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英语测评新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师测评素养提升的启示

2022-02-26 16:30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学测试素养

文 燕

(广西警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8)

测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外语测评素养是一名合格外语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外语测评素养是指外语教师对外语测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是外语教师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新时代英语测评新要求

(一)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当前,教育评价范式已从最初的学习评价发展到促学评价,直到现在的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大学英语教师的测评理念应该跟上这一发展趋势。

语言测评的目的是要发挥其评价的诊断和促学功能。无论是学业考试、诊断考试、水平考试还是学能考试,应用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之方法,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激发教育教学的活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着眼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主要设计了7项改革任务,提出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1]等思路,并对改革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提出了具有方向性、指导性、创新性的系列要求。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评价的参与者,需做到在不偏废分数的评价结果的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精神力量的培育,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新文科建设的要求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时代新人,培育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中国未来的开创者。新文科建设要求高校教师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新文科建设的基本抓手之一为课程提质,即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准各门课程中的真善美思政教育资源;深度挖掘生动有效的育人元素;与专业基本原理、前沿知识有机融合;把课堂变成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无缝衔接的金课,打造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文科课堂。

要推进新文科建设,就要进一步更新培养目标,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引下,培养目标的落实需要由不同的学科或科目的实践来达成,课程目标及课程考核要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要进一步更新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培养方式、考试考核方式等。教外语,育全人,外语教育要强化价值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把社会文化价值嵌入外语测试中。

(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新要求

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恰当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该《指南》明确提出,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推行形成性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与测试体系,系统采集有关大学英语课程和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信息,通过多维度综合分析,判断大学英语课程和大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并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提供有效反馈,推动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大学生英语能力不断提高的总体目标。

(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线英语教育和英语学习盛行,曾经的线下教育的评价方法已难适应如今的在线学习。因此,在线学习的评价手段改革迫在眉睫。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多元化的测试评价。首先,测试评价不仅仅是对外显的技能和知识的考核,也需考核隐含的个人素养;其次,评价要对考核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多维度的考量;此外,也应给予考试测验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以相同的关注度,将教育评价的指标从单点式的成绩记录转化为全域式的数据收集。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推动教育评价方法创新,是实现教育评价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最佳途径。

二、大学英语教师测评素养现状

(一)强调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仍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强调甄选功能的命题考试的评价形式属于显性测试。显性测试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疏漏了隐性的课堂测评的作用。隐性的课堂测评是包括观察和提问在内的一系列课堂测评,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隐性的课堂测评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包括教师纠正学生的回答、调整提问的方式、提供作答范例、观察提问完成之后学生的反应、做出实时反馈。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节奏、速度等做出适当的调整。目前,多数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做不到位,缺乏一个统一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估标准[2]。

在多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外语测试非常典型地分成了诸如“知识+技能”和“听说读写+语法词汇”,测试方法仅仅是对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重复,比如reading for the main idea,reading for major points,等等。很多英语考试也是如此,例如托福和雅思考试,直接汇报听说读写各个分项的成绩。可以说,这些考试把语言能力看作是“听说读写译”的累加。事实上,语言能力不完全等同于听说读写的累加。语言使用会受到不同情境的影响,教师需要全方位、综合性地评价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语言应用的能力,包括表述的准确性、知识性、礼貌性等。

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能力比较薄弱,在对学生输出性语言的评价上尤为明显。比如评价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时,大部分教师对测试结果仅以等级区分,或者以少量的陈述性评价区分优劣,又或更多地关注单词拼写和语法使用的错误,很少进行描述性评价,忽视语句的连贯性、逻辑性等思维过程的评价。

(二)试题命题质量不高,测试开发能力不足

目前,众多类型的英语考试题目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大量的高校英语校本测试也如此。校本测试倾向于教师“凑题”,而不是以“开发”的方式完成试题命制,试卷素材往往源于网络下载。很多教师在命题时模仿英语等级考试形式,从网上或参考书中东拼西凑。一套试题究竟应该如何出,很多教师并不能准确地说出理论依据,信度和效度很难保证。部分高校英语教师测试开发能力较弱,没有掌握系统的语言测评知识和技能,命题教师语言测评素养较低[3]。

(三)考试考查不全面,正面反拨效应不足

限于客观技术条件和师资力量配备的不足,很多高校英语考试大多仍采用客观题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查,对于听力、口语以及中英翻译能力的考查较为有限,语言能力的考试考查还不够全面,这些局限性会产生较为负面的反拨效应,影响英语课的教和学。

考试结束之后,对于学生的测试结果,大部分教师只是统计分数,然后根据分数排名确定学生进步与否,对于考试信度、效度等反拨作用都不会太关注,更不会考察立德树人的成效。因此,目前我国英语教师的测评素养仅停留于初级阶段,不善于且无精力投放于多样评价,即使采用了某些形成性评价,也常常流于形式,科学有效性不足,测评为教和学提供的正面反拨效应还不够充分。

三、大学英语教师测评素养提升路径

新时代英语测评新要求带来英语教、学和测不同程度的变革。日常教学中所面临的英语测评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大研究,要以立德树人和形成性评价为轴心进行改革探索。

新一轮的基于立德树人的测评改革,需要重点解决三个关键问题:目标重组、方法优化、结果运用。目标重组主要解决教学目标、考试目标与立德树人目标的联系,这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设计、测评任务设计等。方法优化指找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对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此外,通过多种办法来评价学生在国际视野、中国情怀、跨文化交际、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进步情况。结果运用主要涉及测评的反拨效应,《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化正确的评价“指挥棒”,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评价和测试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来执行,高校教师作为测评的主体之一,亟需提升自身的测评素养。

(一)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不应仅仅是一名教师,还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英语学习者;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继承、发扬优秀的文化,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地“育己”,只有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授业解惑。

(二)提升信息技术处理力

教师测评素养的提升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体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时代性特征[4]。教师要学会创新评价工具,学会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等新工具新技术进行英语测评,全方位探索拓展、评价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能力要素,合理利用评价结果,综合发挥鉴定、诊断、调控、改进和导向作用,从而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比如,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教学管理,用WE Learn对学生在平台上所有学习数据进行汇总和评价,包括努力值、练习正确率、学习时长、课程进度、测试平均分、作业平均分、发布/回复问答次数、笔记记录次数、在线时长、登录次数、已签到/总次数、互动次数等等。平台会从学生的学习深度、学习间隔、学习时长三个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便因此而可以随时获取学生在线学习的形成性评估数据。

(三)提升教学素养

教、学、测同源,重视教师测评素养的提升意味着要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更高效地进行英语教学。若要形成性评价体系系统地应用于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便需要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做适应性调整。

英语的教学任务是promote or facilitate learning。就语言教学来讲,教师首先应正确理解语言运用的内涵,积极开展融合式的整体英语教学[5],使得课程体系化,避免目标设置单一化、碎片化、狭隘化。语言作为沟通的载体,语言教学 是learn language,learn through language,learn about language,所以语言的教学不能只盯着语言本身。日常课堂教学要与基于真实语言运用的测评相结合,不能把听、说、读、写、译分开,也不能把语音、语法、词汇分开。同时,英语教学还要融入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沟通、思辨、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只有做到整体英语教学,才能做到整体测试、整体评价。

此外,教师要注重对教与学的多元化分析和判断,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情感等,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评,确保有效的教与学。

(四)提升设计测试方案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测试积极的反拨作用,综合测量学生的语言能力。命题不以应试为导向,要围绕语言运用,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实现以测促教、以测促学。

首先,教师应摒弃‘拼凑’真题或模拟题的做法,转变命题理念,融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核心内容,明确英语学科测评方向,突出诊断功能,注重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其次,在命题素材的选取上,要考虑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采用学生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常见的素材。二是增加中国元素,有利于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三是确保使用健康向上的素材内容,避开政治、种族、宗教等方面的敏感素材。

最后,在主观试题的开发、评分标准的设置方面,要突出组卷试题的目的性、科学性、恰当性和公平性等,体现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和测试要点;要充分了解学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度有准确的判断,掌控试题难度,确保学生能充分展示能力水平,避免学生因测试过于简单而沾沾自喜,或因太难而妄自菲薄,从而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另外,设计主观题测评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突出语境对学生能力发挥的支撑作用。

在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的大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应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了解前沿语言测试理论与育人理念,并将二者有机融合。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测评实践中,通过实践、思考、再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测评素养。

猜你喜欢
大学测试素养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幽默大测试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摄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