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安哲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方法,是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基于武术具有一般体育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早在 1915 年时,武术运动已被有识之士推入新兴的近代学堂、学校,并逐渐被视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学校武术教育开展状况不容乐观,被誉为国粹的中华武术在学校中开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武术教学;礼文化;教育现状
武术礼文化作为精神层面的研究,我们更需要去关注,这也是通过学校教育来证明
我国“礼仪之邦”的重要途径。而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了我们武术文化的不堪一击,这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武术课的正常开设是保证武术礼文化顺利开展的前提,但是尽管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时至今日,很多学校为追求升学率,仅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对体育课尤其是对武术课重视不够。据有关文献调查统计,对于武术教学只有 22.4%的学校非常重视或重视,大部分学校重视程度一般或不重视,导致 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学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不去重视人文教育的话,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与进步。
在我国这一转型期很多方面不够成熟,在学校武术礼文化教育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学生对武术礼文化的认知方面欠缺,有些同学甚至分不清什么是武术,什么不是武术,在《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的调查统计中,有 42.6%和 25.4%的学生认为跆拳道和拳击属于武术,很多学生认识武术及其礼仪文化的途径主要局限于电影、电视、小说、比赛中,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形式而不清楚其真正的内涵,造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武术与现实存在错位;其教学目标过多的关注技术而忽略了武术的礼文化价值,有些违背了武术教学的目的。
首先,在武术礼文化教学内容上的缺失,虽然我国努力地去发展武术传承文化,但是在学校的效果甚微,武术作为我国特有的国粹,本身就蕴含着“礼”也就是“武德”。教学内容的缺失直接影响着武术的发展,经查阅资料表明在武术教学教材方面:29.0%的老师都是按照原有的教学大纲规定武术内容,50.7%的老师选择自选内容,14.9%的老师是自编内容上课。可见关于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实践中有较大的随意性,自“抱拳礼”在武术比赛实施以来,它变成武术礼仪的代表,进而形成了武术礼仪就是抱拳礼,抱拳礼就是武术礼仪的局面。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流于形式,从民国时期到现在,学校在武术教学方法上都是沿用了西方体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法单一、老套、缺乏创新,教学过程中“重术轻道”,只是按照示范、讲解的方法把套路动作教给学生,却不考虑学生学后的感受,学生学到的只是没有灵魂的武术动作,却没有将武术礼仪及比技术动作更深厚的武术思想、内涵、精神传授给学生,忽视了武术所蕴含文化教化功能,武术精神完全让位于武术技术,缺乏文化观念。
第三,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反馈评价机制不完善,不能够实际有效的检验学生所学及所掌握领悟武术礼文化的情况,《新课程标准》中给出了体育课的合理评价方法,而且体育教师都对其有所了解,但是经相关资料调查,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中评价方法对武术成绩进行评价的体育教师占 18.4%, 81.6%的体育教师不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中评价方法对武术成绩进行评价,原因有二:第一,评价过程复杂,难以操作、控制。
第四,体育课是小科目,没有必要。如今的武术教学结课在形式上欠缺,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其评价目的多是为奖惩教师提供依据,评价内容多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而确立,“评人”和“评课”相混淆,评价方法重技术轻德育,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仅需要打完一段套路就可以了,而没有加入礼文化方面的内容,这种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使学生对武术产生更加远离的心理,更是把武术的修身养性、明礼诚信、磨练意志、尊师重道等方面的价值活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健康发展。
最后,在武术教学师资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缺失,教师数量的多少、教师的水平优劣是直接影响武术教学的重要因素。学校武术课的开设,武术教师缺少,使得老师们疲于应付,相当多的教师仍以说教为中心,教育中只停留在浅显的动作规范和道德知识的宣传和口号上,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学生“知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双重人格”。这样很难发挥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也就无法突显。而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不多的武术教师中,还有这样的现状,学历高而水平却不高。而这种现象是源于,这几年很多学校都为了迎接评估,在招聘师资只注重教师学历水平,而忽略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招进一批高学历低武术水平的教师。教师业务水平达不到,组织、讲解就很难到位,示范也不规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不满意,无法吸引学生。这样武术教学就只是流于形式了,就谈不上教学效果了,更谈不上教研和办学效益了。
针对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作出相应的一些科学合理的措施,如加强同学们对武术礼仪文化的认知,武术不仅具有健身、防身的外在功能,更要展现出内在的“武德”的价值,更能够使学生的心里更加的积极健康;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该遵循学生“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循序渐进,并且更要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能展现民族精神的“武德”中尊师重道、自强不息、明礼诚信等价值;在教学方法上首先要以学生为主,理论联系实践展示武术礼仪,在对练时让他们知道互相尊重对方,点到为止的优秀品质,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武术礼仪文化演讲比赛最终计入武术成绩;可以进行武术班长轮换制,负责检查服装、上课人数、所用器材等,每节课下课前选出表现好的与不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下节课检查并计入考评成绩,建立合理科学的奖罚制度不仅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中也让他们学到了互帮互助、有担当的优秀品质;在学生反馈阶段要结合平时的学习与表现進行评价,并且进行德育试卷考试,总分科学合理的按百分比进行分配,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内容及方法再进行研究,最终找到一种接近最好的武术礼文化教学机制;在教师师资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催化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及进行近期教学心得交流,保证在沿着正确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武术教学才能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2]冯刚.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高校理论战线,2012(9)
[3]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83
[4]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