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探讨

2022-03-01 21:06万艳红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外语育人思政

万艳红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2016 年12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明确了“课程思政”方向。《大学外语》作为高校公共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学周期长、教学内容广泛、与学生共同学习机会多等特点,也是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思想的主要途径。因而,《大学外语》课“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现行的大学外语教学中仍然存在“重语言、轻思想”等问题,《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有待完善。本文以《大学外语》课为中心,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政教育,从而发挥外语教学协同育人的作用。

一、大学外语课程与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大学外语》是大学公共外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外语不仅仅是交际工具,更是认知工具。因此,《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更好地承担起课程育人使命。大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会了解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接触国外社会的价值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助于“非思政课”任课教师扭转“重语言、轻思想”的认识,有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同时,也有助于外语教师提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文化、道路等融于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差异[2]。

第二,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充分发掘外语学习者的思想政治价值及渗透作用,有助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念在国外的传播。大学外语课程通过与国外其他国家的比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加深对本国社会文化的理解,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在选材上尽量挖掘中国元素,培养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日后,他们作为连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纽带,在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过程中,就能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第三,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担负起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我国高校面对国内外新环境新变化新要求,要承担起培养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国际视野、能力卓越、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3]。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激发起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二、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现状及困境

《大学外语》课程具有教学周期长、教学内容广泛、与学生共同学习机会多等特点。然而,课程思政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却常常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从而导致其课程思政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学理念不够科学,重技能轻育人

课程思政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习的各个环节,主动做到挖掘课中潜在的思政元素,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和理想信仰的增强。大部分的外语教师认为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教授学生外语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累积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强加思政教育会显得不伦不类,既浪费了上课时间,又没有起到思政教育效果。

2.教学手段不先进,重技能轻思政

在《大学外语》的授课过程中,由于受到固定教材的影响,大多教师仍然采用精读、精讲的授课方式,侧重对词汇、语法和句子的意思进行讲解,对课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讲解不够深入,更谈不上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爱国主义、民族自信、中国文化等思政教育内涵[4]。

填鸭式授课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认真思考,更无法激发该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使该门课程发挥更好的思政育人功能。

3.成绩考核不科学,重技能轻价值

大多数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多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按比例相综合的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往往占比较大,容易造成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平时表现懈怠,如预习不认真、课堂表现不积极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其次,期末考试仍采用传统试卷测试,试卷内容多考察的是单词、句子翻译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期末考核方式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应该采用更为多元化的成绩考核方式。总之,现行的期末考核形式无法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

三、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1.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兼顾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作为高校公共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外语》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制定全方位的培养目标,兼顾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5]。思政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教师明确课程思政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课程设计、教学资源选取等方面都充分考虑思政理念,有倾向性地使用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爱国主义的教材,使教学内容与思政和谐共生、同向同行。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应改革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引入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课前教学内容的选定、资料的整理,课中的发言、讨论,课后作业的提交、小论文的撰写等,都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勤于思考,通过对比,探求中国文化的优秀内涵,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承担、团结合作、互相协调的团队精神,坚定学生学必有成的信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参与教学、独立思考,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了自身的思辨能力和政治思想素质。

3.改革成绩考核体系,注重思想政治评价

在考核评价方面,提高平时成绩的占比,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课堂思考、讨论和发言等环节,并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评价[6]。这样,学生就会在平时的课堂表现上多下功夫,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在考试形式上可改变原来的试卷测试形式,采用更为开放的小论文形式。教师选定一个较大的议题,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视角切入,并针对该议题收集资料、展开论述,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

总之,在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合理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不仅可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能够让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协同生效,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因此,在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并按照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在确保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外语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