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楠
关键词:中国 劝导设计 劝导理论 行为模型 研究综述
引言
劝导设计,这一概念首先由国外研究人员提出,再传入中国。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2021年11月以前,关于中国劝导设计研究的相关论文和书籍,提炼研究成果,并做相应的综述研究。
一、劝导设计概述
劝导设计(Persuasive Design)是一种可以改变用户行为能力,或是改变用户态度的交互式设计。劝导设计的应用领域广泛,可以应用在疾病康复,健康生活,运动健身,教育,移动应用App等,多种领域中得到应用。对于用户行为影响的设计研究正在逐渐增多。用户研究是研究用户行为的需求,交互设计是研究用户行为的能力,劝导设计是研究影响用户的行为。
二、中国劝导设计研究综述
关于中国劝导设计研究综述,分为三段时期。首先是“劝导设计初入中国(2010年之前)”,其次是“中国劝导设计的十年探索时期(2011年-2020年)”,最后是“中国劝导设计的发展时期(2021年之后)”,如表1。
研究人员搜集到较早的国外相关研究记录,是由美国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福戈(B. J. Fogg)教授于2002年出版的《Persuasive Technology》一书中提出[1]。在这本书的“Computer as Persuasive Social Actors”标题下,也是本书第5部分,B. J. Fogg教授探讨了计算机产品作为社会劝导的行动者,这一角色的主题观点,他列举了任天堂公司推出的一款数字宠物产品——Pocket Pikachu(口袋皮卡丘,也译作口袋精灵、口袋妖怪)。用户需要通过在现实世界中携带这一电子产品,做各种运动,比如走路、跑步、弹跳等,才能让用户自己的数字宠物成长,这就是计算机产品作为社会劝导的行动者,劝导用户的设计体现。
2015年出版的《Mobile Persuasion Design》一书中,美国研究人员Aaron Marcus介绍了关于移动劝导设计理论的个案研究,还有用户研究,设计原则,原型迭代和评估方法等相关内容[2]。这本书较为完善的介绍了移动劝导设计的内容,但是截止目前(2021年11月)为止,并没有找到此书的中文翻译版本,可能此书还未在中国出版发行,或是正在翻译,还未完成出版。希望此书可以尽快被翻译成中文版本,并在中国出版发行,那将会对中国的劝导设计研究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劝导设计初入中国(2010年之前)
2010年之前,关于中国劝导设计研究的文献记录较少。较有代表性的是顾磊和T.W. Mastaglio在2009年的研究,还有边静雅在2010年的研究。而在2010年之后,关于中国劝导设计研究的文献记录开始逐渐增加,于是将2010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
1.劝导设计的评价方法:2009年10月,北方民族大学的GU Lei(顾磊)和美国的Norfolk State University(诺福克州立大學)的T.W. Mastaglio合作发表了一篇名为《Persuasibility and ItsAssessment》的论文,标题中文意为“劝导及其评价”[3]。文中提出了一套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劝导评价方法,文中还提到斯坦福大学的福戈教授。福戈教授预测手机将会很快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一预言似乎验证成真了,手机确实或多或少的,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体现在出行,社交,学习,休息等生活的很多方面。
2.劝导设计在疾病康复领域:201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的边静雅在《具有劝导特性的人机交互设计与评估方法》研究中,提出了在劝导设计背景下的人机交互设计和评估的方法,为中风患者制订了康复劝导设计指南,来帮助中风患者康复[4]。这项研究为之后的劝导设计研究人员,对中风患者的康复训练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2010年之前,劝导设计初入中国,较有代表性的是关于劝导设计的评价方法研究,以及劝导设计在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至此,劝导设计研究的种子开始在中国生根,并且即将进入下一个时期,渐渐破土生长。
(二)中国劝导设计的十年探索时期(2011年-2020年)
在2010年之前关于劝导设计研究的铺垫后,从2011年开始到2020年的十年间,更多的中国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劝导设计,将劝导设计应用在多种领域进行研究,关于劝导设计研究的文献记录开始逐渐增加。于是将2020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
1. 劝导设计在信息产品领域。劝导设计在信息产品领域中的研究,分为:1)电子商务领域,2)移动应用App领域,3)网络社区领域。
(1)电子商务领域:2012年4月,湖南大学的唐晓兰在《电子商务数据产品的劝导式设计研究》中,运用劝导设计理论,构建了劝导式设计模型,运用到电子商务数据产品中[5]。这是一次劝导设计理论向电子商务数据产品拓展的研究。
(2)移动应用App领域:2017年7月,江南大学的娄舒婷,邓嵘和曹恩国合作的论文《劝导式设计在App中的可视化方法研究》中,总结了劝导设计理论,并提出了在移动应用App中的4种可视化应用方法:1)状态可视化,2)行为可视化,3)目标可视化,4)成果可视化[6]。这项研究通过可视化方法,对劝导设计进行研究,并应用于相应的产品实践中。
2017年11月,荷兰的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E i n d h o v e n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刘柏松和江南大学的辛向阳,合作撰写的论文《移动应用App中劝导式设计方法研究》中,刘和辛总结出,劝导设计在移动应用App上的目标核心,是让用户养成使用移动应用App的习惯[7]。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劝导设计与用户使用习惯是紧密相连的。
2018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的张天琦在《劝导式的移动端应用设计研究》中,从视觉思维的角度,对劝导设计进行内容丰富,提出了在劝导设计流程中,发挥作用的三个视觉设计特性:1)引导性,2)促进性,3)情感性[8]。这项研究将劝导设计理论,应用于移动阅读应用App的研究,为劝导设计研究人员,提供了关于阅读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案例。
(3)网络社区领域:201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的张佳黎在《基于劝导式设计的网络社区用户黏性提升策略研究》中,介绍了斯坦福大学的福戈教授,提出的两个福戈行为模型(The Fogg BehaviorModel,简称FBM模型)[9]。福戈教授的前一个福戈行为模型,展示了三个要素来达成用户行为,分别是动机,行为和触发因素。当用户的动机越高,能力越高,这时加上一定的触发因素,用户的目标行为被触发的可能性就越高,目标行为与动机和能力呈正相关。福戈教授的后一个福戈行为模型,是前一个福戈行为模型改进后,产生的福戈行为模型,如图1[10],模型展示了:当用户完成某项行为的动机较低,这时降低用户完成这项行为所需要的能力,用户就可以完成这项行为的时候,这项行为最终就很有可能被用户完成,从而达到这项行为的目标。这项研究填补了提升网络社区用户黏性方法的系统性研究领域空白,引入劝导式设计理念,分析用户黏性的本质,考虑网络用户黏性本质,从用户行为的角度进行研究,为劝导设计研究人员研究用户黏性,提供了学术参考。
2. 劝导设计在健康领域。劝导设计在健康领域中的研究,分为:1)健康生活领域,2)运动健身领域。
(1)健康生活领域:2014年6月,江南大学的张玕在《劝导设计及其在健康行为导向型产品中的应用研究》中,运用劝导理论,设计了一款健康劝导的移动应用App[11]。这项研究,系统的展示了劝导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论,在健康生活领域,进行的方法使用过程研究。
2015年2月,江南大学的孟娇在《劝导设计理论在健康生活方式相关产品中的应用研究》中,提出劝导设计需要足够吸引用户去完成目标[12]。在不同情形时,劝导的设计对象不经相同,如何维持对用户的劝导,是研究人员需要去解决的难点之一。
2018年7月,江南大学的洪翔和陈香在《基于健康管理下的习惯性劝导式设计方法研究》中,提出了习惯性劝导式设计,对需要劝导的用户对象,如何长期产生可持续性的劝导行为,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案[13]。劝导设计理论和习惯性行为理论的结合,是这项研究的特点,将两种理论进行结合,提出了习惯性劝导式设计,拓展了劝导设计理论的研究范围。这是为数不多的,对于劝导设计理论进行扩展的研究。
2020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的许宝坪在《基于劝导式设计的城市单身族健康饮食冰箱设计研究》中,通过研究生活在城市的单身人群,对这类用户的饮食生活习惯,使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把调研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生活在城市的单身人群,他们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最终分析得出劝导设计可以介入的设计机会点,并且在设计理论上,构建了劝导设计模型,这个模型,可以适用于生活在城市的单身人群的健康饮食生活习惯[14]。这项研究将劝导设计运用在了冰箱(硬件)和移动应用App(软件)中,对特定的用户人群进行健康生活行为的劝导,提供了一种劝导设计的想法。
(2)運动健身领域:2016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的陈垚霖在《面向年轻人群的家用跑步机劝导性设计研究》中,对家用跑步机的造型、配色、材质和交互设计进行归纳,提出了一种优化解决方案[15]。运用劝导设计模型,将提高家用跑步机的使用效率为目标,为劝导设计研究人员,提供了劝导设计理论,运用在家用健身产品设计中的参考案例。
3. 劝导设计在教育领域。劝导设计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分为:1)儿童教育领域,2)老年人教育领域。
(1)儿童教育领域。2015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的李卿在《具有劝导特性的儿童教育类互动产品设计研究》中,运用斯坦福大学的福戈教授,所提出的劝导设计行为模型,将劝导设计融入儿童教育类互动产品设计中,提出了一种设计策略,可供劝导设计研究人员参考[16]。这项研究中的产品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研究中将劝导设计运用于工业产品的四个方面:1)造型,2)配色,3)材质,4)交互设计。拓宽了劝导设计的应用领域。
2017年5月,江南大学的盛泽浩和蒋晓合作的《劝导式设计在创客教育产品中的设计研究》中,通过运用劝导设计,让用户完成有价值和意义的创客教育目标[17]。这项研究中的用户是儿童,将劝导设计运用到儿童教育类创客产品中,再一次拓展了劝导设计的应用领域,为之后研究儿童教育类创客产品的劝导设计研究人员,提供了学术参考。
(2)老年人教育领域。2020年4月,江南大学的蒋婷在《基于劝导理论的老年人金融教育产品设计分析》中,结合劝导设计理论和金融教育,总结出老年人对于金融教育产品的设计策略,应该注意三个方面:1)动机,2)能力,3)触发物[18]。这项研究将福戈行为模型,还有福戈行为模型的三种提示类型,如图2[19],应用于老年人的金融教育产品中,拓展了劝导设计的应用领域研究。
4. 劝导设计在物联网领域。2019年9月,江南大学的刘冉旭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劝导系统设计研究》中,融合物联网技术的特色,分析劝导设计理论,总结出在物联网技术的背景之下,用户行为劝导系统设计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的维度进行研究:1)劝导依据,2)劝导过程,3)劝导机制,这三个方面对应三个维度的设计策略:1)数据,2)时空,3)用户情境[20]。这项研究,有别于以往将劝导设计,应用于移动应用App中的研究,而是将劝导设计,应用于物联网技术中。这对之后的研究人员,将劝导设计运用在物联网领域,提供了学术参考。
综上所述,中国劝导设计的十年探索时期,努力的生长根系,萌芽已经破土生长。劝导设计的劝导机会点和服务设计的服务接触点,这两个点在某种程度上有相关性,探索劝导设计与服务设计的结合研究,是相关研究人员可以选择的研究方向之一。
(三)中国劝导设计的发展时期(2021年之后)
2011年到2020年之间,中国劝导设计的萌芽开始破土生长,在前人对于劝导设计的研究基础之上,2021年之后,中国劝导设计研究,开始朝向多元化的研究方向,继续顺势向前发展。于是将2021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
1. 劝导设计在教育领域:劝导设计在高中生教育领域。2021年2月,江南大学的杜雨函和巩淼森合作完成的《基于行为劝导的专业认知教育的设计研究》中,通过让更多的社会从业人员,加入到高中生的大学专业认知教育的行为劝导之中,让高中生可以提高自己对于大学专业的认识与了解,达到有效的高中生职业教育的效果[21]。这项研究将劝导设计应用于高中生职业教育的行为劝导,扩展了劝导设计的应用人群与领域,同时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劝导设计研究,提供了关于高中生职业教育方面的学术参考资料。
2. 劝导设计在疾病康复领域:劝导设计在脑卒中患者康复领域。2021年5月,山东大学的臧家彬在《基于劝导理论的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板设计》中,运用劝导设计理论,构建了劝导机制,提出三个在康复训练辅助设计上的劝导机制:1)游戏化康复,2)引导策略,3)良好的反馈机制[22]。大多数病人对于自身的疾病,总是希望疾病能够康复,然而某些疾病则需要病人按照规范的康复训练指南才能够恢复,甚至需要配套的相关康复训练产品。运用通过实验验证有效的劝导设计理论进行设计指导的康复训练指南,或是康复训练产品,可以有效帮助病人进行疾病的康复行为劝导。
综上所述,中国劝导设计研究在2020年之前的研究基础之上,已经破土而出,继续向上生长,从探索时期的儿童教育领域和老年人教育领域,到发展时期,细化到高中生教育领域。在中风患者康复治疗劝导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脑卒中患者康复劝导的研究。中国劝导设计研究,正在朝向更多元的应用领域发展。
总结
劝导设计起源于国外,中国关于劝导设计的研究起步时间比国外晚,但是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发展与学术积淀,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
(一)2010年之前,劝导设计初入中国,较有代表性的是劝导设计评价方法研究,以及中风患者疾病康复治疗劝导设计研究。从此,劝导设计研究开始在中国生根,并且即将进入下一个时期,渐渐破土生长。
(二)2011年到2020年,中国劝导设计的十年探索时期,劝导设计研究努力的扩大根系生长。劝导设计的机会点和服务设计的接触点,在设计上有相关性,结合劝导设计与服务设计进行研究,是设计领域的研究人员,可以选择的研究方向之一。
(三)2021年之后,中国劝导设计的发展时期,劝导设计研究将会继续向上生长,从探索时期的儿童和老年人教育,到发展时期,细化到高中生教育的研究。在中风康复治疗劝导的基础研究上,进行脑卒中康复劝导的研究。中国劝导设计研究,正在朝向更多元的应用领域发展。
但是中国劝导设计研究,大部分是将现有劝导设计理论,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实践研究,而对于发展劝导设计的理论研究,则较少,希望中国劝导设计研究人员,可以对劝导设计理论,展开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伴随设计研究的不斷发展,劝导设计将会越来越广地被应用于用户的行为过程之中,并且起到有效的行为劝导作用。以上是对中国劝导设计研究进行的综述整理与分析,希望对劝导设计研究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关于劝导设计研究的学术参考。祝愿中国劝导设计研究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