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市黄山实验初级中学 张 红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较为单一,他们通常会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消化和吸收历史知识,导致很多学生都认为历史学习是十分枯燥乏味的,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初中历史教师只重视为学生讲解单独的知识点,很少会帮助学生联系这些知识点,这就不利于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导致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整体印象,难以将学过的历史知识融会贯通。
要想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完整、全面的认知,教师既要重视为他们讲授理论知识,也要重视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有效帮助他们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只重视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活动对学生历史学习的促进作用,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因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的指引,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地投入历史学习,从而有利于提升他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促使其实现“深度学习”。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以“抗美援朝”这节课的教学为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战争,也不曾经历过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因此仅凭教师口头讲授,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也无法理解当时党和国家为什么会做出打这场战争的决定,更无法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付出了什么,正因为不了解,所以很多学生对这段历史并不感兴趣。为此,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电影片段,在讲到这场战争的背景、开端、过程和结果时,分别为学生播放相应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历史背景下,面对内忧外患,党的主要领导人是怎样艰难地做出这一抉择的,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又是如何背井离乡,克服种种不利条件,最终取得了这一战争的胜利,成功地保卫了国家。当教师播放很多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坚守阵地而被冻成冰雕的电影场面时,很多学生都在座位上低声哭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吸引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使他们想要主动探索和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从而更有利于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往往有着较为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热门话题,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讨论,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以“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看过《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这两部电视剧吗?”大多数学生都表示看过,这时教师可以再提出一个问题:“那大家能回忆一下这两部电视剧里人物角色的穿着打扮、日常用具等都有什么特色吗?”这时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讨论,然后教师利用幻灯片为学生展示《延禧攻略》中人物角色的一些造型图片,比如,曾引起观众广泛讨论的“一耳三钳”剧照,从而吸引学生对清朝历史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历史是具有连续性的,很多历史知识点都不能被孤立地看待,而要将其放在一个大的知识框架中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吸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深度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图形工具来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脉络的梳理。以近代史部分的教学为例,比如,在进行“洋务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不能只关注洋务运动这一个知识点,而要向前回顾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然后将所有相关的知识绘制成思维导图,从而使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背景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到这场自救运动背后是有特定的历史根源的,正是这两次鸦片战争,使当时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才会选择自救。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有利于加深他们对近代史知识的理解。之后在学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之前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和完善,等到近代史部分的知识学习结束之后,学生也就得到了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从而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完整的近代史知识框架,这有利于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多进行自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带给他们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学习体验,加深他们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以“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先在课下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并自学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把所收集到的背景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和自学的成果制作成PPT,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则可以对其展示成果做出一定的评价,最后教师只需要再补充讲解一些学生自学时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即可。通过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使他们通过自主实践充分熟悉本节课的相关知识,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每当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在班级内组织阶段性历史知识竞赛,比如,“中国古代史知识竞赛”“中国近代史知识竞赛”“世界史知识竞赛”等,为学生出一些与教材知识相关的题目,并评选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王”或者“知识女王”,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督促他们进行“深度学习”。另外,由于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年代过于久远,很多学生可能对当时的一些史实感到难以理解,为此,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下读诸如《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之类的历史普及型书籍,并写相应的读书报告,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读历史书交流分享会”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读过的历史类书籍和读后感,从而使学生在阅读和与他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实现“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教师只重视单个知识点的讲授,忽视了完整知识体系的建构,并且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只重视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很少组织实践教学活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巧用热门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借助思维导图、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切实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