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高校“四轮驱动”多元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22-02-26 23:52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育四轮驱动劳动

王 珏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约和影响着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明确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是对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地位的一次高度提升。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劳动教育的总体要求、体系构建、支撑保障、组织实施等内容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作为行动纲领,指导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全面推进[2]。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最基础、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本文研究了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高校构建劳动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探究了“课程+劳育”“思政+劳育”“专业+劳育”“实践+劳育”四个方面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路径,建立“四轮驱动”多元化的劳动课程体系。

一、现实与困境: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党和国家发布系列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特别是2020 年7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意见》中的有关要求进行了细化,为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各级各类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方面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做了很多的尝试。很多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融入了劳动教育,但这些课程多侧重培养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科学素养方面,尚未构建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的知识体系。同时也由于劳动教育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中长期存在被“弱化”“淡化”“软化”的现象,使得高校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推进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上也产生了诸多的困惑。

一是“非标准化”倾向。课程的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运用是构成课程的三要素。在实践中发现,有些高校认为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教育属性,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与劳动教育有交叉,没有单独开设劳动教育必须课程的必要。很多学校主要通过在专业课、实习实训、勤工俭学和校园活动等方面进行隐形渗透,形式虽然多样,但发挥课程主渠道的作用并不明显。一门课程要做到把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就要像“跑道”一样,既要有清晰的方向又要有限制活动的空间。其中表现最为突出,也最需要解决的是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于自由的问题。劳动教育课程尚未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定位不清,课程实施不规范,师资力量不充足,课程评价不精准的问题造成劳动教育课程的组织实施力量不足,落地效果不容乐观。

二是“非学理化”倾向。虽然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知识技能水平,但由于缺少在思想方面的引领,往往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在劳动育人价值的培育。一些高校把劳动教育课程窄化为学生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机械化的体力操作训练,认为这样就是开展了劳动教育课程,而忽视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注重对劳动思想、劳动品格、劳动情感与态度的引导。还有一些高校直接把劳动教育课程交给学工、团委、后勤部门来实施完成,这些部门之间尚未形成联动,劳动教育资源尚未得到整合,只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单独的教育任务去实施开展。例如,勤工助学岗位锻炼、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公益活动等。对于劳动教育而言,其教育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劳动实践上,而是应当关注学生的思想的提升,应当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有计划地开展各项丰富的劳动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劳动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把学生的汗水凝结成劳动的智慧,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

三是“非专业化”倾向。高校实施劳动教育要面对未来的就业市场,以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为重点,结合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劳动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专业核心竞争能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最大区别之一是: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深厚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具有显著的学术性特征。目前一些高校的劳动教育过于简单化,没有实现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认为劳动教育就是上劳动课。这种通过义务劳动等传统方式进行的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钩现象,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不能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造成学生为了拿学分而应付了事,其功能和收获效果也不理想。同时部分高校还存在劳动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人才缺乏,有时由其他专业的教师代课,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开展程度不高的问题。

二、回溯与探索:构建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意蕴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五育”融合的核心枢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方面,劳动教育都闪耀着不同形式的育人之光。然而,当前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并没有充分彰显释放出来,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有些同学崇尚安逸;有些同学超前消费;有些同学考试可能存在抄袭作弊、逃课睡觉等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国民教育体系中缺乏专门的、系统扎实的劳动教育密不可分。

一是劳动课程体系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要造就的不单是只在某一方面得以发展的某一类学生,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没有生产劳动的教育和没有教育的生产劳动均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重要内容的体现,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保证。

二是课程作为教育的常规渠道和重要载体,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课程的本质是回归教育活动的真实路径,厘清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从而阐明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目的和发展逻辑。高校开设劳动课程是一项重大改革,劳动课程的发展也经历着不断演进的过程,一直坚持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创新,不断丰富和彰显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形态和育人魅力。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多个教育板块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聚散为整,构建完整的体系。通过劳动课程的学习即可以在多个方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劳动品德、劳动习惯、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以及劳动技能和知识等劳动素养,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提升意识,感受劳动创造的价值,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感悟用知识和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快乐和在平凡岗位劳动的伟大。

三是劳动不是简单的被划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是思想、情感、行为等要素的充分参与、高度融合和协调统一。新时期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也因此成为一个课程具体化建设的过程,包括体现性、情境性、生成性和整体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进行全面系统的劳动教育,就很难在理论层面对劳动教育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只有在思想层面对劳动教育有正确的价值认同,才会在行动层面对劳动教育产生自觉的实践。因此迫切需要重构劳动教育现行的模式,通过专门的劳动教育必须课程,实现包括目标内容、保障和教学实施体系等内容的多元体系的构建,确保高校劳动教育可以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地向前推进。

三、激活与践行: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

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已具有劳动教育属性的教育环节与新增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起来[4]。劳动课程体系建设既要实现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板块,也要在高校现有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推进实现劳育与思政教育、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育的深入融合。

(一)“课程+劳育”实现劳育与课程教育的系统化发展

在培养人才的工作中,课程是很关键的部分。在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中,“课程育人”位居首位,这是对其价值和地位的体现。《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在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在本科阶段不得少于32 学时。高校劳动教育阶段应以劳动教育课程为基础,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体系,对学生系统地开展劳动科学知识教育。“课程+劳育”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化,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精神元素,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劳动教育的深入研究,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价值,对劳动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辩证关系。

一是从劳动教育课程本身的构成来看,劳动教育课程包括劳动教育理论课和劳动教育实践课。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通识知识类课程来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掌握多门劳动科学基础知识。例如,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劳动经济学、劳动安全教育、社会保障等,通过这些必修课程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社会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肯定,号召学生热爱、崇尚、努力、诚实地进行劳动。

二是从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上来看,要注重课程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知行合一。劳动教育理论课既可以将多方面的理论学习内容安排进入课程教学,也可以通过安排劳动新形态体验学习,让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学习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

三是从劳动教育的教学资源上来看,高校在开设的劳动教育类通识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推进教材建设的规范化,要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教学资源,以精品教材建设质量标准为依据,组建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专家团队,实现劳动教育案例库的建立,并不断完善、总结、编写、整理各种实际案例和劳动故事,更好地弘扬马克思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

(二)“思政+劳育”实现劳育与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思政+劳育”在劳动教育体系中具有固本培元、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是落实德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与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紧密结合。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方面,高校的劳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都很高,二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是从教学方式入手深度探索潜藏在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提升劳动教育效能。在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实施中,思政课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作用[5],它是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反映,在破解高校劳动教育的问题及系统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方面发挥突出作用。思政课可以和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深化劳动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属性,使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品德和态度更好、更正确地培养和塑造个人的劳动素养,使学生的发展能够更加全面,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开展好思政劳育,抓好“第一课堂”这个主阵地,充分发掘思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发展。让大学生能够从思想层面上对劳动教育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确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价值意义,筑牢劳动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基础。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中强化劳动经典解读,夯实理论背后的经典支撑,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结合当前劳动力市场与时俱进做好就业前景的分析与发展展望。

三是通过思政课实践课堂,促进劳动教育知识与行动的统一。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劳动观念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实践教育内容,还可以提升大学生劳动精神面貌、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很多的探索创新。例如,组织大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研及行业服务等,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入体验,了解国情、民情和社情,让学生对不同劳动内容与形式更加了解,辨别其中的价值与关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自觉意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反映出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新时代劳动精神。

(三)“专业+劳育”实现劳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化发展

专业教育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劳动能力、培养劳动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的各类专业教育都具有丰富的劳动特质,在专业教育中凸显劳动导向,是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格局的必经之路[6]。专业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在各种课程中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要素,采取融合渗透的形式,向学生灌输和引导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劳动科学赋能专业教育,让大学生具备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提升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高校的劳动教育专业学习要强化本专业劳动发展趋势教育,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体系。牢牢掌握发展趋势,以新时代发展理念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根据不同专业的劳动特点,再结合本专业的独特性,引导学生掌握各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在专业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训练中,要加强对劳动训练的要求。在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本专业的劳动科学知识,注重分析劳动市场形式及发展趋势,加强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在实验教学和实训中,要强化对工作环境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规则以及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和技巧,强化规范意识,提升学生“会劳动”的能力。

二是引导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挖掘本专业的劳动特点。通过搭建专业实践平台,探索职业劳动素养,不断加强职业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探索、研究和完善职业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拓全局思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加强知行融合,敢于应对挑战。例如,在科学研究领域开展的各项科学实验;在人文社科领域开展的各项社会调查与采访;在艺术领域进行的各项艺术创作等等,都是专业发展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的典型代表。

(四)“实践+劳育”实现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化发展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锻炼重在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本领。《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开展“劳动周”或“劳动月”等实践活动,这种深度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开展的劳动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在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参与到各项生活实践中,大学生能够建立自觉劳动的意识,同时也能够使大学生更具奉献精神与责任精神。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在形式上十分灵活,在内容上也相当丰富,例如有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创新创业、产教融合等。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引导学生认识和认清劳动是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好的真理。

一是创新劳动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传统的劳动教育不仅在形式上比较单一,在内容上也比较枯燥。因此要依托校内、校外资源,充分发挥高校第二、第三、第四课堂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优势,逐步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发展的劳动育人体系[7]。利用特殊的时间节点,如在五一劳动节、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通过举办劳模工匠“面对面”进校园宣讲、劳动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等主题劳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劳动文化,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氛围。

二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活动劳动教育的全覆盖。传统的劳动教育实践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新媒体途径,可以延伸活动劳动教育的半径。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随时为学生提供精准的人才供需、项目研发、技术服务发布和推荐,学生可以在线实现与企业、社会的联动。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短视频软件开发建设劳动教育资源库,进一步扩大劳动教育的覆盖面。

三是多主体协同搭建“实践劳育”的融合平台。“孤木难成林”,实现活动劳动教育全覆盖,需要使校内外各方力量共同协作。例如,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综合利用企业的劳动平台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学生在企业中实习,能够感受到企业文化,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精神。此外,还可以协同政府、企业及一些社会机构共同创建创业孵化园区,使学生在创业的具体实践中,体验幸福的生活是需要通过辛勤的劳动汗水换来的。

猜你喜欢
劳育四轮驱动劳动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选育用管四轮驱动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魔法农学院:立德涵育 建构劳育魔力
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培育路径探究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四轮驱动 促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