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的价值诠释、运行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2-03-02 02:24张雪翠王屹
教育与职业(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张雪翠 王屹

[摘要]从创设价值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兼具多维学科视角的新型校企合作形势下的社会共享型组织。产业学院以共生共建共享为逻辑出发点组建创设,着眼于实现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的共性需要,归宿于实现区域的整体性发展。基于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过程中应完善顶层设计,整合多元利益;做好精准定位,避免产业学院的生态与区位重叠;坚持质量兜底,提升产业学院的持续赋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区域适应性;产教融合

[作者简介]张雪翠(1998- ),女,江苏无锡人,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王屹(1962- ),男,河北张家口人,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  南宁  53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广西职业教育第一批专业发展研究基地项目“广西职业教育专业与专业群建设发展研究基地”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桂教职成〔2018〕37号,项目主持人:王屹)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04-0013-08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既是化解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以“权责分离”“利己主义”为导向的院校合作弊病的重要抓手,也是整合职业教育多元办学资源、实现高职院校对资源的最优化整合的主要手段,还是促进职业教育区域适应性的关键因素,更是实现以职业和人为导向的个体全面发展的终极需要。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指出,“经过四年左右时间,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这对新时期产业学院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而言独具类型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链接产业的办学模式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律,而与这一规律完美匹配的教学路径便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岗位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随着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确立,这既是对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模式的深层探颐,也是对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整体性发展的利益整合和关系重构。因此,产业学院作为契合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办学模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路径。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态,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能否实现对原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超越与深化便自然成为创设前应考虑的问题。基于此,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的价值诠释、运行逻辑、实践路径等进行正确澄清,有助于为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

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的价值诠释

产业学院是学校、企业与政府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和风险共担联合创新的实体组织。从外在表现看,产业学院是基于多方参与的合作组织,理想状态下具备组织所应承载的相关功能和作用机制。从内在关系来看,随着国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组织形态必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以促使其在“双循环”建设潮流下形成自身的生态位和共生体系。从汉语语境来看,“产业学院”可被阐释为“基于產业为核心根脉的教育组织”。产业学院是兼具共生性、经济性、教育性等多维属性的合作样态,具备以下三个特性:第一,以组织特征为基准。主要表现为作为共生组织的产业学院应具备明确的组织运行规则、组员权限、资源分配和利益划分等内容。第二,以产业为导向。产业学院创设的首要目的是满足行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产业学院的建立实现各核心产业和从属产业的有机结合,打破产业间的“发展重叠”,实现由单一产业向多个产业联合而成的产业链的转变。第三,以育人为初衷。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的另一目的在于补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短板的弊端,始终关注学生在市场中的就业和未来发展,实现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总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一个多维参与的整体性存在,对其进行多学科视域下的价值诠释与解构是明晰其创设意义的有益探索。

1.社会学视角:多维参与的共享性组织。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产业学院可被视作典型的组织,其产生源于对职业教育群体组织研究的专门化和功能化。根据所属功能和分配视角的不同,产业学院可分为教育型、行政型、产业型等。从受惠视角来看,美国社会学家P.M.布劳和W.R.斯科特将组织划分为功利性组织、互利性组织、服务性组织和公益性组织。产业学院应当是基于四种类型所属共性下形成的公益性组织,主要满足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学生为直接受益者。产业学院创设的初衷在于整合企业和教育资源以满足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第二,人才培养直接作用于区域发展。职业教育是与区域和产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存在的首要价值是为满足区域发展而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第三,间接式参与者获益。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校政行企多元主体合作协调的过程,其中行业企业通过提供资金、场地、设备、技术等社会资源培养能力结构合理的岗位急需人才,有效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随着我国对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单一经济主体的优势在对“双循环”的容纳和适应中逐渐被遮蔽,因此迫切需要同类产业和同属产业进行联合以组建共生发展场域。基于此,将产业学院视作一种社会组织需满足四大特性:第一,满足参与主体的功利性需要。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皆具备功利性导向,产业学院的创设也同样如此。区别于单一的以利益为导向的社会组织,产业学院的最大特点在于组织功利性的共益化。第二,满足参与主体的互利化。在产业学院的创设和运作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围绕共性目标展开相关合作,基于适应性人才培养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最终实现彼此获益。第三,对接区域发展的服务性。对技术人才的直接需求是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内核。产业学院创设和生成是通过人才的结构化培养以及各方资源的优势集合,对当前人才匮乏制约企业发展这一关键问题的攻坚。第四,实现组织整体的社会化。技术和人才是产业学院发展的根本脉络。产业学院通过传承高度匹配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培育适应区域可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归属感,提升社会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为确立和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地位提供社会支持。

2.经济学视角:建构职业教育区域适应的核心命题。产业学院的产生与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产业发展是从“产业点—产业链(线)—产业集群(面)—产业生态群”的方向逐步演化。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职业教育通常与技术、生产力、技术技能人才等因素相互衔接。技术可被视作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重要支撑。因此,产业学院创设的价值在于通过对技术的改造和对技能的研习实现整个社会和区域生产力的提升。换言之,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可被视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经济要素和经济形态交叉融合下的人才需求的反映。

推动世界发展趋势的主要动力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而市场可被视作生产关系和生产要素调整的主要指挥棒。基于此,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产业学院创设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第一,满足市场要素调整下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直观性需求。满足市场对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所应审视的前置问题。从专业设置角度来看,高職院校产业学院专业设置应以市场准入为原则,紧密切合产业需要,这对于学生的劳动就业、转识成智意义重大。第二,平衡“投入与产出”的整体效益。产业学院创设是多元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调整。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平衡多元参与主体的现实引导者,通过制定适合区域发展需要的产业学院运行规章制度、指导意见等正式文件,引导院校和企业合理配置资金、设备、场地、师资等资源,达到主体利益的共生与平衡;从院校角度来看,职业院校作为学生的培养主体对学生的主要投入在于师资、知识和相关成果的保障投入等,保证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安于学习,对专业和职业选择形成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通过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活动的真实岗位、场地设备、师傅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同时产业学院的运行过程也是实现院校和企业双向受益的过程。第三,满足整体性的利益整合倾向。利益是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合作的逻辑起点,是开展高效产教融合的重要纽带。产业学院是高度整合的利益共生形态,这一整合是对组织目标、运行机制、保障策略等的多角度整合。通过产业学院创设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单向度”问题,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实现产业学院建设的同时如何明晰产业学院的责权利间的关系,如何实现产业学院的深层次育人等一系列问题,应当成为今后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

3.文化学视角:构建职业教育完整性文化的现实需要。“校企文化”是文化学视角下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双重共向育人的融合载体,其更深层表现为以人的成长为导向的学校和企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职业院校办学宗旨需满足以下两条,即人才培养的外部适应和人才成长的内部塑成,而统摄此二者的重要支撑在于文化。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需满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完整性文化的需要。

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层面:第一,从学校层面来看,形成具备办学特色的院校文化。职业院校由两部分组成,即作为发展需要的硬件设施和支撑学校运转和发展的软件设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各职业院校硬件设施建设逐渐完备,校园建设逐渐向现代化校园转变,数字校园、智能校园、无纸化办公等成为院校自身形成竞争的重要支撑,但同时以文化为核心特征的校园软件设施建设相对不足。伴随着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确立,文化育人这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成为当前产业学院建设中极为紧迫的任务。若职业教育文化偏向于学校文化,其人才培养必然与产业和行业出现断层,因此对企业文化、产业文化等的补充便成为产业学院创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第二,从企业层面来看,文化是形成行业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隐性支撑,对企业的竞争力、凝聚力、塑造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是以逐利导向的企业文化占主导,企业育人价值弱化。因此,通过产业学院创设可以弥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塑造的短板,帮助企业建立完整的文化机制,促进企业高技术人才的形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第三,从学生层面来看,企业文化是形成学生职业认可度的重要来源。当前,人才流失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短板,而通过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职业和岗位的正确认知,增强学生的职业归属感。第四,从社会层面来看,文化是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支撑。随着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和市场经济化对职业的变革,职业教育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时代,而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相对较低。通过在产业学院创设高度融合的校企文化,以优秀校企文化精神为核心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可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能力和社会认可度,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整体提升,使得职业院校在新的人才竞争中有所作为,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4.教育学视角:增强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发挥院校和企业“双元”育人是世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逻辑规律。职业教育是以技术和职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因此传统的以学校为主要教学阵地的教育方式自然已不适应当前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兼具职业性、教育性、产业性等多维属性且综合发展的跨界教育,其价值是为学生的职业成长储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这需要多方共同合作实现。因此从教育学视角看,产业学院创设主要是通过对多维办学利益的共性整合,以实现学生成长的增值赋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劳动者。第一,产业学院创设是打破学校和企业合作“冷热不均”的重要手段。目前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主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实现,而因学校和企业的性质、出发点等的不同使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限于表象。通过产业学院创设,可以建立并形成多维参与主体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人才培养“入口端”和“出口端”的有效衔接,并共同作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第二,产业学院是实现“四链”衔接的承载。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教育链间的高效协作是产业学院创设和运行的逻辑生成点。产业链为职业院校提供高质量发展和品牌要素供给,人才链是保障校企合作中技术技能型人才人力资本供应的重要来源,创新链实现生产、教学、研发间的有机结合,教育链满足企业技能教育和培训的需要。第三,产业学院是学校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当前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与自身未来从事岗位所应掌握的技术技能存在脱节现象,因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可联合各参与主体共同制定岗位所需的人才要求和知识储备需要,通过活页教材的创新、从业标准的制定、岗位技能培训证书的设定等实现学生所学和工位所需的有效结合,以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双循环”系统。

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的运行逻辑

产业学院是当前职业教育最有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之一,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结果。从产业学院的运行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是在整合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的共性利益和共同人才期望视角下形成的。这不是对相关参与主体和参与部门的简单整合,而是在政策、利益、办学模式等的持续供给和收益过程中实现的跨界融合,更强调以人才培养为基准的整体性思考以及参与主体的跨界性合作。通过对创设理念、参与权责、运行与分配等方面的优势集合,进一步形成基于内外协调的产业学院“双循环”系统,从而打破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权力搁浅和责任回避下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深入的现象。

1.共生共享的价值出发点。从共生理论视角看,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契合共生理论强调的多主体、协同共生运行机制。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的基本出发点是最大程度彰显学校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育人作用。因此,共生性和共享性可被视作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基本价值导向,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彼此间通过真诚合作实现利益共享。共生性和共享性表现为以下三个维度:第一,师资的共生共享。教学资源包含教师资源、场地资源、人力资源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最重要的资源在于教育资源,表现为具备合理的研究队伍和基本教育条件。目前,产业学院相对缺少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国家虽明确规定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每年累计不少于1个月企业实践,但从职业院校教师实际构成来看多是对师范院校毕业生和企业相关人员的直接聘用,大部分教师达成从“学校”到“学校”身份的转变,缺乏企业生产知识和实践经验。而通过产业学院创设职业院校可以与企业联合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灵活运用彼此的优势资源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同时,企业可以和学校联合开展相关科研,推动企业技术的研发创新和产品效益的有效提升。第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产业学院创设有利于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育人资源和实践资源。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当前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政策红利,通过校内外实训场地等的整合、共建与共享,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训环节处于真实工作状态,真正掌握适应生产一线的劳动技能。第三,利益的共建共享。从利益角度来看,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创设产业学院是高效整合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承载手段。企业通过对市场生产要素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做出正确的用人信息反馈,通过与职业院校进行育人合作实现企业发展中适配人才的培养,降低人力资本投入。同时,院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员工的“再教育”,通过对在职员工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企业归属感,有效避免企业人员过度流失等现实问题。总之,产业学院创设在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利益增值,最终实现二者间的共生合作。

2.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的共性需要。对所属区域资源的高质量配置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出发点。从政策角度来看,企业发展需要政策所提供的红利,包括企业的市场准入要求、法人地位、税收上缴标准等,这往往是决定企业自身发展的首要外在因素。从企业发展的自身需求角度来看,良好的企业发展既需要合理的企业规划,又需要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外部资源的高效利用。近年来,国家积极提倡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在办学政策上给予企业参与的诸多红利,积极引导企业发挥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育人主体性。但在现行运行机理下,由于在顶层设计、法律规范、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系列模式,产业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同时,作为职业院校来讲,不能仅依赖于外部条件质量的提升,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职业目标追求更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价值。而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正确前提是实现学生对职业岗位的切实体验,此二者间逻辑关系的运作便自然要求产业学院的技术创新与资源共建共享。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职业院校需精准对接区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区域文化质量的整体提升,企业需满足区域发展过程中对促进经济增值的技术和人力的需求。当前,技术变革的高效性和区域发展的迫切性之间的二维矛盾所体现的是对适合区域发展需要的高技术、创新型人才的诉求,传统人才在现实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逐渐被新的产业浪潮所淘汰,因此,对传统型产业人才的整体性能力的提升亟须以产业学院的形式联合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作用。

3.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整体性发展归宿。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不能千校一面,不能脱离高校自身发展实际,不能违背地方产业需求。从产业学院的结构来看,产业学院创设的一大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通过依托产业链、整合多方资源、平衡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最终形成适切于区域发展需要、彰显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和人才培养体系。从产业学院的性质来看,产业学院是兼具教学、研发、培训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共生组织。产业学院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直接资源来源于区域,而最终的获益必然还之于区域发展,通过对不同区域间产业資源的整合实现发展共赢。从产业的组成来看,包含满足生产需要的资源供应端、加工端、包装端、销售端等,这一产业链条尤以涉农类产业最为凸显。然而,现有的企业发展过程多涉足于后端,对于前端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通过产业学院创设可以实现企业在现实发展中产业链的有效延伸,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资源的过多浪费。产业学院可围绕产业的发展需求和核心产业的组合需要灵活邀请职业院校和企业参与办学,整合各方优势,实现共赢。同时,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国特色教育体系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不可获缺,需综合运用地方特色资源和特色文化实现基于产业为导向的特色生成。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产业学院作为区别于传统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办学组织形态,另一大作用在于研究和社会服务。院校为满足学生的培养质量联合企业进行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这一初衷原是深化教育链与产业链的高效协同,而在现实发展中却因彼此利益纠纷在融合上出现壁垒,“校热企冷”成为制约当前校企合作的重要障碍。基于此,建设高质量产业学院这一研究不仅是对产教融合关系的创新探索,更是对产业学院所处区域和人才结构需求的适应调整,还是对教育和产业如何促进区域发展的深层次挖掘。

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的实践路径

从组织战略视角来说,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一种具有有别于传统公办高职院校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产业学院创设与其说是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倒不如说是以人才培养为内核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的重新整合与深层次调整。但是因学校、企业、政府等参与者内部动态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在创设过程中的出现初衷和路径间的隔阂,在运行过程中与原有设定路径有所偏失。基于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在创设过程中应坚持以整体性为导向,实现多维参与主体的共生、共享、共赢。

1.完善顶层设计,整合多元利益。《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指出,“要加强区域间的各部门的交流与协作”。从组织性质来看,产业学院多元主体中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类型的组织,推动两者间的利益结合和相互合作共生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需面临和必然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第一,政府加强政策引导。教育体制的核心主要是举办主体、投入机制和产权制度。政府应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需要,结合国家对于产业学院的建设指南要求,灵活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需要的本土化产业学院规章制度、指导意见等正式文件,明晰企业和职业院校参与产业学院的责权利,积极为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创设提供政策红利,如企业主体地位的保障、企业的税收减免、相关条件的审批等。第二,企业积极调整自己的现有规划,实现与职业院校的建设场地、实训资源、师资的共享,帮助职业院校学生丰富从事相关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实践技能和知识储备。同时,企业发挥产业学院的组织主体作用,帮助职业院校完善校内实习场所和实训场地的建设,保障职业院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的适时衔接和定制化培养。第三,职业院校积极联合企业提升本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整体衔接和彼此共生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的直接目的,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衔接断层的困境。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积极为企业的参与提供便捷,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驻校园建设“教学工厂”,引导优质资源进入学校,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水平,定期结合市场趋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同时,职业院校联合企业、政府等积极建设产业学院“智库”,建立“双师型”教师库、专家库,围绕产业学院和院校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提升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资源整合的适切性。

2.精准定位,避免产业学院的生态与区位重叠。生态与区位源于生态位理论,生态位理论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皆具有契合自身发展的生态位。每个生态位在发展中是不可复制的,同时在与其他生态位的交换与重组中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完善。产业学院是基于多维参与主体和各方区位优势下形成的发展系统,在创设和生成过程中同样具备适合其发展和需要的区位要求。在产业学院中企业与职业院校相互扮演主体角色,通过二者间的生态交换和资源整合实现产业学院和区域发展的适应。

基于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在创设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契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学院定位。产业学院创生的逻辑起点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当前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偏向于热门专业和就业率相对较高的专业,甚至部分院校在尚未充分认识自身办学条件基础上盲目跟风,造成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需要的错位,因而产业学院亟须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层次融合与共生。这一共生关系包含共生主体、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生主体指在产业学院创设过程中所依托的校政行企等多元主体,共生模式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继续教育模式等,共生环境主要是指满足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和适应场景。其次,依托核心产业为基准,延伸扩充产业学院生态位。产业学院创设要突出专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交流,依托核心专业,整合从属专业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同时,邀请相关专业院校和企业加入产业学院建设,通过不同院校、专业间的资源互换,实现对学生和企业员工的高效培养。产业学院应根据当地区域发展实际,积极发挥社会服务效应,如城市院校帮助县域职业院校发展,乡村区域偏向涉农类专业人才培养,实现区域、城乡、中西部、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互助。最后,坚持研究与教学相结合。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深化,应坚持研究、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成为助力区域发展的“智库”,与区域政府、市场等方面建立相互依赖关系,从而把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真正建设成为助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3.质量兜底,提升产业学院的持续赋能。保障产业学院对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持续赋能是实现产业学院高质量运行的关键。作为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发展样态,产业学院的产生和发展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在建设过程中相关的政策文本、路径依赖、模式范式等尚未形成。概而言之,产业学院发展规模相对较小,质量作用发挥上仍不是很明显。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是:第一,实现国家政策的“本土化”下移。从国家关于产业学院的政策文本向地方乃至院校的产业学院建设文本的转变过程,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本土化的过程。产业学院的核心组织形态是混合制,混合所有制是当前产教融合过程中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然而混合所有制下,产业学院整体运行的相关配套措施与配套体系都跟进上,从国家到地方、院校皆存在滞后现象;同时,因地区发展和院校发展状况的不同,产业学院往往在合作过程中处于浅层形式。基于此,完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便成为产业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应积极完善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持续跟进与细化政策文件。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应积极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制定契合本区域和本校发展需要的产教融合制度和实施规范,为企业参与产业学院的合作做好指向标。第二,成立相关部门,做好产业学院的管理工作。当前部分院校和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因未能正确认知产业学院的内涵和实施要义等,将产业学院与传统的二级学院相挂钩,产业针对性不强。甚至部分院校将产业学院独立于专业和二级学院之间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使原本以实践为导向的产业学院转变为偏向质性研究的场所等。基于此,职业院校和企业应明确阐释产业学院的组织性质和组织形态,在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更新产业学院的运行部门,建立基于多维领导下的院校和企业负责制度,保障产业学院组织理念、组织形态、组织运行、组织权责的明晰。第三,完善产业学院的准入和治理机制。产业学院在组织和运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进行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和关系重构,另一方面需创造契合产业学院本身的评价机制和准入机制。为此,政府和学校应积极对产业学院进行“放管服”改革,下放产业学院的自主管理权限,摒弃原始的以院校管理为主要管理方式的产业学院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参与、双相互通的产业学院管理和考评制度,充分给予产业学院办学活力和适应性。同时,完善产业学院考评机制,对于参与其中的相关企业和主体进行过程性评价,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保障产业学院在实践过程中的高效性,避免运行过程的冗余繁杂。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育人形式,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创设和完善过程既是基于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间的重新调配,还是基于共同利益发展为导向的客观重组,更是基于服务区域和人才整体提升的自洽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许文静.整体性视域下产业学院内部结构的治理逻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9):12-16.

[2]杜连森.职业院校、企业与产教融合——基于组织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9):93-98.

[3]丰云,张向超.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校政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以湖南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7(3):67-74+80.

[4]王纪安.新时代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育人的科学化水平提升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17-19.

[5]张弛.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四链”逻辑建构——基于经济与教育的论域考证[J].职业技术教育,2019(7):6-13.

[6]聂梓欣,石伟平.高职产业学院建构的组织战略分析:理念、模式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5):41-47.

[7]曹福凯,高晶,赵建辉.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运行逻辑、现实掣肘与发展进路[J].职教论坛,2021(5):154-159.

[8]欧阳育良,林仕彬.产业学院的组织特征和体系设计[J].职教论坛,2021(4):39-43.

[9]张兵,邹一琴,蒋惠凤.共生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4):125-132.

[10]万伟平.现行机理下产业学院的运行困境及其突破[J].教育学术月刊,2020(3):82-87.

[11]成宝芝,徐权,张国发.产教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机制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Z1):98-102.

[12]吳全全,殷新红,闫智勇.职业教育深度改革政策的体制转向和机制转型[J].职教发展研究,2020(1):23-28.

[13]郑荣奕,蒋新革.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历程、组织特征与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30):14-19.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