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险社会下高校道德教育的角色定位与实践路径

2022-03-02 05:55吴春薇孙淑彩
社会科学辑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美育人类

吴春薇 孙淑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任务,顺应人才成长规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既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要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扩散,生态风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看待及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风险,不仅是关乎我国长远发展的大事,更是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发展的大事。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学生构建能够引导当代发展的行动规范体系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意。尤其是在高校道德教育层面,更是肩负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英国哲学家约翰·威尔逊指出:“道德教育需要直面问题。”〔1〕面对当下的风险社会,道德教育更要直面现实问题,高校的道德教育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生态风险社会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再审视

人类的发展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流的激荡中融合,在彼此的交融中进步,与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挑战以及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压力与危机密切相关的。立足当代、回望历史,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空间两个维度勾勒出人类文明进程的脉络。从历史维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空间维度来看,时代发展给环境和自然带来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包括人文历史景观的更迭。

摩尔根提出,“人类一切部落,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惊人的相似性”〔2〕,其研究揭示了人类进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纯粹的动物社会,这个时代同时被称为野蛮时代,在野蛮时代人们更多的是动物思维。经过长期的发展,人类踏上了第二阶段,即蒙昧社会,其间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升,但是与文明还相距甚远。第三阶段是文明时代,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懂得交换以及在交换中权衡“利己”与“利他”,开始思考如何构建规则以促进自身利益的实现。在这一阶段,人类思考的问题与道德密切相关,为后来工业社会的发展及工业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人类的整个文明进程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主题是生存,人们的活动方式与生产体系的特点是顺应自然、适应环境。工业社会呈现出与农业文明不同的特点。首先是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其次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忽视了自然是生命性存在的这一基本事实。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导致气候异常、生态失衡。与此同时,为了夺取资源,人类之间的战争时有发生。这一时期,人们以粗放的方式大量攫取自然资源以换取经济利益,导致水土流失、江河污染、气候异常。人类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资源枯竭与气候灾害。

在工业化初期,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各种实用主义思潮大行其道。科技主义加速了市场垄断与政府权力的结合。从这个角度看,科技主义带来垄断,也带来权力的集中。资源垄断意味着财富的聚集、占有更多自然资源。少数人掌握大量的资源意味着其能够对资源市场进行垄断性干预。这种垄断性调配使人们更关注利益本身,导致掌握权力的人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促进利益的聚集。这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观念忽略了社会价值的存在,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主义。路易斯·杜蒙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物质’需要是首要的,其他任何关系都服从于此。”〔3〕二是把人当作纯粹的经济动物。把人仅仅看作是获取经济利益的个体,忽视了人本身的思想与精神。这是对人本质的亵渎,也是对人性本身的忽视。三是经济万能论,即“经济能解决人们所有的问题,国家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唯一指向”〔4〕。

现实中,这些错误的实用主义观念让人类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不是万能的,过分强调经济的作用,是对人本身价值的无视。在当下生态风险日益严峻的困境中,人们需要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源上探索所追求的生活本质是什么?物质上的无限度索取是否能为我们带来终极快乐?无限的欲望在有限的自然资源面前又如何实现?种种道德的拷问与良知的反思使人们迫切需要重新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

二、重塑幸福观念,增强环境道德意识

在农业社会和大工业社会,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财富上,认为获取更多物质资源是获取幸福的首要条件。因此在设计发展规划和制定行为规范(包括制度)时,很少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协调制度社会中的人本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利益边界及二者间的得失关系,并据此最大限度地激励、发挥人的创造力,实现对自然更大程度的征服与改造,进而创造更多丰裕的物质财富。人们认为这些是获取幸福生活的唯一路径。然而,囿于物质幸福观和自然征服论,人对物的占有欲望极度膨胀导致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在这种状态下,人类距离幸福日趋遥远。

幸福观念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水平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厚重的雾霾、肆虐的沙尘暴、喷射的活火山、漂浮各种蓝藻的海洋、迅速扩散的疫病……这些都是自然环境难以维持和谐的信号。当前,环境污染与资源逐渐衰竭已成为妨碍公众幸福感以及未来可持续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污染正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杀手,它增加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成本。环境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人类的幸福根本无从谈起。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得不努力去重续人间幸福与生态世界的关联性,不得不正视人的自我欲望与自然资源之间的限度性矛盾关系。转变和重塑幸福观迫在眉睫,人们需要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并增强环境道德意识。〔5〕

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是指人们在对待周围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上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或准则)。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之间,本来是不存在道德关系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扩大和自然资源开发的日益加快,使如何对待周围自然环境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直接关系当今人类生活和未来人类生存的严重社会问题,迫切需要社会从包括道德在内的各个方面端正人们的态度、调整人们的行为。目前,已有不少国家都为此制订相应法律以及其他社会措施。我国也为此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应法规。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在加强相应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应当逐步形成疏导和约束人们相应态度和行为的道德规范(或准则)。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环境道德的主要要求是:每个人应以造福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间的平衡,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生活环境不被污染。〔6〕

自然资源属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它不仅关系当代人的生存状况,更关乎后代子孙的生存状况。基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国开始实施“双碳”战略,进行绿色转型,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7〕

三、高校道德教育的角色定位

高校作为人类文明的象牙塔,是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关注高校教育就是关照一个国家的未来。随着中国逐步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央,大国形象、大国力量均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将和谐共生的理念融入高等教育,是生态文明思想走进校园的重要彰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生态文明教育既是重要内容,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人类共有一个地球,彼此共同发展、互利互惠、共生共荣,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正值青春少年、风华正茂,当2050年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见证者,他们承担着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梦想紧紧连接在一起的重任,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为世界各国打造良好生态环境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高校的道德教育应该将自身角色定位在培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为大学生提供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上。因此,要发挥好高校道德教育的角色功能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其对保证个体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当突出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三是,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四、高校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高等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立德不仅仅是立个人之德,更包括立社会之德。培养社会的公德、美德应该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因此,根据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新时代面临的历史任务,我们需要从情感体验、观念引导、美育等方面探索具体的实践路径。

(一)心灵净化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提出的,他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关注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情感。由于人类具有情感体验与表达的真实需要,且人人具备这种能力,人人具有这种需要,所以可以通过人类在交往中所形成的情感共鸣来激发人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在交往中净化人的心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认知与共鸣,建立起有助于他人的情感建设框架。在现实应用中,情感体验法主要以两种方式实现:

一是自然情感体验法。它来自人对自然世界的基本认知,它带领人类走出物欲的泥塘,其关键在于真诚地热爱大自然。在实用主义的大旗下,人们逐利的观念在教育领域充分显现,学习硬技能,发展“硬通货”,而忽略了与人文社会科学并生的软技能。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一切非经济领域的知识、技能漠不关心,逐步丧失对社会的情感,从而忽略人文关怀,把世界仅仅看作可以改造的客体。

二是人性情感体验法。它来自人的本性,虽然为人所有,但是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尊重自然的律令法则和生命原理的规范与引导。人需要在自然规律中形成自身的习惯,春夏秋冬、昼夜更替这些自然法则是人生存与生活的前提与基础。人在自然世界中生存,需要结伴而行,并通过特定的组织而存在,通过社会化来展示生命特征与独特属性。人性情感体验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且逐步提升。人在社会交往中自助与互助、共存与共生,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对自然世界的尊重是人与人普遍交往的前提,也是人在交往中增强情感体验、促进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人性情感体验法能够增强人与人的心灵共鸣,加强人与人的交互,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冰冷壁垒,让地球降温、使人性回暖。这些举措对提升人的社会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遵循自然本性、遵循人道法则是最好的道德教育。换言之,最好的道德教育是以遵循自然、遵循人道为前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每一种心灵都有其存在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合理性需要在自然与社会的磨砺中形成,继而转变为外在的行为,又通过行为的改善来促进人与外在世界的和谐。

(二)和谐共生的观念引导

道德作为一种人际生存关系,不仅在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人类、人与生命之间展开,还包括在更广的维度即人与地球、人与宇宙之间展开。从上述六个关系维度看,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人类这三重关系需要在人际交往的规范中加以约束。人与生命之间关系的和谐需要从生命本身的原理中去探寻,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是人的生命,更是世间万物的生命。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需要按照自然法则行事,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需要从宇宙律令的角度去遵循。在当今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需要重新厘清道德价值体系,构建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

(三)关爱自然的美育

美育是审美教育与美感教育的结合,不仅要从心理层面提升人的审美感知,更要从行为层面提升人的道德情操。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在高等教育中备受关注,这不仅体现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走进校园的活动中,更体现在学校教育对学生行为举止的引导与规范中。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高校倡导大学生走进社会,积极投身保护自然、关爱自然的实践,在行为举止上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志愿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探寻关爱自然、保护生命之道。

生态环境审美是美育的基础。美育中审美教育是引导人们发现美、审视美的过程,不仅仅包涵美学知识的传授,还包涵感性的审美体验。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存在,奔腾不息的江河、巍峨雄伟的群山、广袤无垠的疆土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万千风貌,每一寸土地都是最美的风景。在自然中感受美是人类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最直接的体现。大自然用一种无穷的魅力,推动无机界融入有机界,又从有机界走向人类的灵感、情绪和感觉。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同时也是美的源泉。

保护自然之美是美育的重要使命。由于生态环境审美具有体验属性,人们体验自然之美必然要与环境进行真实的交融,这种紧密性以和谐为基础,人们越是需要环境美,就越需要保护与尊重生态环境,善待自然是美育的必然。〔8〕在生态危机频发的当下,弘扬美育能够使人愈加关爱自然,从人与自然的深层次关系中体会人在自然世界的位置,对自然心怀感恩与敬畏,对世间万物饱含同情与怜悯,以共存共生的方式对待外在世界;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保护自然,规范自身行为,用良好的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境界,抛弃唯我独大、唯我独尊的错误观念,秉持包容万物、差异观念、多元视角的胸怀与气度,形成善待环境、善待自然的“双重善待”理念,具备完全自觉的实践理性生存精神。

敬畏自然、致敬生命是美育的最高境界。人的本质和美的本质密切相连,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美,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美与创造美。世界本身以自然界为前提,自然界以生命物种的互生共生为基础,美育需要从致敬生命的最高境界出发,不再把其他物种当作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类当前的生存危机,把任性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转变为与自然和谐地对话、沟通与交流,推动对生命价值的关心与爱护,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促进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9〕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美育人类
论公民美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