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庆华,黄宽勇
(百色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随着5G和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课程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大高校教学的常态。在线教育凭借突破时空限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背景下,开发课程的企业免费推广课程,以此来增加曝光率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各高校也从传统的线下教育迅速转变为线上教学。雨课堂、腾讯课堂、钉钉等教学软件的广泛应用,给在线教育行业以及课程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技术的发展和新授课方式的改变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通过线上课程能否提高个人的学习意愿,都值得研究。目前学界对于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大学生在线学习意愿的调查较少,此研究基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其学习意愿的影响的调查,探讨在线课程如何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效率,为在线教育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网络课程学习受个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图影响,而行为由独立的个体实施时,其个人意愿起着主导性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意图和行为会逐渐发生改变。感知行为控制能直接作用于行为意图,从而对行为产生影响,而自我效能感受感知行为控制影响,会对个体的行为控制产生阻碍或促进作用。一般来说可通过考查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和高分率,来了解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通常对善于交流和积极参与互动并保持高出勤率的学生予以正面评价,而对于缺乏学习兴趣、不善于思考、不积极回答问题,特别是出勤率较低的学员予以负面评价。究其原因,出勤率较低的学生认为所学的课程较容易理解,不去上课,自学也能通过考试,自主学习比在线上课听课更能灵活安排且效果更佳,因此,感知有效性、感知有用性会对学生的学习意愿产生影响。
教师的教学行为受感知有效性和感知有用性影响,而教师个人的教学呈现形式受个人性格、讲授风格及环境的影响。感知有用性也属于主观感受范畴,能对学习内容是否产生成效予以事先评估,这种评估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付出努力的程度,从而影响其学习动机。特别是在MOOC环境下,4个设计属性(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能直接影响学习绩效[1]。因此,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积极合作学习以及参与度的中介作用,能提高学习绩效。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各院校都已纷纷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超星尔雅、人民网公开课、腾讯课堂、钉钉、智慧树网等全国高校在线教学软件相继推出线上课程供学校和学生选择。2021年3—5月,笔者选取正在参加在线学习的广西4所职业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137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1 346份,回收率为98.24%。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包括有多处留空白,填写前后有矛盾以及选项大部分一样的问卷,最终确定有效问卷为1 315份,有效率为95.98%。调查发现,疫情影响下广西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大学生对网络课程学习意愿强烈,但受到环境、网络、学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成绩提升较慢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或欠发达地区,所处的环境网络信号较弱,在家通过网课学习,当网站的登录人数超过一定数量时,网站容易出现卡顿甚至崩溃现象,导致有的学生无法正常签到、学习以及上传作业,耽误了学习进度。参与调查的学生表示,他们每天抱着手机、电脑刷网课,在中国大学慕课、腾讯课堂、知到、钉钉、QQ群直播等各种不同的平台之间切换,上网课的软件太多,占了手机、电脑的大量内存。部分教师在上网课期间授课设备还出现喷麦、电流音等异常现象,甚至受到所处环境噪声的影响。这样的上课形式并没有让学生很系统地摄入知识,反而会让他们无法确定到底用哪个软件进行学习,学习效率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由于信息技术的相对落后和资源的相对缺乏,线上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线上教学形式也受限。加之部分教师还未能熟练、高效地利用互联网信息和资源进行线上授课,因此并没有开设课程直播讲解,而只是提供慕课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但网站上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在一些知识点的讲解上不能做到通俗易懂,因此,学生一旦遇到难理解的问题又不能及时提问,得不到授课的现场解答,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线上学习的另一大弊端是缺乏面对面学习的氛围和课堂教学的管理,有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会在签到后就切屏去玩游戏或看网络视频,将学习抛之脑后。
本次主要调查对象为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大学生。该地区的学习资源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较为欠缺,面对第一次由校内到校外、线下转为线上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不适应,因此,学习的意愿和自我效能感欠佳。调查发现:一方面,有些网课授课时间过长,使得学生无法从上课开始到结束都集中注意力,有些学生还以完成任务式的心态来对待。同时,有些网络课程作业需要电脑才能完成,而民族地区职业院校部分学生因资金有限,没有电脑而导致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在疫情居家隔离期间,有些学生在学习之余还要帮助家里照顾弟妹、做家务、干农活,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上课心态受到影响,很难集中精神听课。上述问题使得一些学生产生烦躁、身心疲惫、厌学等负面情绪,逐步进入一种学习倦怠状态,学习效果差于在校线下学习,从而产生抵触网课的想法。自我效能感体现学习个体对个人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的自我评估,用于衡量个人对学习的自信程度及评价个人能否顺利完成学业[2]。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3]。当学习面对较多困难时能否继续坚持,有什么好的方法与策略来应对更多的突发状况,在不能跟授课教师面对面交流时,会不会产生厌学情绪等。这些都是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大学生在开展网络学习时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研究受众的信息接收效果时,Davis结合信息管理系统提出TAM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把感知有用性、感知有效性作为自变量探讨信息对实际使用感受的影响[4]。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有效性对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影响表现如下: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往往会产生好奇心,在足不出户情况下就能完成课堂学习,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会促使其对在线课程产生巨大期待,而其所使用的学习工具,如电脑、手机等平台,使用起来是否便利,运行速度快不快、网络是否通畅、移动数据流量是否充足等客观因素,会进一步影响其在线学习的最终效果,对其是否能持续产生学习意愿产生较大影响。民族地区学生家庭所在地大多相对偏远,网络信号相对较弱,因此,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这些客观因素对线上教学的影响,尽量减少和优化授课平台的数量,避免平台过多给学生带来的困扰。学校需要提前了解各个教学平台的使用功能和在民族地区的适用性,根据所在学校教学课程的需求,确定具体的使用平台,尽量减少切换平台的次数。线上教学平台的选取应综合考虑课程侧重的方向、课程清晰度和流畅性、作业布置与检阅、课堂互动和考评便捷性等条件。有条件的学校尽量提供一站式线上教学服务的多功能平台,避免出现卡顿、闪退,甚至登录不上的问题,使得师生获得更好的线上教学体验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网络学习的兴趣。
在线上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成效有赖于线上教学体系的完善,而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开展有赖于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完善。因此,提升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线上学习意愿要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大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线上师资队伍的培育力度。一是要积极引进熟悉线上课程设计的相关专业人才,以推进学校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引领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转向。二是要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支持本校教师“走出去”学习与线上教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多参加相关网络课程设计的比赛,汲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优化网络课程教学教师队伍,为学校的网络课程改革和线上教学奠定基础。
当前,社会各类活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亦是如此。民族地区职业院校需充分考虑互联网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对教学课程进行创新和变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多重角度进行智慧化教育转化,从而带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满足时代发展要求。为推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互动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的听课质量。例如:可通过“碎、动、减”的模式,即把一堂课的内容碎片化:抽10~15分钟时间出来给学生提前预习,通过后台监控其预习情况,把需要讨论、互动和进行思想碰撞的问题放在课堂中,让学生带着思考来到课堂;在授课时多增加互动,采取比线下更丰富的交互式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有限时间内完不成的教学任务应做相应的减法,如课程中的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看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发展需要,教师还可设计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教学活动,将课堂知识内容转化为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以活动主题的形式向学生发布线上教学任务,吸引学生自己设计实践形式或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技能,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综合素质强的技术技能人才。
学生在参与在线课程学习中,课程的资源、技术渠道终端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会产生影响。丰富的课程资源、多种技术渠道终端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学习方式和技术选择,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效能。在线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受众的互动频率与程度,包括语速的快慢、语音的大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否及时沟通并予以解答等,对学生学习意愿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主讲人与受众沟通的过程中,受众能感受主讲人存在的程度,即受众能通过互动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从而产生尊师重教的个人意愿。社会临场感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所以教师与学生要加强课堂面对面的沟通。社会临场感在网红直播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直播网红为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利用可信性、吸引力和互动性等特性来增加其曝光度,从而引起消费者更多的关注[5]。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线课程的教学研究表明,不同课程媒介会产生不同的临场感。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者在进行在线大学英语直播教学时,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6]。此外,通过网络设置真实的现场情境,借助案例分析、现场答疑、分组讨论等形式翻转课堂,教师角色由“教”变为“引导”,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意愿。
在网络课程教学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可引入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降低网络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门槛。当前,在线教育的快速普及给民族地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进程。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和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在线教育机构纷纷推出免费课程和线上教学平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拓宽教学思路,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共享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以弥补自身线上教学的不足。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优化自身教育资源,打造线上教学精品课程,服务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线上教学,提升师生线上教学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展线上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我们需要根据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意愿和自我效能感。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推进网络课程改革,增强网络教学实效,才能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在快乐中学习,端正心态、积极面对学习环境的变化,探寻网络课程学习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