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2022-03-01 23:45黄翠翠
现代教育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异化理论异化马克思

黄翠翠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404)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异化一般是指人们的创造物反过来与人相对立,独立于人,甚至支配和奴役人的过程。异化理论最早并非由马克思提出,它是文艺复兴时期在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霍布斯曾探讨过“公民权利和意志相异化的问题”[1]。卢梭也曾经提过“人们创造的财富使自己陷入不幸的异化现象”。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是马克思之前的异化理论研究高峰,他认为异化是“绝对观念分离与外化”的哲学范畴,“精神就是这种自己变成他物或变成它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抽象的东西,无论属于感性存在的或属于单纯的思想事物的,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中返回自身”[2],他强调异化的实质就是自我意识对象化或外化。费尔巴哈的异化是主体与所产生的对象之间的一种分离,“他自己的这个精神实体好像是一个另外的、与他自己有别的、不可比拟的东西”[3],“神一旦从人的本质中分离出来,就会反过来成为人的异己力量,并导致人性的丧失”[4],可见,这已经蕴含着对 “异化”的一种批判思维。之后赫斯在《金钱的本质》中进一步将宗教领域的异化运用到经济和政治领域。马克思目睹他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扭曲的社会现实,在批判吸收前人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异化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异化理论。

“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5]。马克思一生都在使用异化概念,只不过使用的视角和内涵有所不同。纵观马克思的著作,他的异化理论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发展的。马克思最早使用“异化”概念是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后来在他的一些早期著作中也经常出现,其中最经典的、学界关注度最高的是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著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是关于“异化劳动”概念和理论的最集中最深刻的分析和论证。作为手稿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在这里论述的异化劳动包含四个维度,具有四重规定性。

(一)劳动者与自己所生产的劳动产品的异化

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和产出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受自己控制,由自己支配,然而受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影响劳动者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非但不受自己控制,不由自己支配,反而控制了劳动者自身,变成劳动者的对立面,即“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造成的结果竟是“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自身就变成越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6]。马克思在这里从劳动者立场出发,揭露了这种物控制人的现象,为了生存劳动者只能不断出卖劳动力,被劳动产品也就是客体反控制,其主体性逐渐消逝。

(二)劳动自身的异化

“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的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7]。原本劳动是人们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和目的而主动进行的人的本质性活动,可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成了一种强制性的谋生手段,成了一种迫不得已的摧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否定和逼迫,而不是快乐和价值,劳动也不属于工人了。

(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异化劳动,由于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它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相异化;第二,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8]。这里马克思由前面两种异化推论出第三种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具体的,将自由自觉的劳动看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具有主动选择自由意识的生产劳动是人成为“类”的本质存在,而异化劳动无情地将人的劳动变为被迫的谋生手段,因此人的类本质也被异化了。

(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当人与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9]。这里由人自身异化必然导致的后果便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既然劳动是为了生存而被支配的强制的劳动,那么劳动者和雇佣者之间势必是对抗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劳动的异化导致了这种阶级对抗,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

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础,马克思正是关注并研究了异化劳动之后,才进一步分析了商品、工资、资本和地租,进而在对资本主义经济事实批判的基础上,开拓性地创立了伟大的剩余价值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全面分析

研究发现,马克思异化理论在马克思早年著作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它绝不仅仅局限于异化劳动理论。上述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仅有的内容,它只是马克思经济异化理论的一部分。马克思的异化学说作为当时社会整体的一种批判性反思,除了具有经济异化理论之外,还包含庞杂深邃的政治异化、社会关系和精神异化理论等内容。出于研究的需要,在此我们只分析经济、社会关系和精神领域的异化理论。

(一)经济领域异化劳动的拓展

除了上述的异化劳动内容之外,马克思在经济领域的异化理论还包括丰富的劳动异化的拓展内容。

一是劳动的物质条件与劳动者的异化。这主要是指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如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等与劳动者最终构成的对立或敌对关系。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社会劳动条件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这些条件于是变成了与劳动者相异化,甚至成为危害他们的存在物,如“封建的土地占有已经包含土地作为某种异己力量对人们的统治,农奴是土地的附属物”[10],“因为工人被贬低为机器,所以机器就能作为竞争者与他相对抗”[11],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土地与机器对工人生存的影响,它们成为与工人相对立的统治工人的工具。

丹参-降香油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血脂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 蔺 瑞等(9):1233

二是生产目的与劳动者的异化。生产目的本应该是增进劳动者的福利和福祉,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目的变成了资本家无限度地追求利润和财富,为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工人的健康和幸福无从保证甚至无需保证,因此马克思说“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就其一般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而言,在我看来是有害的、招致灾难的”[12]。生产目的只服务于资本家,对于工人而言变成了完全异己的、奴役性的、敌对的东西。

三是社会分工与劳动者的异化。这是指在私有制条件下分工成了劳动者的异己和敌对力量。“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越来越有依赖性”[13],可见,分工使得工人的劳动内容和劳动能力片面化、片段化,进而增强了对其他劳动者和资本家的依赖程度。“活动本身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交换表现为分工,这种分工使人成为高度抽象的存在物,成为旋床等等,直至变成精神上和肉体上畸形的人。”[14]可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分工并没有达到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目的,反而成为不以劳动者意志为转移的、束缚和危害劳动者畸形的异己活动。

四是社会需要与劳动者的异化。“工人的使命决定于社会需要,但是社会需要对他来说是异己的,是一种强制,他由于利己的需要、由于穷困而不得不服从这种强制,对他来说,社会需要的意义只在于,它是满足他的直接需要的来源,正如同对社会来说,他的意义只在于他是社会需要的奴隶一样。”[15]马克思的这段描述解释了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工人本来是应社会需要而进行劳动生产,工人劳动的价值也正在于满足社会需要,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需要转化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即被剥削者的需要,劳动者作为被奴役和剥削的对象,只不过是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和手段,而劳动者自身从事异化劳动服从社会需要也只是权宜之计和生存手段而已。

五是人和私有财产与货币的异化。马克思货币异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与货币关系的异化、私有财产与货币关系的异化。马克思青年时期认为货币作为人的经济活动的创造物应当服从和服务于人的经济活动,但现实却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反倒成为凌驾于人和人的经济活动之上的强大异己力量,货币成为财富的代表和象征,人们痴迷于追求货币而不能自拔,“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等货币崇拜比比皆是。与此同时,货币与私有财产也产生异化,货币最初是私有财产的代表符号,是一种交换和流通工具,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摇身一变成为主宰,私有财产只有与货币相关联才能具有价值,货币成为人及其财产世界的统治者。

(二)社会联系的异化

由人与人的关系异化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社会性存在物,在私有财产和货币尚未产生的人类社会早期,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紧密结合。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在私有财产和货币产生之后发生了异化,最先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淡化,由私有财产、私有观念所导致的利己主义使人与人之间联系松弛,为了个人私利,个体之间相互排斥甚至相互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多地被物的因素所影响甚至支配,人与人的关系以物(如私有财产)为中介,通过或借助物发生联系,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 “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按人的方式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因为这种社会联系的主体,即人,是同自身相异化的存在物”[16]。

(三)人的精神的异化

一是由人创造的宗教与人的异化。在私有制条件下,马克思认为宗教是统治阶级用来麻痹、欺骗和愚弄人民的精神工具,这种本来由人创造出来的宗教与人相异化,与人的现实追求和健全心智相悖离,于是宗教作为一种歪曲的错误的世界观,与人们追求真理、渴求真知是背道而驰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它给人虚幻的许诺与幸福,为黑暗的社会现实披上“温情脉脉”的面纱,使人放弃改变现实的追求和勇气,因此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17],宗教使人的精神和现实追求异化,应该“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18]。

二是金钱崇拜与人的价值、尊严、志趣、道德的异化。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和私有财产的异化必然导致人们对财富和金钱的狂热迷恋、崇拜与追求,“金钱万能”“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盛行,人成为金钱的奴隶,金钱这一为人服务的工具成为人的主宰,对金钱的追求成为人生的目的和价值,人的尊严、志趣和道德在金钱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为了金钱可以出卖一切,似乎金钱就是价值、尊严、志趣、道德的代名词。因此,马克思说:“抽象地存在于犹太人的宗教中的那种对于理论、艺术、历史的蔑视和对于作为自我目的的人的蔑视,是财迷的、现实的、自觉的看法和品行。”[19]

三、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发展及其方法论意义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发展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极具开放性和丰富性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不断被其后继者赋予新的内涵、进行新的发展,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目睹科技革命和机器化大生产所带来的社会现实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的精神家园的沦丧,对现实的人的境遇的反思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促使他们重回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开拓性创新。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演变为他的物化理论。他说:“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20]他从技术理性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负面效应的视角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弗洛姆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为基础对现代人的异化心理机制进行分析。哈贝马斯认为完全建立在生产过程中的异化概念太过狭窄,不能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应当对异化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交往行为合理化的思想。萨特认为任何地方都处于异化中,异化是无法克服的本体论现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杰姆逊在《意识形态诸理论》中重点研究了意识形态的异化,他认为意识形态批判包括客体意识形态的批判和主体的自我批判两个层面,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生于匈牙利、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20世纪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因其特殊的社会现实影响,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尤为迫切,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批判尤为深刻,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恰恰符合他们的这一人道主义价值立场。他们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了批判性的阐释与发展:马尔科维奇认为异化本质上是人同自己的实践也就是活动本质的异化,他对异化进行了社会哲学反思,将反思立足点放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质和结构上;沙夫认为现存世界在客、主体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异化,他对人与物的这种颠倒性异化进行了系统阐释;赫勒揭示了人超越那种表现为“自在自发的自然状态”的可能性,将异化领域拓展到伦理和日常生活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新世纪人类不但没有消灭异化而且产生了人的普遍异化,异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整体的社会历史现象,各类异化虽然形态各异,但总体上都是现代理性文明危机的一种必然结果。他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虽然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并主要应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一理论就已经过时,相反,在私有制仍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在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异化情况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因此,深入探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我们当前开展各个领域的研究、反思和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研究采用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层层分析的逻辑思维方法,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劳动的过程中,先从产品这个概念的分析开始,通过对产品概念的分析得出产品异化的结论,进而从有产品的异化即物的异化开始分析其背后的人的异化,即从物看到人的过程。马克思从产品的异化引申出生产过程的异化,即劳动的异化,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性活动,马克思便顺利地从产品的异化推演出人的本质的异化,即从静态看到动态的过程。这种从物到人、从静态到动态的分析和看待事物的过程就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层层分析的过程,为我们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遵循。

二是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分析方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立足于对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不公正现象的反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描述了当时工人的生存状态:工人的需要主要是对维持必须的肉体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工人的劳动主要体现于为了维持肉体生存而必须为资本家生产物质财富;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体现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异化的存在使人逐步丧失自我,失去自由自主的可能,马克思认为这种异化的生存状态应该努力加以克服。他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21]可见,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实然”异化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通往共产主义“应然”状态的必然结论,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分析方法是马克思用以揭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规律的根本性方法,也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必然选择和斗争利器。

三是科学追求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的研究方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通过经济学研究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现实,进而从中探寻人被政治奴役的根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以解答他当时面临的“物质利益”等“苦恼的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以及革命的必要性,被认为是马克思“天才世界观”的逻辑起点,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探求过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对传统国民经济学“只见物不见人”的批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尖锐地指出是工人的异化劳动支撑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强调尊重劳动,反对资本对劳动的占有和掌控,很明显,这是对人和劳动的价值的尊重和肯定,以一种人文关怀为最终导向和目的。

事实上,现实社会中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普及,“异化”的概念和理论越来越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异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和理论研究当中,作为一种反思的角度和工具去指引某些领域的突破和提升,教育领域便是如此。

四、马克思异化理论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异化何以可能

教育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都是以人为价值实现、为根本价值导向。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包括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解放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以关怀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诉求”,它具有“超越人的工具理性、从人的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人学价值”[22]。教育的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人,其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实现“立德树人”,从根本上讲教育工作就是一项人的工作,教育的最终价值导向与目标追求应当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我们所说的教育异化不是要全面否定教育、否定教育发展史,而是在某一环节或某一环节的某个方面存在异化现象,是教育对培养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本质的偏离,是对现实教育问题存在的一种客观反思和主观期待,是指教育活动在其具体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自由的、异在于其本真追求的情况或现象,它包括教育被人异化和人被教育异化两个基本部分。某种程度上讲,现实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教育问题就是一种教育的异化。例如:从终极目标上教育受所处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悖离了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的;受目的制约教育必须以社会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为前提和依据,必须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而现实教育活动中经常有对规律的违背;教育目的和手段的颠倒,比如应试教育……

教育异化是一种对教育问题的现实反思。教育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都是在现实批判基础上对应然性的不懈追求,如上方法论部分所述,马克思异化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普遍异化基础上的一种反思与超越,是对共产主义社会应然状态的一种美好追求,而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当前我国把教育事业放在民生建设事业的优先位置,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种对教育问题的不断反思与改进、对教育未来的规划与努力,本身就是一个从落后到先进、从实然到应然不断开拓进取的过程。

(二)教育异化何以应对

教育异化的产生和发展,既有来自社会的外部原因(比如权力的干预和利益的驱使),也有来自教育系统自身的内部原因(比如制度的因素和理论的导向),同时也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教育选择上的博弈行为紧密相关。因此,教育异化的应对应该从以下两个角度着手。

一是宏观上教育评价机制的合理导向。评价是指挥棒和风向标,要解决教育异化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改革教育的评价机制,使之趋于合理化。应改变“成绩”这一单一的教育评价机制,构建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标准与机制,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长、不同的社会需要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必须彰显教育内在规律,协调教育过程中的复杂利益关系,尽量化解权力运作对教育的影响,即谋求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

二是微观上教育模式的优化改革。人不仅是教育目的所在,而且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从根本上讲,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指向。以此为基础,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协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二者之间的关系,丰富教育的科学内容,创新教育的科学方法,营造文明的育人环境是教育模式优化改革的必然路径。

关注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的优化。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爱好和发展意愿等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因“生”制宜。教学过程要促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内容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做到不与时代脱节。

强调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改革。苏霍姆林斯基曾言:“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诚然,现在大多数学校已经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脱轨,课堂教学“一言堂”的情况仍然广泛存在。要克服这一问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采用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用翻转课堂、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加深印象,融会贯通。

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当前学校、社会和网络共同构成了育人的大环境,其中学校是环境创设和优化的主体。学校既要努力建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又要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要特别重视网络环境的激浊扬清,对网络环境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领,创设积极向上的育人大环境。

猜你喜欢
异化理论异化马克思
马克思像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另类解读——基于“历史本质性”的视域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