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1年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

2022-03-02 00:58王丽娜
职业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发文双创学者

王丽娜,王 巍

(1.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2.夏邑县火店镇第二初级中学,河南 商丘 476000)

0 引言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尤为重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重点和鲜明特色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生是新生力量,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成长,还会给高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1 研究目的与数据来源

近年来,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更好地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并为后期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文章对中国知网(CNKI)中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为更具有说服力,采用高级检索,文献类型选择“学术期刊”,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出版时间限定为2000—2021年。为保证文献的代表性和质量,来源类别限定为CSSCI,检索共得到648条结果。保存时间为2021年10月27日。

利用CNKI的导出功能,导出文献题录,其中包括论文的题目、发表年度与数量、发表期刊、作者、关键词、摘要等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年度发文量、重要期刊、高产作者、研究热点四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论述。

2 数据分析

2.1 年度发文量分布

根据数据导出的内容,借助EXCEL对648篇高校双创教育相关研究文献的发文时间和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通过对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者们对高校双创教育的关注度。

由图1可知,我国双创教育研究起步较晚,2010年以前发文量极少,这一定程度上与国内学者的重视程度有关。201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空前高涨。国家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随后学者的发文数量也逐年增多。就全国双创教育开展情况来看,主要在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大众创业的新热潮;国家也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内学者对双创教育的认识进一步深入,高校开始转向主动创新,加大对双创教育的支持力度与投入,谋求新发展。

图1 年度发文量分布

2014年以来,关于高校双创教育方面的发文数量较多,研究热度较高:2015年有61篇,2016年有92篇,2017年有99篇,2018年有95篇。2019年发文量有小幅度减少,这与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的关系,2019年疫情严重时期大部分学校未能正常开学,使得相关研究受限。但2020年发文量又有回升,有85篇,这说明学者们对高校双创教育研究的关注度较高,研究意义重大。

2.2 来源期刊分布

通过对发文期刊分析,可以了解到高校双创教育研究的主要交流平台,掌握最前沿方向。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期刊来源分析,借助EXCEL对648篇关于高校双创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发表期刊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统计结果,共有119本期刊发表了有关高校双创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章,可见大量的期刊都关注这一领域的问题。从期刊定位和类型来看,关注高校双创教育主题的主要有教育学、图书情报学、经济学,以及新闻学等领域。而从发文数量来看,主阵地还在教育学领域。

表1 研究的主要期刊及发文数量

具体而言,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高校科技》发文量最高,文献发表数量达到76篇,说明该杂志十分关注高校双创教育。其次是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发文66篇,排在第二位。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排在第三位,发文34篇,也体现了对高校双创教育的关注。排在第四位的是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高教探索》,发文数量为30篇。排在第五位的是《黑龙江高教研究》,发文28篇。此外,还有《中国大学教学》《教育发展研究》《江苏高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科技管理研究》等杂志,也都有刊发关于高校双创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关注这些期刊的发文情况,尤其是发文数量较多的前几家,能够从中找到最为前沿和权威的文献,也能够快速地了解当前高校双创教育的研究动态。

2.3 高产作者与研究机构

根据导出的数据,借助EXCEL对648篇高校双创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的作者署名情况进行统计,共有932名作者发表了相关论文,并列出了发文量前20名的作者,如表2所示。通过对这些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主要研究者及相关研究的权威学者。

结果显示: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是东北师范大学王占仁,发表9篇。其次是杭州师范大学黄兆信发表6篇;东北师范大学李亚员发表5篇,其中含与同校的牛亚飞和李畅合作发表2篇;广东工业大学张育广分别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共发表5篇,其中有2篇是与同校的张超合作发表,1篇是与本校的刁衍斌合作发表;温州大学王志强发表4篇;华南师范大学卓泽林分别在2017年、2018年和2020年共发表4篇;广东工业大学罗嘉文发表4篇,其中有2篇是与同校的米银俊合作发表。由此可见,研究者们持续关注高校双创教育的状况,并与同校学者开展合作研究,他们的研究、实践为后期研究提供了参考与方向指引,后续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跟进和实施。学者之间多在同校开展合作,跨单位合作较少,这跟双创教育本身的特点相关,双创教育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

表2 研究的高产作者与发文量

此外,从学者机构分布方面统计:东北师范大学共发表相关论文23篇,温州大学17篇,华南师范大学11篇,温州医科大学11篇,广东工业大学10篇,浙江大学10篇,中南大学10篇。由此可见双创教育在研究机构方面的聚焦度,该部分院校对高校双创教育的关注度较高,研究成果较多,可结合机构和学者分布探索前沿研究。

2.4 研究热点

关键词概括了文章的主题,而高频关键词可以反映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热点。根据导出的数据,利用EXCEL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关键词频次分布如表3所示。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创新创业教育(255次)、创新创业(98次)、高校(73次)、创业教育(73次)、大学生(65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59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39次)、人才培养(32次)、大学生创新创业(23次)、高校创业教育(21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1次),由此体现了高校双创教育的内涵与根本特性。从高频关键词入手,结合对关键文献的内容分析,高校双创教育研究热点主要有三方面。

表3 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分布

2.4.1 高校双创教育理论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国外双创教育启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生态系统的构建、跨学科融合、“互联网+”的影响等相关研究。

(1)国外双创教育启示

我国双创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国外双创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一度成为热点。南京师范大学邓平安研究了欧盟高校双创教育对我国双创教育的启示[1];华南师范大学卓泽林等分别在2017年与2018年研究了美国高校双创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2],提出开展全校性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中央民族大学宋海斌[3]研究了新加坡理工大学双创教育的成熟经验,为民族大学双创教育模式提供了参考。

(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键词频次分布:人才培养(32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1次)、课程体系(7次)、人才培养模式(7次)。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双创教育大局发展影响深远。双创教育研究的根本阵地还是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化出多个切入点。

(3)构建双创教育完善的生态体系

关键词频次分布:生态系统(13次),反映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能够有效推动高校与政府、企业、学生多方联动,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良性运行机制[4]。东北大学贾剑峰基于美国、英国、日本高校的多案例研究,构建了高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推动“政校企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打造创新创业育人品牌,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为构建良好有序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做出贡献。

(4)跨学科融合

关键词频次分布:思想政治教育(13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5次)、协同育人(7次)、专业教育(9次)。近年来,课程思政促成了高校教育新格局,将课程思政融入双创教育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东南大学[5]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重构了课程体系;学者施永川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这是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必然要求[6];学者夏雪花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双创教育融合,两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7];华南农业大学基于课程思政进行了双创课程建设,融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

(5)“互联网+”的影响

关键词频次分布:“互联网+”(9次)、创新创业大赛(5次)、“互联网+”背景(3次)。华中师范大学丁玉斌[8]等分析了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双创教育的挑战、机遇与对策;另有26篇文章探讨了“互联网+”对高校双创教育的影响,分析了“互联网+”为高校双创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模式。自2015年以来,一年一度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形成“以赛促创、以赛促教”的新常态。

2.4.2 高校双创教育实践研究

(1)教育模式的实践

中国计量大学从“构建一个体系”“实施三项计划”和“加强五类保障”入手,探索实施了“135”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取得良好成效[9]。

(2)众创空间的构建与实施路径探析

关键词频次分布:众创空间(8次)、创客教育(5次)。众创空间是创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建设能够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这方面的研究基本都在2017—2019年。当前,应该加强对众创空间的管理,健全管理机制,谋求创新发展。

(3)具有地方特色的实施路径探析

关键词频次分布:地方高校(19次)、路径(10次)。地方高校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同时肩负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提供重要保障的使命。宁波财经学院学者沈云慈对构建“产—学—研—创—服”全链条融通的联合体进行了研究,推进了产学研协同共构、全链条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建设。

2.4.3 高校双创教育效果评价研究

关键词频次分布:影响因素(7次)、对策(5次)、评价体系(4次)。关于效果研究及评价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方面的文献较少,主要有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者胡玲[10]以2016—2018年我国150所高校的双创典型经验数据为基础,对高校双创教育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南昌航空大学陶秋香等人的研究表明: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更能有效促进区域内高校和谐发展;现阶段应该加强管理,健全机制,谋求适合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 结语

综上所述,自2014年以来,高校双创教育的研究呈井喷式增长,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这也跟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有关。根据本研究统计:主要发文期刊有《中国高校科技》《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发文数量较多的学者有东北师范大学王占仁,杭州师范大学黄兆信和东北师范大学李亚员,学者之间在同校范围内展开了合作研究;发文较多的机构是东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000—2021年期间,双创教育理论研究居多,主要包括:借鉴国外双创教育启示、困境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生态系统的构建、跨学科融合、“互联网+”的影响等。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较少,实践研究和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研究综述更是鲜有。我国双创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仍需要学者广泛运用相关理论,扎根双创本质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实证研究,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实践方法和路径,并加强对已有建设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健全机制,谋求可持续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发文双创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