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资助工作,聚焦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动资助育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进行部署。育人成为资助工作的核心与灵魂,更成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资助育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写好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的战略需求,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作用。深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核心意涵、现实问题和实践进路,对于切实做好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对资助育人来讲,它本身就具有很多特殊的矛盾、特殊的规律、特殊的问题和现象。简而言之,资助育人核心在“人”,方法在“资”,根本在“育”,[1]面临着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尊重个体与面向社会、当前困难和长远发展等多个矛盾关系。
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我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资助育人的特殊本质和内在规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2]资助育人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人既有思想问题又有实际问题,解决人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是资助育人的应有之义。
在解决思想问题上,高校资助育人以育人为导向,不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3]高校资助工作始于资助,根在育人。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在立足公平精准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养成、素质培育、精神追求,资助工作的育人导向不断明晰、育人功能不断彰显。资助育人布局与思路演进的过程是立德树人不断融入和深入的过程,更是立德树人引领作用不断强化的过程。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学校不仅通过助学贷款来帮扶学生,还有如提供勤工岗位等方式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这就让被资助的学生不仅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感受到国家和学校对于他们的关爱,从而让他们自发坚定学习的信念,不仅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素质,还要建立良好健全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一直以来,我国高校资助工作通过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勤、减、免的资助体系,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解困问题,旨在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4]因此,提升人的思想要通过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及其交往方式来实现。经济上的帮扶,是资助育人实现个人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和最直接体现,要特别注意“加强隐形资助与有偿资助”,[5]从而优化资助育人方式,最终促进资助和育人“二者融合于学生价值观念健康发展这一宗旨”。[6]
高校资助育人在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新时代高校的资助育人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生动体现,也是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的有效手段。通过资助育人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统一,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其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资助育人不仅是推动个人发展的手段,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方式。
尊重个体意味着要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样性需求。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他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7]也就是说,资助育人工作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利益,才能赢得信赖和认同。在资助育人过程中,每个人的需要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个体的需要既有合理性需求又有不合理性需求、既有共同性需求又有差异性需求、既有低层次需求又有高层次需求。这就要求对个人需求的引导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兼顾层次性和多样性。虽然资助育人于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作用不同,但要基于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供需的匹配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社会意味着一方面资助育人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一个社会的公平与否,直接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的程度。资助育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资助育人不仅是国家脱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资助育人推动个人的发展来实现社会的进步,由部分的发展来带动整体的进步,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生动体现。
高校资助育人需要持续发展、持久稳定。一方面,育人过程本就需要长时间坚持,不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经济社会现实的发展影响,资助育人的作用体现为多方面多层次,长久看来还需要对于资助的方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未来发展规划等等进行关注和解决。
着眼当前困难,解决学生的即时性问题。资助育人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利益,才能赢得信赖和认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高校之后,由于经济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发展支持成本不足,发展程度也会受到较大影响。资助育人工作要真正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试具体目标、内容方法、机制载体等要素与学生自身的适应匹配程度,首先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同时合理应对他们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及时减轻学生思想负担,引导他们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立足长远发展,服务学生持续性问题的解决。资助育人工作既要解决当前亟需解决的突出现实问题,也要着眼学生长远发展的素质提高和潜力发挥,把工作重心侧重于未来的长期性规划上,注重对于受助对象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培养,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关注受助对象自信心的培养,围绕学生的素质发展、能力发展和心理发展等构建更高层次的支持性系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如果不立足于解决重大而紧迫的时代命题、现实问题,资助育人就无法为自身发展提供正确思路,更无法真正把握育人要求、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高校资助育人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层次鲜明,既牵涉教育公平又关乎社会稳定,既牵涉人才培养又关乎办学方向,既牵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关乎一代人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亟需立足资助育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目标,深入挖掘新时代资助育人需要应对的挑战、需要克服的困难、需要化解的矛盾、需要提升的短板等,不断创新探索出先进的思想和有效的办法,进而推动育人功能的发挥。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内容多、难度高、系统性强等特点,要想取得育人实效必须加强体系性建设,推动各育人力量、环节形成合力。当前,我国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发展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区域不平衡”,表现为东中西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平衡。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存在差异,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存在一定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双一流高校居多,多元化资助体系建设不断加深,取得良好的成效。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社会各界力量的资助相对稀缺。二是“领域不平衡”,助困和奖优领域发展迅速、稳步推进,但“价值引导”领域稍显不足。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提升培训,对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都有待提升。资助育人需要不断扩充渠道、创新形式、搭建平台、丰富载体。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活动平台和形式,如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创新创业等实践载体,主题征文、演讲、微电影、志愿服务等活动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聚焦青年学生的需求,结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充分融入新媒体特点,融入多平台视域,不断创新学生易于接受的新模式、新方法、新平台。三是“群体不平衡”,不同群体学生的资助需求较为复杂和多元,在共享资助育人成果的获得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论何种需求,都有赖于相关研判、分析,实现对不同学生群体情况的精准把握和育人的精细化设计,进而使得资助育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高校资助育人发展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育人队伍的能力与水平,即“有没有人干”“干得好不好”“能不能发展”。高校资助育人队伍总量相对充足但专业化程度不高。一是队伍人员数量不足。教育部要求高校按不低于全日制在校学生2500:1的比例配备资助工作人员,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还达不到这一要求。而且,部分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挂靠在学生处,这意味着它在完成资助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力量被进一步分散。二是队伍结构不合理,具有经济、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背景的人员在整个队伍中的占比较低,专业化人才较少。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针对性、系统化培训以及外部交流较少,好的经验与做法难以被共享共鉴,队伍专业能力难以得到整体提升。三是队伍发展保障不够。部分高校资助工作人员职称与行政“双轨制”发展缺少机制保障,部分高校的资助育人绩效考核被置于学生工作考核体系之内,缺乏单独专门的考核机制,有专门考核机制高校的考核重点更多地聚焦于资助工作而非资助育人,育人考核指标数量设置偏少,且缺少过程性动态监测与考评,没有形成“优势胜出、有序发展、共同成长”的氛围,这也对队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体制机制建设是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已经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与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建立了“普惠、助困、奖优、引导”的复合型体系结构,铺就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通道,但仍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动力转换不充分”,主要是支持高校资助工作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全方位的支撑系统亟待形成,资助对象认定、经费管理、绩效评估和反馈等系列制度有待完善,对资助育人队伍的培训力度有待提升,以不断提升其精准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是“潜力释放不充分”,主要是当下资助育人工作潜能还亟待开掘。比如社会资助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问题上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社会资助的巨大潜能有待开发。一些资助项目资助周期往往较短,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三是“机制创新不充分”,主要是尚未完全实现从资助工作到资助育人的体制机制转换。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协同、个人自为的综合管理体制还需完善,精准育人管理还有待探索和创新,资助育人体系运行中各要素和各环节间的关联作用及衔接关系还有待于深入探索。对学生需求的动态监测、筛选、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精准识别、精准实施、精准管理的信息传导路径有待完善,进而为学生提供持续关怀,实现精准资助育人目标。
面向未来,做好资助育人这门大学问,必须有更高远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有效的举措。简言之,就是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着眼于“两个大局”相互激荡、“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形势与变化,立足高校资助育人的现实问题,着力打造区域性、全国性资助育人共同体,不断推动育人队伍专业化发展,完善育人长效机制建设,并聚焦精准资助育人,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实效。
强化统筹协同,形成系统合力,是打通资助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内在要求。资助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事情,必须动员各方力量,合力推进。一是探索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资助育人工作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多元对话机制,实现全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整体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质量。相关部门或高校可牵头搭建校企、校地资助育人联盟,可加强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共享共建互动机制。二是打造区域性、全国性资助育人协作交流平台。依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资助育人)等机构,定期召开全国高校资助育人创新发展论坛,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同仁共同探讨理论前沿和实践策略,通过研讨、交流、培训、现场会等多种形式沟通信息、增进情感、展示成果。统筹规划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者的集中挂职锻炼和工作交流,具体实施过程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者进行全过程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三是建立高校三级联动的高校资助育人组织管理体系。在宏观层面,构建由校党委副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的资助育人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学校资助育人总体规划与宏观管理。在中观层面,设立资助育人建设办公室,即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关注、分析国家资助育人政策,及时调研、总结国内外高校资助育人经验,深入分析本校受助学生资助需求,保证资助育人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运转。在微观层面,成立资助育人工作组,负责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执行、反馈等,从而真正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推进高校资助育人,育人队伍应该紧紧抓住“有没有人干”“干得好不好”“能不能发展”三方面问题,以队伍建设带动育人目标高质高效完成。首先,应主要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入手,解决“有没有人干”的职业化问题。应注重核定和解决高校资助育人队伍的编制问题,实行专岗专编、专编专用,进一步优化师生数量比,优化不同地域、院校资助工作人员数量分布比,完善高校资助育人队伍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岗位结构。其次,从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规范职业道德三方面入手,更加注重“干得好不好”的专业化问题。专业知识上,不仅要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教育,还要注重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文艺类知识等教育。能力结构上,着重提升高校资助育人队伍的政策宣讲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职业道德上,把师德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队伍培养全过程,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政策与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再者,通过逐步规范选聘、培训、激励机制,解决“能不能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规范入职程序、明确选聘标准、严格选聘程序、扩大选聘视野,建立健全资助育人工作者选拔反馈机制。进一步优化培训体系,探索建立高校资助工作者专门研修机构,开展长期与短期、上岗与专题等多形式的培训研修;探索建立高校资助工作者的专门课程体系,建立规范化的岗前培训、专题培训、科研培训课程。进一步强化考核评价,按照“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从国家、省市、高校层面分层、分级、分维度地展开高校资助工作者的综合考核,确保高校资助工作者考核评价工作取得实效。
建立健全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是强化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保障,应具体抓好实践养成机制、信息追踪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设与优化。一是优化高校资助育人的实践养成机制。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依托各类型育人活动,使受资助学生群体在参与中增本领、长才干。例如,成立“互动学习中心”,打造一个集教育引导、互动交流、效能评估等多元一体的新型助学平台;搭建领袖讲堂、技能培训、企业见习等素质提升平台,打造自强之星评选等精神激励平台等,鼓励受资助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精神。二是健全高校资助育人信息追踪机制,整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信息、资助标准、使用情况与使用效益等,以便随时调取、监测育人实效及资助金流向;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资金的去向、消费情况等都进行追踪管理,以实现即时资助育人。可利用面部识别技术,对受资助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如关注食堂消费情况等,实时上传监测数据,分类汇总,形成监管数据。三是完善高校资助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要从目标、内容、方法、队伍等方面建立高校资助育人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对资助育人效果进行实时评价管理和跟踪评估。考核形式可主要包括自评、专家组复查和实地抽检,考核结果发文通报,对考核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开展经验分享,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并列入重点检查范围。
“如何实现‘精准扶贫’是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这一现实课题的破解,应当树立‘精准资助’的基本理念,深刻把握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时代特点与现实意义”。[8]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需要着重做好需求的精准识别、素质的精准提升、育人的精准保障三项工作。一是做好需求的精准识别,高校资助育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主体内在需求与外部资源供给的失调”,如何把握经济困难学生内在需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成为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9]因此,要重点把握学生物质需求的分布态势、结构特征、更新趋势,可通过家访或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具体经济状况和个体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应学生短期、中期、长期需求,投入专门经费,助力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即时、持续供给,靶点、长线匹配,共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联动的需要满足机制,切实做到“我们给的就是学生要的,学生要的就是我们随时跟进的”。二是做好素质的精准提升,同样以家访为例,通过家访工作,让优秀师长、学长分享学习生活经验和思想历程,传递大学精神、文化和饮水思源的精神品质,对学生素质进行精准画像,分阶段、分群体、分层次,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常规支撑”到“智能增效”的方法转换。三是做好育人的精准保障,着眼增强项、补短板、堵漏洞的基本原则,努力强化条件保障,形成全方位的支撑系统,同时强化协同联动,确保资助育人过程中各要素、环节的有机关联与衔接,也要强化反馈调节,及时修正资助育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发展,是增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多方位发展的现实要求。立足已有条件和育人经验,需要我们树立资助育人的先进理念,以实践为导向,以专业化的资助育人队伍为骨干力量,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在地域性、全国性资助育人共同体中,推动育人工作精准化开展。资助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组成和关键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理论创新和多维考察,并从现实问题出发制定方案,在实践中检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