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阳,李钟麟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是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创新创业必修课,是为现代经济社会培养具有实用写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现出了经济应用文社会实用性和技能性的特点,是一种普及写作知识、培养学生写作技能和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教学活动,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开创高等教育新局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要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同时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要最大程度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最主要的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方向上保持一致,使得在效果上能够达到协同的水平[1]。本文即就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经济应用文写作课就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进行思政育人提出一些思考。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明确了建设课程思政的要求,进而规定“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2]。这段话所阐释的“课程思政”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首先,“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引下,提取出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为切入点,形成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协同培育人才。
其次,“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方向,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各种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实现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外显教育与内隐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构建新时代的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格局。
针对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在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关键是找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结合点。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属于写作学。写作学是反映人思维状况和观点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不同的教学内容应侧重不同的思政教育,现按照教材的编写体例,从公务文书、财经文书、礼仪文书、事务文书、科技文书等教学内容,谈谈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思政教育。
区别于其他文体体裁,经济应用文的特点是格式的规范性,有固定的行文格式。特别是公务文书,存在着行政事务的规范化、正规化的特点,文体格式逐渐固定,并且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它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形式灵活多变,讲求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而是常常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比如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以条例、办法等形式所制定下来党的行政公文的结构规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7月1日实施)》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管理办法(2000年8月颁发)》中第三章都已明确阐述。文章要依法依规,引申到学生的思政教育,就要树立规范意识,讲政治,重规矩,在学校要遵守校规,在社会要遵守法规,在路上要遵守交规,在行业上要遵守行规;作为党员,要不断加强政治修养,凡事按程序办事,不走旁门左道,做人做事都得规规矩矩。
写文章要讲究内容的真实性,不过这个真实的含义却不尽相同。文学创作追求艺术真实。而实用写作则强调从实际出发,必须实事求是,事必有据,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把握原义传达信息,拒绝任何虚构或造假,反对夸大其词,歪曲事实。如果弄虚作假,任意夸大或缩小,轻则给部门、单位和作者个人品德形象带来负面影响,重则给社会、政治、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如写商品说明书、经济消息,财务分析报告、审计报告等经济类文书时,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以诚信为本。特别是有关数字的运用,数据务必真实精确,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作假或凭空捏造。那种为了完成工作“业绩”,追求表面数据“好看”,或采取不合规手段隐藏工作失误、掩人耳目、弄虚作假的做法,必须从源头坚决禁止。如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的“浮夸风”,“一颗玉米冲九霄,彩云拴住玉米腰”,虚报粮食亩产超过上万斤,不仅失去了真实性,影响普通民众,还违背了当时的生产条件和基础建设等客观规律,给国家经济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十分沉痛的教训。因为文章反映的国家的经济活动和情况,直接牵涉到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写作经济文书时,引导学生要信守诚信。
当下,社会经济运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经济文书,它们在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如当下经济往来中的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商品说明书、经济广告、投标书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任何一种文书都涉及经济利益,而追求经济利益必须在法律的允许范围之内,如黄色书籍、黄色录像、毒品、枪支、走私物品,以及冥币等封建迷信物品都不能作为标的物,国家法律严格禁止买卖,在订立合同时必须遵守法律。双方进行商务合作,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强买强卖,不能仗着特权订立不公平的合同,必须遵守交易公平原则,协商一致,自愿、公平、诚信,互利互惠,拒绝损害国家及个人利益。如讲解“劳动合同”时,教育学生多了解我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在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时注意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工作时,试用期超过六个月,提出交纳押金及辞职时将押金作为违约金没收等,都属于用人单位的违约行为,等等,教育学生多学习经济法等相关知识,为之后的工作生活打好基础,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应用文的产生和发展都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优良的传统文化基因代代相传。如《尚书》,它的治国理政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为历代君王学习的样本。直到今天,民为本的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得到了发扬,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诸葛孔明的《出师表》等名篇著作,让学生学习前人的高尚情操,培养爱国情怀,对党忠诚,养成勇挑重担的高尚品质。
个人层面,要深植中华民族“礼、义、仁、智、信”的传统美德。个人修身齐家,讲究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往来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礼数周到,可以消除和他人之间的芥蒂,使关系更进一步。这种道德原则在礼仪文书、求职信、行政文书、法律文书等诸多文种中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向下级机关行文的下行文既能单头主送,又能多头主送,存在多个“主送机关”的可能,应该怎样去给这些主送机关排序呢?原则之一是“先外后内”,如同一位深谙待客之道的主人,将客人安排在尊位,方方面面照顾客人的感受,体现出尊重与和谐的主客关系。上行文则由于只能单头主送,拥有一个主送机关,多头领导的单位可以通过抄送的形式向上级机关呈报或请示信息,体现出公文工作的缜密和严肃。如平行文“函”,在发函或复函中多用敬语,忌粗暴、冷淡、命令词语不卑不亢,尊重对方,能够起到很好的沟通效果。比如写请假条,如果缺少了“请批语”,就会显得语气生硬和态度不端正。再比如书函信件,根据往来双方关系的不同,其相应的称谓、自称、问候语、署名皆有区别,正文措辞亦截然不同。如对长辈,应谦逊有礼;对朋友,要从容坦诚;对幼辈,宜平易和畅。请教、求助,应委婉诚恳有礼;赐教、援手,应真挚坦率。虽然只是普通的日常应用文,却能体现出撰写者待人处事的方法态度。
科学精神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如真理之上、客观唯实、革故鼎新、甘于奉献,包括探索精神、原理精神、创新精神、实证精神、独立精神等。哥白尼曾经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3]。科学家的素养就是坚持科学真理,以客观、严谨、理性的态度追求真理,避免听信偏误和脱离实际。熟练掌握学科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勇于探索实践,为找寻真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在教写作“调查报告”时,要教育学生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一篇优秀的调查报告常常被作为制定新的政策、确定工作方向、设计工作思路的重要依据或参考。因此,真正负责任的调查研究者应不断将现有的调查结果加以深化,进一步深入调查和研究。例如,2009年,《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在全社会反响强烈,“蚁族”一词也一跃成为当年年度流行词。该书由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主编,他带领一批青年学子花了两年时间,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后写成此书。全书共二十万字,有几十幅图片,比较真切地反映了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失业问题,揭示了一代人的痛苦、无奈和彷徨。通过这样的案例,教育学生要深入实践中,调查事实的真相,实事求是,记录下老百姓的需求、声音、文化、梦想,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由于经济应用文写作较通用应用文写作侧重不同,有其应用问题的基本特质和财政经济部门的行业特点的双重特性。它是应用文在财政经济部门的实际体现,表达经济行业的具体内容,阐述经济领域里的规律和原理、切实解决经济领域里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当下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服务,专业性极强。因此,专业素养对于经济应用文的写作者是不能缺少的基本素质,写作者需要斟酌用词,用恰当且专业的术语阐述文章中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当前,经济领域的诸多行业又有着各种不同的特质和要求,每一行业的专业思想、专业表达和专业精神各不相同。为此,要树立专业意识。如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发布的审计报告,必须尊重事实,客观公正,有根有据,并有明确清晰的材料作为审核证据。同时,要根据有关规定,确定问题的性质,形成审计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写作者必须具备依法、规范、公正、廉洁和严谨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资质,使用准确无误的审计专业术语,如,是“挤占”还是“挪用”,是“套取”还是“骗取”,是“滞留”还是“截留”,准确定性非常重要,容不得一丝含糊。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情况是否核实、合法、有效,做出相应的公正的评价。所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审计人员和审计报告写作者都需要具备的素质,写出的审计报告要具有法定证明效力,深刻地诠释这一行业所需的专业思想,具有明显的专业素养。
教育实践家与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的意志在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4]从这个阐述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本质是教师用自身言行和个人魅力对去影响和教导学生。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门课程的理念更新、内容改革及课程思政,学生是出发点,而教师是主导者。应用写作课程相比起其他学科课程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通知或者请假条,内容也可能涉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准确把握常见应用文书的写作格式和方法,更要从概念、主旨、结构、适用范围等方面掌握事务文书、法律文书、经济文书、党政机关公文等专业文书的撰写要点和技巧。因此,任课教师不仅需要精通写作学,拥有该方面的专业素养,还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基本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知识,将应用写作知识的“专”与相关知识领域的“博”有机结合起来。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长流水”,即要持续学习。在快节奏的时代大环境下,信息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大量的知识和所需信息,有些甚至是教师未曾接触的。身为教师,如果缺少了高昂的学习热情,只是一味要求学生好好学习,无疑是缺乏说服力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巩固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体系,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才能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应用写作课中得心应手,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还要从教学活动中兼顾应用文写作的人文性和实用性,在解读常见应用文体时融入对人文和思想等多方面的考量,完美融合应用文写作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元素,在教书育人和答疑解惑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在道德上合格,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5]教师必须做好表率,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人生方向,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把正确的三观传授给学生。
在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只有紧跟当前时代发展,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南,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大胆进行课程教育改革,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和写作实践中,才能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