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黄山市的个案分析

2022-03-02 05:23汪路金王永桂丁小英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山市红色数字化

汪路金,王永桂,丁小英

(黄山学院,安徽黄山 245000)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先进文化资源。”[1]作为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多方面的价值,是党和人民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对于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自从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自然或人为的损毁破坏问题。尤其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由于时代过于久远,或多或少都存在损毁破坏问题,有的损毁破坏严重甚至不复存在。因此,要着力对红色文化资源加强保护。当然,有关各方也一直在不懈努力,持续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诸多成效。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也积极拥抱新技术,逐步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是一种新型的资源保护形式。它综合利用诸多现代数字化技术,包括数字摄影、三维扫描、三维建模、数码图像处理、3D打印、全息投影、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网络平台搭建等。同时,保护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包括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虚拟修复、展示交流、传播推广、开发利用等。与传统的保护形式相比,数字化保护具有很多优点:一是准确性,采用摄影、摄像、录音、三维扫描等数字化采集技术手段,能准确记录红色文化资源的更多细节,最大程度做到与原物一致;二是安全性,所采集到的数字化信息,可以电子形式存储、复制、修复、展示、传播,但对原物不产生影响和破坏,安全性相当高;三是便捷性,数字化信息可以无限复制、通过数字化设备生动展示、通过互联网无限制扩散传播,既便捷又高效。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工作逐渐得到认可和重视。

当前,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聚焦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价值和分类[2],但始终围绕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这一主题,且研究角度多元化。黄明嫚探讨了以档案管理模式对红色文化资源实施保护[3],邓辉煌从文化传承与转化的视角探讨湖北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对策[4],王连芳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讨了闽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李晓蓉等研究了贵州省毕节市红色文化资源的法律保护举措[6],张建儒提出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以促进红色资源保护[7],刘洋兰等从资源整合的角度研究探讨具体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对策[8],高嘉华提出采用公共私营合作模式提升福建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实效[9],胡继冬站在历史分析的角度,认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重点要加强理论探索和制度设计[10]。

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逐渐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印发实施,要求在实施保护过程中“融通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11]。2018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置了九个专项资金支出,其中第六项为“数字化保护支出”[12],精准促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快速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也自此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当然,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也持续受到学界关注。卢丽刚等认为数字化保护应该成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具体应对举措[13];曹东辉等针对瑞金市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为要建设数字化保护平台,并提出具体的设计与实现举措[14];蔡哲研究了中央苏区时期红色设计艺术资源,提出要加以数字化保护[15];彭兴富等针对湘鄂渝黔苏区民间红色资料,探讨了开展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具体操作思路[16];李朋朋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红色文化资源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提出了具体对策[17];许丽分析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现状并探讨其创新发展路径[18];黄薇等提出红色文化信息资源要创新服务模式以实现数字化转型[19]。但总体而言,相关研究成果数量较少、深度不够、不够系统化。

关于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吴云峰、方春生认为要充分利用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并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20];吴云峰认为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显著,提出要把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探讨了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具体举措[21];冯剑辉从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实际出发,提出要加以积极利用,以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22];吴云峰、张德学以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为例,探索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途径与机制[23]。总体而言,从事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人员较少,且都是高校教师;研究成果很少,研究范围偏窄,研究主题集中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至于与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乃至数字化保护相关的研究及成果,目前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一、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现状与问题

在黄山市境内,红色文化资源主要以革命活动旧址遗址、革命烈士陵园、革命事件纪念场馆等物质形态存在。2019年,黄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全市史志部门和有关单位,对全市革命遗址遗迹开展摸底调查,在全市共发现建国前革命遗址遗迹219处,保存完好的78处,基本完好的56处,部分留存的39处,无留存的46处,开发利用较好的69处[24]。另外,还有少量新近建设的红色文化资源场馆,比如黄山市屯溪区境内的杨业功纪念馆、黄山市图书馆党建分馆等。从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来看,保存完好和开发利用较好的占比较低,还面临较大的资源保护压力。在当前条件下,对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实施数字化保护,是一个较为可行并高效的保护举措。

2021年8-10月,课题组成员前往黄山市三区四县的代表性红色文化场所,开展实地访谈调研,重点了解数字化保护相关工作进展情况。调研结果显示,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基本情况如下:

(一)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现状

1.相关从业人员对数字化保护积极认同。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访谈了多位红色文化资源相关从业人员,包括文物保护、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党史及地方史志研究、民政管理、文化及旅游管理等政府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和战争遗址遗迹、革命事件旧址、英模先烈旧居、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展览馆等红色场馆工作人员,他们都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十分宝贵,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课题组成员向他们具体介绍了数字化保护的优势,包括数据采集便捷、存储简易、可无限原版复制、可远程分享传播、展示生动高效、可虚拟修复且不对原件造成任何损害、可以逼真地虚拟还原原始场景等。当了解到数字化保护的优点后,相关从业人员一致认为当前非常有必要对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数字化保护,并认为要立刻行动,采取针对性的数字化保护措施,努力提升保护实效。另外,他们还表示要加强学习数字化保护相关专业知识,努力锻炼数字化保护技能,提升自己的保护本领。

2.应用实施数字化采集和展示较为普遍。得益于现代数码科技的飞速发展进步,数码相机、数码摄影机、手机得到广泛使用,使得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更加快捷高效。现场调研结果显示,采用数码相机和摄影机等设备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是最常见的做法,甚至已成为一个基本工作标准。所有红色场所受访人员都反映,相关管理部门曾派工作人员前来对红色场馆及其收藏展出的物品进行摄影、摄像,然后把采集到的资料带回去归档保存。2009年开始,黄山市持续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和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在具体保护举措方面,积极利用三维扫描、BIM与无人机采集等数字化技术进行数据采集[25],为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积累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实践经验。在数字化展示方面,很多红色文化场馆都配备了数码电视、电子显示屏、投影仪器等数码设施,甚至有的采用幻影成像展示系统技术,使得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更加生动、逼真,切实提升展示效果和参观者的体验感觉。还有的红色文化场所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比如建设网站、VR展示馆等,使得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升展示效果。

3.积极探索实践数字化保护并获得成效。2018-2019年,黄山日报社联合黄山市党史、文化、社科联、文联等文化管理服务单位,组织相关专业人才建立红色文化传播队伍,深入黄山市三区四县各地,寻访红色印记,收集红色记忆,并把搜寻到的红色文化信息资源汇总建立专门的数据库[26]。该数据库包含“红色故事”专项数据库,里面收集整理了红色故事111个,并在“黄山在线”网站上公开展示,公众可以便捷阅读学习,有效提升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实效。2018年,屯溪区对地处屯溪老街景区的中共皖南特委机关旧址开展修缮和改陈布展,其中包含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幻影成像技术,逼真模拟再现皖南特委机关先辈开会等场景,有效提升展示实效[27]。2020年12月,休宁县举办苞芦松节暨红色文化旅游节,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举行了线上直播活动以增强传播实效,活动开幕式当日线上直播观看达3.22万人[28]。屯溪区杨业功纪念馆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并建立了杨业功纪念馆VR展馆,另外还把参观解说词也放到了微信公众号上,便于网上参观者自助收听查阅。2021年,黄山市委宣传部牵头,与市直机关工委、黄山日报社协同拍摄制作了《皖南特委》《柯村暴动》等九部红色短视频,并在黄山市本地新媒体和党员教育平台展播,获得良好教育传播效果[29]。

(二)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保护总体规划尚未制定。目前,黄山市尚未制定具体的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总体规划,也未出台与总体规划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等,就连由一个或几个单位牵头组织的大规模的数字化保护举措和活动也不多。从总体上看,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更多呈有关单位各自为战状态,主要由个别场馆或机构组织实施,采取的数字化保护举措也各不相同,有的很简单,有的相对复杂技术含量高一些。这导致黄山市各单位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工作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少数红色场所,尤其是知名重点场所,对数字化保护工作比较重视,受到的支持力度较大,数字化保护工作做得富有成效;而大多数地处偏远地方的红色场所,由于知名度低,受到的支持力度小,只能开展最基本的实物维护修缮,数字化保护工作进展缓慢。

2.数字化修复技术应用不够广泛。数字化修复技术主要有图像处理、音效处理、虚拟现实等,修复的内容包括图片和文献扫描件的色彩处理、划痕修复、图像重构、音效处理、声音修补、声画合成、文字编辑等。通过数字化修复,可以将破损的红色文物进行精准建模、虚拟修复,尽可能将其真实地展示出来,再现其原貌,同时又可以有效规避实物修复对原始红色文物造成损坏的可能。因此,对红色文化资源实施保护的过程中,若要对一些红色文物加以修复,应尽量多应用推广数字化修复技术,比如可以先进行数字化虚拟修复,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实物修复。但是在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中,数字化修复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课题组试图在网络媒体上搜索关于黄山市红色文物数字化修复的新闻报道等资源,结果寥寥无几;在人员访谈中,被访的红色文化资源从业人员大部分对数字化修复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

3.数字化传播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传播模式正在不断向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成为越发重要的传播渠道。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的具体方法方式包括建设红色文化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设立官方微博、开发移动客户端APP、建造网上虚拟展览馆、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共享数据库等。数字化传播方式方便快捷、互动性强,能让受众足不出户也可浏览观看红色文化资源,体验感悟红色文化。同时,传播受众也可以便捷地利用数字化传播渠道,把接收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转发、推送,并促使更多人关注、评论、转发、推送,进一步扩大数字化传播覆盖面,增强传播效果。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黄山市尚未建立专门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站,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也较少,只建设了1个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徽州经典文化数据库-红色故事)且体量较小,数字化传播工作总体水平偏低。只有杨业功纪念馆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并建立了杨业功纪念馆VR展馆,另外还把解说词也放到了微信公众号上,以便于参观者虚拟参观。

4.数字化开发利用工作还需优化。“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依靠数字化技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是保护与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18]比如通过利用互联网加强数字化宣传,可以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建设红色主题民宿、打造红色旅游小镇、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等;也可以以相关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设计红色主题网络游戏、动漫和影视作品等。目前,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屯溪区的杨业功纪念馆和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徽州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黄山区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等红色场馆,积极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组织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并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增强资源展示传播实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黄山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拍摄制作红色主题纪录片、微电影等,得到多方好评和肯定。但是,总体上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利用程度偏低,创新发展不够,需要进一步塑造特色,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实现新的突破。

二、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对策

根据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结合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具体特点和发展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在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保护过程中需要做实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增强时效意识,高效推动数字化保护开展落实

黄山市现有红色文化资源大部分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居多,距今年代较为久远,大都快要接近百年之久,饱经风霜雨雪,以至于或多或少受到毁损破坏,有的还相当严重。2019年黄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开展的全市建国前革命遗址遗迹摸底调查工作显示,在发现的219处遗址遗迹中,保存完好的78处,其余的141处皆受损毁,甚至不复存在,损毁率高达64.4%[24]。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若不及时加以保护,一旦损毁则无法恢复还原,后果不堪设想。但就黄山市目前经济实力现状而言,要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实物维护修缮工作显然不切实际,而采用数字化保护,相对来说既经济实惠又便于长期保存,是一个较为可行的保护举措。因此,黄山市有关各方要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在政治、文化、教育、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稳妥有序推进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工作。

(二)增强担当意识,加强数字化保护宏观规划管理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基本上是纯公益事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严肃性,需要相关党政管理机关的大力支持,更要加强管理。因此,文物保护机构、民政部门、党史和地方志研究机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相关党政部门需要加强沟通交流,相互配合协作,积极构建分工协作机制,切实承担保护管理职责,共同做好保护规划工作。具体到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工作,也同样如此。尤其是数字化保护技术基本上都属于新兴技术,发展速度相当快捷,若不能及时跟进则很快落后,甚至马上过时。因此,更需要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相关党政部门,从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的实际出发,做好宏观规划,明确工作职责,构建工作合力,重点在数字化保护专项计划研制、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人才队伍组建培育、配套保护资金筹集等具体工作上发力。

(三)增强人才意识,组建培育数字化保护人才队伍

数字化保护工作专业性很强,涉及到很多前沿技术,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才能顺利实施。因此,要顺利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工作,就需要着力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打造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从黄山市现实情况看,可以考虑充分利用黄山学院和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高等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结合黄山市各级党史研究机构和党校系统的专业研究优势,从中选拔专业和技术人才,组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人才队伍,专门负责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科研攻关和实践保护工作,并可首先从数字化采集、保存关键数据着手。黄山学院在技术人才上已经具有一定储备,该校建有微尺度网络计算实验室,组建了数字化保护专业人才团队,并如期完成了文化部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古村落历史文化的数字化仿真实现”[30]。国内也有较为成功的案例,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的陈崇成教授和他的外业数据采集团队,历时6年完成福建省180多个红色遗址的数字化存档,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作出积极贡献[31]。

(四)增强科技意识,推广利用数字化保护先进技术

在现场访谈过程中,发现黄山市不少红色场馆存在等要靠的消极思想,落实保护工作时等待上级指示和推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的因循守旧,认为现有物理保护举措已经足够到位,甚至还沾沾自喜,却不知早已落后于时代。因此,相关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场馆要转变保护工作思维,开拓视野,把握业界发展动态和趋势,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把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充分应用到红色文化资源采集、存储、修复、展示、传播等各个环节和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提升总体保护工作实效。尤其要重视利用当代互联网技术,积极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以实现资源的交流共享,搭建相关主题网站以打造红色文化资源展示交流平台,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博客等新媒体以加强与红色“粉丝”的交流互动,等等。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手段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传播实效。

(五)增强效益意识,结合实际加强数字化开发利用

黄山市的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全市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5家[32],包含革命活动旧址、烈士陵园、红色纪念馆等。其中安徽陶行知纪念馆早在1997年入选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3],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于202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34],杨业功纪念馆于2018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5]。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优质的旅游资源。目前,黄山市拥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家,“全国抗战主题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条,“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条[36]。黄山市是闻名全球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是黄山市的支柱产业,发展旅游产业需要打造多元化的旅游资源,而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具体参考举措包括打造红色文化VR体验场馆、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APP、绘制红色旅游电子地图、举办网上重走红军道路健步走活动、制作红色文化微电影微视频等。

(六)增强合作意识,积极推进数字化保护共建共享

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运用数字化新技术,更需要解放思想、眼光向外,虚心学习接纳先进思想和理念,积极应用最新科学技术。对于黄山市来说,应该积极与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机构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技术、资源、人才共享,协力推动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近年来,黄山市通过成立红色旅游联盟、加入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协同组建长三角“三市一区”政协红色联盟等多种方式,推动缔结友好红色场馆、共融共享红色资源,不断提升对外“红色合作”水平[37]。但是,与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工作先进地区相比较,黄山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继续努力改进提升。总之,黄山市在对红色文化资源实施数字化保护过程中,需要增强合作意识,加大合作力度,推进资源优化整合,务必避免陷入“信息孤岛”境地,尤其要着力推动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跨界融合和共建共享[38]。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红色文化资源或多或少都会面临自然或人为的损毁或破坏问题。因此,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综合工程,涉及到法律法规、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对于黄山市来说,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相比较而言在资金方面压力较大。因此,要想有效应对资金方面的压力,对红色文化资源实行数字化保护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办法。与时间赛跑,加强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安全管理,推动数字化保护,留存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猜你喜欢
黄山市红色数字化
红色是什么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红色在哪里?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关于高中阶段函数教学的几点思考
追忆红色浪漫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