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导学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22-03-01 13:24山东省邹城市接驾山小学魏玉花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环节信息技术探究

山东省邹城市接驾山小学 魏玉花

山东省邹城市平阳寺学校 张恒鹏

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明确自身的教育价值,突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探究、自主思索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而探究行为往往是围绕问题开展的,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当充分提高对问题的重视,并将问题与课堂教学的施教环节进行完美的整合,以便调整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学习活力,使原本枯燥、机械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知识的动力。

一、与导入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学生认识新课内容的第一个环节,导入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对导入内容感兴趣时,会主动地融入新课之中,增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动力。而在导入环节设计问题上,要能创设导入环节中的悬疑情境,激发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主动地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导入环节设计问题,营造课堂教学的探究氛围,以便学生在开始上课时,就主动融入新课之中。

比如,在教授《网络云盘随身带》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问题有效设计导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一开始上课时,教师先为学生展示四幅漫画,并基于四幅漫画上的内容,向学生提出如下3个问题。(1)当U盘丢失时,我们是否还能获得保存的内容呢?(2)当文件太大时,我们是否可以进行文件的便捷分享呢?(3)如何实现对文件的随时提取和浏览呢?随后,教师让学生思索这些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伴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顺势为学生引入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对云盘产生探究的欲望,主动地学习使用云盘管理自己文件的方法,以及将云盘中的文件分享给他人的方法。

教师将问题与导入环节进行整合,能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保持对新课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不断解决自己的问题中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二、与自学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素质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不断融入,使教师越发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期望学生在离开课堂后,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主建构。然而,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当教师真正地为学生设定自学任务后,学生往往会因为信息技术知识过于抽象,无法开展有效的自学活动。而问题则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向,以便学生沿着问题的思路进行知识的探究,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重视问题的价值,主动地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用电脑记趣事》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先结合教材,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步明确“Word的基本功能”“在Word中进行文字录入的方法”“查找和批量替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等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随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如何在Word文档中进行文字的录入和简单编辑?”“如何快速查找和替换文章中的关键字词?”等问题,引导学生的自学方向,以便学生基于上述问题开展有序的学习活动,在逐步解答上述问题中,提高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效果。此外,在学生自主探究完毕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学生的自学情况,以便结合学生的反馈,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教师先对教材上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再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问题,能让学生更有方向、更有秩序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以便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与合作结合,提高学生的合作实效

合作学习活动是信息技术课堂上的重要教学活动,通过合作活动,学生能体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依靠团队之间的协作,完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建构。但是,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当教师为学生设定了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常常将活动的指导权全权交给学生,然而学生合作能力有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也有限,无法立即明确合作的方向,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为了加快学生的合作进度,教师可以在学生合作前为学生设定探究问题,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品质。

比如,在《声波测距避障碍》这一课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小车避障的原理”这一知识的认识效果,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小车避障的原理是什么呢?”的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拥有明确的方向。随后,教师结合以往的活动经验,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分析,并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划分各个小组的成员,使得每个小组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呈现出一定差异性。之后,教师为学生预留自主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对小车避障的原理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在学生自主思考完毕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聆听他人的想法、表述自己的想法中,深入理解小车避障的原理,提高合作的效率。

问题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教师以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为基础,为学生设定了合作学习的问题后,能让学生集中集体的力量,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

四、与生活结合,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具有密切关联性,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问题进行导学时,教师也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引入生活元素,创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站在信息技术知识的角度理解生活现象,主动地意识到生活元素与信息技术知识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这样,学生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断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

显而易见,生活问题的提出,能让学生在探究信息技术知识之余,体会到浓厚的生活气息,以便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不断强化应用知识的能力。

五、与评价结合,促进学生反思

教育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评价内容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不仅会基于评价增强自身的信心,还会基于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进自身的改进。因此,问题在评价环节就有着重要的用武之地。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后,教师可以将问题融入评价环节,使问题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媒介,以便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判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情况,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回答,完成学习反思活动,及时弥补自身的知识漏洞,不断强化信息素养。

比如,在教授《重点文字图说话》这一课中的内容时,在引导学生学习在文字中插入图片的各项操作(包括调整大小、设定位置和环绕方式等)后,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丰富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反思。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何插入图片呢?”“如何对图片的样式进行调节呢?”等问题,并给予学生自主解答的时间,以便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和反思。随后,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结合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创建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教师将问题与评价环节进行整合,能有效丰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形式,让学生从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学生进行细致的反思,完善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未来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教师应当继续创新问题的提出方式,使学生在探究问题、解答问题中获取信息技术知识,有效提高信息素养,助力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生成。

猜你喜欢
环节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