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涅狄格州新任教师教育与指导项目及其启示

2022-03-03 08:40:50
教育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资格证培训专业

祝 晓

(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校 江西上饶 334001)

美国是较早实行基础教育新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国家。早在1963年,《科南特报告》就对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和指导工作予以了强调。[1]在美国历史上,该报告是最早提出要对本国的中小学初任教师实施入职教育的报告书,自此之后,入职教育得到了美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起来。[2]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大部分州基于州情和学区的特点,相继推出并实施入职教育与指导项目,但这一时期的入职教育缺乏系统化管理。1986—1989年间,美国教师入职教育项目的内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是导师制度的引入和加强。[3]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新任教师入职教育体系逐步规范化、体制化,其中康涅狄格州(以下简称“康州”)的新任教师入职教育较为成功。根据2018年美国新教师中心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政策的研究表明,全美只有三个州达到国家新教师入职教育高质量体系的核心标准,康州为其中之一。[4]

2009年10月,康州开始实施新入职教师教育与指导项目TEAM(Teacher Education And Mentoring Program),该项目实施已过十载,有力地促进了该州新教师的专业成长,缓解了新教师专业低效能的问题,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进一步了解该项目的实施成效,2020年6月,康州教育厅协同美国教育科学院与康州教育发展中心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对象是近四年完成了TEAM项目的7708名新任教师、新教师任教的学校校长、指导教师和学生。据调查结果显示,新教师在参加完成TEAM项目后,近57%的教师继续留在同所学校任教,9%的教师转校任教,17%的教师前往本州不同的地区继续任教,17%的教师离开康州公立学校体系。[5]从该组数据分析,TEAM项目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留岗从教的意愿。同时,参与TEAM项目的学区、校长、新入职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该项目的运行模式和效果满意率较高。康州政府要求教育厅、地区项目委员会与TEAM项目专家每年不断地完善该项目的运行模式、专业模块内容,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试探析康州TEAM项目的运行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任教师的专业培养工作有所借鉴和启发。

一、康涅狄格州TEAM项目成立的背景

(一)教师流失危机

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人才流失问题已困扰美国多年。据统计,2017年至2018年学年度,美国基础教育师资短缺人数高达11万[6],而贫困与少数族裔地区则是师资短缺,特别是优质教师短缺的“重灾区”。未接受全面入职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离职率比参加了入职教育的教师离职率高三倍,[7]尤其是在教师任教生涯前期(工作一年至五年),其离职率居高不下[8]。教师队伍人才流失的负面影响极大,一是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学业的健康发展严重受挫。研究表明,美国学生在2018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阅读和数学成绩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体)的平均成绩,其中贫困与少数族裔地区的学生成绩表现更为糟糕。[9]二是打破教师队伍结构的生态平衡,对于贫困地区的学区而言,他们面临着师资队伍稳定系数低、教师教学效果差的严峻挑战。三是经济损失巨大。据统计,填补一个教师空缺岗位的平均费用可高达21000美元。[10]虽然薪酬福利、学校环境与个人因素等也会造成教师队伍人才的流失,但全面有效的入职教育的介入,为新教师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发展支持与指导,能有效提高新教师的留职率。[11]由此可见,高质量的新教师入职教育与指导能稳定师资队伍、加速其专业成长并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二)时代发展所需

康州是美国实施新任教师教育培训的先行者。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实施入职教师指导项目以来,康州是全美为数不多要求新任教师必须完成该项目培训才能从事教育职业的州。[12]1983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国家处于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中指出,当前美国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缺乏职业准备。这份报告引起了各州对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视,并陆续开始研究制定新教师的职业教育与指导计划。康州政府也积极探索新教师教育培训的发展模式,1989年推出了新教师职业支持与培训项目(Beginning Educator Support and Training Program,BEST),强调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教师资格认定相结合。

进入21世纪后,布什政府出台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建立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教师的质量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最重要的校本因素,学生素质的高低与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成正比。[13]为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适应知识型社会,确保学生拥有稳定、优质的师资,2009年10月,康州政府通过10-145法案,成立TEAM项目,取代先前的BEST项目,旨在支持与指导新任教师完成该项目的培养模块,帮助新任教师成功转型为优质的专业教师,进一步巩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社会层面上产生积极辐射,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二、TEAM项目的运行模式

美国新教师中心制定了新教师培养方案标准框架,基础要素包括培养愿景、管理和评价,结构要素包括指导教师角色、遴选和培训、新教师评估和专业发展,教学要素包含新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14]康州以此框架为依据,制定了TEAM项目。根据项目要求,持有初级教师资格证或临时教师资格证的新教师必须参加该项目,项目的具体实施与要求因学区而异,但项目的整体运行模式一致。

(一)项目的愿景

哈里斯在《为新入职教师创建入职培训计划的结果》中指出,入职培训的目标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基础,帮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发展能力和提供技能的支持,入职教育为新教师与学校建立关系打开了大门,并为新任教师提供更好地了解专业责任的机会。[15]TEAM项目的培养目标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六个核心主题,即有效型、效力型、反思型、责任型、合作型和领导型[16];具体展开为,一是为新教师提供成为有效教育者的一切帮助;二是协助新教师成功转型并效力教育事业;三是帮助新教师反思教学实践,实现专业持续性发展;四是促进新教师领悟教育者的职责所在;五是帮助新教师形成合作型教育团队;六是为新教师提供成为教育领导者的宝贵机会。

TEAM项目的愿景是通过为新任教师提供专业指导,提升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实现学生的教育机会公平,追求学业卓越。[15]

(二)专业发展模块

TEAM项目以康州的教学核心标准(Common Core of Teaching)为依据,为新入职教师构建五个专业发展模块,即“课堂环境、教学计划、教学指导、教学评价及专业责任”[16],见图1。

图1 “教师教育与指导计划”专业发展模块[17]

(三)入项的资格

康州法律规定,准教师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师资格证,才能在公立学校、特许学校及政府批准的私立特殊教育机构从教。对于新入职的教师而言,要在康州的教育体系中站稳脚跟,必须参加TEAM项目。申请参加TEAM项目的教师须达到以下标准:一是具备初级教师资格证或临时初级教师资格证;二是已在康州的公立学校、特许学校或政府批准的私立特殊教育机构工作;三是不论以兼职形式还是全职形式,教师必须在与有效资格证书学科方向相符的岗位任教。[18]

康州的教师数据系统(Educator Data System)审核申请加入TEAM项目教师的材料,根据新教师的能力资格划分两类培养项目:一类是为期两年的五个专业发展模块项目,另一类是为期一年的两个专业发展模块项目。康州教育部门要求,各区项目协助员必须在新教师注册项目30天内,为新教师分配学科相同、具备二级教师资格证并在相同校区工作过至少一年的指导教师。第一类的教师必须在项目第一年完成两个模块,第二年完成剩下的三个模块。从加入该项目当天起算,项目为期两年结束,但因个人原因,如产假、病假等,可申请延期一年;第二类的教师可以从前面四个模块中任选两个,并在项目期一年内完成,但因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延期,教师可申请延期一年。

(四)培养项目的实施

TEAM项目由康州教育部门牵头,当地项目协调委员会监管,区域协助员联络,中小学、地区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机构、新任教师和项目指导教师多方参与实施。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专业发展模块必须完成五个步骤。[19]TEAM项目强调,整个专业发展过程是循环往复而非线性的,新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评估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构思新策略回应教学实践的优缺点、实施新策略和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这一过程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职业生涯,充分体现了TEAM项目重视教师专业持续性发展的特点,如图2所示。

图2 TEAM项目专业发展循环系统[20]

步骤一,分析研判。新教师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实践的数据,如教师表现评量结果、教学核心标准表现、学生学习数据、听课反馈等,从而制定培训模块。根据新教师和学生在培训模块中的表现,形成初步的总结性报告。

步骤二,制定专业发展目标。新教师与指导教师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制定预期完成计划的时间表、记录新教师参与专业成长活动的类型、学习活动和所需的资源;与校长共享专业发展行动计划,讨论该计划实施所需的资源,并且由校长签发该计划。

步骤三,提升教学能力。新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发展行动计划中的教学活动,探索新教学策略,不断打磨提升,并将教学策略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反思教学活动,做详细记录;辨识新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具体变化,考虑如何运用新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及如何对学生的学业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步骤四,运用新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教学能力,指导教师对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做详细记录;分析教学实践变化对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影响,适时做出教学调整;与步骤一的初步总结报告进行比较,分析新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业表现的变化;检验新教师是否实现专业发展目标,可以书写反思性总结报告。

步骤五,总结反思。新教师反思整个专业发展过程,根据所在项目地区的要求,撰写反思性总结报告,内容包括专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的提升及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详细例证,为确保总结报告与新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内容相符,先由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最后提交系统由项目评论专家审核。

新任教师完成“课堂环境、教学计划、教学指导、教学评价”这四个专业发展模块后,必须撰写反思性报告,由专业评论员审核报告,判断新教师是否实现每个发展模块的目标,若没有,则给出反馈意见,通知新教师重新修改后再提交。“专业职责”模块不仅要求新教师提交反思性报告,还要求新教师参加地区举办的工作坊,了解今后教学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与道德伦理和职业相关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五)培养项目的考核

美国中小学教师TEAM项目采用BEST项目的档案袋考核法(Portfolio Assessment)。档案袋中有1至2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背景、教学计划、单元教学的录像带、教学反思报告、学生作业样本、学生学习进步的记录等。[21]考核工作通常由新教师所在学校的校长负责,具体评估由同一科目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和实施。[22]评估过程如下:首先,两名以上的专业评估员根据新教师任教的学科考核标准,即教学任务、学习环境、教学分析、学生学习效果,核对每个档案袋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其次,鉴定完档案袋材料后,考核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细化评估,比如,该被考核者安排的教学任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如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及如何从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等,考核员根据上述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最后,考核员得出考核结果,并反馈给被考核者。档案袋评价法按0—4的四个级别进行评定:优秀(4)、良好(3)、合格(2)、不合格(0—1)。档案袋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教师将获得临时教师资格证。但如果新教师第一次考核不合格,他们可在第三年参加考评,若再次不合格,他们将失去获得临时教师资格证的资格,不能在康州继续任教。

三、TEAM项目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财政保障与政策倾斜

首先,新教师入职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2008年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对教师入职教育项目授权了专项基金,支持新教师的培训。[23]除美国联邦政府每年3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外,康州对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经费投入也不遗余力。2010年度,康州专项拨款420万美元用于新教师与指导教师的补贴,指导教师、校长和项目评估员的培训费用。[24]政府为参与入职教育的新教师与指导教师提供津贴补助,激励他们重视并全身心投入项目。经费保障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石。

其次,康州政府通过10-145法案制定TEAM项目,对各地区教育委员会、学区、学校支持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予以法律保障。同时,州政府也为TEAM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专业支持与协助,如与地区教育服务中心合作聘请专家开发专业发展课程,组织召开指导教师研讨会、工作坊,组织指导教师、地区协助员、评估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政府搭建平台,为各级各类人员提供专业、持续的培训,是项目有效实施的质量保证。

此外,美国教师的入职教育与教师资格证的晋级换证相关联。康州的教师资格证有三个级别:初级教师资格证(有效期3年)、二级教师资格证(有效期8年)、三级教师资格证(有效期5年)。[25]根据政策规定,新教师必须完成TEAM项目合格后,才能再认证初级教师资格证或晋级二级教师资格证;持有二级或三级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须参加指定的专业发展培训并达标后,才能对现有的资格证再认证或晋级换证。由此可见,入职教育与资格证晋级换证挂钩,新任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性得以凸显,督促各地教育委员会、学区与学校夯实责任,把好入职教育的质量关。同时,指导教师通过参加TEAM项目组织的指导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实现专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落实各方职责范畴

康州TEAM项目是一个自上而下、多方参与的体系,上至康州政府,下至地方项目委员会、学校、指导教师与新教师。因此,明确TEAM项目各参与方的责任,且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至关重要。

康州教育厅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强化组织保障与督查督导。首先,康州教育厅与地区教育服务中心提供各级各类的培训,如指导教师的专业学习系列培训、初始评估员培训、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地区协助员网络研讨会等,为各类相关人员提供专业支持。[26]其次,康州教育厅与地区教育服务中心寻求高等教育机构的专业指导,就TEAM项目的专业可持续性发展与职前教师准备计划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同时,康州教育厅监督地区项目的执行情况,确保地方3年支持计划与项目的培养目标一致。

TEAM项目协调委员会由区域协调员、指导教师、中小学校长和专业人士组成,与地区专业发展与评估委员会一同支持新任教师的专业成长。[27]项目协调委员会全程跟踪监管TEAM项目的实施,一是保证项目的公平性,即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都能够参加TEAM项目;二是及时给新教师分配学科相同、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三是跟踪新任教师每个专业发展模块的进度与指导教师给予的支持;四是监督新教师是否在项目时间期限内完成专业发展模块;五是建立会议制度,全程监管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个体参与方,如区域协助员、中小学校长、新教师与指导教师也各司其职。区域协助员由当地教育委员会的主管选派,是协助康州教育厅、中小学校长、新任教师和指导教师相互沟通的桥梁;中小学校长对于促进新教师职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新教师的专业发展行动计划要经校长审批才能开始执行,并为新教师提供所需的资源与帮助;作为TEAM项目的重要参与者,新任教师必须清楚加入项目的资格要求、项目的培养方案与评价标准,正视成功完成项目的重要性;指导教师由项目组遴选,具备资质资历、团队合作能力、教学经验,协助新教师应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并顺利完成培训项目。

(三)注重指导教师质量

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在于有效的指导教师。康州历来重视指导教师的质量,为确保TEAM项目的高质量实施,围绕指导教师遴选、规范指导活动、强化培训入手。

一是指导教师遴选制。康州实行严格的指导教师遴选制度,通常学区和当地教育委员会负责选拔指导教师,在职和退休的教师都具备申请资格,选拔标准主要有教学经验、沟通能力、专业资质,以及完成初始教师支持培训项目等。具体要求有:指导教师教龄须3年以上,具备二级或三级教师资格证,至少在与新教师任教的同校区工作过1年,并且具备有效的教学策略、合作能力来协助新教师专业成长,达到以上要求,方能入选。

二是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首先,TEAM项目为指导教师提供导师手册,手册主要围绕人脉搭建、活动组织、模块推进三方面[28],为指导教师与新教师顺利开展与完成项目提供参考。在具体操作中,新教师与指导教师进行课堂观摩,指导教师对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反馈与意见。此外,指导教师要按规定保证与新教师的会面时间,其中平均每个专业发展模块的会面时间为10个小时。

三是强化指导教师的培训。指导教师在参加初任教师支持培训之外,还要接受持续性的专业发展培训,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串联起来。[29]自2021年起,康州教育厅、地区教育服务中心及其他利益方共同制定了“指导教师专业学习提升系列培训”,取代之前的“指导教师专业学习提升网上培训”。[30]在“初级教师支持与培训”基础上,加强指导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提升,以更高质量地指导与帮助新教师顺利应对职业生涯前期的各种挑战。

四、对我国的启示

(一)多方参与,构建支持网络

康州TEAM项目是多方参与的体系,参与的机构有康州教育厅、项目协调委员会、当地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各司其职,协同合作。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得益于多方参与和全员支持:州政府出台政策法规与设立专项拨款,加强对项目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教育部门协同专家制定项目方案和评价标准,对项目的培养目标和内容设定专业规范;学区根据区域和校际的特点,因地适宜地具体落实培养项目;中小学为新教师创造专业成长的机会与资源,创设有利于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与专业团队;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新教师的专业指导,协助其快速适应教学岗位,顺利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高等教育机构为项目的改革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强化入职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TEAM项目自上而下的联动机制,使多部门协同参与形成了制度合力,呈现出政府支持常态化、学区支持专业化、学校支持全面化、导师支持责任化、新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化的特点。

随着各项政策的完善和相关保障机制的护航,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着师资不稳、教学欠佳的问题,尤其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些难点和痛点问题,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倾力合作。首先,各级政府根据区域、校际的差异,加强经费支持,采取政策倾斜举措,定向发力,统筹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做好方方面面的要素保障。其次,发挥高等师范院校的资源优势和专业引领作用,举全校之力助推新教师入职教育的革新。同时,各中小学重视并主动参与,积极融入新教师的入职教育中。立足国情、省情、校情,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强化省级统筹,创新入职教育的机制,加大其质量保障力度,完善各级党委和政府、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高等院校四方协同机制,构建自上而下的支持网络,着力培养乐于从教、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坚力量。

(二)重视导师,优化师资队伍

康州的TEAM项目通过“优选、优管、优培”,切实做好指导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帮助新教师应对复杂多变、多语种、多元文化背景的教学现场,顺利实现从“被育”到“育人”的角色转变。

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基础教育指导教师的选拔,往往优先考虑教龄。因此,大多数指导教师主要是资深教师或教研室主任,有的教师兼职行政工作,外加繁重的教学任务,势必会影响指导工作的质量和实效。根据美国康州TEAM项目的经验,我国基础教育指导教师的选拔,首先,要打破“教龄长即教学优”的固化思维,将教学经验、资质资历、信息化技能等作为遴选标准。其次,在管理指导教师方面,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开发和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无法全程监管,对过程性问题未能及时提供协助。为此,各级地方教育部门应互帮互助,推进指导教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资源和经验共享,提升管理实效。另外,我国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存在培训周期慢和流于形式等问题。为保证指导教师的培训质量,可从培训周期与制度约束入手。我国目前要求教师每五年完成一周期的培训,而TEAM项目要求每三年完成一周期的培训,如若加快指导教师的培训周期运转,可加速教师技能的迭代更新。此外,参考TEAM项目,可将指导教师参与的培训与职称考核评定关联,激发指导教师参训的积极性;认真落实指导教师的选、管、培各项工作,为指导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护航。

猜你喜欢
资格证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保证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优化教师后备军
公民与法治(2020年9期)2020-05-30 12:45:06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与职前教师教育的应对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