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路径

2022-03-01 08:35赵丽霞杨青华
地理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青藏美育学科

赵丽霞 杨青华 刘 蔚

(1.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河南 郑州 450042; 2.郑州市第一中学, 河南 郑州 450042;3.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2)

一、问题的提出

1.加强美育工作的国家文件要求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校外实践活动。”[1]国家已明确要求各学科在教学中要加强与美育融合,挖掘、整合不同学科所蕴涵的美育资源,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2.非艺术类学科教学中美育的普遍缺失

受“课程资源即教材知识”“课程实施即读、背、练、考”的认知局限影响,目前学科教学中有智育、无美育的问题普遍存在。教师对美育内涵认识不到位,将美育视为只与艺术学科相关的内容,忽视非艺术类学科的美育功能。素养本位的时代呼唤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探究形态转型,美育与各学科的融合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参与意愿、加速课堂转型的重要途径。

3.地理学科的美育功能独特

天地有大美,万物皆成理。地理学科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美育素材。《2016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教育应成为长见识、增才干、促兴趣的科目,帮助学生终身欣赏和理解这个世界。[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能够使学生通过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

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是国家加强美育工作的要求,是发挥地理学科独特美育价值、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独立意识、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美育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二、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路径

笔者始终坚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欣赏天地之美,提升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逐步探索出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路径(见图1)。具体环节如下: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取地理学科核心概念,构建学科核心概念知识地图;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中挖掘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美育资源,研制“美育资源—课程标准双向对照表”;确定美育资源与国家课程的融合点,选择融合方式和策略,设计教学模型;创设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案。

图1 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路径

以课程标准中“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例,说明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实施路径。

1.融合前提:解读课标,提取学科核心概念,构建知识地图

(1)分解课标的“内容要求”

从行为条件、行为动词、核心概念三个维度分解内容要求,提取学科核心概念,得到分解结果(见表1)。[3]

表1 “课程内容标准”分解示例

(2)剖析核心概念,构建知识地图

剖析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构建核心概念的知识地图。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按照位置、气候、地形差异,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四大地理单元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各异的自然环境特征,这些特征的差异又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此构建核心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知识地图(见图2)。

图2 “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知识地图

此核心概念知识地图可以进一步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地理区域。以四大地理单元中的青藏地区为例细化构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知识地图(见图3)。青藏地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4000米以上,表现为独特的“高寒”特征。因“高”而“寒”的高原山地气候,形成了独特的人类生产景观和风土人情。

图3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知识地图

2.融合关键:开发美育资源,研制美育资源—课标双向对照表,确定融合点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优选美育资源,在此基础上研制美育资源—课标双向对照表,将美育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例如,青藏地区雪山冰川广布、高原湖泊众多、自然景色壮美、民族风情独特,然而由于地高天寒、路途遥远,让人望而却步。青藏铁路的修建、开通与运营联结起青藏地区与外部世界,承载了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美、科学美、人地和谐美、民族团结美,以及攻坚克难的精神美等。选择青藏铁路为美育情境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对照课标的内容要求,挖掘与之对应的美育资源。例如,观看歌曲《天路》音乐短片,感受祖国自然美、富强美和民族团结美;观看青藏铁路修建的纪录片,了解青藏铁路修建中遇到的主要困难;阅读高原病、冻土等图文资料,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体会科学美和攻坚克难的精神美;品尝青藏美食,观看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视频,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体会人地和谐美等。由此构建美育资源—课标标准双向对照表(见表2)。

表2 美育资源—课标双向对照表

3.融合核心:选定恰当的融合方式,设计教学模型

结合美育资源—课标双向对照表,依据美育资源、国家课程内容的特点,选取贯穿式融合或嵌入式融合的方式,将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按照对应的融合策略设计教学模型。

(1)贯穿式融合方式是以美育资源为载体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整合,即以美育资源为线索,设计美育情境和学习任务,贯穿课堂始终。以“青藏地区”为例,将青藏铁路情境贯穿教学设计始终,通过青藏铁路修建的原因、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建成后的影响为线索进行贯穿式融合,对青藏地区的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整合(见图4)。

图4 “青藏地区”贯穿式教学模型

(2)嵌入式融合方式是将美育资源作为部分场景或学习材料,设计美育情境和学习任务,嵌入课堂教学某部分或某环节。以“我国的气候分布特征”为例,通过嵌入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区域的美育情境,学习我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同时欣赏祖国大美河山(见图5)。

图5 “一起看四季——我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嵌入式教学模型

4.实现融合目标:创设美育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将美育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

以美育资源为线索,分解学习总任务,设计逻辑层次分明的主题式任务群,将美育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或嵌入教学过程,与学习任务相对应。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美育情境脉络的指引下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在探究中主动构建学科核心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提升高阶地理思维,提升地理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以“青藏地区”为例,设计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方案(见表3)。

表3 “青藏地区”美育融合教学方案

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主要依托美育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挖掘美育资源,丰富了地理教学内容,由外而内地唤醒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审美素养,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青藏美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打开艺术的宝盒——“青藏三部曲”的多样化文体与叙事探索
青藏星夜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超学科”来啦
生命青藏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