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精神涵养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路径探析

2022-03-03 08:40苏百泉
教育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政治

苏百泉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上海 201203)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其中,政治认同位列四要素首位,标识了其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旗帜”地位,标志着科学精神的中国特色。[1]科学精神是政治认同的支撑,是达成政治认同的基本条件。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中,科学精神为什么是达成政治认同的必备条件?又如何发挥科学精神对政治认同的支撑作用呢?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思想政治课中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关系,探索以科学精神涵养政治认同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路径。

一、政治认同和政治认知

(一)政治认同及其形成机制

一般认为,政治认同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政治学家罗森堡姆提出。罗森堡姆在1976年出版的《政治文化》中给出了政治认同最早的解释。他认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2]

影响政治认同的因素很多,政治认同的达成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外在的客观因素,比如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也包括内在的主观因素,包括主体的经历与经验、思维方式等。在影响政治认同的诸多因素中,教育界重点关注的是受教育者内在的主观因素。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其内在的主观因素,为达成政治认同目标创造条件。

受教育者的政治认同心理结构由政治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要素构成。政治认同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是: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念→政治意志→政治行为,具体包括四个环节:在对政治认同客体的感知、理解、判断、评价,即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政治认识;基于一定的政治认识从而产生“客体是否符合主体需要”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即政治情感;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念和对政治的理想追求,即政治信念;在一定的政治意志的努力下,排除来自主观和客观对政治认同的干扰,产生主体积极维护客体的政治行为。这一积极政治行为的出现是政治认同最终达成的标志。[3]

(二)政治认知对政治认同的价值

在政治认同心理形成过程的四个环节中,政治认知是主体对客体从感觉、知觉到理解,进而到判断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是政治认同达成的前提和基础。

政治认知在政治认同层次和水平提升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学者把政治认同的类型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即本能上的认同,如血缘、种族、地域的认同;中级层次即情感上的认同,如对政治组织的热爱、信赖、追随、亲近、归属等;高级层次即理智上的认同,指在理性指导下的认同。要想实现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需要“从情感层次的政治认同,转型为认知层次的政治认同”,“从本能、移情的政治认同,转型为理性的政治认同”。[4]由此可见,只有强化政治认知,才能夯实政治认同的理性基础,才能使政治认同持久稳定。

政治认知也是形成自觉性政治认同的必备条件。政治认同可以分为强制性和自觉性政治认同两种。[5]两者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基本的政治认知。强制性政治认同缺乏基本的政治认知,是完全在外在强制机制的压力下而产生的政治认同;自觉性政治认同则是建立在政治认知基础上的能动的、积极的政治心理反映。根据凯尔曼的态度变化阶段理论,态度变化过程可分为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第一,服从阶段,这是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时期,这时人们会表现出一些顺从的行为,但这仅仅是被迫或被动的;第二,认同阶段,这一阶段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并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第三,内化阶段,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地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在内化阶段中真正使一个人相信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从而把这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6]由此可见,只有“内化”才能做到“自觉”,而要达到政治认同从“服从”到“认同”,进而到“内化”,强化政治认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科学精神及其涵养政治认知的着力点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那么,什么样的政治认知才能支撑我们需要的政治认同呢?笔者认为,政治认知要想有效支撑政治认同,无论是认知过程,还是认知结果,都需要蕴含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括哪些组成部分或者要素?我们从几个在学界影响较大的解释中可以得到启示。比如,美国学者托马斯·威斯曾在美国发表一篇题为《科学精神》文章,将科学精神定义为:“对逻辑的尊重、对寻找数据的渴望、对知识和理解的愿望、对结果的考虑、对前提条件的考虑、对验证的要求,以及质疑一切”。这一定义侧重于从科学方法的角度阐释科学精神,强调了“科学的程序、过程、方法”是科学精神的必备要素。被誉为科学社会学之父的罗伯特·K.默顿在1942年发表了经典论文《科学的规范结构》。他认为,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这是从科学共同体应有的价值规范方面对科学精神进行的界定,其强调的是科学精神应该坚守的基本原则。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精神几乎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所关注。在中国,教育领域关于科学精神的探讨,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将科学精神素养纳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当中,构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之一,内含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敢于探究三个基本要点,[7]如表1所示。

表1 科学精神的内涵

上述从公民或学生素养角度对科学精神所做的阐述和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科学精神的内部结构和组成要素,从而找到培育科学精神的抓手,进而探索其涵养政治认同的路径。

(二)科学精神涵养政治认同的着力点

教育是一个引发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的政治认知形成过程是一个从认知起点,经历认识活动,进而达到认知终点的过程。正确的政治认知是正确政治认同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认知的起点、过程、终点都需要蕴含科学精神。也就是说,“科学精神既反映于科学知识之中,也隐含于科学方法之中,更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8],成为运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采用科学方法探求新的科学知识的科学活动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要想通过培育科学精神涵养政治认同,就需要从科学精神形成的起点和终点、过程和结果等环节入手,从而为政治认同提供支撑。

从思想政治学科的角度审视科学精神,《普通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科学精神的阐释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9]从这一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培育思想政治课的科学精神,也需要从起点、过程、终点(结果)三个方面着手:从起点上来说,需要了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掌握情况;从过程上来说,就是要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等情境中,经历“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等科学活动;从终点或结果上来说,就是在“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中强化和提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水平。

第一,明晰政治认知起点。政治认知起点就是学生已有的在政治认同方面的经验、观念、能力、技能等。了解学生政治认知起点的一般方法是课前调查,常见的包括抽样式的课前提问、针对全体的测验或问卷等。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政治认知“是什么”。但要想达到对政治认知“为什么”“怎么样”的了解,还需要借助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地作出主张的思考。[10]由此可见,要想明晰政治认知起点,我们还需要对已有的认知起点“发现问题所在”。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检视、反观政治认知起点,明晰哪些是科学的、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未置可否的,从而确定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哪些需要被强化,哪些需要被矫正。具体而言,需要引导学生反观已有的政治认知来自何处,来源是否可靠、是否全面,观点是否经过论证,素材是否真实,等等。只有经历了批判性思维过程,学生已有的政治认同才可能建立在科学精神之上。

第二,重视新的政治认知形成过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我们理解政治认知形成的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主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对环境做出反应的过程。[11]同化是根据已有认知理解新客体或事件的过程,是个体把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的结果是认知结构在“量”层面上的扩展;顺应是根据新信息或新经验来修正已有认知的过程,是个体认知结构在“质”层面上的变化。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达到与环境的新平衡。但这种平衡是暂时的,一旦形成的认知结构遇到环境的新变化,已有认知与新环境产生新的矛盾或认知冲突,就会出现新的不平衡。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不断变化过程。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形成新的政治认知依赖于这一过程,只有平衡被打破时,学生的政治认知才能得到发展。所以,教学过程需要不断通过新信息、新刺激,如创设情境、提供素材、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等,引导学生打破原有认知平衡。既要“破”更要“立”,无论是已有政治认知的打破,还是新的政治认知的建构,都需要科学方法的运用,它既包括科学思维方法,也包括科学实践方法;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具体而言,是一个感知、判断、推理、评价和采取行动的过程。

第三,反思政治认知终点。政治认知终点就是形成新的经验、观念、能力、技能,是认知起点的否定之否定。反思政治认知终点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批判性思维的运用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步骤是否存在漏洞,是否合乎逻辑。帮助学生反思政治认知终点的一般做法是形成认知成果,也就是学生将其思维外化为作品,比如小论文、论证提纲、报告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三、以科学精神涵养政治认同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结合上海解放的历史,在参与上海学校依托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开展了主题为“从上海解放看党的人民性”的教学实践。这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坚定对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围绕这一教学目标,笔者以培育科学精神为抓手,促进政治认同的达成。具体如下:

(一)教学路径的设计思路

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

思想政治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史实作为教学情境资源。笔者出于乡土教育的考虑,选择了上海解放的相关史实。上海解放千头万绪,既包括上海战役、防空保卫战,更包括接收改造过程中的银元战、米棉价格战、反封锁等。一节课不可能承载这么多内容,为了保证教育效果,笔者选择了上海解放前的政治、军事等准备工作作为教学的主要情境材料。与这一史实相结合的学科内容是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的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上出思政课的特点,不能把思政课上成历史课。思想政治课的党史学习教育应该是在思政课的基础上,用历史视角分析思政课的重要学科问题,或者用思政课的学科理论分析历史事件。这两点都需要充分体现科学精神,才能最终实现政治认同。

基于这样的认识,首先要全面、客观地认识与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高一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比如唯物史观等,对于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过程也比较熟悉。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容易偏激,尚未很好掌握科学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时期是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情,立足于在学科核心素养上通过科学精神涵养政治认同,笔者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对学科知识进行逻辑建构,准确把握党的性质、宗旨、立场和执政理念;通过完成论证提纲,提升思维品质,用科学精神支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通过上海解放史实的分析,以及角色扮演和分组讨论,从理性与情感两个方面体会、理解党的人民性,坚定对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这节课按照“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活动化—活动序列化”的单元教学思路进行设计和实施。

第一步是知识问题化。这节课的主要学科知识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立场、执政理念等。这些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的核心又是什么?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按照知识问题化的思路,笔者将这节课的核心问题界定为“党和人民的关系”,进而将这一个问题表达为本课时的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背后的逻辑是:因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所以,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第二步是问题情境化。对党的人民性的讨论要在情境中展开。笔者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把党中央对上海解放的谋篇布局作为主要情境材料。具体包括1949年的上海概况图表,中央和总前委之间的电报,丹阳整训时的领导讲话,《城市常识》《入城纪律》等文献,《上海解放一年间》纪录片,以及当年的老照片等多种形式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创设出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典型情境,让学生产生时代的代入感。

第三步是情境活动化。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在活动中学习科学方法,这节课先后安排了建构思维导图、查阅梳理文献、角色扮演讨论、完成论证提纲等学习活动。这些活动按照教学进度依次安排,实现了“活动序列化”。

(二)教学路径的实施

按照以上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最终形成的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

环节一:课前调查

目的是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学习需求。课前调查包括五个问题:

1.关于上海解放的历史,你都知道什么?请逐条列出。

2.根据你对当年上海情况的了解,相比较南京、沈阳、北平等城市,解放上海的难点是什么?

3.你觉得共产党、解放军要想在上海赢得民心,需要重点解决好哪几个问题?

4.如果你是当时的上海老百姓,对于上海解放是什么态度?有什么期待、顾虑?

5.如果你是当时的解放军战士,面对即将到来的解放上海战役,主要关心哪些问题?有哪些期待、顾虑?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上海解放的历史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但不够深入。所以,给学生准备了形式多样的史料,丰富他们对历史细节的了解,以解决

科学精神中事实方面的科学知识不足问题。

环节二:建构知识逻辑

课堂上,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在学习成果单上画出了本框内容的思维导图。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从党的性质、宗旨、立场、执政理念提炼出了它们的共同点——“人民”这个关键词。学科理论在文本层面上实现了“结构化”,达到了学生对党的人民性在“文本”层面的认知,为后续的史实分析与论证提供了科学理论工具。

环节三:查找论据

为什么说“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有观点就要有论据。为了兼顾效率和个体差异,笔者一方面将查找到的各种材料在课前通过网络发送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课上用平板电脑联网查找其他资料。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查找到的各种资料。

课堂上学生通过材料的查找、分享,初步做到了论据“上海解放的相关史实”和论点“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之间的逻辑建构,在思维上实现了“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同时,对党的人民性也达到了“实证”层面的认知。

环节四:角色扮演,分析两难问题

课堂上,笔者设置了一些两难问题,比如,“既要减少士兵伤亡,又要保全上海的矛盾”“既要保证解放军士气,又要赢得民心的矛盾”“既要让工人兄弟当家作主人,又要保住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矛盾”。学生分角色扮演解放军战士、家庭主妇、资本家、工人等,从不同立场设身处地地分析这些问题,体会他们面对上海解放的期待和忧虑。通过角色扮演与讨论分析,学生对于“党的人民性在上海解放中的表现”这一问题的认识做到了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具体”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理性具体”,实现了“从理性到具体”的提升,对党的人民性也达到了“理性具体”层面的认知高度。

环节五:书写论证提纲

这节课的最后,学生重新审视查找到的论据是不是充分、典型,来源是不是可靠,论证方式有没有逻辑漏洞,然后在学习成果单上完成论证提纲。在学生书写论证提纲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论证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符合逻辑的科学论证方法。完成论证提纲的过程,是一个科学成果的书面化表达过程,更是一个形成和反思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的批判性思维过程,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三)教学成效与反思

因为侧重科学精神的培育,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也成了学生科学精神养成的过程。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科学理论的运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解放过程维护人民利益的各种措施等史实的分析,通过分析、归纳、判断、论证等科学方法的使用,真正做到了将政治认同建立在科学精神之上。

通过五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党的性质、宗旨、立场、执政理念的理解逐渐深入,对党的人民性的认识不断提升,逐步实现了从“文本”层面到“实证”层面,进而达到“理性具体”的认识高度,最终将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内化于心。通过这节课,笔者更加坚信,政治认同必须建立在科学精神之上。

当然,要想实现以科学精神涵养政治认同,还需要满足很多条件。比如,教师的科学精神需要得到提升。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比如,观点的论证过程中,什么样的论据是可靠的?论证过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论证规则?如何发现逻辑漏洞?只有教师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精神,才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引导。

再比如,科学方法的运用、反思过程需要足够的教学时间保障。细致的论据搜集、充分的课堂讨论、严密的论证过程、政治认知的成果化都需要时间,如果我们希望每个课时都包括这么多环节是无法操作的。我们可以通过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从科学方法运用的角度进行单元规划,使单元、学期、学年甚至学段的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科学精神有计划的逐步提升过程。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点击科学
“政治攀附”
科学大爆炸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