于当前的语文教学强调背诵和记忆,忽略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成长,导致小学生语文作文水平较弱,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形成,这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不相符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作文教学课程,掌握更强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一有效教学途径,打造更加优质的小学作文课堂,让学生通过读写来提高语文素养,具备更加优秀的语文学习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作文教学课程兴致缺失

如今有许多小学生对作文课程不感兴趣,导致他们缺乏兴致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例如作文写作的难度较高。由于作文写作属于一门综合性、创造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小学生具有对语文的基本认识和自身感悟之后才能够掌握相应的写作原理和写作技巧。由于一篇较好的文章需要思想和文字功底兼备,而小学生学习时间较短,其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且文字运用能力尚未成熟,因此很难写出一篇成熟的作文。由于小学生的这些特征,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一般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不需要写作技巧和感情表达多么成熟,然而这导致了学生只记住了故事情节,在写作作文时很难开头,下笔时也断断续续,难以流畅行文。再加上信息化时代小学生能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奇,在各种游戏和视频盛行的当今社会,小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优质作文或优秀的经典读物,仅靠老师的教育很难让气象成成熟的写作能力,再加上小学生自控力不强,想要凭借他们自身抵御诱惑的能力去专注于写作练习过于艰难,多种原因综合之下,就导致了如今小学作文课堂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不足,难以培养起写作兴趣。

(二)小学生写作范围受限较大

作为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小学是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和知识体系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词汇非常简单,使用的语句也处于初始阶段。教育部门会选用较为简单易懂,且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文章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这些文章中拟人和比喻的手法使用较多,反而忽略了平时的写作方式,导致小学生在自己进行写作时也会下意识模仿课文内容,而自身的语文知识基础又无法完成优秀的拟人化和比喻写作,从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能力差越想效仿课文内容,然而越效仿课文内容写出来的作文成绩却越不理想。而且如果学生不选用课文内容作为素材的话,平常接触到的生活琐事也难以构成作文素材,因此小学生写作范围受限很大,能写的内容寥寥无几,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和创作思路的形成。

(三)写作技巧的应用十分僵硬

想要应用和写作技巧,就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然而小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次数有限,一般只有考试中才会认真写作文,因此很多小学生学习到了一些写作技巧之后,都会因为平常接触较少而犹豫是否能够使用,像是一些抑扬结合、首尾呼应式的写作技巧,很难在小学生的作文中见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写作机会较少,哪怕学生知道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方式,但缺乏应用会导致他们在进行独立创作时难以将其用在行文中,即使使用后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相当僵硬。

(四)写作方向不确定

想要创作一篇合格的作文,就必须要有一个贯穿整个文章的整体思路。然而小学生在选择写作方向时,其构思能力不足,无法创作出一个合格的思路,因此很难理清创作方向。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作文初始创作阶段,小学生一般都会犹豫不决,很久才能提笔写下作文的开头。而且就算写下开头之后,之后的内容也很可能会偏离主题,导致文章前后不连贯。写作方向的不确定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小学生创作能力受限,作文水平不高,综合表现能力不足,需要在下一步的作文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

二、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传递思想和文化的工具,书本中所蕴含的知识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并让小学生走入语文世界,了解文字的真正魅力,体会语文学习的精髓。如果小学生能够保持好阅读的习惯,充满对语文知识的渴求,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引导来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并和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家校合作来完成阅读计划。另外,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来设立推荐书目,比如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去阅读《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名著,通过三国演义形象的人物描写来产生对历史的兴趣,并掌握其中的语文知识,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明朝那些事儿》,了解历史的同时认识到更加轻松诙谐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进行独立创作时有更加灵活的写作方式和参考途径。如果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并下意识地效仿自身阅读所得经验来进行学习写作,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自身兴趣为出发点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养成习惯,提升学习语文写作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为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对写作产生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写作的一大驱动力。只有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才能够运用好自身所学知识来进行作文创作,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要保障学生想要主动参与到作文写作之中,而不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来完成写作要求。为此,要从课外阅读入手,让学生接触更多有吸引力的语料素材,掌握更多的新事物,从而产生探索钻研的想法,更加积极地去学习语文写作。在生动活泼的课外阅读内容的推动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属于自身的想法,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去掌握一些全新的事物。有了课外读物作为参考和临摹的对象,学生更容易进行独立创作,掌握更多的能用于自身写作的技巧和手法,并逐渐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结构和各种技巧的应用,在之后的作文写作中将其融入到自身的创作过程中,从模仿到创造,将这些技巧灵活运用,增强自身写作兴趣和动力。另外,小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好地去鉴赏文学并理解文字的内涵,这对生活经验不足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成长。相比于教材而言,课外内容灵活性更高且更具深度,小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所能了解到的事物更加精彩,这既能增加其兴趣,也能补充其语文知识基础所欠缺的内容,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够做到言之有物。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来提高写作水平,并产生写作的积极兴趣。

(三)增加学生感悟

由于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对生活以及自然事务所形成的认知不够完善,难以形成独立的见解,因此在写作时很难抒发出自身情感。这也是小学生作文中的一大通病,缺乏感情的表达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感悟抒发而出,结合内心世界的情感来进行写作。由于小学生很难体会到更多的社会上的经历,如果只是写自己的所作所为很难引起他人共鸣,而课外阅读则能够让小学生接触到他人的精神世界,了解自身接触不到的经历和感情,从而得出相应的感悟和体会。写作应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弥补自身知识基础和人生经历匮乏而导致的缺陷,通过和他人的情感共鸣,理解他人经历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来进行文字创作和语言表达。由于小学生经历的多是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因此一些积极向上的冒险故事和说明文章都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小学生提高社会意识,并产生好奇心和进取心。同时,课外阅读也能让小学生了解到世界发展的规律以及前沿新闻,让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能做到与时俱进,将阅读所得的良好素材应用在写作之中,解决作文空洞的问题。另外,由于在一些落后的地区很多小学生无法接触到新鲜事物,而阅读可以丰富见识、开阔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点上,课外阅读能够改善先天条件的不足,甚至让学生的命运出现变化。阅读从来都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和文字内容的,而是应当通过文本内容本身来了解作者的精神内涵和文字背后的创作背景,深切体会到故事的深意,产生心理的触动,从而对写作萌发兴趣。像是励志人物的传记,还有伟大事业的记录,都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良好途径,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课外读物,不仅能够积累大量的语料素材,而且还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并将其体现在作文创作中,表达出更加优秀的情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当让学生多多接触不同的优秀课外读物,然后根据学生兴趣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不需要太大的目的性,而是随心所欲,享受文学给自己带来的精神熏陶。语文教材中所使用的阅读文章就是很好的范本。教师想要利用好这些教材,就要引导学生投入自身感情,塑造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把文章内容和自身感悟结合起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并进行独立的文学创作。例如,《秋天的雨》这门课就非常适合作为景色描写的范本来进行作文教学,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阅读课文,并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作文写作技巧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明白,干巴巴地去描写景色无法将自然场景中真正的美体现在众人面前,而是要融入感情才能够写出足够好的文章。为此,要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秋天的作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多媒体工具播放秋雨的画面和秋天的场景,结合学生自身的所见所闻,来展现出秋天的景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联系自身回忆和体验,与大自然产生交互,用自身感悟来进行写作,从而提高作文水平[1]。

(四)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量

小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搭建其写作的框架,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储备,从而在写作时更加轻松。小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就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积累大量的阅读内容作为良好的写作和语文学习素材。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提升的,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小学生更容易把握文章中的重点,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将其提炼成属于自己的写作手法。在进行创作时,有着良好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就能够写出更加有深度、合乎规范的好文章。课外阅读作为积累知识储备的良好途径,学生能从中获取大量的写作素材,不仅如此,作文中所涉及到的思路创作和手法应用,都可以通过阅读来提升,在阅读时所见到的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段,都会在小学生脑海中留下印象,在阅读量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小学生也能够掌握更多的刻画人物和创作故事情节的方法,写作时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丰富的课外阅读也能够让小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进行文字表达时能够使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能引人共鸣的情感,以更精炼的文字来描绘更具转折性和趣味性的情节。小学生写作所有能使用到的手法都能在课外阅读文章中学习到,作文中涉及到的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等写作技能,都能够通过课外阅读来加强。例如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各种夸张、比喻等写作手法,都能够用于自身的文学创作之中,积累的语料也能够成为写作的素材。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课文为具体参照,让学生仿照课文来进行作文写作。例如《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对环境的描写相当优秀,并使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书读这篇文章,积累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之最,通过对比更能体现出他作为世界第一的雄伟壮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剖析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对比手法的应用方式和应用价值,在学生正确掌握这种写作手法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学校或周边常见的建筑物作为主要的写作主体,和其他建筑物进行对比进行作文创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掌握更多的写作知识,通过自身应用来感悟写作手法的妙处所在。而课外阅读,正是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语文知识的最佳途径,想要独立创作就要首先学会学习模仿,大量的阅读就能够带来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2]。

(五)通过优秀文章认识并掌握写作技巧

学生通过优秀文章能够了解更多写作技巧,并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深入掌握。阅读课外读物时,学生能够通过对文章的不断深入认识到更多的修辞手法和行文结构,而这都是作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例如小学推荐阅读读物《鲁滨逊漂流记》说使用的悬疑、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都相当引人深入,对感情的描写也非常优秀,适合学生从中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成功的文学创作必然有其技巧学习价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到优秀文章带来的享受,也能够产生学习写作技巧的积极性。由于小学生在现阶段的教学体系中能够得到的写作训练较少,因此在缺乏文学创作的背景下,通过课外阅读能让小学生快速掌握创作优秀作文的技巧,从而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用熟练、大胆地将各种技巧用于自身创作之中[3]。

(六)课本内容辅以课外读物综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如今小学阶段语文课本虽选用了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教材,但是由于课程量的限制,不能涵盖全部的内容。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发现自己对某个章节非常感兴趣,但是该章节的课文内容却寥寥无几,这会让他们意犹未尽,学习体验不够良好。在这种情况下,课外阅读就能够为学生起到拓展的作用,综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红星照耀中国》、《红星闪闪》都能让学生进一步产生爱国自强的心理,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以课外读物提升了学生的视野和见解之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创作,抒发自身情感,结合所学内容来表达心中的想法。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能否起到应有的效果,作文教学水平的高低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能够提升其语文知识储备量,并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在进行作文写作时言之有物;同时通过课外阅读去认真理解作者的精神思想,也有助于学生自身感悟的抒发,写作时思想感情更加饱满。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是一条相当有效的途径,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要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写作技巧课外阅读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加强指导,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技巧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