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22-03-01 22:23代智敏
文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是不少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网络时代,传统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仍以经典篇目鉴赏为主,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符合本校特色的慕课课程,通过网络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和理论研讨的探究式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语文》 混合式教学 自主学习

《大学语文》是目前不少高等学校開设的以文学经典篇目鉴赏为主的公共课,课程旨在向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的经典文学作品,并在赏析经典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写作和表达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经典文学作品赏析类课程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当前信息时代加思政教育背景下,语文学科具有精神引领的特性,利用语言文字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大学语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中较为特殊的领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教育功能。[1]因此,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探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现状

《大学语文》是不少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有的学校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或称之为“国学课程”;有的以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为主,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或称之为“大语文”,但总体都是以文学欣赏为主,以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面对当前大学发展形势,课程呈现出的问题总体趋于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课人数多,教师重复讲授。这是不少高校的公共课面对的共同问题,以我校为例,《大学语文》为全校学生必修的通识课,每年开课人数达5000人,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课程专业化、大班上课、教师高重复率讲授”等显著特点,大班上课使课程讨论难以有效展开,课程效果方面让教师和学生都备感困扰,授课教师对课程的讲解往往偏理论性、上课人数一对百的讲授难以有更多的时间针对学生个性特点授业解惑,教学厌倦情绪重,师生互动难以深入。大班上课是当前教育环境下必须克服的问题,如何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参与者都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2.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学生在大课堂中参与度低,主体地位不明显,学习的主动性弱,另外,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局限于中学阶段的认知,无法上升到大学阶段大学生应有的认知,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师生、同学之间缺少有效交流,学生缺少“代入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有待加强,学习效果较差。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转变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新科技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课堂内容范围如何选择,如何更生动有趣,让教与学都生动起来。《大学语文》课程的篇目内容总体上是选择经典作品,但是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如何去选择经典篇目,按什么样的标准去选择上课内容,每位老师和学生所理解的经典可能有所不同,如何尽可能的扩大经典篇目的选择范围,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来学习,既满足对经典的认识,也提高趣味性,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这也是教育者应该时时思考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综合型人才,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当前网络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育人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开放的教学环境,特别是当前思政教育背景下,教育者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改善课程教学效果。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大学语文》课程在思政教育背景下的改革与探索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仍以经典篇目鉴赏为主,可以通过网络、慕课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综合型人才。课程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借助当前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从内容上吸引学生兴趣,教学方式上线上线下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1.学习方式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是指将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结合起来,采取互联网远程在线教学与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实现“教”与“学”的角色融合,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课堂互动的教学优势。[2]课前学习,教师可根据学校课程要求和教学安排,制定教学篇目计划,划出大致的选择范围。目前,仅中国大学慕课网(MOOC)上的《大学语文》课程已有300多种,有西北大学、东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建设的国家精品视频课,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是范围覆盖面广,课程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安排,布置任务单和思考题,让学生自己选择线上内容进行课前学习,这种线上学习不仅仅是预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任课老师教学计划的引导下,理解学习要点、撰写学习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便在线下课堂进一步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这种线上预先学习的方式使学习内容和学习地点更具灵活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师名家名篇进行多角度的学习,通过初步的线上学习之后,每个学生带着较好的知识基础走进线下教学课堂,师生在面对面的线下教学活动可以实现更加高级的教学目标,从而促使绝大部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2.线下教学以答疑和探究式学习为主,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强调答疑的效果。经过了线上的初步学习,线下面对面课堂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是新形势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第一,学生可以进行学习汇报,对已通过网络课程自学过的内容进行要点概括,主题总结,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知识点检测。第二,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点一一提出来,结合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之间一起研讨,教师参与指导、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总结。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疏解,并对重难点进行解析,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三,针对学习内容,引导拓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时代性,通过对一篇作品的解读可以引导同学们引起相关的兴趣,或进行对比阅读,或进行深入拓展阅读。比如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之一的屈原诗歌作品《山鬼》[3],在对《山鬼》篇目进行解读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山鬼》来看《九歌》,进而理解《楚辞》,甚至可以与之前学过的《诗经》相比,理解两者的不同特点。文学的拓展阅读有利于引起同学们深入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发掘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一步自主学习。

3.《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大学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为宗旨,具有精神引领的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承载体,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通过文学经典的学习,理解诚信与道德的重要性。“立德树人”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时有体现,它也是课程思政的本质,引领学生从作品中领略传统文化,感受经典文学的风采。比如《喻世明言》卷二十八《李秀卿义结黄贞女》[5]这一篇小说中,讲述了一个诚信经营、友善合作的经商故事。故事主人公为南京应天府上元县的黄公,以贩线香为业,兼带卖些杂货,惯走江北一带地方。黄公买卖公道,人称“黄老实”。黄老实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善聪化名张胜女扮男装继承家业,继续经营父亲留下的线香生意,与同乡青年李英合伙经营,结为异性兄弟,,两人轮流进货、讨账,互相帮助诚信经营,体现传统儒商友善、敦厚、诚信的美德。小说作品中表达的传统道德——诚信,是传统中国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进而推演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遵守诺言,讲求信义。商人讲究诚信成为明清小说中正面歌颂商人的典范,诚信也成为中国古代商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成为最高的商业道德。《大学语文》的课程学习可以在对经典作品的赏析中融入诚信与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三.《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对老师的备课和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会将整理好的正确、有效的课程知识信息传输给大学生群体,这是教学效率最良好的一种方式,但在如今网络时代,线下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下课程内容需要更有针对性,发挥面对面的优势,强调释疑解惑的功能,将不同时空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为一体。因此,教师的备课和课堂组织能力都必须达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将大学语文的教材内容讲法与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讲法区别开来,从更高层次引导学生领悟经典,不仅仅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更重要的是将其融会贯通,这是答疑的关键,另一方面要考虑同学们会提出的问题,或者哪些教学重点会被忽略,在面对面交流时,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为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学生要学会思考,通过在线课堂的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思考问题,在线下课堂中与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或者小组讨论、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师生一起提升教学质量。

2.如何选取更符合本校特点的教学视频内容。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内容的时候,如何选择符合本校特色的内容呢,这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可以推荐名校的优秀课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打造适合本校特色的慕课课程。比如我校为财经类院校,制定教学内容时考虑我校实际情况,将商业题材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如教学内容有《汉书·食货志》,通过对《食货志》的解读,了解汉代的经济状况,并将此篇与《史记·货殖列传》进行对比阅读,了解两者书写的不同侧重点。由于与经济史相关的网络视频资料往往比较少,或者没有专门从某一角度来解读,我校专门制作了符合本校特色的慕课,既满足本校师生学习需要,同时可以向社会推广,供爱好者学习使用。

3.考核方式要进行革新。课程改革伴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方法手段都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实现新型媒体技术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同步转型,随之而来的教学激励机制和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传统的课程考核都是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此门课程的成绩,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内学生的思考和自我评价,课堂后的理论考核和实际应用都在评价的范围之内。可以尝试线上课程内容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线上课程内容的考核可以让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形成课程小论文,然后加上传统形式的期末考试的成绩,两者结合起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认真思考问题,又能通过期末考试的试卷来考查知识要点。

教学实践表明,以“线上学习——线下教学——阅读知识拓展”、“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提升”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效率,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自主学习范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线上教学内容以扩大经典文本范围为主,线下教学内容以答疑和探究式学习为主,导之以课程思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语文》课程更具特色,切实改善教学效果。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还需要构建成熟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等,以推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向更广阔的范围、更深入的程度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处理好线上教学内容体系与线下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机衔接,避免线下实体课堂与线上课程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课程考核方式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将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张福贵.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025-031.

[2]李晶.张瑞凤.陈军须.张海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应用——以邮政业务与管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03).

[3]郑瑞侠.刘俊峰.施永秀主编.大学语文(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OL](2016-12-08)[2021-04-

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

6-12/08/c_1120082577.htm.

[5]冯梦龙.喻世明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作者介绍:代智敏,文学博士,广东財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