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尚茂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戴红稳教授团队研究﹑撰写的《提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效益路径研究》[1]《双师嵌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研究》[2]《在实践中深度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全学程积累与短学程突破》[4]《三方协同 四步研习五向发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探索与实践》[5]五篇系列教学改革论文(以下简称教改论文)刊发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至第6期上。这五篇系列教改论文是戴红稳教授主持的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提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效益的双导师协同路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查阅与对比分析,发现该成果在同类文献中是少见的,为高等师范院校提升学科课程论教学效率提供了一个立体推进的路网。
制约高等师范院校学科课程论教学质量发展的是师生实践经验不足﹑理论与实践难贯通﹑训练机制不明析等问题。关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质量提升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研读戴红稳教授团队的五篇系列论文后,深切感受到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课程教学改革是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戴红稳教授团队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对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等现代西方新理论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并做了扎实而深入的教学改革尝试,成功变革了课程的教学方式,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和师范生发展的要求。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为基点改革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依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6]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体系必须靠学生自己建构起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也不例外。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针对这一特点,学科的理论知识尚需学生在学习中建构。五篇系列教改论文以“学”为基点,以双导师为纽带和桥梁,给出了多条师范生建构理论知识的路径。论文二[2]提出变高校课程论教师的单主讲为高校教师和一线小学优秀教师双主讲,方便师范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理论知识。论文三[3]提出通过课堂上建构解决真实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来深化师范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并指出了“打好研究的基础—问题驱动下深入研究—多维度解决问题—反思学到了什么以及是如何学到的—展示汇报学习工作成果与收获”的操作顺序与步骤。论文四[4]给出了大学四年语文学科知识学习的全学程积累,以及大三大四学生磨炼语文教学能力的短学程突破的路径。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篇系列教改论文渗透以“学”为基点的学习方式改革,从高校课堂到小学一线课堂,从课内到课外,教师主要通过提供平台﹑创设机会﹑巧设问题情境﹑组织典型案例讨论等方式引导师范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语文教育史,“学”语文课程标准,“学”课程理论,“学”教学操作实践,“学”撰写教学设计和说课稿,“学”听课观课议课,“学”模拟上课,在一系列的“学”中,引导师范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与积累中,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语文课程论新知识和新经验。
2.以实用主义理论为指南,以“做”为支点变革学习方式
实用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强调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从做中学”。“做”是经验获得的方法,学生没有“做”的机会,就必然难以实现自身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不仅是理论性强的课程,而且是综合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必须需在“做”中习得。五篇系列教改论文以“做”为支点,推动师范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提升。该课程包括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评价与研究三个模块九章内容,共48学时。戴红稳教授架构了“理论学习—实践观摩—动手操作”课程学习框架,尤为聚焦“动手操作”这一核心内容,从而形成“做中学+赛中悟+考中练”的技能培养创新模式。
在“做”中学,不同于知识本位仅满足于简单应用的浅层学习,而是解决真实问题的深度学习,指向“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深度认知能力培养。在问题反馈﹑批判反思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论文三[3]不仅指出教育见习﹑语文课外活动﹑教育实习三大实践环节是语文学科和语文课程论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而且给出了行动策略,即学生必须在“做”“赛”“用”中,实现知识迁移。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明确要求“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实行双导师制”。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针对语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并基于“教师个人的教育知识既是在实践中建构的,又是关于实践的,还是指向实践的”[7]基于这样的认识,戴红稳教授团队主动对接崇左市教科所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方协同实现了合作共育,并建构了高校与小学深度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
2017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崇左市教科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方基于高校人才培养与小学语文教学现场发现问题,展开深度对话交流,协商推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2018年三方达成意愿签署合作协议,使得“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改革有章可循。在2018—2020年三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戴红稳教授团队探寻到嵌入课程的双导师与双主讲并用﹑课外活动与教育见习实习双导师并行﹑“全学程”与“短学程”并举等多个协同共育路径,并多维度多方面进行理论概括与总结,构建了高校与小学协同育人的机制,实现了高校与小学协同育人的创新举措。
关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叶澜认为:“不可能用简单的理论指导实践或者从经验到理论﹑‘理论+实践’,以及由理论到经验这样一些理论与实践单向﹑外在关联方式来完成。它需要建立两者丰富的关系,需要在一系列转化中,实现新理论与新实践的建设。”[8]五篇系列教改论文不仅建立了理论与实践两者丰富的关系,而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搭建各种平台,使师范生在迁移运用原有理论中实现新理论与新实践建设。
1.打牢了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知识基础
师范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关乎师范生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课程知识﹑语文教学知识的掌握,又关乎师范生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语文教学实施能力﹑语文教学评价能力的形成,更关乎建构小学语文教师理论知识基础的成败。
(1)语文学科知识与读写能力。语文学科知识,由汉语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类(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类(基础写作﹑应用写作)等大学四年开设的系列课程构成。读写能力,即阅读与写作能力。语文学科知识与读写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架构语文教师的学科基础。如果语文学科基础不牢,教师的语文专业发展就会缺失强有力的后劲。
(2)语文课程知识与教学设计能力。语文课程知识既包括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汉字文化与字理教学等教师教育基础课程,也包括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等建构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能力是对语文课程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包含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等。语文课程知识与教学设计能力相辅相成,是“学”与“思”一体化的结果。语文课程知识与教学设计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提升就会受限。
(3)语文教学知识与教学实施能力。语文教学知识,既包含语文学科知识,也包含语文课程知识,还包含如何教与如何学的知识。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课堂调控能力﹑实施教案能力﹑教学应变能力。语文教学知识与教学实施能力相辅相成,是“知”与“行”互为一体的体现,着力作用于语文教师从教能力的提升。
2.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操作策略
(1)在“学”中积累语文学科知识与读写能力。“学”和读写实践培养期贯通大学四年,在此期间,双导师全学程协同指导。高校文学类﹑汉语类﹑写作类的导师,给师范生提供四年阅读的书单和提出写作要求,并传授文本解读方法,建立考评机制等,保障读写能力达成。一线学校校外导师一方面言传身教,以丰厚的语文学科知识引导师范生奠定自己职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现身说法,以小学生阅读书目和读书笔记激发师范生读书动力。
(2)在“做”中训练语文课程知识与教学设计能力。“做”体现在大三开设课程论时和教育见习中。教育实践培养期在大三学年,在此期间,双导师嵌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协同教学,打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卡。高校导师传授“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的操作性知识,一线学校校外导师“做”课程展示,即“怎么教学”。师范生到小学观摩学习,在“分析+反思+行动”中,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在自己亲自“做”教学设计的实践中迁移运用所学理论,建构自己的教学设计逻辑框架,实现教学设计各要素细化拓展。
(3)在“用”中提升语文教学知识与教学实施能力。“用”指在模拟课堂教学与真实课堂教学中历练,一般在大四学年进行。双导师协同指导各种教学技能比赛和教育实习活动,师范生在一次次实践运用中,一次次接受双导师指导,进一步深化课程论学习。说课与模拟上课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就是一次次的模拟实践,双导师细化指导促使每一位参赛的师范生去体验﹑触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施优劣。为期四个月的教育实习,双导师细化指导促使师范生针对不同的课堂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策略,一次次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不断磨砺﹑提升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篇系列教改论文,紧扣“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征,不仅挖掘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和审美要素,渗透了立德树人,涵养了教师情怀等课程思政内容,而且提升了师范生小学语文从教能力,推动了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五篇系列教改论文点明学科建设与发展具体方法和路径,可操作性强,确保师范生毕业后能胜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理论与实践脱离﹑学习和运用领域狭窄﹑双导师教学流于形式﹑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是”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四大问题。五篇系列教改论文给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重塑课程内容,将校内活动﹑教师基本功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将课外的见习实习﹑名师教学论坛﹑市级教研活动等列入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挑战性,有效解决了课程理论与实践脱离问题;搭建平台﹑创设机会,让师范生在教育实践基地体验式﹑批判性地学习,在“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中提升深度认知能力,以及教学评价与研究能力,提高课程的高阶性,有效解决了课程学习和运用领域狭窄问题;双导师嵌入课程教学,高校教师发挥理论教学之长和小学教师发挥实践教学之长,协同推进教学法课程改革,增加课程的创新性,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解决了双导师教学流于形式问题;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从教能力为观察点,考评从教能力,同时注重多元主体参加评价,有效解决了考核评价方式单一问题。
针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学实践难以融会贯通,双导师制未落到实处等教学现状,戴红稳教授团队采取了“教学理论工作者(高校教师)和教学实践工作者(小学教师)相遇课堂”[9]的策略,其价值主要体现为发展教学理论﹑提升教学质量。戴红稳教授团队的“教学理论工作者高校教师和教学实践工作者小学教师,相遇课堂”举措,致力于在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探索,成功找到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提效的几条路径。
1.双师嵌入课程教学模式。双师嵌入课程教学模式,即高校教学法老师与小学优秀教师双方嵌入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48学时)中,双方协同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点,双导师共同完成授课计划,共同实施课堂教学[2]。其中高校教学法教师进行理论教学(40学时),小学教师在小学课堂做课程展示(8学时)。该模式的建构与运作,更好地发挥了高校教师与小学老师各自的优势,促进了教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为师范生从教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这一嵌入课程的双导师协同育人的实践做法,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法教学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2.在实践中深度学习。针对知识本位的浅层学习教学现状,戴红稳教授团队以课程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教育实习为切入点,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从教能力为观察点,探讨基于实践的双导师协同指导下课程的深度学习[3]:教学目标导向深度认知,研究性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学习情境深度创设,在备课﹑上课﹑比赛等一系列“做”“用”“赛”中引导师范生参与体验,真正实现知识迁移,切实提升师范生的从教能力。
3.全学程积累与短学程突破。“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效益的提升,基于师范生四年全学程各类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语文学科方面知识。论文四[4]从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课程知识﹑语文教学知识三方面知识积累,以及阅读与写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的历练三方面论述如何做好全学程积累。四年全学程的积累需在短学程的实践应用中突破,形成能力。论文四[4]不仅指出了突破的路径,还细化了方法和步骤。
总之,戴红稳教授团队的“基于课程论的双导师协同教学研究”系列论文催生了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形成的场域和线路,推动了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