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初级中学 郝 媛
音乐教师要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创作、实践之中,引领他们参与体验、探索、创作,能提升他们创编的兴趣,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通过与音乐作品的对话,参与丰富多彩的创编活动,能对抽象的审美客体形成认知与理解。
音乐创编活动具有即兴性,是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瞬间形成的主观看法,是对音乐作品的即兴表达。通过音乐创编活动,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即兴创编具有创造性,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掘他们的思维潜能。即兴创编具有渐进性,它不是没有凭据的创编,而是立足于学生的现实起点与音乐学习能力为前提的。学生能根据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将自己即兴产生的想法融入到创编之中,教师要循序教学,满足学生创编的发展需求。音乐创编具有综合性,师生共同创编舞蹈、戏剧等内容,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教师要以音乐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掌握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同时,能体其境、悟其境,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紧扣目标内容,即兴创编教学,能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如《桑塔·露琪亚》一歌是意大利的船歌,教者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边听边运用自己的身体做出划船的动作,去理解音乐的情绪。学生边做动作边思考:这首歌是几拍子?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学生借助于动作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所带来的摇曳感,能在即兴创编中获得深入的理解。教师以音乐吸引学生融入作品,运用自己的身体去体会作品的节奏、旋律,能感知作品的和谐之美,感受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与奔放,从而能引发他们对欧洲民间音乐的兴趣。
即兴创编能调节课堂气氛,能吸引学生融入到音乐活动之中,教师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升音乐技能,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即兴创编不能漫无目的,要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才能实现创编教学的价值。
在创编活动前,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音乐起点水平与兴趣爱好,能依生而设,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教师在即兴创编时,要围绕学情,循序推进,设计科学合理的创编内容。
如在学习《青春舞曲》一歌内容时,教者让学生说说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它的情绪怎样?教者根据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的特点,为学生跳起维吾尔族舞蹈,同时让学生拍手伴奏。教者让学生跟学舞蹈动作,并随音乐用舞蹈动作加以表现。初中生探索欲望强烈,但他们不好表现自己,教者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即兴创编,能调动他们参与创编活动的兴趣。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依生而教,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博得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展现自己独特的想象,感受到创编所带来的喜悦。
如在学习《大海啊,故乡》时,教者让学生在聆听歌曲中感受音乐情绪,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试着用打击乐器伴奏。有学生通过左右晃动教材模仿海风的声音,为乐曲进行伴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的创编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如果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创编,就会制约他们的思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否定超出预设范围的想法,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独特才能。
初中生正逐渐走向成熟,但他们仍表现出不稳定性,对问题的考虑不够全面。他们的思维逻辑性逐渐增强,对问题的看待正由表面逐步深入。学生受外界的影响,情感起伏大,他们更期待得到他人的认可,不能正常面对老师、家长的介入,易产生抵触心理。
学生的感知不仅仅停留于听觉上,教师还要从视觉、触觉等方面促进学生的感知,让他们的音乐思维能力获得发展,从而能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关注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要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他们的专注度,让他们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让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作品的情感产生共振。
创编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教师要建立音乐与活动之间的关联,让他们随歌而律动,以自己的动作去理解音乐、发挥想象,产生形象化的理解。音乐创编活动是展现学生音乐技能的活动,学生要准确熟练地把握音乐技能,并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并激活全身的运动细胞,通过逐步深入、不断反复的练习才能促进技能的把握,并内化为技能。
当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后,他们就会尝试去用艺术化的形式表现自我。学生音乐技能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学生的兴趣浓厚,他们的学习动机强烈,加之所学的内容也较为容易,技能掌握速度较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变得逐渐加深,加之学生会出现自满情绪,他们的兴趣也会有所减弱,学生的发展速度逐渐变得缓慢,甚至会停滞不前。教师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引领他们参与审美,调动他们参与创编的兴趣,提升他们学习音乐的技能。
学生在参与音乐创编的过程中,会出现思维、情绪、知觉等方面的变化。在创编之前,他们会依据创编目的展开探索的动机,让他们产生创作的心理倾向,从而能促进素材的积累、技巧的提升,并融入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创编之中。学生的创编动机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当他们在聆听优美的音乐、经历了复杂的情感体验时,既能催生他们的创编动机,也能增进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教师要引领学生体验作品,去掌握记谱的方法、丰富表现的手段,让他们创编出良好的音乐作品。
表演是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再创作活动,他们可以通过歌唱、器乐演奏等方式表演作品,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教师是实践活动的引导者,让他们在表演前,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结构等内容有一定整体的把握。学生不仅要熟悉材料,也要将其内化于心,与作品产生情感的交流。学生只有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挖掘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这样在表演时才能得心应手。
好的创编能力还离不开审美、评价能力的支撑,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或观看表演时获得审美的愉悦,能形成很好的感知体验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聆听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能促进他们想象能力的提升。由于受时间的制约,学生往往难以长时间聚焦于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内容或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让他们能集中注意力、把握重点、带着问题去聆听,去感知作品的情绪、速度等。如果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去欣赏古曲音乐,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会影响他们的欣赏兴趣,难以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
创编是教师、学生共学共研作用的产物。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提升创编的效果。音乐这门学科渗透着多学科的思想,与诸多学科之间有着关联,要吸纳其他学科中的教育思想开展创编活动。教师要强化引导,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吸引他们融入到音乐活动之中,能从生活的视角去准确把握音乐艺术内涵。
学生对抽象符号的理解往往要借助于一定的背景,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才能更易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无论是合唱,还是合奏,都离不开生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互动空间,让他们通过多元的交往开展创编活动,能促进他们创编能力的提升。创编活动并不是孤立、封闭的,教师在开展创编活动时,要建立开放的、对话的环境,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并能达到理想的创编效果。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观点碰撞,能让学生摆脱传统理解角度的束缚,能催生新的思维。
创编活动既离不开课前的精心预设,也离不开课中动态的生成,教师要对学生的节奏、节拍、调式、旋律等音乐基础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通过对话,促进他们知识体系的建构,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从已知向未知进行过渡。
如在学习《献给老师的歌》内容时,教者围绕“多声和谐”这一主题内容,设计了二声部教学,让学生合作为歌曲创编二声部。教者根据学生的音乐素材,对创编过程进行简化,让他们“选音填空”,这样的创编活动能调动学生参与创作的热情。
音乐创编活动中蕴含着多样的交往模式,除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外,还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教师要具有开放的教学意识,构建开放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与家庭、社会之间的交往。为促进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要构建一个开放的环境,引导学生与音乐作品进行交往,能促进音乐作品的传承,让他们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能催生学习音乐的动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具有开放性,不囿于教师与单个学生的知识交流,而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能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也让创编活动变得更加开放、多元。
如在学习《阳光三叠》一课内容时,学生在理解古琴特点、感知作品主旋律的基础上,教者引导他们用情景剧、收集的送别诗词、黑板作画等方式表现歌曲。第一组扮演情景剧,学生分别扮演诗人、友人、吹簘者、抚琴者以及店小二、监守等多种角色;第二组收集送别诗,并选派代表参与配乐朗诵;第三组集体作画,表现的季节要与歌曲中的背景相匹配,表现出杨柳依依、春风和煦的情景。
学生在多元互动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他们的创编能力得到显现。学生在创编音乐的过程中,会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创编活动诠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音乐创编需要多学科之间“交往”,能吸收其他学科的养料,拓展音乐课程,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教师要通过多元主体的互动交流,开展多样的创编方式,以合唱、合奏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单向的、封闭的,要通过经验的传递、深度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发展学生的创编思维。人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教师要建立学生与他人、社会的联系,构建开放、多元的交往环境,以促进个体经验的互享。如在学习苏少版八下《军中姐妹》一课内容时,教者让学生聆听歌曲,说说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歌曲的结构是什么?你能创造出丰富的拍击效果吗?
音乐中有着旋律、节奏、节拍、和声等音乐元素,学生都需要在交往中了解,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对话不应是封闭的,而是富有生命力、生成性的,教师要引领学生立足于不同的视角进行交流,能打破固有思维的制约,让他们能立足于新的角度去理解,从而能形成新的理解能力。预设与生成是和谐统一的,是相互关联、彼此共生的,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实现从已知向未知过渡,才能实现让创编活动变得富有生命的活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会涉及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教师要构建开放共融的教学观,让学生与音乐作品交往,能感受到音乐的传承。在乐谱发明之前,人们记录音乐信息的方式有限,多采用口授心传的方式,但不同的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方式不同,教师要融入“原生态”的交往理念,让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能形成多元的答案,也能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
总而言之,音乐创编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创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编潜能,让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要构建开放的互动环境,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充分展示创编的潜能,同时能促进学生创编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