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苗,韦尚雄
(1.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广西南宁 530022;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西南宁 530022)
安善村是壮族三声部民歌发源地之一,该村位于广西马山县古零镇东部,分别与里民村、乐平村、六合村和上级村接壤,全村共辖9 个自然屯,人口3 372 人,耕地面积2 012 亩①安善村的相关数据由马山县古零镇文化广播电视站负责人梁彬提供,提供日期为2021 年9 月11 日。。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家级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人的温桂元先生与零锡耿、温建业、黄建标、黄成鸾等歌师一起收集、改编和创作了很多安善民歌,使之成为当地群众的精神食粮。笔者于2021 年9 月11 日—13 日赴安善村调研,并从温桂元先生处翻拍到50 多首用方块壮字和汉字写就的歌本,这些歌本的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农事歌、颂歌、时政歌、风俗歌、情歌和生活歌六大类,其创作素材多源自于当地壮族人民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演唱形式主要有独唱、男女对唱、多人对唱或运用三声部民歌的演唱技巧②安善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演唱形式为代表主旋律的第一声部和由主唱者演唱的第二声部,而第三声部则由两人以上的歌师和声附唱。。地方歌师是安善民歌的传承主体,其传承方式主要以自然传承、亲子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安善民歌在马山县东部大石山区传唱,不仅满足了当地壮族群众的各种心理诉求,也反映出马山壮族的家国情怀、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信仰、伦理道德思想、审美价值追求和情感表达特点等内容。概言之,安善民歌是当地壮族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耙梳有关安善民歌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黄滔、赵毅和红波等学者根据三声部民歌流布区域的地理环境、壮族歌圩形成史、师公戏历史和民间歌手口述史等资料研究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产生时间;二是范西姆、樊祖荫和陆华柏等学者从音乐学理论的角度探讨壮族三声部民歌和声特点、结构规律和审美价值;三是何颖、梁肇佐、陈靖、程艳和陈海霞等学者深入田野掌握第一手资料,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保护与传承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策略。纵观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涉及安善民歌中壮族国家认同意识研究的成果较少,国外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至今暂付阙如。因此,笔者将在总结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认同理论的视角着重分析安善壮族民歌中所体现出的国家认同意识及成因,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壮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寻契合点。
“国家认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Joseph R.Levenson1953 年出版的《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一书中。到了20 世纪70 年代,国家认同的概念出现在政治学领域中,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国外学者方面,萨缪尔·亨廷顿、斯图亚特·霍尔、查尔斯·泰勒、安东尼·吉登斯、威廉·格拉瑟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等学者分别在不同学科领域探讨了国家认同危机根源、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人类自我认同问题、认同社会的现象以及少数群体认同问题等。通观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因与民族主义有关联而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国内学者在研究国外学者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研究领域延伸到国家认同建构逻辑和培育路径方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对于国家认同的内涵与外延的论述,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周平从民族学角度提出,国家认同指的是对自己与国家关系的确认,表现为对国家的归属感、政治效忠、责任意识、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的情怀[1]。贺金瑞和燕继荣从政治学角度指出,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2]。江宜桦则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归属于那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性活动[3]。于海涛、张雁军和乔亲才同样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国家认同是文化依恋与功能依恋、传统文化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的结合[4]。从认同内涵结构上来看,吴玉军认为政治(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构成了国家认同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维度[5]。谢俊春则认为,民族国家认同是建立在一定疆域范围之内的超越了阶级认同、政党认同和地域认同等小范围认同的一种对民族国家的整体性认同[6]。综合国内学者相关论述可见,国家认同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所属国家的政治道路、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认知、理解、肯定和赞同,以此来表明公民对所属国家的归属感、信赖感与认同感。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最高形式。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余年来在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7]。中华民族是56 个民族在历史和现实中交往融聚而成的统一体,中华民族认同就是全国56 个民族成员在心理上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认可和支持,并由此产生对中华民族整体的归属感和依附感。中华民族认同直接关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存续。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随着现代的民族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及社会主义国家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民族观也从原来的局限于血缘、地缘的自我民族与他者民族的对立观,向国家话语层面的各民族一体观转变[8]。新中国成立以后,壮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过程亦是如此。目前,生活在马山东部山区的民族主要有壮族、汉族、仫佬族和瑶族等,交错居住,其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大杂居、小聚居”。在日常生活中,各民族内部交流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而族际交往则操西南官话,虽然略带口音,但大体上还是能够交流。民间信仰活动方面,如果壮族群众要举行民间法事,有时会邀请族内师公来主持,有时也邀请其他民族的师公来操持,可以说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很少出现排外现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民族平等、守望相助的社会关系网络。由于受到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的三重影响,安善壮族歌师在创作民歌时也会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1982 年4 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部分省、自治区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座谈会”上,温桂元先生就作了几首民歌来描述各族歌师互相交流民族艺术的场景,其中有一首唱道:
开全国歌会,代表来到场;忧山歌失传,赴会场交流。
盘古立天地,欢喜来歌唱;老年或青少,欢乐伴歌声。
民族有特点,异彩又纷呈;以歌来传情,感动众亲友。
相会于南宁,歌声相辉映;各省有代表,歌王自不少。
各民族兄弟,相聚在一起;山歌来交流,共赏又学习。
感谢众首长,安排很到位;关怀众歌手,永远记心间①所引用的安善民歌由温桂元先生用方块壮字和汉字写就,本文两位作者在保持民歌原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整理和翻译。如民歌来自其他专著,会如实在文中标出出处。。
从这首歌的歌词中可以看出,来自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福建五个省区的少数民族歌师代表踊跃参加多声部民歌座谈会,他们在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和互相学习的基础上交流各自民族的民歌唱法,以此展现出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的丰富多彩,并通过以歌传情的方式来歌颂民族团结一家亲以及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马山县是广西20 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 345 平方千米,而石山面积则占了56.7%,该县东部地区被当地群众称为“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大石山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成人均耕地严重不足。因此,有的壮族群众就戏称石头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资源”。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马山县贫困面广和贫困程度深,如2015 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3 691户94 366 人,贫困村有75 个,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②马山县扶贫数据由该县古零镇文化广播电视站负责人梁彬提供,提供日期为2021 年9 月11 日。。面对生活上的困难,马山县各族群众从来没有低过头,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同心协力“拔穷根”,以愚公之志从“石缝”中凿出脱贫路。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马山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荣光不仅是弄拉屯的致富带头人,其成立的弄拉景区还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周边村寨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弄拉屯为中心的环弄拉生态旅游区③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包含白山、古零、古寨、加方四个乡镇38 个行政村(社区)。,让各族群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逐渐脱贫致富。安善民歌《仙过定下来》《朝着小康走》《赞李荣光书记》等歌曲的创作就与带领各族群众“拔穷根”的李荣光有关,如《仙过定下来》唱道:
书记李荣光,真正好,乃马山英雄;
大石山区穷,带领人,走繁荣之路。
弄拉千百世,羊肠道,如今通小车;
奋斗十几年,全靠他,汽车得开进。
十月柑橘红,红彤彤,灯笼照弄拉;
纯天然氧吧,弄拉谷,神仙下凡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歌中讲到李荣光带领乡亲们改变弄拉贫穷落后面貌的历程,成功的“弄拉模式”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于受到弄拉景区的带动辐射,毗邻弄拉屯的小都百屯成为游客食宿的目的地之一,并成为南宁市的综合示范村建设村屯,安善民歌《美丽小都百》也讲到小都百“山青水又好”,村中景色如图画一样美,有水车、小溪和风雨桥等,优美的生态环境使得小都百的美名传到北京等地,从而“游客纷纷来”。当地壮族群众用歌声来赞颂致富带头人李荣光不仅体现出马山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一面,也表现出壮族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在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已于2020 年5月批准马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文化认同是每个民族成员在心理层面上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肯定和认可,由此产生一种自我归属感。中华文化是我国56 个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标识。王希恩认为中华文化认同包括三个层面,即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9]。通过梳理和研究安善民歌歌本,可以发现歌本中的语言文字、伦理道德观、民俗节日等文化瑰宝和思想精髓是壮族与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交流融通的有力见证,这些文化交流结果体现了壮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各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语言文字方面,方块壮字是壮族人利用汉字或汉字偏旁,并模仿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创制而成的[10]。方块壮字主要流行于壮族民间,是壮族典籍、民间歌谣、戏剧作品等的重要载体。从安善壮族民歌歌本用字来看,主要以汉借字为主,自造字为辅;以表音为主,表意为辅。如歌本中的“眉”表示壮语的“miz(有)”,在汉字中“眉”的读音是méi,跟壮语“miz”的读音接近,故直接借用汉字“眉”记录壮语“miz(有)”,“眉”在方块壮字系统中就是一个汉借字,且是表音字。再如“都(dōu)”记录壮语“dou(我们)”,“欧(ōu)”记录壮语“aeu(要)”,“贫(pín)”记录壮语的“baenz(成)”等,都属于汉借表音字范畴。此外,还有一些汉借字,但它不表音,而是表意。如“叫”汉语读音jiào,但它记录壮语的“heuh”,表示“叫”,属于汉借表意字,是一种训读现象。
歌本中方块壮字自造字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形声和会意。在形声方面,如,表示壮语的“水田(naz)”,是由汉字“那”和“田”组合而成的一个形声字,其中“那(nà)”表音,“田”表意。类似的还有“gou(我)”、gwn(吃)”、roengz(下)”、“din(脚)”等,其中的“九”“巾”“龙”“丁”表音,“口”“下”“足”表意。在会意方面,如,表示壮语“mbwn(天)”,是由“天”和“云”组合而成,表示“云的上面为天”。类似的还有,壮语“naek(重)”,表示“负石头走路为重”;,壮语“gwnz(上面)”,表示“走在上面为上”,壮语“la(j下面)”,表示“走在下面为下”,等等。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以及对兄弟民族文化的借鉴与学习,是壮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根基。
德育教育方面,孝作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无论在汉族地区或是在壮族地区,其历史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11]。在搜集到的安善壮歌中,与孝顺父母有关的山歌当属《敬老山歌》。这是一首感恩父母养育之情的山歌,为父母举行“添粮补寿”仪式的时候才演唱。《敬老山歌》通过对母亲怀孕分娩到把孩子养大成人和成家立业的描述,道出“父母的恩情,铭记一辈子”的深刻道理。这首歌为了避免空泛说教,以通俗易懂的歌词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加以教化,如开头部分就以朴实的歌词提醒儿孙道:“不论子与孙,应该爱父母;他们育儿大,父母很辛苦。”父母育儿之苦如歌中唱道:
九个月时间,艰辛难开言;分娩那一天,死去又活来。
在襁褓里面,怕儿热又冷;天上雨纷纷,又怕水来淋。
小儿在月中,怕冷又怕风;抱在母亲怀,给儿暖烘烘。
抱去又抱来,希望儿快长;给穿又喂食,处处怕身寒。
抱来又抱去,处处要小心;怕露头露脚,伤风挨生病。
生儿真母亲,真心护我们;怕儿受饥饿,口粮留一半。
儿睡母腋下,半夜哭吃奶;吃了又哭啼,母亲不得睡[12]。
这首歌通过描述分娩时的“死去又活来”、养育时的“怕儿热又冷”“抱去又抱来”“给穿又喂食”和“母亲不得睡”等情景来强调父母之恩重如山。为了教育子孙要懂得孝顺父母以及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歌中提醒道:
若父母病重,送水又送茶;死了进地府,哭也回不了。
父多在一天,儿孙莫用嫌;父死入阴曹,金钱赎不回。
父母病在床,早晚常问候;喂药又喂饭,照顾要周全。
父母将辞世,须认真打理;赔在世恩情,做孝顺儿孙。
讲各位兄弟,要孝敬父母;他们养育恩,千年赔不完。
吃水不忘泉,走路靠双脚;父母的恩情,永世不能忘[12]。
情真意切的歌声有助于润育听众心田,而朴素的仪式展演则有助于唤起家中儿女敬重父母和倍加珍惜与父母相处的美好时光,以免空留“父死入阴曹,金钱赎不回”的遗憾。父母在世时,子女“照顾要周全”;父母去世时,子女“须认真打理”后事,务必做到“父母的恩情,永世不能忘”。
除此之外,壮族群众也把勤劳俭朴视为为人的根本。如在《劳动山歌》中,就提醒众人种田要勤于施肥而且“不怕烈日晒”,就算是“如遇有雨下”,就当作洗澡;只有勤于劳作才会五谷丰登,如果人太懒,就有可能会活活饿死。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壮族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但他们依然重视俭朴的生活作风,如在《改革开放好》中唱道“剩一点饭菜,祖母唤,拿去冰箱放”,提醒大家剩菜剩饭不能随意丢掉,需要拿去冰箱里冻起来,下一顿饭可继续食用。
节俗方面,安善壮族民歌与传统节俗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传承,如给婴儿举行满月礼时要唱《满月酒山歌》,入住新居时要演唱《贺喜新房山歌》,到了农历三月初三要唱《三月三山歌》和《祝酒歌》等。农历三月初三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因植根于古老的稻作文化、歌圩文化和龙母文化而内涵较为丰富且独特,其文化表征也可见于安善《三月三山歌》中,其歌词如下:
三月木棉开,真是好,壮家来赛歌;
穿戴新衣裳,真高兴,歌声赞壮乡。
五色糯米饭,满桌摆,飘香十里村;
米酒香又甜,咱马山,朋友来相聚。
三月三来临,真欢喜,宾客到这里;
声欢真嘹亮,欢乐多,生活比蜜甜。
农历三月是壮族群众备耕春播的时节,也是木棉花开之时,人们因在三月初走出村寨到田垌或旷野中进行稻作农具交易而形成“圩”。由于壮族青年男女穿着新衣服去赶圩相会和对唱山歌,遂以商品交易为主的“圩”也拓展为歌圩以及服饰圩,就像歌中唱到的“壮家来赛歌”“穿戴新衣裳”。受龙母文化、特掘传说和汉族清明节文化的影响,农历三月初三也变成祭扫先人的节日,歌词中提到的五色糯米饭是祭扫先人的重要祭品之一。壮族“三月三”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壮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孝道精神,也表现出壮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壮族“三月三”有关的龙母文化和特掘传说是壮汉文化交流交融的结果,而两族文化交融既是对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歌颂,也是壮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壮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壮族人民以中国共产党为对象的政治认同,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壮族人民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精神、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感恩党的关怀等。
例如,党的十二大于1982 年9 月1 日至11 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后,为了掀起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的热潮,马山县文化局于1982 年11 月29日举行唱山歌比赛,组织古零队、金钗队和周鹿队以“党的十二大会议精神”为主题,在和谐的氛围中互相问答,以此来考察各队领会把握党的十二大精神的情况。比赛结束之后,温桂元先生不仅在笔记本上记录下选手们即兴脱口而出的歌词,还在这些歌词的基础上创作出《党的十二大宣传歌》,意在把会议精神传达给身处边远山区的壮族群众,歌词主要内容如下:
十二大会议,有几处重点;听我来报告,主要是什么。
来总结经验,改变这政策;计划新策略,走正确路线。
历史的转变,有几项标志;其重要意义,请老兄相告。
但总的来讲,大胆讲两句;实事要求是,这条是真理。
通过分析《党的十二大宣传歌》歌词内容,可以看出有一部分歌词内容与党的十二大报告一致。如歌词中提到的“改变这政策”,改编自报告中的“我们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而“实事要求是”则是来自于报告中讲到的“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3]。《党的十二大宣传歌》虽然内容短小,语言简洁,富有时代烙印,但它反映出马山县农村歌手经历“文化大革命”洗礼以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并通过自己的歌声让更多的群众领会党的会议精神,号召大家依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投身四个现代化建设。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4]。壮族人民在心理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是很稳定的。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温桂元先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创作了一首《党开十九大山歌》,歌词言简意赅,只有18 句,但能够直抒胸臆,开篇即唱道:“党开十九大,要美图,伟大的中国;为人民工作,咱中国,生活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壮族群众心中的“美图”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就是歌中唱的“为人民工作”,所以壮族群众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生活大变化”。朴实无华的歌词,尽显壮族人民对党的认同。
在众多的安善民歌中,能够充分表达出壮族群众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歌还有《歌海春潮》《欢迎地区工作队到我村开展脱贫致富山歌》《共产党好》《党的政策好》《改革开放好》《贷、还、存款宣传歌》和《新农合山歌》等。如《歌海春潮》歌词中有讲到拥护党的领导及其原因的内容:
登上大化坡,心欢喜,高声唱赞歌;
红水河起浪,朵连朵,红浪映南国。
共产党掌舵,光明喽,自在好山河;
明珠千万颗,落九天,照亮壮家坡。
铜鼓响当当,唱欢歌,歌漫红水河;
扁担满坡舞,来庆贺,向党献颂歌。
大化水电站位于广西都安和马山两县交界的红水河中游,于1975 年10 月开始动工建设,1 号机组于1983 年12 月1 日正式投产发电。从《歌海春潮》的歌词中可以了解到大化水电站建成之后解决了周边群众的用电问题,壮族群众认为只有“共产党掌舵”,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才会“光明喽”。因此,人们通过敲打铜鼓、跳扁担舞和高唱赞歌的方式来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感恩党对壮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
执政党的执政绩效越大,对它的政党认同度就越高[15]。中国共产党治理贫困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马山安善壮族的《欢迎地区工作队到我村开展脱贫致富山歌》就讲到原南宁地区工作队到壮乡开展扶贫工作的情况,其歌词内容如下:
地区工作队,为民又为党;有情又有义,千金难买到。
地区工作队,为民来有情;给安善人民,人情几十万。
学校教学楼,建设和造改;来到我安善,造福后代人。
山区的村屯,困难在出行;你们来帮助,开路给人民。
搞脱贫致富,多户养牛羊;民富国又强,贫困得致富。
村委党支部,本来很薄弱;你们来工作,组建新班子。
工作队挂帅,情系千万民;你们的恩情,人民永铭记。
党有恩有情,让人民致富;来到我安善,福泽万代长。
政党形象是党员思想观念、服务意识、作风态度和能力水平等的外在表现,政党形象的好坏决定了人民群众对政党的认同与否。原南宁地区工作队到安善村开展扶贫工作之后,他们不仅帮助壮乡群众改建安善小学的教学楼,而且还筹集资金建造村屯公路,大力协助群众做好畜牧养殖工作。扶贫工作队队员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安善壮族群众的认可,强化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如壮族学者覃彩銮在总结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时所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壮族社会面貌的巨大发展与变化,就没有壮族今天的富裕、文明、幸福、安定的生活,就没有广西民族的团结和谐、边疆稳定、社会进步、科技发达、社会繁荣的喜人局面”[16]。壮族民歌的创作和传唱为国家主流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媒介,并强化了壮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安善民歌创作素材主要源于当地壮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民歌中蕴含的思想是对现实世界能动反映的结果。壮族人民有以歌代言的传统,用歌声来展现壮家儿女的国家认同意识是一种朴实的民间表达方式。两千多年来,先后有汉、瑶、苗、回、彝等民族进入岭南,壮族都与他们和睦相处[17]。马山县壮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的关系亦是如此,他们就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群众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文环境中相互交融浸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同心协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来源于生活的民歌无不体现出壮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从安善民歌中可看出壮族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之满足本民族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并建构和展现出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出台和落实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从而让身处大石山区的安善壮族群众亲身感受到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持续改善,幸福感日益提高,所以民间歌师在创作和改编民歌的过程中不断融入了“改革开放好”“样样为人民”“不忘共产党”“向党献颂歌”等词语,用朴实的歌词来表达出壮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