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宇
(辽宁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衔接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面对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的必要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产学研联盟中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所构成的“衔接圆环”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力与长久性,“衔接圆环”中的学校、企业、政府等多主体也面对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判断,因此,如何协调多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衔接圆环”的高效、稳定运转,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从已有研究来看,多数研究聚焦在理论话语的展开上,而对现实中实践案例的分析较少,对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问题的关涉不够深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主要停留在“口头”层面。
L省在2016年后陆续催生出了一大批产学研联盟,逐步形成了以大学、企业、科研机构为核心主体,以各方共同利益发展为基础,以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为目标的区域性大型合作组织。它们在推动产业创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人才培养上起着关键作用,推动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也逐步暴露出些许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产学研联盟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基于对L省功能材料产业校企联盟(“校企联盟”模式是当前形势下产学研究合作较为有效的组织形式)的案例研究,结合L省产学研联盟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产学研联盟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化路径,对深化理论指导与实践变革具有重要价值。
产学研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1]。产学研联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它以科技创新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从2016年至今,L省产学研联盟经历了探索组建期、规范运行期和特色发展期3个阶段。
2016年L省主动面向产业需求,强化机制创新,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高中等学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催生以校企联盟为抓手推动高中等学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引领。同时,制定了《关于加强校企联盟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和《关于深入推进校企联盟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联盟建设构建了完备的政策体系。基于政策指导,L省目前已建有57个联盟,参与企业3 600余家、学校160所、学科237个、专业1 546个,基本实现了对全省各类重要产业方向全覆盖;建成315个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吸引企业投入经费16亿元;新建76个省级实训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学生及企业员工19万人次,实现了从概念设计到实施运行的跨越,为联盟实现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时期,各联盟通过出台考核标准、明确主攻方向、聚焦服务区域、开展专项对接、服务乡村振兴等途径,提升产学研联盟规范化水平。一是探索建立多元合作模式。打破“一校对一企”的传统模式,推动“多校对一企”“多校对多企”的产教融合新格局。二是探索特色实施载体。组织各联盟结合优势凝练特色,制定一批重点任务,有效推动特色产业的落地与发展。三是探索立体联盟布局。以重点任务为牵动推进特色化发展,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重大需求组建新的联盟体。四是探索高效发展路径。各联盟依托现有资源申报技术联盟、技术研究院等,促进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进一步提高探索与发展新兴技术的科研水平。
在这一时期,L省在现有联盟推进特色化发展的基础上,组建一批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升级版,促进学科、科研、育人“三位一体”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产学研联盟的实践进路。一是坚持依托一流学科。牵头高校依托省一流学科组建产学研联盟,联盟建设的水平不仅得到了基本保证,也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新时代东北教育发展新突破,增强服务全面振兴战略能力的实施意见》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坚持引领支撑产业。指导联盟突出对全省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三是坚持精准服务。各联盟明确重点服务的1—2个区域和行业企业,推动实现联盟对接服务的精准性。四是坚持重点任务牵动。各联盟紧紧围绕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两个核心任务,确定了一批标志性强、显示度高、贡献力大的重点工作任务,同时进一步明确了重点任务的牵头及参与单位、主要内容、具体分工、完成时限和预期成效,推进联盟特色化发展。五是坚持开放共享。各联盟积极争取社会资源,逐步形成了全社会支持联盟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L省产学研联盟在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中,尽管已确定了一定的规范、制度与任务,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重要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产学研联盟的持续、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其中最为凸显的表现为联盟间部分机制建设缺失、供需对接存在脱节和错位、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等。
首先,联盟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一方面,不同联盟间发展不均衡,不同联盟间、校企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阻碍了不同主体间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部分牵头高校合作意识不强,没有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推动产教融合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联盟的重要意义。同时,个别牵头高校带头作用不突出,虽然自身实力很强,但是带盟员、联企业、对地方、促发展的能力却与之不完全匹配,造成联盟内高校间协同意愿不强、合作模式单一的局面。其次,联盟激励与风险分担机制缺失。联盟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利益风险共担共享机制尚未确立,联盟推动校企合作深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不足,表现出“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联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力。最后,特色服务机制尚未建立。个别联盟对自身的特色服务面向目标定位不准确,没有立足自身优势、认真凝练特色,没有在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企业中找准突破口。特色服务任务精准化的机制尚未形成,导致重点任务数量多、特色少。
联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依然存在脱节和错位现象。一是没有把校企联盟作为实施教育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来推动,与地方政府、企业寻求合作不及时、不到位,对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精准度、贡献度不足。还没有真正把资源布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二是地方特别是县(市)基层对人才、科技方面存在迫切需求,但在面向县域主导产业需求方面,可提供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到位,校企供需双侧不匹配、不均衡。三是缺乏对新兴技术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预估。教育本身便具有延时性与长期性,高校培养的也是面向未来的人才,因此,预估新兴技术产业未来人才的规格对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多数联盟主要针对当前社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而忽视了教育的延时性,对未来人才规格的需求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相适应。
在联盟的发展中,推动产教融合良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目前来看,产教融合良性发展的格局尚未建立。首先,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缓慢。个别联盟缺乏将行业、高校、企业资源整合联系的平台化思维,没有建立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科学研究等全要素、全方位的合作机制,高校和企业彼此依存度不高,协同发展、抱团攻坚的体制机制与良性互动的格局尚未根本确立。其次,产教融合长效发展的机制仍未确立。产教融合中存在“高校热、企业冷”的异象,产教融合中“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仍未确立,产与教无法真真切切地深度融合。最后,产教融合中企业主体作用不够突出。企业主体积极融入产教融合、开展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受碍于企业与学校不相统一的利益诉求,企业的主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难以促进产教融合的良性发展。
功能材料产业作为L省新材料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稀土功能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等产业领域,大力发展功能材料产业是发展壮大L省新材料产业乃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迫切要求。材料学科是L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功能材料教学与科研领域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功能材料产业校企联盟于2019年9月正式获批,联盟成员已由最初的29家单位(10所大学,19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46家(14所大学,32家企业)。该联盟致力于通过平台协同创新,推进解决功能材料产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卡脖子技术问题和发展战略问题,经过近3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主要在校企协同发展机制、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平台3大方面积淀了有益经验。
功能材料产业校企联盟制定的重点任务是多方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其一,在协同创新方面,联盟着眼于解决企业行业共性技术问题——超薄陶瓷多层膜结构的低温制备技术。由联盟牵头高校负责,联盟内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开展联合攻关,打破国外对多层陶瓷电容器生产技术的垄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新技术。同时,联盟定期举办研讨会,讨论联盟工作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具体方案;各重点任务的牵头单位汇报工作进展,保证重点任务按计划完成。联盟成员间依据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项目需求,相互聘请专家担任学校或企业的教学或技术攻关人员,实现科技人员互通共享。如联盟聚焦功能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企业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等开展协同攻关,成立了“A县功能陶瓷研究所”,在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二,在协同育人方面,校企联合建设联盟实习基地。由相关企业负责联盟培训基地建设,有关高校牵头对实习基地进行调研。通过联盟实习基地的联合建设,充分利用联盟实习基地,实现实习基地资源共享。加盟高校提供科技人员和公共检测设备,为联盟的技术攻关项目提供服务;加盟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和企业员工培训基地。
功能材料产业校企联盟围绕发展壮大省会城市B市经济区功能材料产业,以B市功能陶瓷材料产业、C市生物陶瓷材料产业、A县陶瓷产业为重点,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相关新材料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助力功能材料产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通过A县功能陶瓷研究所等研发平台孵化高校功能材料方面的科技成果,合作完成相关技术的中试及产业化,将成熟的产业化技术推广到B市经济区的其他企业,助力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该联盟通过整合协调科教与产业资源,制定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造就一批服务功能材料产业的高素质的人才;建立创新驱动技术进步模式和产教资源共享机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助力企业打造知名品牌产品,壮大企业规模,推动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
功能材料产业校企联盟基于现有资源,建设了人才培养平台、联合研发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创客空间等5大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优化全要素配置,有效提高了联盟服务材料产业发展的效度。人才培养平台主要开展校企供需对接、深度融合、项目合作等,其中包括:确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构建基于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联盟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修订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共同构建基于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校企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推进校企共建二级学院。联合研发平台以困扰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为研发内容,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构建政产学研利益纽带关系,以共享平台为依托,组织国内外高端人才,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用于在科技信息发布与对接、人才信息发布与需求对接等方面实现供需信息对称化,使之成为企业技术需求、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政府决策的支撑平台。技术转移平台用于完善技术转移评估体制,构建国外技术转移通道,使技术转移在创新创业和企业技术升级方面发挥作用。创客空间是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联盟成员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区域和机构开发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面对当前产学研联盟所面临的机制缺失、供需脱节、融合乏力等困境,可吸收借鉴L省功能材料产业校企联盟的实践经验,从完善工作机制、对标特色产业、建设产教融合服务平台等3个方面加以优化完善,为产学研联盟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重要借鉴。
一方面,积极创新与转变联盟观念。产学研联盟建设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场“自我革命”,只有不断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自觉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从过去的思想和做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联盟建设取得新成效。联盟必须确立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新实践、用新作为促进新发展。联盟应不断深化“多校对一企”“多校对多企”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方式,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质量和水平。通过政府和联盟双层创新驱动,促进联盟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加强校校协作、注重协同配合、厘清工作边界,实现联盟整体的发展。应进一步树立和强化“联盟”理念、强化“联盟”意识,坚持运用“联盟”思维和“联盟”方式开展校企联盟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联盟治理结构,优化联盟理事会成员组成,结合实际修订联盟章程,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推动联盟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健全联盟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咨询、指导与引领作用,定期召开联盟专家委员会会议。建立联盟成员动态调整机制,提升联盟整体协作水平,推动联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联盟应当建立资源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探索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紧密型联盟,联盟内成员结合自身实际,尝试以专利、品牌(如大学名称等)、资金等入股进行股份制运营,以联盟章程为核心进行制度建设,以理事会及相关管理、咨询机构为重点进行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建设[2]。另外,积极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提升联盟各主体的积极性。
第一,各联盟应立足优势、凝练特色,对标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实现联盟发展与服务大局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要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贯通联动,将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实现高等教育与行业产业联动发展。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质资源集聚和供给平台的重要作用,从供需两侧推动联盟与地方政府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的对接,依托联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生就业、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推进多方协同育人。第二,要围绕产业布局打造特色学科(专业)群,深化校企双方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人才和合作开展办学等方面的协作,推动各主体资源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和校企文化融合。树立开放视野,塑造联盟共同愿景,凝聚工作合力,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努力将联盟打造成为优质供给的集聚地、产教融合的策源地、服务发展的新高地,促进更高水平的校企合作新发展,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第三,联盟内院校应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联盟要发挥跨系统、跨组织的整合创新效应, 坚持协同创新理念, 尊重理解各方成员的目标差异与行为模式, 培育包容开放的协同文化[3];应助力行业企业引领产业革命,进一步推进人才引进、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模式改革;支持企业参与联盟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共同推动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和订单订制培养;鼓励企业联合联盟院校共建产业学院、研究院、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和实践基地等,校企共同探索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
产与教的深度融合无法体现在政策指导与制度规定上,而是体现在实体、虚体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落地上。首先,建立省、联盟、学校三级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进一步消除信息壁垒,打通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信息平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推动联盟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产学研联盟各方不同产学研联盟之间高效率的资源、信息等互动机制, 深入挖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资源闲置[4]。其次,借鉴吸收L省功能材料产业校企联盟的5大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各联盟结合自身条件、资源与现实需求,有选择性地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的服务平台,推动联盟内不同主体的深度合作与协同配合。如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应根据不同技术的产生原理与转移方式,建设符合自身需求的技术转移平台。最后,加快建设开放化、互动化的产教融合网络虚拟平台。推动相关学习平台和实践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产学研”在信息化平台的高度融合和配合[5]。同时,加快建设产学研联盟内产教融合的大数据中心,用以实时观测各平台的数据与指标,便于统一管理,增加管理效率与质量。
本文以产学研联盟如何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与分析了L省产学研联盟的发展脉络与实践困境,并以L省功能材料产业校企联盟为案例,探究了该联盟的积极有益的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了关于产学研联盟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路径。需要明确与承认的是,其中指出的L省产学研联盟的现实困境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联盟,这是产学研联盟后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同时,由于L省功能材料产业校企联盟的实践经验受区域性和行业性的束缚,使其推广性与代表性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从该联盟的实践经验推出的产学研联盟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点实践路径却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可供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