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峰(广东省河源长安医院,广东 河源 517000)
急性胆囊炎多因感染细菌或阻塞胆囊管而诱发,发病后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阵发性绞痛等,若不及时诊治,易发生并发症,如胆囊穿孔等[1],甚至整个腹部发生炎症,出现感染性休克。现临床治疗常用方式为腹腔镜手术,此方式具有微创、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利用手术方式将病变胆囊切除后,促进病情改善。但由于此疾病主要诱因之一为细菌感染,因此术后给予抗菌药物也非常重要。已有学者称[2],术后给予抗菌药物,可降低切口感染、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但目前临床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种类非常多,针对选用哪种抗菌药物的争议也从未中断过。现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组论述头孢唑林钠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优势。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体重45-68kg,平均为(56.38±1.25)kg,年龄24-58岁,平均为(38.65±1.35)岁,女性、男性分别为35例、40例,病程时间10-28h,平均为(22.32±1.21)h,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为10例、13例、52例。观察组患者体重44-69kg,平均为(56.35±1.21)kg,年龄23-59岁,平均为(38.25±1.23)岁,女性、男性分别为38例、37例,病程时间11-29h,平均为(22.38±1.22)h,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为12例、15例、48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且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满足《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3]中急性胆囊炎判定标准;②病历记录完整。排除标准:①不满足手术指征和用药指征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合并胆道结石、急性胰腺炎者;④胆囊穿孔者;⑤因精神、智力等因素无法配合此次治疗者。
1.2 方法 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仰卧,气管插管全麻,建立CO2气腹,经三孔或四孔法操作,置入腹腔镜,分离粘连,用电凝钩和电剪刀进行处理,将胆囊暴露于适当视野,确保胆囊三角部位无遮挡,用三叶钳按压附近组织,壶腹部向右上方推压胆囊体,三角部位在进行分离粘连时有张力出现,将胆囊管、胆囊动脉夹闭,切除胆囊。术后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手术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将2g头孢唑林钠注射液与氯化钠溶液100ml混合后,每日2次静脉滴注,持续治疗3d。
1.3 指标判定 ①治疗疗效:依据《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3]中疾病判定标准评估疗效,显效:患者无疾病症状,无发热、腹痛等症状,B超检查结果正常;有效:无发热,B超显示病情得到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②围术期指标:记录住院时间(入院至出院之间的时间)、排气时间(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毕至肠鸣音首次恢复的时间)。③炎性指标:抽取其术前、术后3d时静脉血液(空腹)3ml,用酶联法测定白介素-15、白介素-8,即IL-15、IL-8。速率散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即hs-CRP。④并发症:记录腹腔脓肿、切口感染、剧烈疼痛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分析数据。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的82.67%(χ2=8.9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t=39.8646、35.5767、25.6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排气时间(h) 肠鸣音恢复时间(h)观察组 75 3.25±0.21 21.21±1.24 20.21±1.35对照组 75 4.65±0.22 28.65±1.32 25.65±1.25 t-39.8646 35.5767 25.6065 P-0.0001 0.0001 0.0001
2.3 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炎性指标的比较(t=0.0504、0.0394、0.26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hs-CRP、IL-15、IL-8低于对照组(t=28.0224、45.2483、23.4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的比较(±s)
术后3d hs-CRP(mg/L) IL-15(ng/L) IL-8(pg/L) hs-CRP(mg/L) IL-15(ng/L) IL-8(pg/L)观察组 75 10.65±1.21 9.69±1.55 3.35±0.25 4.25±0.54 6.25±0.25 1.38±0.25对照组 75 10.66±1.22 9.68±1.56 3.36±0.22 6.35±0.36 8.54±0.36 2.32±0.24 t-0.0504 0.0394 0.2601 28.0224 45.2483 23.4902 P-0.9599 0.9686 0.7952 0.0001 0.0001 0.0001组别 例数 术前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的12%(χ2=6.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目前临床认为急性胆囊炎发病与细菌感染、溶血卵磷脂生成、胆囊压力增高等多因素有关。以往认为此疾病发作时,存在严重的水肿症状,胆囊壁充血,其三角位置发生粘连,解剖结构模糊[4],因此手术方式多选用开腹手术。但此手术存在较大创伤,术后多并发症,恢复速度缓慢。随着医学的深入研究,发现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病72h内粘连、充血等程度轻,易于分离,早期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疗效也非常好。腹腔镜手术具有低并发症、恢复速度快、创伤性小等优势,手术仅需做4个小孔就可实施[5],且视野清晰,可将胆囊和附近组织良好分离,缓解炎性反应,避免损伤胆道,降低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危险性,对术后恢复有利。但近年临床发现[6],单一给予手术方式治疗,术后炎症严重,影响康复。目前临床检测炎症状况的主要指标为hs-CRP、IL-15、IL-8。本研究中也通过测定此三种指标,判定了患者机体炎症状况,结果显示,术后各患者炎性指标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术后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控制机体炎症状况有利。同时,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1.33%低于对照组的12%(P<0.05),表明头孢唑林钠与腹腔镜手术联合使用,在降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方面也有积极意义。此外,本研究也直接从指标上证实了观察组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的82.67%(P<0.05),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式在提升治疗疗效方面有积极意义。头孢唑林钠具有作用时间持久[7]、半衰期长、吸收速度快等优势,对细胞膜中青霉素与蛋白结合有加快效果,细菌细胞壁合成得到阻断,抑制细菌生成,细菌得到溶解,进而死亡。此药物具备较广的抗菌谱,相比于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效果更强[8],将其应用到腹腔镜手术后,发现其对患者机体中残留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进而缓解炎症,降低痛苦,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进一步提升急性胆囊炎疾病治疗疗效的有效方式为微创手术与头孢唑林钠两者联合使用,相比于单一使用微创手术方式,其在控制并发症、炎性指标、促进术后康复等方面更具积极意义,疗效理想。