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优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

2022-03-02 00:58谢林峰向俊蓓李宗慧
职业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资源库遗传教学资源

谢林峰,向俊蓓,刘 萍,李宗慧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成都 6101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教学平台应用的日益成熟,课程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与优化。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为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承担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1]。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共建共享的理念,在构建教学资源时,还能形成体系化的在线开放课程[2]。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意味着除了思想政治课之外,专业课也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遗传与优生课程是高职助产与护理专业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作为医学前沿交叉学科,课程侧重于应用遗传学原理阐明人类疾病,关注遗传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以实现人类优生优育。因此,建设遗传与优生教学资源并在其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既能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传授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文章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阐述了遗传与优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 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背景

2010年,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正式启动。截至2019年7月,125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已立项建设,建成了1810门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了398万余条教学资源[2]。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遗传与优生教学团队参与了2019年第二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教职成司涵〔2019〕100号)助产专业遗传与优生课程遗传咨询模块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在资源库建设方面,积累了充分的建设经验和相应的资源素材。同时,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立德树人”贯穿“遗传与优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遗传与优生”的育人功能[3-4],启动了遗传与优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2 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应具备明确的功能定位,统一的数据与质量标准以及丰富的素材资源。通过文献查阅和对资源库的实际调查发现,资源库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整体设计不合理,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教学设计陈旧,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与服务对象,无法体现线上教学的优势。

第二,资源种类单一,以单纯的文本类、图片类或扫描类等简单素材为主,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有效传递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某些素材资源甚至存在知识性错误[5]。

第三,资源库结构混乱,碎片化资源间缺少有效联系,各素材资源标准不统一,错别字较多,视频画面、音频音质不够清晰,视听体验感较差,学生难以学习。

第四,资源库没有进行有效维护与更新,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教学资源老旧,无法满足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所需[6]。

2.2 思政元素融入不足

通过文献查阅和对资源库的调查发现,目前资源库的思政元素融入不足,主要表现在素材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了思政元素的融入;或者融入了思政元素但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案例发掘的深度及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政内容不能和专业课的学习有机融合并有效衔接,缺乏指导性大纲和系统的评价方法等[7]。因此,如何在资源库建设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有温度、有情怀和有担当的医学专业人才是遗传与优生资源库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8]。

2.3 资源库建设中教师结构单一

遗传与优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多学科融合型课程,包括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药物遗传学、基础优生学、社会优生学、临床优生学等。在资源库的建设中需要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结合医学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需求,教学团队不仅应包含长期从事遗传与优生教学的一线理论教师,也应包含临床教师与思政教师,做到院校结合,将临床知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有机融合[9]。而目前资源库建设中往往只有一线理论教师参与而缺乏临床教师和思政教师,导致资源知识结构单一,应用性不足。

3 遗传与优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3.1 模块化建设

资源库建设以模块化建设为指导思想。重新整理整合传统教材内容,最大限度发挥数字化资源优势,更易组织教学、方便学生学习,极大地提升教与学的效果。资源库知识点分3个学习模块:遗传的物质基础、常见遗传病和优生模块。每个模块知识点既独立又统一,不但符合同学的认知规律,而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资源素材的制作上遵循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统一。遗传的物质基础涉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内容,内容抽象繁杂,单纯的文字或图片描述难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制作教学资源时应做到可视化与形象化,将基因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细胞有丝分裂与减速分裂的过程以动画形式呈现;对孟德尔杂交试验中的豌豆与摩尔根遗传试验中的果蝇进行拟人化处理,配以动画形式呈现试验过程、原理和结论,做到既风趣幽默又专业使学生能学、乐学。第二,以碎片化资源构建系统化课程。在资源库的建设中,打破原有的线性课程体系,将教学资源进行碎片化建设与存储,如将原本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血友病,属于染色体遗传病的唐氏综合征、猫叫综合征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常见遗传病以微课形式制作,并将碎片化教学资源放入对应教学模块中,做到碎片化与体系化相统一,知识点多而不杂,繁而不乱。在后期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对碎片化资源进行组合重构,对教学资源进行补充,搭建SPOC、MOOC或者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同时学生可根据学习所需自主选择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观看视频和动画、阅读文本资源与课件。第三,经典理论与前沿知识有机结合。遗传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众多经典理论与知识。同时遗传学也是当代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新知识,新发现层出不穷,而传统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对学科前沿知识介绍不足,缺乏创新性。这要求我们在建设教学资源库时,既应满足学习者对经典理论知识的学习需求,更应与时俱进,展现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使教学资源具有前瞻性与新颖性。为此,在资源库中特别开设前沿知识专题板块,以视频、文稿或链接等形式展现学科发展新方向、新成果,并不断更新资源素材以使学习者了解最新学科动向与成就。例如基因治疗技术突飞猛进,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的蔡宇伽团队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阐述一种介于病毒载体与非病毒载体之间的类病毒体(virus-like particle,VLP)递送技术。VLP可以递送CRISPR/Cas9 mRNA,实现安全和高效的体内基因编辑。一些常见病的遗传特质逐渐明确,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上题为《Analysis of high-risk pedigrees identifies 12 candidate variants for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犹他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11个罕见的阿尔兹海默病候选突变体,研究人员在犹他州发现了19个不同的家族,其家族成员罹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频率要高于正常水平。药物疗效与遗传的关系逐渐明了,如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Mitchell A. Lazar团队在Cell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的文章,揭示糖皮质激素药物相关副作用的遗传位点。总之,资源库将不断更新学科新动态和新突破,体现创新性,开拓学生视野。

现资源库制作和收集的素材资源包含85个课件、42个视频、20个动画、115道试题、大量图片和案例等,且素材在不断地补充与更新中,将上线智慧树学习平台(见图1)。

图1 资源库素材数量统计

3.2 思政元素整合融入

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该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和信念。遗传与优生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在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众多伟大的科学家与开拓者,也承载着深厚的人文情怀,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深入挖掘与融合思政元素,把“立德树人”贯穿“遗传与优生”教育教学全过程[10],建设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遗传与优生”课程体系不但符合时代要求,更是科学的内生动力(见表1)。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的建设措施具体如下:第一,培养科学精神。如制作遗传规律课程资源时,以案例方式融入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的历史贡献及取得成功的要素;讲解基因时,引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明故事;讲解人类染色体时,引入格雷德和另外两名科学家发现端粒酶并荣获诺贝尔奖的故事,以科学家不屈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奋斗。第二,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如制作人类基因组计划课程资源时,强调我国科学家不仅完成了3号染色体短臂上约3000万碱基对的测序任务,还参与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等,显示了我国基因组研究的强大实力;制作先天性代谢病时引入杜传书教授致力于蚕豆病的研究而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事迹等,引发学生产生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第三,提升人文关怀,树立人文精神。如讲解白化病时,引入俄罗斯白化病超模Nastya的故事;讲解软骨发育不全时,引入美国著名演员彼特·丁拉基的故事;讲解苯丙酮尿症时,引入苯丙酮尿症家庭的真实故事等,以此培养同学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做到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并有强烈的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第四,加强遗传学方法论的教育。资源库建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以做到全面辩证的分析事物发生与发展。如以临床案例形式,让同学们绘制出家族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并计算个体后代的患病风险;讲解遗传与变异时,引导同学们辩证地思考两者的关系等[11]。第五,树立正确的科学伦理观。如讲解克隆技术时,通过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与死亡,启发同学对克隆技术应用的思考,对是否可以克隆人开展深入的讨论与思索;在讲解基因时,引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强调学生在今后的科研与临床工作中都应当严格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伦理规范,以创新性科研工作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表1 遗传与优生课程学习模块部分知识点相关思政元素设计与案例材料

3.3 多学科教师共建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作为医学职业教育,资源库内容不仅应包含丰富的课程教学元素,而且应紧贴临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本次资源库建设以“一课多师”理念为指导(见图2),构建了多学科的教学合作和激励机制。教师团队既有长期从事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还有妇科儿科医院妇幼保健临床医生教师,同时邀请学院思政教师担任思政案例的设计指导,形成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信息沟通渠道。多学科教师参与共建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做到知识与资源的有机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2]。课程一线教师是资源库建设的主体,主要负责搭建课程整体框架、设计课程教学。思政教师主要负责思政元素的设计与把关,协助专业教师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思考合适的思政教育方法与途径,以达到课程思政真正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临床教师主要参与课程中临床知识点的资源建设与临床案例设计,以临床案例作为载体,协助专业教师将课程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有机融合。如制作苯丙酮尿症课程资源时,先以视频的形式给出案例故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以疾病临床表现引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遗传特征。同时,资源库视频与动画由智慧树教学平台的专业人士负责拍摄和编辑,平台建设与调试、教学资源的整合也有专业人士协助。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障。此外,学生既是资源库的使用者,也是建设参与者。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可以反馈资源库的使用意见,也可以上传优秀作品,共享资源,进一步推动资源库的建设[13]。

图2 “一课多师”课程体系

4 结语

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课程思政的要求,教学团队对教材内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构建了基于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初步建成了遗传与优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下一步将基于教学资源库内容在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探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改革,并依托智慧树教学平台,将资源库整合成慕课资源向医护工作人员和社会人员开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计划和措施主要包括:

(1)合理安排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将逻辑性较强,知识结构复杂的内容安排在线下学习,方便师生及时讨论与沟通。将知识结构简单,学生易学、易懂的教学内容安排在线上学习,线下主要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与分析。有利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与挖掘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整合梳理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展多样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如讲授式教学、病例导向学习、PBL、综合实验等。

(3)基于微课的课堂讨论式学习。

(4)基于案例的综合性实验。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计划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监督项目实施的效果。加大学习过程考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14]。

同时,教学团队将建立教学资源库评估体系,设立由专家、教师、学生组成的用户评判制度,设置合理的评分分配比例,并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资源库,将课程打造成“金课”,为建设“遗传与优生”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资源库遗传教学资源
非遗传承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