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2-03-02 02:09张玉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胺碘酮传导

张玉霞

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是由于无法控制心脏病的发展,而最终发展成一种严重的疾病[1]。该病容易引起患者心源性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我国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且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根据研究,有2%~4%的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的10 年中会出现心力衰竭,且5 年内的存活率<5%[2]。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心律失常是由异常的心脏传导机能引起的节律性的跳动障碍。心律失常经常会导致发生心力衰竭症状,使患者猝死的风险提高[3]。因此,通过控制患者的心率,可以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生活质量。胺碘酮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可以控制患者心率,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症状[4]。本文为研究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近年于本院就诊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 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和胺碘酮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血压血脂及心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科室于2020 年1 月22 日~2021 年12 月22 日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35~77 岁,平均年龄(52.13±8.49)岁。观察组中,男18 例,女22 例;年龄35~77 岁,平均年龄(51.81±8.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症状;均自愿参与研究;本研究经委员会核对通过。排除标准:肝肾功能经评测有所障碍者;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者;不自愿配合本组实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前,检查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各种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治疗,如利尿药物、血管扩张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5]。

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前,检查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200 mg/次,3 次/d。当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时,可将用量减至1 次/d[6]。

两组用药疗程均为3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血压、血脂、心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显著改善;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改善;无效:未达到标准上述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胃部不适、胸闷、恶心等。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血脂包括TC、TG、LDL-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3 两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及心率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及心率情况对比()

表3 两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及心率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主要症状有心慌、气短、胸闷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最容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情况有两种:①快速性心律失常,这是引起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的心肌细胞间的纤维化导致心肌细胞间横向传导的增多,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7]。快速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动过速时造成心排血量降低,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②严重的心动过缓,如窦性心动过缓、二度、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可以降低心排血量,诱发心力衰竭。

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时,应该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纠正患者的心功能,使神经、内分泌正常。同时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伴随症状,如感染、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8]。部分室性心律失常是由于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少数可能是由于电解质紊乱、栓塞、血管导致的。因此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需要查清楚病因,再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这样才能够进行有效针对的治疗[9]。临床上常采用利多卡因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但利多卡因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且作用时间短,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有研究表明,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情况,治疗效果理想。

胺碘酮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轻度的非竞争性α 和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有轻度的Ⅰ和Ⅳ类的抗心律特性。主要的电生理作用是延长各种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和有效的不应期,这有助于消除折返的兴奋。抑制心房和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快速流入,降低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不影响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的高度。房室旁路的正向传导大于反向。由于复极变得过长,心电图延长了Q-T 间隔和T波的变化。静脉注射虽然有减轻负离子作用,但通常不会阻碍左心室的功能,可以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的血管,对甲状腺素代谢产生影响。胺碘酮在组织内转运缓慢,亲和力高。其生物利用度因人而异。单剂量口服3~7 h 后达峰浓度。负荷量给药通常在1 周后发挥作用。胺碘酮半衰期长且有明显个体差异。在治疗前期,大部分药物在组织中蓄积,尤其是脂肪组织,数天后开始清除,一至几个月后因人而异达到稳态浓度。临床上主要针对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以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还经常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转复治疗。一般情况下,针对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扑动,在药物选择方面可以首选胺碘酮来进行转复。另外,胺碘酮还可以用于心率的控制,比如心力衰竭患者用于控制心率,还有房颤患者用于控制心率,目的就是为了减慢心率。胺碘酮在临床应用过程当中也可以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比如阵发性室速、室颤。在用药过程当中注意监测一些不良反应,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症状,严重的有可能会引起肺纤维化。

胺碘酮药物通过延长心肌组织各部分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减低窦房结自律性[10-12]。从而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症状。胺碘酮还能减少患者胃部不适、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及心率,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及心率。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胺碘酮传导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左侧旁观者旁道一例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微藻对低温响应的Ca2+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